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中西方良心的起源,得出西方起源于"上帝",中国起源于"人"的不同结论。通过对中西方良心起源的探索,让人们充分理解良心是个极具价值的传统伦理概念,也可以说是利用历史比较分析的方法来探索良心的本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与城市社区相比,广大农村虽然经受了三十余年市场经济的精神洗礼,但是在本质上还属于"传统社区","传统社区"维系关系的纽带是以血缘、亲属和相互熟悉为基础的亲情、伦理、良心和习俗,伦理在其社区治理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石家庄市藁城市(县级市)岗上村充分发挥伦理,特别是传统伦理的社会治理功能,以《功德录》为载体,不断进行农村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频繁发生的矿难事故成为政府、媒体和民众关注的重要话题。安全生产漠视、非法生产屡禁不止、事故瞒报接连发生突显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伦理问题。从伦理的角度审视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发现管理良心扭曲、缺乏管理人格、责任意识淡薄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完善法律法规问责制、加强对责任主体的制约和监督、明确管理责任制度等伦理制度化措施是遏制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王晓燕  王婷 《广东科技》2011,20(22):32-33
教师职业是"良心活"。为人师的这一职业特征要求教师具有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即职业良心,本文通过阐述教师职业良心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对教师职业良心缺失的具体表现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教师职业良心养成的途径:提高师德认知,感化职业情感;发挥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启迪自觉性;健全教师利益保障机制和纪律约束机制;在教育实践中养成职业良心。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良生活经历量表、冷酷无情特质简版问卷和青少年良心问卷对2 0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良心与不良生活经历、冷酷无情特质均呈显著负相关;不良生活经历对大学生良心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冷酷无情特质在不良生活经历与良心之间起到调节作用。结论:不良生活经历和冷酷无情特质是大学生良心发展的风险因素;与高冷酷无情特质大学生相比,不良生活经历对低冷酷无情特质大学生的良心有更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今的道德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人的良心变坏,而是道德模式的错位运用,即由于公德缺位从而不得不用传统的私德伦理来解决现代工业社会的公共生活伦理问题.公德与私德虽然各自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明,但在当代社会里又各有其不可忽缺的功能.私德与公德在各自的领域里共同发展才是我国未来道德建设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强调社会经济条件对良心的决定作用 ,同时也肯定良心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在人的道德活动中的作用。社会转型期出现良心异化 ,其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负面影响造成的道德滑坡现象 ;要想提升良心在人们行为中的作用 ,必须要以共产主义道德良心为主导 ,强化职业道德良心和社会公德良心的内化 ,不断实现道德良心的他律和自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良心观的价值取向,以人格词汇学的假设为基础,对311名被试进行两次问卷调查,探讨当代大学生对传统良心观的认同度和良心的内隐观,经过内容分析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人都肯定和认同"做人做事要凭良心",且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句话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仍有它的必要性。大学生把是否履行个体基本道德义务作为判定有无良心的主要标准。传统良心观的良心获得方式,对良心的重视程度,良心利他的价值取向等对当代大学生的良心认知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赵芙蓉 《科技信息》2008,(7):144-145
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与其它任何人类活动一样,是一种伦理性的活动.从事这些活动的研究者必须认同并遵循研究中的伦理道德,即遵循自愿、保密、公正合理和公平回报的原则.遵循伦理道德不仅可以使研究者本人良心安稳,而且可以提高研究本身的质量.认真考虑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可以使研究者更加严谨地从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雷锋精神是一个真善美的价值实践表达,雷锋精神永不过时。雷锋精神是时代气质的集中反映和高度体现,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基石。雷锋是中国的,雷锋精神将会是走向世界的普世价值。弘扬雷锋精神对现时代的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政治价值认同、文化精神皈依、市场化背景下的社会价值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雷锋精神的本质是为民,表征着我党的政治本色,“敢不敢扶起”跌倒的老人成为敢不敢扶起社会正义与良心的价值隐喻。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良心?什么是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良心的培养途径是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者提出,教师工作是良心工作,热爱教育和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良心的基本要求,学习与实践是培养和建设教师职业良心的基本途径。作者还提出,职教战线上的教师,应有良心、责任心和事业心,以自觉的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米公豪 《当代地方科技》2012,(19):138-138,158
在目前这个人类欲望横流空前释放的社会里,善或美德如何起作用是一个有待认真思考的问题。那么,重新思考和梳理“良心”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形成和培育至善的美德。在回顾我国关于良心思想史的基础上,重新审视自我的道德生活,在当今社会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它有助于我们在道德践履中磨炼良心,提升良心层次,发挥良心的自我监管的作用,营造有利于良心养成的社会文化环境,促使个体自我良心的发育与社会良心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3.
制度运行伦理是关于制度管理和制度实现的伦理。它具有三个基本层次:根本性制度运行伦理、体制性制度运行伦理和具体性制度运行伦理。不同层次的制度运行伦理,既具有共同的伦理性质和价值目标,又具有不同的对象、范围、运行原则和运行方式,具有多层次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4.
徐玉诺的处女作《良心》展示了法律和良心的冲突 ,控诉和诅咒了黑暗社会对人的良心的扭曲。从《良心》中 ,我们看到人道主义、淳朴而隽永的表现力、颇见功力的细节描写是他的小说的“基本美质” ,但文体意识的缺乏也妨碍了徐玉诺的小说创作向更深处作稳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 ,从良心出发研究和探索德育的新途径 ,是符合当今时代和社会现实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今天 ,良心在青年一代中迷失了许多 ,缺少了良心 ,任何德育的努力都难以成功 ,因此 ,笔者提出 :寻回良心真谛是拓宽德育新路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徐玉诺的处女作《良心》展示了法律和良心的冲突,控诉和诅咒和黑暗社会对人的良心的扭曲,从《良心》中,我们看到人道主义,淳朴而隽永的表现力,颇见功力的细节描写是他的小说的、基本美质”,但文体意识的缺乏也妨碍了徐玉诺的小说创作向更深处作稳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西方宗教伦理与儒家政治伦理价值观的差异体现在:西方宗教伦理以关心人类个体生命和生命意义为目标,具有人性化的色彩;儒家政治伦理讲求“内圣外王”,突显个体应负有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儒家政治伦理的价值标准是政治利益,西方宗教伦理的价值标准是宗教信仰。儒家政治伦理讲求意义与自愿,西方宗教伦理讲求理性与自觉。中西传统伦理与现代经济伦理具有良好的契合点和连续性,在批判的基础上,传统伦理可以向经济伦理转化。  相似文献   

18.
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义务的过程中 ,形成的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良心在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起着主导作用 ;表现在人们行为创意阶段的预测、筛选和定向作用 ;行为实施阶段的检测、监督和调整作用 ;对行为结果的反思、评价和辐射作用。良心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社会风尚 ,以及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伦理属性。图书馆应以伦理为支撑,努力加强伦理建设,积极发挥伦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调研了广东省科研伦理现状,发现广东省科研伦理治理存在伦理委员会覆盖面窄且能力不足、科研项目伦理监管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欠缺、对非生命科学领域重视程度不够、成果发表前的预防机制缺乏、科研伦理教育待普及、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科研伦理治理体系待建立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