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慧  姜诚 《自然与人》2011,(6):52-54
食品添加剂不可怕,可怕的是滥用添加剂、使用非法添加剂。 2011年又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一年,从双汇瘦肉精到沈阳毒豆芽,从上海染色馒头到台湾塑化剂,从酸奶中的增稠剂到西瓜中的膨大剂……无一例外,以上事件均与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有关。于是人们纷纷把矛头指向了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被指为一切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那么食品添加剂究竟为何物,以上事件中的非法添加物到底是不是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2.
当苏丹红、瘦肉精、吊白块、三聚氰胺这些恐怖的化学物质不断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时,食品添加剂似乎也就成了"毒食品"的代名词。但,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民胡先生曾在某家超市买了一盒瘦肉馅做的丸子汤,回家一煮让他大吃一惊。整锅汤以及丸子都变成红色了。后超市责任人承认,肉馅里添加了一种叫做"日落黄"的染色剂。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日落黄虽然是国家许可的添加剂,但不允许用于生、鲜肉制品。化学合成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如果使用过量,将毒害我们身体。  相似文献   

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但这些检测方法一般只能测定食品中的几种食品添加剂,能同时测定10种以上食品添加剂的方法非常少。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食品添加剂检测经验,重点在本文中介绍一种能同时测定14种食品添加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但这些检测方法一般只能测定食品中的几种食品添加剂,能同时测定10种以上食品添加剂的方法非常少.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食品添加剂检测经验,重点在本文中介绍一种能同时测定14种食品添加剂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似文献   

6.
正口香糖就像多年前的泡泡糖一样,是时下非常大众化的食品。不过,每次嚼的时候,家长总会提醒:"小心咽到肚子里,咽下去会黏坏肠子的!"就像黏在马路或者衣服上的口香糖,不费一番工夫真的很难清除干净。那么口香糖要是进了肚子,究竟会怎么样?首先,我们来看看口香糖的组成成分。口香糖主要是由食品添加剂和胶基组成,食品添加剂包括调味剂、软化剂等,这些都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小分子物质,不止口香糖有,很多食品都  相似文献   

7.
口不择食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品质、颜色、香味,防止食品变质,满足加工工艺要求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多是化学合成物质,品种繁多,主要有防腐剂、抗氧化剂、香精香料和色素等。  相似文献   

8.
提起食品添加剂,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皱眉,脑海里闪现"致癌""人工合成""化学的"等负面词汇.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食物里出现添加剂,但事实却是,我们的"食物圈"里充满了食品添加剂. 大家为什么会如此反感添加剂呢?食品添加剂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或者说,我们对它是不是有误解呢?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发文,2014年7月1日起,三种含铝的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用于食品加工,馒头、发糕等面制品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的食品添加剂。之所以对含铝食品添加剂动刀子,是因为中国人吃进去的铝偏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将铝的"暂定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发文,2014年7月1日起,三种含铝的添加剂(酸性磷酸铝钠、硅铝酸钠和辛烯基琥珀酸铝淀粉)不能用于食品加工,馒头、发糕等面制品不能添加含铝膨松剂(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而在膨化食品中也不再允许使用任何含铝的食品添加剂。之所以对含铝食品添加剂动刀子,是因为中国人吃进去的铝偏多。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将铝的"暂定  相似文献   

11.
人类摆脱了饥饿,便开始追求享受,讲究食物的色、香、味、形.因而,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剂便应运而生,人工色素、香料、调味品、防腐剂、抗氧化剂等,多达数千个品种.其中人工色素从1850年问世以来,已达150多年.人工食品有了添加剂的点缀,或是外形美观,或是香气扑鼻,或是口味宜人,或是能长久保存,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健康的隐性杀手!不少的能直接致癌的或有致癌之嫌,目前不断增高的癌症发病率,不能排除有食品添加剂在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2.
100多年来,合成化学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合成物质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正如2001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野依良治所指出的那样:化学是现代科学的中心,而化学合成则是化学的中心。近些年,我国几次食品安全问题都将化学合成的分支——食品添加剂推上风口浪尖。许多媒体和公众将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归咎于食品添加剂,对其恐惧甚深。我国正陷入“政府越打击非法添加物,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就越恐惧”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要想让食物色、香、味俱全,食品添加剂功不可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在一些食物中,食品添加剂竟然来自动物的器官、毛发,甚至是分泌物. 香草味来自河狸的屁屁水 英国名厨奥利弗曾在电视上披露:"某些香草冰淇淋的香草味调味料来自于河狸的屁股."节目播出后,众多美食爱好者对此表示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14.
唐芳 《科学之友》2022,(8):62-63
近几年,外包装上标有“儿童”二字的食品备受市场追捧,儿童饼干、儿童酱油、儿童饺子……种类繁多。许多家长认为,成人食品里添加了多种食品添加剂,孩子吃了不健康。于是,被打上了“健康营养”标签的儿童食品颇受家长欢迎。那么,这些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到底是营销手段,还是真的有利于孩子健康?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人类从猿人进化到高等动物,第一需要就是找食物来填饱肚子。但是,放置时间过长、贮存不当等因素有可能使各种食物腐败。人们在进食过程中摄入了这些含有生物性、化学性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腐败食品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脱水、休克、呼吸衰竭等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食品:<食品真相大揭秘> <食品真相大揭秘>的作者安部司,是"食品添加剂之神",在食品行业工作20余年,深知食品加工生产的台前幕后.他关于加工食品的主题演讲在日本场场爆满,并被迅速口耳相传.  相似文献   

17.
蒋立军 《科学之友》2010,(5):105-106
《再造"病人"》一书主要阐述了"身体"是怎样和政治挂钩,西医自近代以来是如何以各种方式渗透、扩张到中国的政治空间的;在医疗变革史中,"身体"是怎样与"疾病"隐喻发生着复杂纠葛关系的。  相似文献   

18.
序言 MSG(谷氨酸钠,商品名称为味精)是非必需氨基酸之一谷氨酸的钠盐。 MSG是一种增强食品鲜味的食品添加剂,亚洲各国使用十分广泛。而科学实验,却有力表明不适当地使用这种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百问百答     
因为某些不法商贩对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或是使用非法添加物,造成了严重后果,使得人们在谈到食品问题时,化学几乎成了贬义词。实际上,食品与化学的关系十分密切。2014年11月22日,“科学梦大讲堂”在中国科技馆报告厅举行了第八场讲座,主题为“化学与食物密不可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老师和《科技日报》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乳制品业的三聚氰胺丑闻曝光后。许多人在纷纷戒掉喝奶的习。匿后,又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盯上了其他名目繁多的食品添加剂,惟恐再浑然不知地上当受骗。只要标签上注明含有添加剂的东西,便一律敬而远之。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却不甚了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