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以中国柔济运河大桥工程施工监控为背景,对桥梁的施工过程和设计成桥状态进行了一定精确度的模拟分析,建立了梁济运河大桥的平面计算模型。为大跨径箱型连续刚构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悬臂浇筑法,为保证大桥的合拢精度以及大桥成桥后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对大桥施工各梁段的立模标高进行有效控制.本文以螺丝岭大桥为背景介绍了施工控制中的挠度计算方法及监控实施方法,可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大跨径桥梁施工监控精细模拟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跨径桥梁施工监控中数值分析及实测数据识别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大跨径桥梁全桥数值分析方法及实测数据的处理技巧等关键问题.得出在对大跨径桥梁进行全桥分析时,可采用空间实体细部模型与平面梁单元模型联合分析的方法;当对墩顶块进行细部分析时,合理利用结构和荷载的对称性,以及单元划分长度在0.15~0.1β范围内时,计算精度及时间较理想;给出了施工监控中实测值弹性应变的识别方法.本文分析方法为目前大跨径桥梁施工监控中关键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螺丝岭大桥悬臂施工主梁线型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是悬臂浇筑法,为保证大桥的合拢精度以及大桥成桥后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对大桥施工各梁段的立模标高进行有效控制.本文以螺丝岭大桥为背景介绍了施工控制中的挠度计算方法及监控实施方法,可为今后同类型桥梁的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金清港大桥主桥属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最大跨径为100 m,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为保证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和成桥后线形满足设计要求,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对各构件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锚杆锚固部分混凝土局部受压、桁架整体抗倾覆仿真分析计算,分析桥梁在施工及成桥线形,以及结构内力状态,为同类桥梁挂篮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跨径斜拉桥在龙卷风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龙卷风对大跨径斜拉桥的作用,基于准定常理论提出了龙卷风对桥梁主梁的作用模式,初步探讨了龙卷风对桥梁结构作用的特点,并结合苏通大桥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了龙卷风作用下的响应分析.研究显示大跨径斜拉桥在龙卷风作用下,表现出强烈的局部性和竖向托起效应。  相似文献   

7.
李珑 《科技信息》2010,(27):I0340-I0341
滨州黄河公路大桥健康监测系统的建成,为桥梁结构的养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信息,并为规范大跨径桥梁结构安全评价,分析桥梁运营健康状况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王正艳  李生龙 《科技信息》2010,(21):J0044-J0046
大跨径桥梁已在国内广泛使用,本文对一变截面连续梁的薄壁空心墩通过建立合理的模板设计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主要计算风荷载及混凝土侧压力对模板的影响,计算结果为大跨径桥梁薄壁空心墩模板的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变形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座实桥为工程背景,对采用分节段悬臂浇筑施工的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控制过程中的变形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变形控制过程和实现的方法.同时根据所采用国际通用大型计算软件一ANSYS软件,应用“生”、“死”单元的方法,建立了统一计算模型,即:全桥模型,减小了计算工作量.最后,通过对该实桥变形监控结果的分析,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6月18日上午,一座“跨径最大、基础最深、索塔最高、拉索最长”的斜拉索桥——苏通大桥,在长江下游的南通与苏州之间顺利合龙,实现全线贯通,成为举世瞩目的世界第一大跨径斜拉桥。苏通大桥的贯通成为我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Moving vehicle loads, associated with roadway traffic can induce significant dynamic effects on the structural behaviours of bridges, especially for long-span bridg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current research is to study traffic induced dynamic responses of long-span box-girder bridges.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has been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o obtain a three-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bridge system. For vehicle-bridge dynamic interaction analysis, the vehicle is modeled as a more realistic three-axle, six-wheel system, and the corresponding dynamic interaction equations have been derived. The bridge-vehicle interaction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e current study has been focused on such factors as: vehicle speed, vehicle damping ratio, multiple traffic lanes, mass ratio of vehicle and bridge,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Case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se factors by using several box girder bridge examples including Confederation Bridge, the longest box girder bridge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2.
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跨度拱桥进行模型降阶,以用于拱桥的减震控制设计。对大跨度拱桥模型降阶控制中控制模态的选择方法进行改进,提出按最大模态位移方法确定控制模态。该方法考虑外部激励的影响,克服了振型贡献率只考虑结构动力特性选取控制模态的缺点。以西藏尼木大桥作为算例,通过频域分析和时域分析来验证降阶模型的有效性。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要考虑多点地震激励的大跨度拱桥结构,采用最大模态位移的方法选择的控制模态更合理,从而得到的降阶系统也更符合原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跨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基于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结合桥梁设计规范,建立五轴重卡车辆和大跨连续梁桥动力学方程;通过车桥耦合几何和力学条件,组建车桥耦合时变矩阵,并考虑空间路面不平度影响,通过自编程序,开展敏感参数下大跨连续梁桥动力响应和冲击系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各敏感参数下,桥梁冲击系数计算值普遍大于规范值,建议应重点关注敏感参数对大跨连续梁桥的动力响应,相关研究可为此类桥梁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震动速度脉冲对大跨斜拉桥减震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动的速度脉冲特性是加重工程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速度脉冲已成为近断层地震动的重要工程特性之一.以一座大跨飘浮体系斜拉桥为例,选择了4组具有速度脉冲特性的实际地震动加速度记录及人工模拟的具有相同加速度反应谱而无速度脉冲的地震动时程分别作为地震动输入,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地震动的速度脉冲对斜拉桥地震反应和减震控制反应,分析了地震动速度脉冲对斜拉桥地震反应和减震控制效果的影响特征.总体上看,斜拉桥在速度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大部分要大于无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近断层地震动的速度脉冲对斜拉桥无控制、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地震反应均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且地震动的速度脉冲对半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减震效果的影响趋势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斜拉桥的基本动态性能的分析 ,结合地震位移反应谱和加速度反应谱 ,并利用飘浮体系简化分析模型 ,从结构体系的设计中 ,提出了斜拉桥的抗震概念设计方法 .考虑通过改善桥塔结构形式 ,有效地控制桥塔和桥墩承担的地震力和上部结构的地震位移 .并通过对某桥梁工程进行抗震分析 ,提出了立体桥塔的抗震设计方案 ,并验证了改进方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超大跨度斜拉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索-梁体系广义模型揭示了主缆系统刚度退化是导致大跨度悬索桥静风扭转发散的主要原因.研究了主缆和桥塔的变形对悬索桥刚度退化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主缆的竖向运动对系统的扭转刚度影响至关重要,当任何一条主缆向上的竖向位移足够大时,主缆将处于松弛状态,进而导致系统的扭转刚度急剧下降.因此,主缆竖向运动引起的刚度退化是大跨度悬索桥发生静风扭转发散的关键原因.本文的研究还表明主缆的侧向位移和两座桥塔塔顶之间沿桥轴方向的相对变位对主缆的刚度退化起延缓作用,从而提高临界竖向位移.此外,紊流对扭转发散的影响不容忽视,紊流明显降低了桥梁结构的静风扭转稳定性.本文的理论成果可以尝试性地解释西堠门大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7.
摒弃传统易损性分析假定,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提出改进损伤指标参数,对脉冲地震波和非脉冲地震波进行对比,定量分析桥梁结构损伤程度.首先,建立大跨度斜拉桥精细化有限元模型,使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进行大跨度桥梁2 100次非线性时程分析;然后,以斜拉桥桥墩墩底、主塔塔底和支座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合适的损伤指标建立各构件在不同损伤状态下的限值;最后,根据桥梁构件在各级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概率,为桥梁抗震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BDS/GPS in th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of long-span bridges,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aspects like number of visible satellites,PDOP value and monitoring precision a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daily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eel box girder bridge,observation data for 48 consecutive hours is computed by self-programmed softwar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nitoring-points on the bridge demonstrate obvious periodicity and recoverabilit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meanwhile,changes in the elevation direction are relatively stable. The deformation-monitoring results of BDS/GPS combination system and GPS single system show good consistency. However,in a complex environment of the bridge,especially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satellite signals are severely affected,the advantages of BDS/GPS combination over GPS single system are more obvious.  相似文献   

19.
王少钦  万幸  王孝通  乔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1):13556-13565
大跨度斜拉桥形式多样,结构轻柔,动力响应明显。为研究车辆动力加载作用对大跨斜拉桥的影响,基于健康监测系统长期监测数据建立车辆-桥梁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并编写相应计算程序。以福州市青洲大桥为工程背景,对随机车流进行模拟,考虑不同车辆类型及随机车流动态加载作用,建立车辆-桥梁动力平衡微分方程,验证车桥耦合振动模型,计算不同工况下由车辆载重、车距、车速等汽车荷载引起的桥梁振动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车辆载重是影响桥梁位移变化的重要因素;控制行车间距有利于控制桥梁位移;行驶车速的提升和车辆数量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主梁振动响应的加剧。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斜拉桥的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大跨度桥梁在我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中大跨度连续梁桥是应用最广泛的桥型之一。同时,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此,对作为生命线工程的桥梁建筑特别是大跨度桥梁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利用MADIS/Civil大型有限元软件为平台,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模型,通过引入弹性单元,对支座进行了模拟,采用质量-弹簧-阻尼-模型对桩土相互作用进行模拟,并对桥梁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为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