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研究区2004年SPOT5遥感影像,结合GIS与GPS技术,在ENVI、ArcGI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县域士地利用调查作了研究,从遥感影像的选取和处理、野外GPS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建立、土地利用调查结果的分析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采用SPOT5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调查后,小班植被因子无法直接判读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森林资源遥感调查和林业专业调查数据,提出了在遥感调查中各小班植被因子的自动提取方法。将此方法提取的因子与实地调查因子作对比,结果表明,幼树种类的一致率为86%,下木种类的一致率为92%,草本种类的一致率为96%。  相似文献   

3.
随着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其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提出了传统旅游资源调杳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旅游资源调查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利用遥感影像获取旅游资源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旅游资源调查数据进行管理;以及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旅游资源分析与制图,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前,多光谱、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5卫星遥感数据被广泛应用到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卫星遥感数据处理是遥感调查的基础,直接影响到调查成果质量。介绍了SPOT5遥感数据的特点,并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的需要,从遥感数据的正射校正、数据融合和数据增强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校正精度和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TM和SPOT卫星数据为基础信息源,结合卫星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高新技术手段,对山西全省范围的土地资源进行了遥感调查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SPOT-5卫星遥感影像具有空间宏观性,实时性强,覆盖面广,分辨率高并具有多时相,信息量丰富等特点,已广泛地应用于煤田地质、矿区环境调查、水工地质调查、灾害地质等地学领域以及农业、国防、环境保护、林业、测绘、城市区域规划等领域。本文依据SPOT5遥感数据的光谱特性,探讨SPOT-5遥感数据的正射校正、波段组合、融合处理以及色彩调整等方面的处理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将3S技术有机结合,采用多类型、多波段、多时相TM,SPOT,ERS—SAR和RADARSAT等图像数据融合及其正射影像制图技术,提取了长江三峡地区大量地质和构造变形的有关信息,取得如下成果:(1)正射遥感影像地图是遥感图像经过几何精纠正(包括投影差改正)并与简化了的数字地形图要素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图。研究中在对TM453,SPOT和ERSSAR卫星影像进行多图像融合的基础上,利用作者新开发的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制作系统软件(RS—OrthoMapper)制作完成三峡库区开县幅1:25万和云阳县1:5万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后者是TM453与SPOT全色波段融合图像的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地面分辨率10m,其投影差改正用的DEM由SPOT图像立体相对计算获得。(2)研究中利用开县幅1:25万正射遥感影像地图,应用作者提出的“遥感信息场分层解析新方法”及其理论,分四个层次对测区线性构造(断层和遥感大节理)进行了详细解译和定量解析,建立了四期构造变形场并反演得出相应的构造应力场。(3)干涉雷达遥感技术是当今国际上遥感界和三维摄影测量领域的前缘研究课题。研究中利用ERS-SAR图像进行了干涉处理试验研究,获得三峡库区DEM一幅。(4)利用RS,GPS和GIS集成技术,建立了长江三峡地区及重点滑坡体的三维定量解析模式图,定量提取了灾害地质体地面变形的信息,为库区边岸变形失稳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监测中的适用性,以SPOT5和"资源一号"02C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两种数据的波段组合和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并建立相应的土地覆被解译标志,提取研究区2005年和2012年两期土地覆被信息,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从面积变化、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3方面研究了土地覆被信息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有效合成和融合处理的高分辨影像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影像的纹理和光谱信息,可以正确识别并提取地物变化边界线,研究成果可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土地覆被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昆仑山林场最新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依据,并结合昆仑山林场的地形、地势特征,通过GIS技术,对研究区的森林资源进行补充调查区划。利用ERDAS IMAGINE 8.6、ArcGIS 9等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对昆仑山林场的SPOT遥感影像以及矢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出昆仑山林场的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并对其进行合理区划。经过统计分析该林场公益林总面积为64166.87hm2,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5372.8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23.95%;疏林地面积为12971.33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20.22%;灌木林地面积为35708.47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55.65%;宜林地面积为114.27hm2,占公益林总面积的0.18%。  相似文献   

10.
刘健  王妮  李毅 《甘肃科技》2013,29(1):131-133
利用Geoimage、Erdas等图像处理软件,对spot5遥感数据进行了几何精校正、效果增强、影像融合、波段组合等处理过程,形成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能够使用精度准、分辨率高的遥感影像数据;探讨了spot5遥感数据在兴隆山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应用的方法和优势,在经过几何精校正的卫星影像上,根据解译判读标志,结合已有档案、近年来各类作业设计及检查验收等有关资料,利用计算机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了目视解译判读并区划小班,通过现地验证形成最终的成果数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遥感影像建库,把众多的遥感影像数据组织起来,以方便管理和使用.在此基础上,利用GIS和RS技术,对遥感数据解译处理,提取建筑物阴影信息,从而为估算建筑物高度值作准备.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等三大技术在数据的获取与处理上的各自特点,并结合江苏省盐城市水域调查,阐述了在水域调查矢量采集和后续水域数据更新中以GPS为基础升级的网络RTK技术可作为外业数据获取的主要手段;GIS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快速查询到水域的空间位置信息、基础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RS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较大范围内监测区域的影像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为查清唐山市中心城区的用地类型及现状分布,发现城区用地存在问题,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Arc GIS为内业数据处理与分析工具,研究了基于RS与GIS的唐山市城市用地现状调查研究的过程,详细论述了地类解译、外业调绘过程以及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制作了土地利用现状图并对统计数据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RS结合GIS应用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具有快速、经济、实用的特点,基于此方法得出的数据可为唐山市中心区国土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空间分层抽样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对贵阳市花溪区的森林覆盖面积调查为例,利用融合后遥感数据SPOT5作为底图,布设100 m×100 m的抽样框,并从SPOT5影像上提取辅助因子进行先验抽样。采用Moran’s I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目标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可以进行空间抽样。利用460个样本单元的观测值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并以插值结果作为分层辅助因子进行空间分层,结果初步表明空间分层抽样与经典抽样和随机空间抽样相比具有明显优越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遥感影像数据的融合对于利用影像进行分类、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SPOT5卫星全色数据和多光谱数据的融合处理,阐述了SPOT5影像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进行的几种融合实验,并进行了融合后彩色影像图的制作,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像元级融合技术和SPOT5模拟真彩色影像图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SPOT5遥感影像不同融合方法对地物识别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开封市北部及郊区的SPOT5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对SPOT5全色波段影像与多光谱影像的几种融合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基于各种融合结果影像进行实验区域的计算机监督和非监督分类,提取各类地物面积数据,比较影像融合前后各类地物面积变化率;分析不同融合影像对地物识别精度的影响,确定适宜不同地物判识的融合影像和方法,旨在为土地利用类型调查中的影像融合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基于SPOT5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成果及原土地详查成果进行了点位误差分析,同时以浙江省绍兴市杨汛桥镇、湖州市南浔镇为例,利用SPOT5数据进行了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更新,对更新成果和原土地利用详查的点位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SPOT5影像的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数据的点位精度为:X方向中误差5.2 m,Y方向中误差3.8 m,点位平面中误差6.5 m;而原详查数据精度基本为:X方向中误差11.6 m,Y方向中误差11.5 m,点位平面中误差16.4 m.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析了该技术在森林防火、森林蓄积特征的估计和更新、森林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提出该技术可应用于木材无损检测及精确林业。融合机器视觉、X射线等单一传感器技术检测木材及木制品,可以更准确地实时检测出木材的各种缺陷;集成GPS、GIS、RS及各种实时传感器信息,利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可变量技术,能够实现基于自然界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的时空变异性的客观现实,建立基于信息流融合的精确林业系统。  相似文献   

19.
以正安县为研究区域,以2017年遥感影像、降雨量数据、DEM数据为基础,采用GIS与RS技术,得到正安县的植被覆盖度、坡度、土地利用等影响因子确定出土壤侵蚀强度,并对正安县在不同坡度、高程、植被覆盖度与土地利用下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土地利用分类是研究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评价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研究的基础。利用遥感(RS)技术可对土地资源进行分类调查。以沿河县为分析样区,沿河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县,常年多云多雾,给土地利用遥感解译带来较大难度。研究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工作平台,利用近年ASTER影像为基础数据,采用分层提取特征波段的方法,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对沿河县土地利用进行了遥感分类解译。分类结果表明,多云背景下的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更快、更有效地提取土地信息,达到较好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