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优质野生沙棘为主要原料,以天然的纯蜂蜜为辅助原料,发酵得到蜂蜜沙棘酒。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茵种为驯化后的Yl茵株,接种量5%,发酵时间9天,后酵时间90天,发酵温度25-28℃,沙棘浊汁的最适初始pH值为3.5,S02加入量为80mg/L;添加1%壳聚糖-0.1%明胶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较好。对工序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其它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大米、百合干为原料,研制发酵型乳酸饮料,运用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百合干=4:1乳酸菌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72h.产品具有风味俱佳、酸甜适口、营养保健之特性.  相似文献   

3.
多菌种混合发酵生产百合泡菜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传统发酵老盐水中的优势菌群,初步确定菌种比例.通过对多菌种发酵生产百合泡菜的工艺条件进行初步探索,得出了最优发酵条件(菌种比例为7:2:1,加糖量为5%,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3d).产品色、香、味俱佳,安全可口.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保健型枸杞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葡萄为主要原料,并以蜂蜜取代部分蔗糖来调整混合汁中的含糖量,接种葡萄酒酵母发酵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枸杞葡萄酒,通过试验和感官评定的方法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枸杞添加量15%,蜂蜜添加量8%,酵母接种量0.08%.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对金针菇深层培养的适用碳、氮源,最适浓度及其发酵周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针菇深层培养的适用碳源是籼米粉,适用氮源是黄豆饼粉,其最适碳源浓度为2.5%,氮源浓度为1.5%,最适发酵周期为5d.  相似文献   

6.
以香梨果汁与啤酒大麦为主要原料,结合啤酒工艺和香槟酒工艺,通过低温发酵开发酿造型香梨果啤。研究结果表明:麦汁与梨汁混合比为1:1,主发酵温度为10℃,酒花添加量为1.3kg/m^3,发酵效果较好,其最终产品酒精度≤3.8%,固形物含量5.5%,pH值3.9,可获得理想的口感。  相似文献   

7.
紫晶香蘑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对紫晶香蘑的栽培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列研究,其菌丝体最适生长pH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26.8℃,在16~27℃,pH5.5~6.0的自然条件下,采用发酵料与未发酵生料栽培均可形成子实体,其生物转化率达27~34%。  相似文献   

8.
丁涓  蒲洋  都婷婷  冯志斌  魏敏  王媛媛 《科技信息》2009,(33):T0070-T0071
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碳源为葡萄糖添加量为6%时L-乳酸的产量8.1g/l,氮源为牛肉膏添加量为2%时L-乳酸的产量9.02g/l,PH为6.5时5.62g/l,均为同一条件下的最高产酸量,最终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为6%葡萄糖、2%牛肉膏添、PH为6.5。  相似文献   

9.
产纤维素酶粗糙脉孢菌1602产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优化设计,确定纤维素高产菌株Neurospora crassa 1602摇瓶发酵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液初始pH值为5、5,培养温度为28℃,摇瓶转速为150rpm,培养96h;3%玉米芯粉、0.5%麸皮酸水解液(0.6mol/L)能够促进产酶,最适宜的有机氮源为黄豆粉;最适宜的无机氮源为NH4HSO4.在最适发酵条件下,其纤维酶的活力CMCase为10.34IU/ml.FPase为0.71IU/ml.  相似文献   

10.
蔬菜废弃物固体发酵生产饲料蛋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平板点种刺激圈及混合菌种发酵试验,确定高山娃娃菜废弃物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及其最佳接种量和接种比例;通过固体发酵试验,确定了发酵培养基的最佳氮源、无机盐以及添加量;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绿色木霉+白地霉+产朊假丝酵母为发酵菌种,加入1%的尿素、1.5%的硫酸铵、0.2%硫酸镁、0.4%的磷酸氢二钾和0.4%的过磷酸钙,采用不灭菌固体发酵工艺,并按接种10%,比例为1:2:2,蔬菜废弃物和麸皮(比例为85:15),在1L的三角瓶中投放量100g,温度27℃下发酵96h,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达15.97%,提高了75%,营养成分平衡后,易作为饲料.  相似文献   

11.
通过6个不同收获期对粤北百合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粤北地区种植的百合开花后地下鳞茎生长迅速,鲜重平均每天增加1.591g,干重增加0.533g,鳞茎直径增加0.0221cm,但是,鳞片数没有增加。7月底百合鳞茎仍在生长,所以粤北百合的最佳收获期为7月底至8月初,即待百合植株地上器官枯死后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新鲜黄花菜日光干制前预处理方法,本研究以正交试验设计高良姜、甘草、丁香和小茴香等香辛料水提取液的配比,提取液浸泡黄花菜1 min,PVC塑料袋密封包装,室温下贮存,第7天测定其失重率、腐烂率、开花率和褐变率.结果表明,高良姜、甘草、丁香和小茴香在复配提取液中的配比(g/L)分别为30、30、40和40,新鲜黄花菜的保质期可达到6 d,有效解决新鲜黄花菜阴雨天气不能及时干制而引起的变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比较了MS+6-BA+NAA培养基对3个百合品种丛芽诱导、丛芽扩增的效应,比较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后,构成不同的鳞茎诱导培养基的效应,得出了适宜蔗糖添加浓度.结果显示:(1)在相同丛芽诱导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诱导率不同.白百合为28.00%,麝香百合为22.67%,香水百合为25.33%;(2)在相同丛芽扩增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增殖率也不同.香水百合的增殖率最高,其次是麝香百合,白百合最低.(3)在所供试的鳞茎诱导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4%时白百合和麝香百合的鳞茎诱导效果最好,而浓度为3%时最有利于香水百合的鳞茎诱导.  相似文献   

14.
鲜马齿苋抗衰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齿苋具有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用同步果蝇为材料,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马齿苋水提液或醇水提液,观察到了马齿苋的抗衰老效应,并且可以影响果蝇幼虫期的长短及果蝇的繁殖力。找出了最佳的添加剂量,为马齿苋成为人类保健食品提供依据。因马齿苋易得,有可能成为中成药研究及保健品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纯天然蜂王浆口服液是王浆蜜的第2代产品,由优质蜂王浆和优质蜂蜜精制而成。其特点是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保持纯天然状态。在室内常温下经过2年多保存期试验表明,该品存放1年,不分层,不发苦,不长霉,不结晶,各项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符合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膳食纤维改性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膳食纤维改性后具有的特性、改性应用的主要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技术方法、物理方法)及在保健食品、食品工业、可食性包装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百合治疗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百合的7种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465个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PharmGkb,CTD,DrugBank数据库中获取认知障碍疾病靶点,然后取百合化学成分与认知障碍靶点两者交集,得到“药物成分—疾病”交集靶点44个.采用Metascape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后得到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其中MAOB(单胺氧化酶B)、CAS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ESR1(雌激素受体)、JUN(1号染色体的基因)、CASP8(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9(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PGR(类固醇受体基因)、AR(肾上腺素能受体)、SLC6A3(多巴胺转运蛋白基因)、PTGS2(环氧合酶-2)为百合药效成分抗认知障碍作用的关键靶点蛋白.利用DAVID和Metascape平台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Vina平台实现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百合的4个活性化合物与10个认知障碍关键核心靶标相关,参与调节的关键信号通路有30条.其中,度值较大的化学成分有豆甾醇、3-去甲秋水仙碱、β-谷甾醇、松香酸;度值较大的靶点蛋白有MAOB,PTGS2,CASP3,CASP9等;主要涉及的通路有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通路等.百合治疗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预处理黄花菜的保鲜效果,分别以小茴香提取液和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浸泡黄花菜1 min,PVC塑料袋包装于室温下贮藏,贮藏期间测定黄花菜的开花率、腐烂率、失重率和褐变率.结果表明,单纯的小茴香提取液对黄花菜的保鲜效果不显著,食品保鲜剂协同小茴香提取液预处理黄花菜的保鲜效果显著,保鲜期达到6 d,避免了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晒干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观赏百合资源与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引种驯化、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总结了我国百合的资源研究现状;综述了近年来在百合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进展。对于我国百合种质创新的关键,笔者认为在百合种质资源研究中应十分重视资源保护和异地收集保存,引入群体和系统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开展资源系统发育地理学研究;在百合育种中应加强倍性育种及体细胞融合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