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聚硫橡胶(PS)、聚四氢呋喃(PTM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DPMDI)为原料,制备聚硫聚氨酯(PS/PU)复合材料。研究了G4、G112、G21C不同型号聚硫橡胶及其质量分数对聚硫聚氨酯复合材料结构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红外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DSC),通过TGA确立了热降解活化能。结果表明:G4和G21C型聚硫橡胶改性的聚氨酯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能,其降解活化能可达171.36kJ/mol。  相似文献   

2.
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由含羟基的丙烯酸酯预聚物与二异氰酸酯聚合生成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PUA)的合成路线、条件及影响因素 ,由此合成了一批不同结构、组成的 PUA,并对含PUA所得可固化涂料的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端羟基染料合成了有色聚氨酯,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利用这种有色聚氨酯作为高分子染料对聚氨酯树脂进行着色,研究了有色聚氨酯及其着色后聚氨酯的色牢度、耐溶剂性能、热机械性能。结果表明:有色聚氨酯及其着色的聚氨酯树脂具有优异的色牢度,干湿摩擦色牢度均达到5级;有色聚氨酯的耐溶剂性能与聚氨酯树脂相同,在水及甲苯中无溶解掉色现象;有色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聚氨酯树脂接近,可以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染料用于聚氨酯着色。  相似文献   

4.
以聚己内酯二元醇(PCL-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合成聚氨酯预聚体,将其与哌嗪及环氧树脂E-44进行扩链聚合反应,通过控制共聚物的物料配比来调节合成树脂的分子质量和柔韧性,制备系列线型多嵌段大分子树脂,将其中和水化,获得新型阳离子型水性树脂;详细阐述了实验的设计思路;探究了物料配比对树脂结构参数、水性树脂以及固化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控物料配比,可控制合成树脂分子质量、胺值、活泼氢值及水性树脂粒径的大小,固化物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T_g分别在10.46~22.14 MPa、628%~190%、24.1~44.7℃区间内可调.  相似文献   

5.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酯多元醇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封端后,再与硅氧烷共水解缩合制备聚氨酯改性的有机硅树脂。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29Si-NMR)分析证实了改性硅树脂的结构。热失重(TG)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硅树脂的起始分解温度在300℃左右。当聚氨酯质量分数为10%的改性树脂制成清漆涂层后,耐化学性能良好,且在240℃下烘烤48h后,附着力、抗冲击性能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6.
湿固化聚氨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醚多元醇、有机硅低聚物(PDMS)、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主要原料,苯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D-42)及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封端剂,制备了一系列湿固化的聚氨酯/有机硅(PU/PDMS)嵌段共聚物,并对其热稳定性、表面性能、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氨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表面疏水性,介电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力学性能基本得到保持.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油为原料,采用过氧甲酸氧化法制备不同环氧值的环氧大豆油(ESO),然后用冰乙酸开环环氧大豆油,得到不同羟基数的大豆油基多元醇(ESOP),再与丙烯酸羟乙酯单封端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不同官能度的大豆油基UV树脂,采用~1H NMR、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经紫外光照射,制得一系列UV固化膜.使用扫描电镜(SEM)、应力-应变、凝胶含量、吸水率、铅笔硬度、热重(TG)等测试这一系列固化膜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随着UV树脂的官能度的增加,对应的UV固化膜的凝胶含量、铅笔硬度、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逐渐增加,而吸水率却呈现降低趋势,热稳定性能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由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和二羟甲基丙酸合成了自乳化阴离子水性聚氨酯(PU),以此为种子在高压釜中进行氯乙烯原位接枝共聚制备PU/PVC复合乳液树脂.考察了不同分子量PU对PU/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以及耐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复合胶乳粒子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PU/PVC复合胶乳粒子具有较为清晰的规整核壳结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但热稳定性有所下降;经PU改性的PVC复合材料的断面表现为明显的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9.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_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聚醚二元醇( PTMEG_2000)为单体,用N_甲基二乙醇胺作亲水扩链剂,制备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 WPU),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粒径分析,主要探讨了影响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固含量、断裂伸长率、吸水率的因素如混合二异氰酸酯摩尔比n ( IPDI/HMDI )、预聚时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摩尔比n(二异氰酸酯/二元醇)、N_甲基二乙醇胺用量、三羟甲基丙烷用量和中和度.结果表明:当n( IPDI/HMDI)在0.47:1与0.23:1之间时,所制得的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的固含量、断裂伸长率和吸水率均呈较稳定的状态;预聚阶段n(二异氰酸酯/二元醇)对WPU固含量影响不大,对断裂伸长率、吸水率影响明显;MDEA的用量对固含量、断裂伸长率和吸水率都有较深的影响;TMP的用量对WPU膜的固含量、吸水率及断裂伸长率影响一般;中和度对WPU固含量以及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不大,但对吸水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聚氨酯软硬链段之间的结晶分相行为严重影响材料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使用二环已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氧丙烷聚醚和1,3-丁二醇扩链剂合成的软质透明聚氨酯呈无定形结构,当硬段含量为47%(wt)时,样品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力学性能。此时透光率93%,抗张强度18MPa、伸长率358%、邵氏硬度90。样品在放置过程中无变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成核剂对PBS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从晶形结构和宏观性能角度研究了4种成核剂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核剂的加入细化了PBS球晶尺寸,球晶规整均匀,且结晶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其中BenLa使PBS结晶温度移动了9.16℃,而成核改性PBS的力学性能较纯PBS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2.
POE及其马来酸酐接枝物增韧PTT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POE及其马来酸酐接枝物增韧PTT共混物,研究了增韧PTT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POE马来酸酐接枝物能更均匀分散在PTT中,且也能促进POE在PTT中的分散,从而使PTT共混物的力学强度提高。POE马来酸酐接枝物能促进PTT的结晶,但存在临界用量,在15%时促进结晶作用达到饱和。用POE马来酸酐接枝物单独或与POE混合增韧PTT可在保持一定的拉伸强度的同时大幅提高PTT的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3.
选用一种能够在水中分散良好的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采用乳液共沉法制备了NBR/NR/OMMT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制得了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老化性能和耐油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OMMT用量为8份时,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分别为4.89MPa和9.59MPa,与NBR/NR并用胶相比分别提高了84.5%和134%。当OMMT含量为8份时,老化后的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油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稳定体系对聚氯乙烯(PVC)的加工流变行为、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点的影响,通过对比,评价复合稀土稳定剂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复合稀土稳定体系具有良好的综合加工性能,大大改善PVC材料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分析证实,稀土热稳定剂具有偶联增韧作用;热分析结果表明,PVC-HREC(稀土稳定剂)体系在氮气中的热降解反应较为简单,为一步反应,通过外推得到其起始降解温度和终止降解温度分别为264.82,325.47 ℃.  相似文献   

15.
无电焊接焊缝组织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电焊接是传统焊接与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的集成创新技术,它工艺简便,不需外界能源即可进行焊接.对45钢无电焊接焊缝组织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表明:焊缝冶金结合良好,线扫描曲线表明焊缝元素明显进入45钢基体组织;其抗拉强度可达348MPa,冲击韧性达44J/cm^2.该技术还能焊接有色金属,尤其适用于野外应急维修.  相似文献   

16.
The vascular graft with 4 mm diameter was prepared by casting one layer of polyurethane (PU) film onto the knitting tubular fabric as the reinforced suppor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U content and wall thickness on the longitudi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ascular graft were investigated. The breaking elongation, breaking force, initial modulus and breaking work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ngitudin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ascular graft were enhanced as the content of polyurethane increased,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PU excellent elasticity and fabric preferable strength.  相似文献   

17.
以端羟基聚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HTBN)为软段、聚醚(酯)多元醇为改性剂,采用浇铸工艺制备聚氨酯弹性体(PUE)。研究了聚醚(酯)多元醇种类、分子量以及用量对PUE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二异氰酸酯、扩链剂种类对PUE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HTBN与PTMG-1000混合物(质量比为1 1)为软段、PPDI为硬段、E-300作为扩链剂制备PUE,当预聚体NCO%为6.0%、NCO/NH2摩尔比为1.05,预聚体浇注固化后在115℃热处理2 h,得到的PUE力学性能最佳。PUE的拉伸强度为48.23 MPa、撕裂强度为165.26 N/mm、断裂伸长率为652.45%、硬度(邵氏A)为97。  相似文献   

18.
大腹圆蛛包卵丝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机械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大腹圆蛛包卵丝的氨基酸组成,包卵丝中极性氨基酸含量较高,小侧基氨基酸含量较少,利用SEM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分析了大腹圆蛛包卵丝的形态结构特征,包卵丝的断面形状基本为圆形,包层包卵丝的细度约为内层包卵丝的2倍,并且外层包卵丝的纤维断面内有许多无规分布的纳米级孔隙,经冷冻干燥后,孔隙率增加了2倍左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大腹圆蛛包卵丝的拉伸机械性能,光泽和热性能,初步探索了性能的形成机理,大腹圆蛛内层包卵丝具有比其他功能蜘蛛丝和丝素纤维好得多的力学性能,其强度高,伸长率大,韧性好,包卵丝在光泽和热性能方面与蚕丝丝素纤维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聚合物/BaTiO3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对聚合物/BaTiO3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结晶度和BaTiO3粒子的表面性质对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影响很大。LLDPE/BaTiO3复合材料中存在网络结构,而BaTiO3粒子位于网络之中,这有利于动态模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软质UHMWPVC/LMWPVC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增塑UHMWPVC与LMWPVC共混的新方法,在UHMWPVC树脂力学性能下降较少的前提下,大大改善其加工流动性能.同时,在UHMWPVC中加入LMWPVC,又可减少增塑剂用量,降低制品成本.系统地研究了LMWPVC及增塑剂用量对UHMWPVC/LMWPVC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剪切速率、温度、LMWPVC及增塑剂用量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了不少新现象,得出的一些结论具有一定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