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讨论了CDMA2000系统中Turbo码的交织与解交织技术,使用了HDL语言设计与缟程、利用了MaxplusⅡ进行软件仿真。同时在CPLD器件上进行了硬件仿真,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闫晋锋  李良  陆平 《科技信息》2007,46(3):30-31
介绍了Turbo码的编解码技术,并且结合CDMA2000中编码方案的具体要求,对Turbo码的参数:交织长度、迭代次数、码率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交织长度、迭代次数、码率能减少译码的复杂度和减小译码的延时。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基于分组码的面向分组的Turbo码的编译码技术,包括编码结构、交织方式和MAP译码算法,并对基于分组的Turbo码性能进行了模拟比较,探讨了不同交织方式、不同交织长度和不同子码对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交织多址IDMA作为一种无线接入多址技术,不仅具有码分多址CDMA技术优势,而且采用交织图机制分离用户,避免了CDMA中受限于扩频码长度分离用户机制的瓶颈。IDMA接收端运用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在计算复杂度增加较少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基于IDMA的技术原理,运用Verilog针对IDMA的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了仿真设计。实验仿真表明:基于Verilog的IDMA系统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设计与理论分析一致,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CDMA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相组合的多载波码分多址系统(MC—CDMA)作为一种新兴的多载波多址通信方式,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但MC—CDMA系统也继承了OFDM信号具有高峰平功率比(PAPR)的问题,这会引起高功率放大器(HPA)出现非线性失真。针对减小MC—CDMA信号PAPR问题,分析了MC—CDMA系统模型以及MC—CDMA信号包络功率与扩频码序列部分自相关函数和部分互相关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正交Gold码序列和Golay互补序列对16位用户的MC—CDMA信号包络特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选择Golay互补码作为MC—CDMA系统的扩频码时,系统的信号包络变化较小。因此,对MC—CDMA系统,选择扩频码序列应侧重考虑码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符号交织串行级联CPM系统中外码性能越好,接收端迭代译码后系统性能反而越差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符号交织串行级联CPM方案,该方案结合符号交织和比特交织的特点,在译码时延几乎不变前提下,对每一符号帧映射前的比特信息序列进行比特置换优化.相比符号交织串行级联CPM方案,采用本文所提的优化方案,能加快接收端译码迭代收敛速度,同时外码的性能也可直接影响到符号交织串行级联CPM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SOVA译码算法的Turbo码在TMS320C54X上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urbo码是迄今为止性能最为优异的一种信道编码方式,是IMT2000信道编码的推荐标准。本文采用(7,5)递归系统卷积码,最小距离伪随机交织,软输出维持比译码算法在TMS320C54X上实现了Turbo码,并对所实现的Turbo码在不同信道,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模拟测试比较。  相似文献   

8.
多载波CDMA技术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载波扩频码分多址系统是一种消除符号间干扰的有效技术.它结合了OFDM和CDMA的优点,在高速数据传输时,其抗符号间干扰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单载波CDMA.本文首先介绍了三种多载波CDMA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它们的特性比较,然后分析了MC CDMA与DS CDMA之间的关系及MC CDMA与OFDM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模Turbo编解码器可复用CDMA信道,显著增加CDMA系统用户容量.提出一种用于多模Turbo编解码器的交织器设计方法.以往有关Turbo码交织器的讨论多着眼于设计一个最佳交织器,最大限度降低校验比特间的相关性,从而降低误比特率,而本文从不同交织器间的相关性出发,基于素数序列,分别构造出一组具有最佳汉明正交特性和准最佳汉明正交特性的交织器族,适用于同步系统和异步系统内的多模Turbo编解码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CDMA     
CDMA 是码分多扯技术(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的缩写,与 GSM 同属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第一代移动通讯技术为模拟技术),最早由美国高通公司于1985年推出。CDMA 是一个大概念,比较复杂,目前用得比较多的种类有:CDMAONE(流行于日本的一个品牌或商号),是一个用 IS—95CDMA 的数码电话。CDMA 窄带码分多址,或简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更高质量无线通信的需求推动了CDMA技术的出现.CDMA是按照码型结构的差别来分割信号的.在CDMA系统中,用户数的增加相当于背景噪声的增加.在保持高质量通话的同时,CDMA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CDMA手机的用户每次通话时,系统编码有4.4万亿种可能的排列,具有天然的保密性,其消息在空中信道上被截获的概率几乎为零.CDMA技术的标准化,推进了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新型光码分多址通信技术,该技术与以前文献提出的技术相比,可较大地增大系统容量,提高系统速率,处理增益高,而不需超短脉冲激光发射机,将光纤的巨大带宽与码分多址高的频谱利用率相结合,并可与DWDM技术结合,极大提高系统容量,而且价格便宜,在CATV网络,高速局域网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多用户检测(MUD)是宽带CDMA通信系统中抗干扰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地消除多址干扰,提高CDMA的系统容量。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MUD对CDMA系统容易的影响,并用ATLAB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4.
张力通 《科技信息》2012,(33):125-125
手机窃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手机通信保密变得愈加重要。虽然CDMA手机采用先进的CDMA通信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的保密性,但是CDMA手机还存在潜在的不安全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别从理论和CDMA的技术层面上阐述了CDMA手机窃密的可能性,并指出CDMA要完全保密,理论依据是完全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宽带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同时存在多址干扰与码间串扰的情况进行研究,给出了适用于宽带CDMA系统的卷积模型,利用子空间技术及已知的扩频码信息,将适用于单用户的单输入多输出系统信道盲估计方法扩展到码发侈址系统中,实现了多用户上行信道的盲估计,利用有限码集特性,解决了上行信道盲估计中存在不确定复系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最小均方误差多用户检测器的实现方案,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同时克服多址干扰及码间串扰,是实现宽码分多址系统多用户检测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该方法还可以推广到基站采用智能天线的系统中,实现对矢量信道冲激响应有的盲估计。  相似文献   

16.
将机器学习领域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CDMA通信技术中,可以增强其抗干扰性。核Fisher判别方法是基于Fisher线性判别方法而提出的一种非线性分类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使用了基于核的算法中的"核技巧"。本文研究了核Fisher判别分析方法在CDMA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并用MATLAB进行了仿真,证明了核Fisher方法在CDMA通信技术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扩频码的同步是实现对截获到的CDMA无线通信信号信息进行解析的基本条件.依据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各用户扩频码的特点,针对该类无中心节点的CDMA通信系统,提出一种新型的CDMA通信信号侦收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算法,该算法采用信道和时延联合估计技术,通过把用户传播时延的影响置入信道响应矩阵中,首先由信道估计间接获取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预去相关及线性单用户检测抗多址干扰技术.由于线性单用户检测抗多址干扰CDMA接收机的解调序列不等同于特征序列本身,考虑到移动通信环境中载波相位的跟踪和估计有时很困难,提出了在混合噪声环境下,差分相干同步CDMA信道中的线性单用户检测抗多址干扰技术的系统结构、算法及特性.提出变革传统CDMA结构及算法的方法,使得系统具有抗多址干扰能力,从而使系统的容量极大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CDMA技术,并对基于CDMA1X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技术分析,论述了CDMA1X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李净 《江西科学》2008,26(2):291-294
CDMA技术在中国已经得到广泛的商用,并大量应用于无线上网进行数据传输。简要介绍了VPN接入方式、无线通信技术,分析现有应用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CDMA技术实现远程VPN无线接入的实现方案。为特定行业和特定需求提供了一种远程VPN接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