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航天发射和运载火箭发射场的恶劣电磁环境对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需要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充分考虑系统的电磁环境适应性问题。通过对国军标和航天发射对测试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分析,结合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一套航天测试产品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的方法,为整机系统的航天测试产品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EMC性能是电子产品重要的性能指标,首先介绍了我国国家军用标准中对电场辐射性能的要求,阐述了一种利用馈通滤波器抑制电子设备电场辐射的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实例,给出了电子设备电场辐射超标的机理分析、馈通滤波器参数选择方法及实验验证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电子设备的EMC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航天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先后完成东方红一号、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三大里程碑的跨越,牵引航天动力学专业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2018年,中国航天完成了北斗三号基本系统部署,计划年底前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并将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着陆与巡视,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航天器和运载火箭作为体现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载体,其设计、研制、发射及在轨运行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航天动力学则贯穿于航天器和运载火箭的研制过程.航天动力学的建模、分析及试验等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航天器与运载火箭的设计水平,甚至决定着航天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运载火箭出厂测试作为生产航天产品的重要环节会涉及各种多余物的产生,而多余物的存在对运载火箭有严重危害。该文针对运载火箭出厂测试实际操作中易出现的多余物种类和主要表现形式,根据运载火箭各系统(主要为电气系统和动力系统)的特点,具体讨论了对多余物的控制方法;并结合出厂测试实际操作,提出了正确预防多余物的方法;以及针对运载火箭不同部位多余物提出了检查、检测方法,为在出厂测试中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航天型号产品多余物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了一种开关电源具有线性电源无可比拟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但是,功率密度的增大和频率的提高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对电源本身及周围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都造成威胁。本文简单简述了开关电源的EMC设计。  相似文献   

6.
基于电磁兼容技术的多层PCB布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芯片的高速化和集成化,各种电子设备系统内外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因此在印制电路板的电路设计阶段考虑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以12层板为例讨论了多层PCB分层方法、布线的规则、地线和电源线布置以及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7.
纪宝平 《科技信息》2010,(15):103-103
本文介绍了电子设备中最常用的肋片式散热器的设计方法,从满足散热要求到兼顾EMC要求,到最优化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速传输信号连接器关乎到整个数据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整体质量,是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它起到了开关高频信号传输信号的作用,在业界被广泛应用。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于连接器的信号高速传输性能测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连接器的设计也存在技术方面的不足,难以有效的反映高速传输连接器的真实性能。所以为了满足电子设备应用领域的高科技要求和使用可靠性,该文将简要的谈一谈高速传输信号连接器的设计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大型电子设备群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正常工作,把EMC技术作为模块引入设备群的全生命周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EMC模块设计方案,并结合对各子模块功能及其工作过程的分析论证了构成方案的可行性.阐述了该模块实现涉及的几项关键技术,建立了EMC预测子模块依据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程序设计流程,给出了EMC设计可利用的主要措施,提供了EMI自动检测模块的实现方法.运行效果表明,所提出的构成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一些先进的技术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应用也比较广泛,对电子设备感应信号端口的科学设计以及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电子设备感应信号端口的设计和应用模式简要分析,希望能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电子设备感应信号端口的设计效率提高,从而更好地应用。  相似文献   

11.
解维奇  蔡远文  姚静波  辛朝军 《科技信息》2010,(32):258-259,261
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中的敏感元件,是运载火箭在飞行过程中保持姿态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激光陀螺惯性测量组合(Laser Gyroscope Inertial Measuring Unit—LIMU,简称激光惯组)遥测接口输出数字脉冲信号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数字脉冲信号计数器系统,对系统的功能流程和硬件组成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运用VHDL语言在LiberoIDE开发环境中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性能可靠、成本低、占用资源少、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国外航天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增强我国进入空间能力的五个发展方向,即改进现役运载火箭、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发展快速机动发射小型运载火箭、具备载人登月及深空运输能力、探索重复使用运输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航天技术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之一,运载火箭技术代表了人类进入宇宙空间的能力。它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开发空间资源、构筑空间产业的基础。航天运载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先进的航天运载技术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现代航天工业都把运载技术做为优先和重点进行发展。80年代以来,随着卫星应用的发展、星际科学探测的增多、永久空间站的建立和军事航天需求等,对运载火箭任务需求大大增加,并形成了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衡量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5日20时00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发射货运飞船而全新研制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603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94千米的椭圆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圆满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开局之战,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传热观点讨论了航空、航天电子设备故障的原因。文中指出,高空空气密度低于海平面空气密度,会使电子设备内部接触热阻增加;橡胶、环氧树脂、油脂、塑料、甚至于金属等材料逸出气体,自然对流放热系数降低。它们将导致温度升高,故障大量增加。除此之外,还推导了高空自然对流放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印刷电路上集成电路做了热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6.
检测系统的性能优劣是航天设备运行的重要保证.针对已有的单片机检测系统操作性差、扩展性及自动化程度低提出设计方案.详细叙述了航天设备智能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阐述了系统原理、硬件电路设计方法、FPGA软件实现以及定时器信号模拟;详细描述了内部程序设计方法.在传统的以机箱控制的检测系统模式下,增加了PC机串口控制方案,实现了上位机智能控制和数据保存.  相似文献   

17.
弹性运载火箭自适应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弹性运载火箭存在振动、参数摄动及外部扰动等影响,提出采用自适应陷波器对测量信号进行预处理,消除弹性模态的影响,并利用通用积分观测器(GPI)同时获得系统状态和扰动的估计,在此基础上,根据极点配置方法,设计弹性运载火箭的自适应姿态控制律.仿真表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抑制弹性振动影响的同时,对外部扰动和参数摄动具有...  相似文献   

18.
高可靠、高安全和高质量,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是对载人运载火箭的最主要要求。简要介绍了CZ-2F载人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系统组成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以MP3播放器硬件电路的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city——简称EMC)设计为例,结合EMC的角度进行设计和电磁干扰分析预测,重点研究了PCB上元件和布局、走线、PCB中的电磁干扰因素以及对PCB的抗干扰措施和软件的EMC设计等,提出了符合电磁兼容设计要求的MP3电路板,最终目的是通过EMC测试,在抗干扰和辐射方面达到国家相关产品标准。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将建造“航天港” 俄罗斯有意邀请美国及其他国家,将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建成能够发射各类超级运载火箭的“ 航 天 港 ”。      据介绍,“航天港”工程事实上指的是专门为“能源”运载火箭试验和发射建立的发射平台。“航天港”工程一经完成,它将有足够的能力保障各类超级运载火箭的发射工作——无论是星际飞行发射,还是开发太阳系其它星球的发射。美国 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飞行中 心的研究人员正在试图开发一条专供两 个太空红外干涉测量望远镜使用的“太 空铁路”,来探索宇宙的起源和行星、恒开造 星以及银河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