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0世纪绵阳号小麦品种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绵阳号小麦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针对四川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态条件,提出了以选育穗重型小麦新品种为主攻方向的育种目标,并对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创新和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方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我市玉米生产发展和需要,鉴定所引进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合我市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四川作物育种科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初期、中期和发展时期,特别是80-90年代发展时期的进步大,成绩显著。育成了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粮、棉、油新品种(组合)300个以上,创造和发明了杂交水稻的冈型、D型、K型不育系;水稻的无融合生殖“SAR”系;杂交玉米的山区育种模式及“三高”自交系和T型、C型、类型及G型雄不育系;小麦系统应用冬春麦杂交模式及T型雄不育“三系”配套;棉花的“洞A”雄不育系及“两用系法”制种;棉花高抗枯萎病源;油菜雄性不育“三系”配套等。选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性好的作物新品种(组合),实现了全省粮、棉、油品种(组合)的四次更新换代,储备了一批超高产的、优质的、高抗病(虫)的后备材料,为21世纪的超高产育种奠定了好的基础。本文总结了20世纪四川作物育种科技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抗病棉花品种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为保证棉花生产持续发展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当前推广小麦连作稻三熟制的生产实践表明,选用耐迟播、生长季节短、成熟早、产量高、抗病的小麦新品种,是夺取小麦高产和全年高产的关键。临海县农科所,为评选出适宜本县栽培的、耐迟播(冬至边)、成熟早(小满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抗病、高产的春小麦品种,查明不同播期对品种性状表现的影响,从而为品种搭配提供依据,在1972~  相似文献   

6.
强筋冬小麦“8901”是面包专用麦品种。它是以波兰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选育出中间材料77546-2,与优质临漳麦进行有性杂交育成。199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2000年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一等奖,同年获国家优质专用新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从全国各地引进了优质、高产最新品种22个,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试种后,鉴定其生态区域适应性、果穗优质性、丰产性、抗病抗倒以及各种综合农艺性状,尤其则重其果穗优质早熟性的选择,通过试种、试验示范从中选出最佳的优质高产品种,配以相应的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种植农户提供最优质的品种与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为鲜食玉米果穗、籽粒深加工企业提供市场销售好的品种资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与企业共同增收。更进一步地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抗病棉花新品种 (系 )的多年比较试验 ,筛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的新型棉花品种 (系 ) ,为发展我区棉花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近10年的小麦区试资料,从粒重的角度将四川麦区小麦品种分为“大粒型”、“中间型”和“粒数型”三类,通过相关及因子分析表明;我省推广小麦品种大多属“中间型”,该类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及商品性都较优良;“粒数型”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三类品种中最好但粒重较小,商品性欠佳;而“大粒型”品种对环境适应性较差,不利高产稳产。四川小麦育种宜采用“中间型”或“粒数型”路线,特别是产量水平要有所突破,要须走“粒数  相似文献   

10.
用染色体工程育出的优质小麦品种在我校问世一种通过染色体工程培育出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小冰麦33号在我校问世,并通过由省科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这是我省首次通过染色体工程育出的小麦新品种。小冰麦33号是由博士生导师何孟元教授等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并与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棉花品种(系)的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区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为我区棉花主栽品种(系)的确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云南省小麦生产对早熟稳产优质抗病高效良种需求实际,以及项目区小麦条锈病常发易变。优势小种不断升级危害,严重威胁小麦生产持续稳定增产。我所以优质高产为主攻目标,突出抗锈性选择压力,兼顾早熟、广适、易栽培、抗逆性等目标性状,以提高育成品种优良综合性状,实现稳产高效。数质并重。根据上述育种目标要求应用系统育种方法,新选育的凤麦36号(编号凤系02—98)兼具早熟、高产、稳产、广适、抗性好等优良特性,在我省小麦生产中具有较好应用前景.2006年12月凤麦36号通过了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2个棉花新品种(系)试验、示范,观察各品种(系)不同生育期性状,从中筛选出适合石河子垦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棉花新品种(系),为确定石河子垦区今后2-3年内棉花主栽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邢杰 《科技园地》2005,(2):21-21
一、中北410 该品种是由山西北方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优质、高产、抗病青饲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在农业部主持的2003年青饲青贮玉米全国区域试验中,生物产量表现全国第一,田间表现抗倒、抗病、纤维品质一等。  相似文献   

15.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建立了以成熟花粉辐照诱变为主的水稻优质新种质技术;采用自创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新途径,积累了一大批长大粒低垩白为主要特点的优质籼稻新材料;应用SSR标记技术定位出多个籼稻品质性状的QTLs,并初步建立了实用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早籼稻"佳禾早占"、"佳辐占"等6个水稻新品种,其品质符合部颁优质食用米三级以上标准."佳辐占"等品种在福建省累计推广了66.67×104hm2,为农民增收20多亿元.这些优质品种的育成,基本解决了水稻育种中长期存在的大粒不优质,早籼稻难优质,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等难题,为未来水稻优质高产育种积累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经过20多年的研究,采用自创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新途径,选育出大粒(千粒重30 g)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虫、适应性广的早籼稻新品种佳辐占.其品质基本上达到了部颁一级优质食用米标准,千粒重、长宽比、垩白度都是当前国内优质早籼稻品种中最好的品种之一.产量水平400~450kg/667m2,高产的超过500kg/667 m2.广西、江西、广东等省、区已引种成功.2003~2004年在福建省推广11.4×104hm2,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该品种的育成,解决了水稻育种中长期存在的大粒不优质,早籼稻难优质,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等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玉米育种的快速发展,各育种单位或企业选育的新品种层出不穷。为规范品种管理和筛选抗病、抗逆性强,耐瘠、优质、高产、稳产的品种在生产上推广,2005年临沧市种子管理站承担了国家玉米品种试验——西南四组,结果表明,黔1748、NK6661、DH3633三个品种表现抗病性强,耐旱、高产、外观品质较好等特点,适宜在临沧种植。  相似文献   

18.
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20年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简述自1979年以来从事优质早籼稻新品种选育研究,在育种技术上不断创新,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育种效率的成果。将独创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育种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有性杂交、独特的米质筛选等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创建了一条高效的水稻新品种育种新途径。将优质、抗病和高产等优良性状进行聚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本解决了优质不高产;优质不抗病;大粒水优质和早稻难优质等难题。选育出福建省第一个优质早籼新品种“佳禾早占”,成为福建省主推的优质早稻品种之一,累计推广10万hm^2。  相似文献   

19.
库尔勒香梨是优良的地方栽培品种和育种资源里重要的骨干亲本,为全面了解香梨的育种动态与优质资源的应用情况,本文对香梨系品种的育种方法、亲本来源、亲本选配、品种性状等信息进行了收集、整理与分析,并绘制系谱关系图。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育成的香梨系品种中,杂交品种13个,芽变品种4个,以香梨作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优良品种的概率较大;大果、抗寒、红色、抗病、优质是香梨系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常规杂交育种仍是香梨系新品种选育最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黑河43号大豆品种大面积推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河43号为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应性品种,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亦是黑龙江南部、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迟播救灾的理想品种,达到了国内领先、国外同类研究的水平。其配套技术由单项转变为组装集成综合生产技术体系,科技含量高;转化方式以品种为核心,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科研、推广、农户和企业共同完成的链式转化模式,创新性强,推广至今速成为黑龙江第四积温带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受到农民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