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艾米莉·迪金森这位美国诗坛上的传奇人物,生前默默无闻,创作了1775首诗歌,其中的三分之一探讨了死亡这一主题。死亡是诗歌不朽的主题,但对艾米莉来讲,死亡不仅是一个诗歌话题,也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时常碰到并对她的生活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艾米莉·狄金森对众多研究者来说是一个谜。她的人格及诗歌处处弥散着一股神秘的气息。对于宗教、自然、家庭和名望 ,诗人态度极为复杂矛盾。本文采取辨证的方法 ,通过对其日记和诗歌的分析 ,揭示狄金森纷繁芜杂的心理世界 ,探讨诸多矛盾产生的根源。同时 ,本文也对以往评论中存在的某些观点进行了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3.
烘焙诗人     
唐离 《世界博览》2014,(23):89-89
很少人见过艾米莉的面,但是不管是哪个阶层,许多的房子里都曾经散发过她为病人和健康的人准备的她珍爱的水果、鲜花和美味食物的香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成年后大多数时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像苦修的隐士一样,她大部分时间穿着白衣,很少走出家门。不过,她曾经从窗口吊下满满一篮子的面包,送给下面街道上的孩子们。虽然狄金森与那些孩子的生活没有交集,从没有见过面,但她通过烘焙与孩子们有了联系。  相似文献   

4.
艾米莉·狄更生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她一生创作了近两千多首诗,其中五百多首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死亡与永生。“死亡与永生”成了狄更生几乎一生遥望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初俄国文化、文学的“白银时代”中,有一位女性诗人、作家季·尼·吉皮乌斯,她是当时宗教哲学领袖之一德·梅列日科夫斯基之妻。但其本人也是这一时代的重要人物之一。吉皮乌斯才情横溢,思维敏捷,观察准确,文笔犀利。然而,因了她冷漠的个性,也因其不留情面的尖刻,以及她总有一种“小圈子”倾向的封闭,她的价值很少有人能认识,并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而且,当时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新宗教意识探索与神秘主义、颓废主义的迷雾混合在一起;吉皮乌斯就有“极端颓废主义”的名声。在当时对颓废派的一片责骂声中,更是少有人去触碰这朵“罂粟花”。然而,别尔嘉耶夫以其独到的视角,深刻的哲学思辨,甄辩了颓废主义的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从而揭示了季·尼·吉皮乌斯现象及其价值,为我们认识这位女性、作家、诗人打开了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6.
李丽敏 《科技信息》2012,(35):202-202,268
艾米莉·狄金森是十九世纪美国文坛的著名诗人,本文探讨了狄金森对宗教复杂的情感,她依赖上帝,把上帝作为自己寂寞心灵的交流者,但同时又嘲弄藐视上帝,对基督教持批判怀疑态度。在宗教盛行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来说,这种对宗教的反抗思想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7.
迪金森抒情诗如是观李辉在十九世纪的美国诗坛上,艾米莉·迪金森(EmilyDickinson,1830—1886)是一位堪与惠特曼①齐名的伟大诗人。她的诗作被盛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②,其本人他被推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  相似文献   

8.
蒿琨 《世界知识》2013,(18):42-44
对希拉里·克林顿而言,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团体"艾米莉名单"是她实现总统梦所必须借助的政治力量;而对"艾米莉名单"而言,希拉里又是该团体实现在2016年诞生首位女总统的最大希望所在.希拉里与"艾米莉名单"的梦想相互交织,力图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一举"击碎(性别)那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 "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女权主义者 希拉里的女性总统梦似乎从她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希拉里年幼时就对政治情有独钟.在读中学时,希拉里从纠察队队长、青年共和党主席一路成功竞选至学生会主席,不仅初尝人们对"民选领导人"的敬意,也播下了日后竞选公职的"基因".1969年,时年22岁的希拉里成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她在演讲中誓言要"变不可能为可能",其演讲赢得听众长达七分钟的起立鼓掌,也获得《生活》杂志等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是一本非同寻常的爱情小说。艾米莉·勃朗特以她创造性的艺术想象赋予了小说一种永恒的魅力。她想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强烈性、自然性、神秘性和反常性。正是这四个因素使她有别于其他作家,从而创作了令人颤栗的、超凡脱俗的《呼啸山庄》。  相似文献   

10.
艾米莉·狄金森,美国浪漫主义女诗人,她生前恬淡,终身未嫁,过着隐士般的生活。但她的内心却隐藏着一个丰富、深邃、炽热的情感世界。她的诗题材多以爱情见长,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本文通过剖析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赏析其爱情诗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是一种在时间中展开和完成的艺术。通过借鉴中、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对《呼啸山庄》的叙事时间的分析,来展示《呼啸山庄》在叙事时间的设计的独特之处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以艾米丽.伯朗特的经典名著《呼啸山庄》中的两个子语类语篇为语篇分析素材,采用定性归纳法,以马丁的评价理论为理论依据,目的在于通过评价理论介入子系统对《呼啸山庄》两个子语类语篇进行分析,描绘出两个不同子语类语篇介入评价资源的分布特点,从而探讨评价资源分布特点的实现方式和子语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这一著名的论断,指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性,上帝是人类赋予自身的神性。著名的文学家乔治·爱略特接受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宗教观,并在长篇小说《织工马南》中,通过主人公一生的探索信仰的旅程,阐述了自己对费尔巴哈宗教思想的理解。最后,作者分析了爱略特这一宗教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夏洛蒂·勃朗特是一位不断超越自我的作家。她的最后一部小说《艾玛》建构了与其先前四部作品主人公形象完全不同的另类:一位妖女形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执著行恶的艾玛被三重心理动因驱动着:阴影原型的放纵与肆虐;潜意识中对厄勒克特拉情结的病态固恋;社会性格的扭曲与社会兴趣的缺失。《艾玛》代表了夏洛蒂晚期创作的新构念,更显露出女作家对人性复杂性的关注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宗教救赎意蕴是许地山小说表现出来的重要特质。深沉的宗教救赎意蕴或隐或显地贯穿在其小说创作的始终。从早期理想化的宗教救赎意蕴到中期隐含于现实中的宗教“潜救赎”意蕴,到最后新宗教救赎意蕴的确立,这是许地山小说宗教救赎意蕴流变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服务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实现马列主义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正确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第一个巨大理论成果。实践证明,在毛泽东宗教观的指导下,当时的宗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一宗教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问题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他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关于宗教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问题的理论;二是关于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及建设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三是关于宗教与无产阶级政党、宗教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之间关系,以及加强党对宗教工作领导的理论,这是一个全新的宗教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一百多年的狄金森研究中存在许多争议,如她的诗歌来源、女诗人的身份、与男性诗歌传统的关系、诗歌的系统性以及女性诗人形象的建构。从女性美学的角度分析,这些争议的实质来源于男权美学对女性作家身分的凝视,存在着诸多局限。狄金森创作的价值正是对这种美学权威的消解。  相似文献   

19.
通读阿来的小说作品,可以发现其中隐含着浓郁的族群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特色,这也是阿来进行小说创作的精神原乡和不可或缺的民问文化资源。本文透过其小说中隐含的宿命的宗教观念,神秘的宗教传说和仪式,以及众多肩负着宗教文化传承使命的僧人形象等方面入手,力图比较全面地揭示和展现阿来小说作品中的宗教文化。以及由此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0.
成吉思汗礼遇丘处机反映了权力与宗教的互为需求关系。成吉思汗开放包容的宗教态度、纳贤意识、责生心境和关注汉法是促成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关键因素。丘处机则适时对帝王的召请做出积极回应。双方都经历了利益考虑和情感取舍的过程。从二人际会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皇权是宗教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宗教则有神化皇权、安抚民心和维护秩序等功能;但根本上宗教是依附性的,它不可能对权力产生更为深刻或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