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体式铸造金属桩核冠和螺纹金属桩银汞核冠修复磨牙的临床适应症与修复效果.方法分别制作两种桩核冠修复体比较其桩核折断、根管折断、桩松动脱落、颈缘等情况.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率仅桩核折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磨牙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依情况选择适应症,利用两种桩核冠均可以保留患牙,恢复咀嚼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隐裂短冠磨牙用嵌体冠修复的适应症及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银汞合金桩核和螺纹树脂核桩在磨牙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对122例(136颗牙)磨牙残根患者分别进行银汞合金桩核修复(65颗)和螺纹桩树脂核修复(71颗),术后随访2~4年。结果银汞合金桩核组成功率93.8%(61/65),螺纹桩树脂核组成功率88.7%(63/71),两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桩核冠用于磨牙残根修复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考察后牙残冠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整铸金属桩、螺方桩固位,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成核或铸造金属核,制作金属全冠或金瓷,对38例患者47颗大面积缺损的后牙残冠残根进行了修复,追踪修复后1-2年的33例患者。  相似文献   

6.
探讨铸造桩核冠修复重度牙体缺损的疗效。对93例共113颗重度牙体缺损患者进行完善的根管及牙周治疗,一周后如无不适则予以铸造桩核冠修复,再进行为期两年的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经过系统临床观察,铸造桩核冠修复重度牙体缺损后,患牙功能好,疗效确切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不同的全冠修复术对磨牙残冠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30例存在磨牙残冠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按照统计学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65例.A组患者利用螺纹桩树脂核进行全冠修复;B组患者利用铸造桩核进行全冠修复.结果经统计发现:B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感明显轻于A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低(P<0.05).由于铸造桩核和牙根管吻合度更高,所以减少了打磨的时间,修复手术总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患者在术后也比使用螺纹桩树脂核的患者恢复时间短,且铸造桩核价廉易得,所以整体手术费用也低于使用螺纹桩树脂核的患者.结论利用铸造桩核对磨牙残冠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螺纹桩树脂核.  相似文献   

8.
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及冠制作技术的进步,全冠修复在折裂磨牙的保存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折裂磨牙的冠修复体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成志 《甘肃科技》2003,19(7):128-129
根据临床经验,介绍了铸造金属桩核在残冠修复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寒天印模材料修复残根、残冠的效果。方法:门诊接诊97例、128颗残根、残冠,应用寒天印模材和藻酸盐印模材联合印模,间接法制做金属桩核、全冠修复、随访1—2年。结果:128颗残根、残冠的铸造桩核、全冠就位顺利,边缘密合,固位良好。结论:应用寒天印模材料使很多残根、残冠得以保存。与其它印模材相比,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和次数,减少了取模程序,取模清晰、准确、快捷、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前磨牙残冠残根的保存率,采用根管螺纹钉附加自攻自断钉对179个前磨牙的残冠残根进行修复。结果表明,修复后牙齿外形美观,修复体稳固,具有一定的咀嚼力,成功率约为90%,是一种高效实用的修复方法,介绍了修复方法,并且讨论了为提高成功率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讨妊娠期对残冠、残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孕妇91例共102个患牙行拔除术,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拔牙组临床疗效及分娩前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磨牙隐裂后的临床特点,探讨保存治疗,恢复咀嚼功能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0例磨牙隐裂进行综合治疗。(1)对有深纹,牙髓活力正常,伴有过敏症状者,调。(2)对伴有牙髓炎或根尖病变者,为防止患牙折裂,经后牙带环外固定,调,常规根管治疗后,观察2周,无症状者,以金属烤瓷牙全冠修复,2年后分析其疗效。结果:通过以上综合治疗,有保存意义的隐裂磨牙经金属烤瓷全冠修复,完全修复患牙正常结构和咀嚼功能45例,失败5例,有效率达90%。结论:对隐裂磨牙采取及时适当的综合治疗,以及综合治疗后全冠修复,绝大多数可保存患牙,恢复咀嚼功能,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101个磨牙残根以钉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治疗后恢复牙冠形态,牙列及其功能,没有 疼痛和炎症反应,瘘管在不同时间内闭合,近期有效率88.11%。钉冠修复的优点是免于拨牙,口 腔内适应性好,恢复功能及时、方便,病人极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第三磨牙牙冠与牙根的形态特征,为第三磨牙的拔除与保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的牙冠宽度、牙冠高度、牙根长度、牙颈宽度、牙根尖宽度5个指标进行测量,并对男女不同性别第三磨牙形态大小进行t检验,比较磨牙形态差异.结果 在5个测量指标中,男性测量值均大于女性,经统计分析男女下颌第三磨牙形态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第三磨牙的牙根长度与牙根尖宽度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男性第三磨牙较女性粗大;男女下颌第三磨牙形态大小差异较上颌第三磨牙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了臭氧氧化对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后难降解的残油的去除效应。臭氧投加剂量约20mg03/g土时,臭氧氧化效率最高,达0.3mg总油/mgO3,且土壤石油烃降解茵数量仅下降一个数量级。臭氧作用下残油四组分中芳香烃降解率最高,其次为饱和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升高。臭氧对残油各分子量组分均有降解作用,氧化后残油分子量略有下降。GC-MS结果表明臭氧对各类物质氧化的容易顺序为多环芳烃〉甾烷〉藿烷〉烷基环己烷〉正烷烃;臭氧未改变生物标志物参数;氧化后C8~C22脂肪酸,C15~C22正烷烃和C17--C28烷基环己烷含量增加,并出现了C12-C25脂肪醛,臭氧氧化后残油生物可利用性得到提高,生物降解速率是未氧化对照的2倍。  相似文献   

17.
The existence of residual austenite in weld met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properties and dimensional accuracy of welded rotors. An effective corrosive agent and the metallographic etching process were developed to clearly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ual austenite in the weld metal of a 9Cr1MoNbV welded rotor. Moreover, the details of the distribution, shape, length, length-to-width ratio, and the content of residual austenite were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d using the Image-Pro Plus image analysis softwar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rea fraction of residual austenite was approximately 6.3% in the observed weld seam; the average area, length, and length-to-width ratio of dispersed residual austenite we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to be (5.5 ± 0.1) μm2, (5.0 ± 0.1) μm, and (2.2 ± 0.1), respectively. The newly developed corrosive agent and etching method offer an appropriate approach to characterize residual austenite in the weld metal of welded rotors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8.
安尔碘冲洗消毒根管即刻充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安尔碘冲洗消毒根管,即刻根充的临床效果。方法:131颗需做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0.2%安尔碘消毒根管,对照组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联合冲洗根管并用甲酚甲醛液(FC)消毒根管。结果统计分析显示,总有效率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尔碘可以作为一次性根管治疗冲洗及消毒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