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学实在论有如下两个核心命题,即认为:(1)自然科学理论中的专名是有指称的;(2)自然科学理论中的定律是近似真理的。命题(1)涉及到“指称理论”,命题(2)涉及到“真理论”,而指称理论又是真理论的基础,因此,指称在自然科学研究中有一种认识论上的奠基作用。指称理论一直是当代科学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弗雷格、罗素……,直到克里普克和普特南(H.Putnam),都对这个领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试图对普特南的“内部因果指称理论”作一点粗浅的述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指称理论认为意向性是指称的关键,即意义内在于人的思想.对此普特南提出了反对意见,他通过孪生地球等思想实验来说明心理表征不是指称的充分条件,通过对其功能主义的反思,他认为心理表征甚至也不是指称的必要条件,他的"语言社会劳动分工"论揭示了意义的社会结构.他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社会、历史和文化对意义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亚军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9(5):22-28,,21,
普特南的“实用主义实在论”是他的新实用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普特南在此详细剖析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重大缺陷,重新以他的内部主义理论理论为出发点,为人们描绘出一幅以“人”为底色的知识图景。在这样一幅图景中,实用主义概念框架相对性的主张占据了中心位置;事实与价值不可分以及科学没有本质意义上的特权成了理所当然的结论。本文分析了普特南这一主张的运思逻辑,对他的实用主义实在论的理论内涵作了初步的澄清。  相似文献   

4.
与"普特南善变"的标准看法恰恰相反,普特南的实在论是连续的、整体的、一以贯之的。"语言如何连接世界"是贯穿普特南实在论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实在论初步确立了"语言"对"世界"的指称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树立起实在论的大旗;内在实在论不是科学实在论的反动,而是在科学实在论的前提下进一步具体描述"语言"与"世界"的基于经验的指称关系,强调实在论内在于科学;自然实在论或实用主义实在论则把"语言如何连接世界"的问题追溯回"心灵如何连接世界",进而打破了笛卡尔心灵图画对现代哲学的钳制,肯定了"知觉"和"心灵"具有指称"世界"的能力,因而是比科学实在论和内在实在论更加"实在论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在探讨语词的意义时,传统描述理论主张语词的意义由某个或某些描述语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给出,直接指称理论主张语词的意义就是语词所指称的对象本身,两者各有偏颇.二维语义理论则展示了一种关于语义内容的双重组合.在二维框架下,每个表达式都有两种不同的内涵:认知内涵和虚拟内涵.它们均对表达式的意义的解释承担角色.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意义与指称问题似乎总被认为只为分析哲学所独有,但实际上,在海德格尔那里依然也有某种变换了面貌的意义与指称问题。本文将分析并展示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及其后期语言之思中的意义与指称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两点看法:首先,虽然批评者们对拉封的观点所作的批评并不能完全成立,但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使此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其次,拉封运用唐纳兰对限定摹状词的归属性用法与指称性用法的区分而对海德格尔的意义决定指称理论所作的批评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7.
指称的因果理论及其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理论和因果理论是关于单称词项指称机制的两种竞争理论,本文通过考察对克里普克式因果指称理论的批评,讨论了对指称的因果理论进行修正的戴维特策略和埃文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名称的使用实践给出了确定名称指称的基础语义学论题,认为遵守规则是该论题中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8.
布尔迪厄实践语义学契合了普特南关于可能的语义学建构需要一个精确的关于语言使用者的一般模型的思路。但普特南以语言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布尔迪厄诉诸实践;普特南把意义定义为包含外延在内的向量,继而把决定外延的工作归给了社会,布尔迪厄则把意义界定为价格,而价格取决于语言产品的可接受性。正是这两个区分及其所暗含的社会性视角的深层异质性构成了普特南与布尔迪厄之间的最大差异,也标示了布尔迪厄实践语义学的独特理论风格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达米特提出的“指称不是意义的一个成分”的命题,在意义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该命题的论证,从一个新的视角论证了弗雷格关于含义和指称的区别,论证了含义概念和含义理论的必要性,是对等同论证和认知论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视觉经验的私密性使得与之关联的词语具有隐匿的复杂意义。民间观点默认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是客体和主体间的客观指称。近现代的讨论逐步放弃乃至最终完全背离了民间观点。原因在于,学者们相信颜色经验是主观感觉,颠倒光谱可能是真实的,而且根据维特根斯坦式的公共语言论,无论颠倒光谱现象是否是真实的,具体颜色语词也只具有关系意义,没有现象上的指称。事实上,民间客观主义大概率为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颠倒光谱现象不一定真实,至少可以证明黑色现象是个例外,因此现有理论多少都有些不尽人意,除关系意义之外,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还可能包含公共的现象指称,而且即便它为真,也不能根据公共语言论认为具体颜色语词的意义不包含现象指称。民间观点不见得完全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