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江华 《科技潮》2001,(12):89-89
炭疽热菌起源于18世纪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动物身上。后来,这种病菌经常发生在猪、牛、羊、马等温血动物身上,也会意外地感染给人类。这种疾病多半发生在农业区的动物身上,对人类的感染则是因为职业关系,暴露在受感染动物或感染产品的情形下而致病。炭疽热菌可以用常规的商用实验设备大批培养,细菌干后形成的细小的孢子,变为白色粉末。炭疽热由炭疽杆菌造成,这种细菌存在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里,在动物死亡后,炭疽杆菌形成孢子,孢子被释放后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数十年。炭疽热细菌能导致动物发病,尤其是食草类动物,但极少在人身上出现。吸入性炭疽热通常是致命的,任何治疗手段都将无济于事。炭疽热的潜伏期为1至7天,真正发病则在多达60天后,其最初症状包括皮肤痒、晕厥、发烧、胸部不适、干咳、水泡。症状在几个小时或几天后会缓解,但病人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出汗和皮肤青紫,最后休克、死亡。消化道感染炭疽的特征,则是急性肠道发炎,会有恶心、厌食、呕吐及发烧等症状,随后会有腹痛、吐血及严重下痢等情形。炭疽热菌虽然是一种可致命的可怕病菌,但其大面积地传播并不容易。炭疽热菌对人体的感染主要有三种方式:吸入、吸食和接触。由于病菌孢子可以在土壤中  相似文献   

2.
科技快讯     
自从“9·11”发生恐怖分子用劫持的飞机,先后撞击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大厦,导致坍塌以来,美国对阿富汗进行了猛烈的轰炸,打击恐怖分子,而恐怖分子也威协要再次袭击美国。自10月5日至今,美国不断发生有人收到带有白色粉末的信件,其中有的白色粉末经过检查,被认为附有炭疽热病菌。到11月4日已有17人感染了炭疽热病,并且已经有4人死亡。于是,在美国引起对炭疽病的恐慌和忧虑。炭疽热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得病的  相似文献   

3.
陈芳 《科技信息》2011,(30):415-415
据媒体报道: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已经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荷兰等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其中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  相似文献   

4.
尹传红 《科技潮》2009,(6):51-51
1892年,俄国一位名叫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的植物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时,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现象:得病植株的汁液通过一个瓷制过滤器过滤后依然能够引起感染,而这种过滤器足以滤掉包括细菌(当时人们所知的最小病原体)在内的各种微生物。这意味着,一定有某种微小的“传染因子”很容易地从过滤器脱身了。它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生物为什么会衰老和死亡? 人终有一死,没什么疑义。小至老鼠,大至巨象,终将迎来生命终结的时刻。不过,对草履虫、大肠杆菌等通过分裂完成增殖的生物来说,有“死亡”的时刻吗?它们的生命通过分裂无限延续,看起来永远不会死,但事实并非如  相似文献   

6.
只要使用抗生素,出现耐药菌感染就不瓦避免。原因何在? 目前有两种细菌可以抵御抗生素的作用,它们就是“多剂耐性绿脓茵”和“NDM-1超级细菌”。从201O年夏天开始,关于这两种细菌感染的临床案例屡见不鲜。由于这些耐药菌是在医院出现的,所以感染也大多发生在那里。这些病菌是如何产生并传播开来的?  相似文献   

7.
孟智斌 《大自然》2009,(2):18-21
媒介生物中的“媒介”一词,是指让原本没有关系的两者产生某种关系的事物。细菌多生活在肮脏的地方,正常人一般不会接触到,但苍蝇喜欢到这些地方寻找食物,身上会沾满细菌,并到处飞。一旦落到人们吃的、用的物品上,它们身上携带的细菌便会随之落下,使人接触到。如果是致病的细菌,则很可能导致人们生病。细菌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疾病”关系,是由苍蝇携带的细菌引起的,苍蝇即是我们所说的“媒介生物”。由此,“媒介生物”简言之就是传播疾病的生物。有时为突出其“传播疾病”的含义,则用“病媒生物”一词。  相似文献   

8.
蜱虫真面目     
刘敬泽 《科学世界》2010,(11):82-83
2010年的夏末秋初,在河南、山东等地发生了由于一种被称为“蜱”的小虫叮咬转而引起疾病、导致人体死亡的事件,随后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新闻。这些几乎不为人知的小虫子,一时间成了众人讨论的焦点,有些人甚至到了“谈蜱色变”的程度。那么,这些小虫子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们究竟有怎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马杰 《科学世界》2007,(10):76-77
熬过苦夏,迎来金秋,丰盛的餐桌又有了吸引力,蘑菇在菜肴里出现的频率也多了起来。尽管可口,但蘑菇家族中还掺杂了一些有毒的“捣乱”分子。在中国每年都有因为误食毒蘑菇而引起的重大中毒事件,比如1997年南方某省一次有200多人中毒,73人死亡。误食毒蘑菇有什么中毒症状?有办法救治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钱国宏 《青年科学》2010,(12):27-27
什么食物都能果腹,什么地方都能栖身,甚至在“脑袋搬家”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活上9天!——世界上有这种“雷人”的生物吗?有,这便是人们熟知的“四害”之一:蟑螂!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6,(5):55-55
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世界上有一种怪病会使人的软组织和肌肉逐渐骨化,最终把大活人变成硬邦邦的“活石”雕!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将活人变成石头?科学家们困惑不安。近日,美国科学家终于找到了“石人”的症结所在。奇迹“石人”活了50年这种怪病被称为进行性肌肉骨化症(FOP),是世界上最罕见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请问你是人吗?“废话,我当然是人啦!”你自信满满地回答。 我们刚出生的时候,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人”。科学家发现新生婴儿的体表和肠道内几乎都是无菌的。可是随着婴儿不断长大,各种细菌开始争先恐后地在他身上安家。不出几个月,可爱的小baby就会变成“细菌人”。怎么听着这么可怕,那他会不会被细菌吃掉?  相似文献   

13.
提到细菌,人们总是想到病菌,避之惟恐不及。其实不少细菌对人非但无害,反而有用。它们中有的甚至有奇特的功能。“吐丝”细菌早在7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布朗就发现胶腊酸杆菌的包膜上有一些细孔,能够把葡萄糖变成微细的纤维喷出来,每个细菌每天能生产3到4毫米长的纤维。如果把荧光增白剂滴进杆菌培养基里,杆菌受到刺激,就能使喷出来的微细纤维合并成又粗又长的纤维。1980年,布朗成功地生产出第一批“细菌布”。但由于培养这种细菌要用糖类,成本也高,故没有推广。1984年,布朗又发现一种藻类“织布细菌”,它不需用糖而只要有光合条件,就能生产出纤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还未能将“9‘11”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阴影从记忆中抹去的时候,近来关于炭疽热病毒在全球泛滥的报道又足以让人心惊胆寒。致命的生物病毒同恐怖主义分子之间潜在的结合可能,更加剧了人们对生物武器的恐惧和担心,也引起了人们对“消失多年”的生物武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有一位号称“心灵成长导师”的名叫秦铭远的人,在全国多地办起了让信仰者神往的“灵修培训班”。他打着“灵修”的招牌,宣扬“性爱灵修”,一时间使一些人趋之若鹜,大有“火爆”的趋势。培训班打着“爱”和“心灵成长”的幌子,推行一种称之为“谭崔”的修行方式,迷惑了很多人。究竟什么是灵修,为什么会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它的理论来源又是什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6.
在厦大校园和鸿山公园检查了15株吊灯花的根结线虫受穿刺芽孢杆菌感染的情况,株感染率为100%.用漂浮法共检查很周土壤的322只幼虫,感染率为58.4%,感染强度为8.9(1~200)个孢子/幼虫;用孵化法共检查从卵块孵出的390只幼虫,感染率为42.6%,感染强度为4.8(1~100)个孢子/幼虫.虽然两种方法都有效,但前者优于后者.迄今为止,吊灯花是自然界中穿刺芽孢杆菌感染最严重的一种寄主,其大面积自然感染表明吊灯花可作为制造穿刺杆菌菌剂原料的优良树种,有希望投入应用,进行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17.
受自然科学的影响,社会科学把人当作物来研究,带来了很严重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应有两大思考方向:一是社会是什么?二是文化是什么?只有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回答特定的社会文化是什么。社会中的人不应是“物”化了的人,而应该是“真人”。  相似文献   

18.
王直华 《科技潮》2009,(11):48-49
2009年8月2日,是歌德(1749-1832年)诞生260周年。 我曾经问许多青少年朋友,你知道歌德吗?绝大多数人点点头。接着,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你心目里,歌德是个什么人?”回答是各有不同,最多的答案是“诗人”,其次是“剧作家”,也有人说他是“思想家”。歌德究竟应该是什么“家”?  相似文献   

19.
曹虎 《大自然》2012,(1):34-37
2012年是龙年,龙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五,与凤凰、麒麟和龟合称为“四瑞兽”。然而,人们对龙仍有许多疑问:龙是一种什么生物?地质历史上真有龙吗?龙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为什么自称为龙的传人?  相似文献   

20.
新兴的铝铍测年法给出了新的“北京人”的年龄——77万岁,20万年的时间变化对“北京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种测年法有什么高明之处?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了解古生物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