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学校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让学生做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立即听从,乐于接受,而且完成得很好;有的教师说出来,学生却无动于衷,懒于接受,即使被迫做了,也是马虎了事.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前一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威信,后一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没有威信.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谅解也是教育。”能原谅别人的过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要获得最佳效果,教师必须能驾驭教材,吃透两头,恰如其分地顺乎自然,启发诱导,便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应变能力。所谓应变,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发挥的主导作用。那么怎样培养教学中的应变能力?一、捕捉信息,防微杜渐学生的智力、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内容整齐划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便只能以多数学生能接受为依据。因而授课“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在教学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来。于是上课时有的学生思想不集中,有的学生不理解蹩眉茫然,有的学生带听不听,小声…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违反纪律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屡屡犯错,而批评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能否接受教师,以及教育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博大胸怀——宽容。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被肯定的本质特征和乐于被表扬的个性心理。因此教师对待犯错的学生,应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姿态,谅解和宽容学生的过失。宽容正是教师应有的美德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天,苏格拉底带他的学生来到一片杂草地,然后问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用镰刀割,有的说用火烧,有的说用手拔……而苏格拉底却告诉大家,除掉杂草最好的方法是种上庄稼。  相似文献   

6.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假如没有威信,师生之间不可能有正确的相互关系,也就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如何树立威信,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日制生和成教生心目中好教师形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师德建设。方法:以普查的方法,对本院01级医学类和03级成教医学类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朋友是多数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形象。结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谅解也是教育."能原谅别人的过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下面我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趣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我认为不仅仅是单纯的教授英语词句,更重要的是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充分发挥孩子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情趣味中愉快的接受英语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1.
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既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一个人举止文明礼貌的体现。遗憾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常常看到:教师一宣布讨论交流,学生们就各显神通、“千恣百态”:有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东张西望,自得其乐;根本不关心发言者在讲什么。等到讨论交流结束,教师指名汇报时,发言的同学仍旧是“我认为……”,“我想……”等等,不能把小组交流的意见说出来。这样的“合作交流”意义何在?含金量有多少?显然。这也是违背课改初衷的。我以为提高“合作交流”的成效,首先要解决好学生的“倾听”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无论哪一位教师,谁也不敢保证他对学生的批评永远正确。通常情况是:老师们扪心自问,发现自己真的错怪了学生,却不肯向学生认输,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向学生道歉有失脸面和尊严,会损害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形象和权威。  相似文献   

13.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刨根问底的过程,就是他们真正学习、发现、创新的过程,也能通过这一过程从接受学习和死记硬背的形式中解脱出来。那么我们教师呢?人们常说:“知道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教学。”我们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情况,想活跃学生思维,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也对他们“刨根问底”,少讲多问,启发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创造,把课堂变为学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逆反心理”是指人的个体在接受外来的教育、规范、制约等刺激影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冷漠、抿绝或反感、讨厌并导致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往往表现得较为明显,比如:有的学生对校规校纪表现出不适应乃至厌恶,甚至故意以触犯纪律的举动来显示自己的独立不羁;有的学生即使知道老师的要求有益于自己,但还是容易被情绪所左右,以致做出不合常规的举动,屡教屡犯;对待教师,有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对自己所喜欢的老师说的话,可以言听计从,而对自己厌恶的老师说的话,则处处抵触,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导致…  相似文献   

16.
听了许多的课,感受了一些数学教师的语言风采,有的教师语言精炼风趣,让听课者轻松愉快,耳目一新;有的教师则一堂课下来总让人感觉语言拖沓,讲不到点子上。同样的一堂教学设计,为什么有的老师讲的是优质课,有的则感觉很一般,这部是教师语言的魅力所致。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腑力劳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处理问题时,要使学生消除对立状态,接受教师的引导教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问题的把握和在适当时候所用的教育方法技巧。如果教师处理问题时巧妙地选取切入口,施以最佳的教育方法,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切入口是处理问题的突破口,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艺术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工作做得细致深入。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学生能流利地背出什么是周长,但对于“小红沿着一个长是100米,宽60米的操块跑了一圈,她跑了多少米”这样的题目,他就是做不出来或做得不正确。我们苦苦思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教师“唱主角”,教师讲,学生听,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获取知识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学生的脑海中,政治老师一定是一位带着大眼镜,穿着这个时代最落伍的服装的形象。所以,政治教师要从以下几点来改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固定形象:1.着装整洁。2.着装多变。3.着装大方。4.着装和谐。这是初中政治教师打破自己古板形象的四大着装要求。  相似文献   

20.
听一位教师上《白鹭》,应该说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是非常巧妙的。但是当教师让学生讲“白鹭为什么像一首诗”这个关键问题的时候,学生只会重复说白鹭像一首诗,对于白鹭和诗歌的哪些方面的美相似,学生就是说不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