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晚清谴责小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叙事特征.其叙事结构主要采用倒叙或准倒叙结构,增强了文本的叙事魅力;其叙事元素则增加了新闻和电报,扩大了叙事张力;人物设置的特征一方面是外国人形象在叙事单元里开始占据叙事中心位置,另一方面是与外国人打交道的翻译、外交官等形象大量出现在文本里;描写方法的变化则表现为心理描写手法的普遍运用,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真实.谴责小说作家们的艺术尝试,是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新闻叙事范式的三个要素:主体性要素即新闻叙述的叙述者,结构性要素新闻叙事模式,艺术性要素即新闻叙述时间。对新闻叙事范式要素的各种情形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正是对这些要素的组合运用,才形成了不同的新闻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叙事学如火如荼地展开,聚焦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其在国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国内学界初期以引介国外主导思想理论为主;中期主要探索聚焦理论的建构和论争;目前在后经典叙事学的大潮下,学者从新的维度重新思考和突破聚焦理论。分析和评述聚焦理论的研究现状,旨在使聚焦理论在中国得到新发展,有助于国内叙事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以其精巧的布局、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高超的叙事艺术,成为越来越多的文学研究者研究的经典。本文主要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人称、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安排等方面来探讨《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分析中国古代小说和<红楼梦>判词的叙事角度,再比较两个常见的<红楼梦>英译本对判词视角的翻译方法,指出译者在增补叙事人称这一点上做出了不同选择,体现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张丙松 《科技信息》2010,(1):382-382,384
本文从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人称和叙事声音的双重性几个方面探讨了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7.
库切是当代世界文坛上一位对文学创作有着独到感悟和见解的小说家。在其最具争议的《等待野蛮人》中,他寓言般的写作方式不是直接诉诸说教,使得读者可以将其放在不同的语境下加以解读。结合叙事学理论,探讨叙事视角,叙事聚焦,叙事语气如何推动对此小说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服饰话语是张爱玲小说中的常态化美学呈现,此类话语的叙事策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比照、暗示等策略来指涉服饰话语的内隐意义,进而呈现人物性格和形象;二是运用聚焦、绾结等策略来融合种种服饰符号,使之成为小说时空构建的基质。诸此策略的运用使得服饰话语成为张爱玲小说中观照人物性格的道具与平台,和建构叙事时空的节点与纲纬。  相似文献   

9.
以Walter Fisher的叙事修辞为理论框架,对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进行叙事修辞解读。新闻发言人发言中所涉及的修辞情景要素以及它的修辞运作模式揭示了该发布会旨在影响受众,使他们积极的行动起来参与到抗震救灾的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0.
“七月派”笔下的抗日叙事与其他抗战文学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真实描写、对人在战争中的处境和心理的刻画、对战争荒谬性的揭示,从而使“七月派”的抗日叙事呈现出特有的悲壮、苍凉、沉郁的艺术风格。而这种叙事态度与创作风格的形成与“七月派”的核心人物胡风的文学观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故事化做为流行的电视叙事模式,以收视奇迹占有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了叙事策略已经成为电视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从叙事话语这个角度来分析新闻故事化,切实地解决新闻故事化的核心问题,实现新闻叙事话语的实质性变革。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传播方式多元化的时代,新闻媒体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小,因而新闻报道"怎么写"比"写什么"更值得记者考量.精心选择新闻的叙述视角,正是记者在新闻"讲述时代"的明智之举.结合新闻报道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探讨新闻叙述视角的主要类型及其选择技巧.  相似文献   

13.
搬演是一种介于现场纪录和虚构之间的叙事方法,是使用演员、置景、道具等手段来表现某一个曾经或可能发生过的事件的叙述方式。目前,随着电视新闻叙事故事化,搬演逐渐被应用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文章从搬演与情景再现的本质出发,分析了二者的区别。以此为理论基础,简要结合搬演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史,重点分析搬演在电视新闻叙事中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以及搬演对电视新闻可视性与电视新闻受众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最后结合电视新闻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认为电视新闻叙事应谨慎运用搬演。  相似文献   

14.
周宇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1):115-118
人类总是在突发事件的发生中经受生与死的考验,作为新闻摄影对象的突发事件频频被镜头语言所记录、传播。由于突发事件往往成为灾难、战争、暴乱及事故的代名词,因此用镜头来关注事件中的人应该是每个新闻摄影者职业的本能,然而现实中人文关怀对焦的缺失屡见不鲜。以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作品为例,在人文关怀的视野下,解读了其中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不断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把电视新闻制作得更具有吸引力,新闻语言的故事化表述正成为一种趋势。电视新闻语言故事化现象是对传统新闻传播形态的一种变革,在关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报纸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纸新闻互文类型有互文性、元文本性和副文本性。报纸新闻互文研究既是句子角度的静态研究,更是语篇角度的动态研究。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建构,这种建构就是互文,互文在语篇中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互文体现出作者对"不同的互文来源+不同的互文动词+不同的互文形式+不同的互文本"的选择。互文及其成分在新闻语篇中表现出不同的语篇作用,共同建构新闻语篇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公正性,并建立作者的立场、态度。互文把文本(当下文本)引入无限的文本世界,开拓了读者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web2.0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渠道由传统的单纯依靠广播电视报刊传播发展到联同手机、微博等新媒介共同传播,媒介融合已成为各大传媒集团壮大发展的必然趋势。真实是新闻的根本属性,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新闻的真实性出现了新的形态,甚至开始改变传统媒介所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将新闻的真实性从内涵的真实定义到外延的真实形态都进行着相对应的扩充。  相似文献   

18.
体验性新闻不同于通常所采用的一些新闻手段,比如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及观察等,而是记者置身于被采访者生活之中,直接感受新闻人物的生活或新闻事件,即从"旁观"生活到"走进"生活、变抽象为具体,甚至某种情况下记者成为新闻主体,从而挖掘出更具内涵的有价值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消费主义思潮正在侵蚀新闻专业主义最基本的原则—新闻真实性。分析消费主义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及在经济效益的逼迫下娱乐新闻产生低俗化、庸俗化的动向,加强在消费主义环境下新闻真实性的坚守,提出大众传播应意识到的消费导向的强大功能,从而控制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新闻环境的人物肖像检索方案. 该方案可从新闻中找到相关人物的描述,并以此作为人物的背景信息,对现有的通用图像搜索引擎的检索结果过滤,再通过人脸检测技术以及多媒体信息检索方法,最终找到新闻人物最佳的肖像图像,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了一种新的互联网新闻表示方法. 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得到新闻人物的肖像表示,而且以新闻人物的肖像作为互联网新闻表示中的一个补充对提高读者的新闻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