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virtual作“虚”解,只见于中国的英汉词典,而在英国或美国出版的英语词典中,不见virtual有虚义。经查许多英美出版的各词典,只见对virtual的解释虽在措辞上各有不同,但在意义上却都非常近似和一致,就是:凡说virtual的东西,虽不是那种东西,但在实质,表现或效用上,却很像是真的那种东西,因而可当作真的来看待或使用。例如:a virtual dictator,意即“实际上的独裁者”(虽没有正式那么认定,但就其作为而言,实可称之独裁者);a virtual promise,实际上的允诺(虽没有作正式允诺,但实际上等于允诺了);a virtual dismissal,实际上的开除(名义上是辞职,但实际上是开除);The peasants remains in virtual slavery,农民仍处于实际上的奴隶状态。如果把virtual改译为“虚拟”,我们将看到:“虚拟独裁者”“虚拟的允诺”“虚拟开除”“虚拟的奴隶状态”……。这样的话没有人会理解,且可斥之荒谬。事实上,我们在技术领域已见许多“虚拟”,在实质上也同样荒谬,只不过因多数人已经习惯而不觉荒谬罢了。例如:在计算机领域,virtual memory的原义(据The Oxford Dictionary)为“在物质上并不就是所述(如说内存),但用软件做到了。由程序或用户来看,其表现很像是所述”,实际上可当做真的来看待和使用,所以称为实际上的(virtual)内存。如把virtual译为“虚拟”,则按《现代汉语词典》,虚拟就是假设或虚构的意思,“虚拟内存”就是假设或虚构的,仅仅存在于思想中的内存。这岂不荒谬?在通信领域,virtual circuit和virtual connection的原义(按ISO TC97文件)是,“网络在包转接中提供的一项方便措施,给用户的印象就像是真作了连接”。原来,在包转接的通信过程中,双方并无固定的电路连接。但在进行了所谓的连接之后,双方感觉就宛如有了固定连接。那种好像已固定连接的电路就称为virtual circuit(实际上的电路),而相应的连接就称为virtual connection(实际上的连接)。但国内有些书刊把这virtual也译为“虚拟”,当然也荒谬(也有译为“虚”的,即为“虚电路”和“虚连接”。在汉语中,“虚”是一个贬义词,如虚假,虚荣,虚伪,虚焊……。那“虚电路”和“虚连接”怎么理解?难道是像虚焊一样不可靠的电路连接?)。virtual这词的意义包含两个方面:(1)虽然不是真的;(2)但很像是真的,而且可视为真的。前面的子句从属于后面主句,意义重心是在后者,所以如果只译前半部分(如译为虚),就易于导致错误。然而,如只译出后者(例如“很像真的”“似真的”“如真的”“犹真的”或“犹实的”),却仍然能完整而恰当地表达原义。因此,对于virtual,除“实际上的”之外还可有一些变通译法。例如,把上述virtual memory,virtual circuit和virtual connection译为“如真内存”“似真电路”和“似真连接”,初见时虽然感觉不习惯,但在意义上却完全正确。又如virtual machine应可译为“如真机”,而virtual reality则建议译为“犹真现实”(目前流行把后者译为“虚拟现实”,其主要问题是在“虚拟”,而“现实”两字是无可非议的)。那么,此前为什么把virtual译成“虚”和“虚拟”?早在咸丰(1853)年间,国内曾出版了《光论》一书,其中把经过折射而形成的象(即virtual image)译成了“假象”。后来的“虚”,也许就从这“假”字演变而来。当时所有的书,直到本世纪30年代还有许多科技书,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例如“实际上的”这种口语,自然不可能登上书面。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虚”就是virtual的唯一译法。以致今天,国内绝大多数的人已是只知virtual就是“虚”,而不知它的原义本来是“实”了。例如,前些年曾有一位力学教师写了一篇文章,对于“国外常有人把惯性力称为虚力”表示异议。由于惯性而产生的力,当然是真正实际的力。但是不得不想,国外称为“虚”的原词是什么?很可能就是virtual。其实virtual本来就是“实”,而不是“虚”。那岂不是一场很大的误会?大约是60年代后期,IBM在其370机中实施了virtual memory/storage,当时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一些于70年代初恢复出版的期刊上,开始把它译为“虚拟存储器”。这竟成了后来几乎把所有virtual都译为“虚拟”的滥觞。这样译的原因来自日本。当时日本把virtual都译成“假想”(在日文中“假”字被简化为竖人旁一个“反”字)。中国因为原有把virtual译为“虚”的惯例,伸长为“虚拟”,既保留了“虚”,又因虚拟正是假设(即假想)的意思而和日本的译法一致了起来。virtual的原义就是假想吗?当然不是。但日本人这样译不是没有依据的。在力学中,要用“虚功原理”进行计算时,必须先假设(即假想)在某一点上产生了一个很小的位移。这个假设的位移,就是virtual displacement(历史上曾称virtual velocity)。因此,在这一场合的virtual确实具有假想的含义。Virtual在力学里的这个特殊含义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了。直到近代,居然在粒子物理学中,又见再生。原来在粒子物理学中,有些粒子,并不是直接探测到的,而是通过某些征象间接推测它存在的。这种推测出来的,亦即假设的粒子,在名称上也被冠以virtual,例如virtual photon。一词多义,是世界各语言都有的现象。重要的是,必须分清在什么场合应是什么意义,应予区别对待。如把上述力学和粒子物理学领域的virtual译为“虚拟”,那确是太恰当了,因为“虚拟”正是假设和假想的意思(也许这两个领域的专家仍会倾向“虚”)。然而,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把virtual译为“虚拟”(或“虚”),都是荒谬。而且由此产生了种种弊端:(1) 使大多数行外的普通人感觉神秘莫测,不知“虚拟”说的是什么。可是virtual在英语中却是一个极普通的,人人都懂的词——实际上的,或很像真的。(2) 即便是行内,或是接触计算机已较久的人,也极少(只有极个别例外)能把“虚拟”的意思说清楚的。人各说法都不同,越说令人越糊涂。(3) 许多人因为不明“虚拟”的意义,勉强各自理解,理解都不相同,于是发生许多错用,滥用的事。(4) “虚拟”是动词,而virtual是形容词。有人曾这么写:“什么是虚拟网?为什么要虚拟?虚拟是在网络协议的第二层还是第三层上实现?”——如要把这话译成英语,其中第一个虚拟当然译为virtual,后两个虚拟该怎么译?(5) 由于汉语没有词尾变化,用动词修饰名词就会产生二义性。例如“虚拟专家”,不知这是被“虚拟”出来的屏幕上那非常像真的专家,还是“虚拟”了屏幕上专家的那个从事“虚拟”的专家(此处“虚拟”的含义已变为模拟)?  相似文献   

2.
● 只是在中国才把virtual 认作虚,而在英语国家都认作“实际上的”( 不论一般场合或科技领域) 。虽在科技名词中不适用“实际上的”,但正确的译法还很多。●“虚”只勉强可作非真解;而virtual 是指,在无限多的非真事物中,那少数可视为真的。在较多情况下,real/ virtual 并非反义词,而是近义词。●“虚拟”搀和了传统的“虚”和日本的“假想”。虽然假想和虚都适用于虚功原理等个别领域,而在计算机、通信等多数科技领域,virtual 都无假想含义。因此,常见“虚拟”很难理解或解说。误解,误用,滥用的事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3.
真理与似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似真性的基本意思是感觉上的真、证明为真或信以为真,以程度的区别,真则是客观的,与是否有相信,是否得到证明无关,没有程度的区别。真的命题或理论的不同是命题或理论的不同而不是真的不同,近似真理或相对真理只能理解为真的理论的不完善性不能理解为理论的真性的缺乏,认识是朝发现越来越多的真命题,真的命题越来越精确,真的理论越来越完善发展而不是朝似真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久已不参加名词审定的工作,由于virtual reality译法争议颇大,这里说一点浅见。(1) 关于virtual一词,很明显,这是虚拟的意思,如虚功,虚位移等等。至于将virtual译作“临”,这离原意太远!有些译法和“灵”字联系起来,请恕我直说,这不妥。这有将“灵学”塞入现代科学之嫌,而且有可能误认为“灵魂”一词,赋以“科学”的桂冠。(2) reality一词,近年来均译做实在。如physical reality就译为物理实在;realism在哲学里译作实在论。在文学艺术里,现在流行的是将realism译作现实主义。但自然科学和哲学关系更密切些。在英文字典里,确曾将reality译为“现实;实际存在事物”(《新英汉辞典》,110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但如果对“现实”一词还要加入一个解释,“实际存在的事物”就不如直截了当地译作实在了。所以,我赞成金吾伦教授的译法——虚拟实在。  相似文献   

5.
virtual reality这一外来新技术的汉文规范名究竟定成什么好?近年来我国这方面有汪成为院士等的专著: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现实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及其他报刊文章,定名各异。有些报刊(如光明日报)还专门对此词组织讨论,各方面的人士发表了很有见识的好意见,对下一步定名是有益的。下面我先谈谈自己的想法,再从手头有的几本中外词典中摘录一些有关内容,如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s),虚拟处理时间(virtual processing time),虚拟样机(virtual prototype),虚拟[按]钮(virtual push button),虚实方式(virtual real mode)(其释义本刊略)。目的是供大家进一步探讨参考。virtual译作“虚拟”在计算机界乃至科技界已不成问题。这方面的词例太多了,而且还在出现新的搭配词,如虚拟机,虚拟存储,虚拟页面,虚拟外设,虚拟路由,虚拟终端。近年来仪器和计算机相结合产生了虚拟仪器。reality译作“现实”“实在”,我觉得太实了。还是采用“实境”比较雅致贴切。所以我赞成“虚拟实境”,简称“虚境”。  相似文献   

6.
我曾赞成用“临境”(《光明日报》1997年1月16日四篇之一),当时的想法一是它接近于“灵境”,二是和日语用法相同。看了众多的讨论(包括金吾伦在《光明日报》1996年10月27日和在本刊上的两文),觉得还需讨论才能找到合适的术语。下面说两点:1.能否不出现“虚”字?我曾说英文字virtual本义“虚少实多”,并引了香港朗文《当代英汉双解词典》的例句,其中把“virtual ruler”汉译为“真正的统治者”。有意思的是,朗文词典又出了新版(1995,但只有英语,还未见英汉),这一例句保留了,而virtual ruler由皇后变为总统夫人,说明词典编者做了稍微的现代化而已。对virtual reality的汉译,能否有了“拟”,把“虚”省了?赵凯华建议用“拟真”,如考虑到金吾伦对reality的推敲,可以改用“拟实”。主张用“虚拟现实”和“虚拟实在”者,也可认为是把四字缩为两字。2.要留有“后路”。后路指应考虑复合词或有上下衔接词时避免歧义。原来用四个汉字代表virtual reality的,在复合词里也通常会取其中部分。金吾伦文中的virtual corporation,virtual library,可分别称为拟实公司、拟实图书馆。遇到统称的virtual reality,在汉语里如嫌单用“拟实”太别扭,可根据上下文加字,如“拟实技术”,又如建筑设计所用的“拟实环境”(见《科学》1996年4期)。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仿真和计算机工业界以及心理学界最时髦和玄妙的术语恐怕就是VR——virtual reality。要信、达、雅地把VR译成汉语,理应先了解其含义。可惜VR至今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却有一些相近的术语,诸如virtual environment、artificial reality和synthetic environment。有人不严谨地把VR定义为:使受试人不与真实外界接触地完全身临人造世界”。但这显然不够准确,环形银幕立体电影早就达到这个水平。VR不仅使人在视觉、听觉等感官上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还能使人与这种人造世界交流信息,相互作用。VR强调具有I3——(身)临(其)境性(Immersion)、交互(作用、交流信息)性(Interactivity)和想像(幻觉)(Imagination)。因此,可以按功能把VR定义为“一种使人感官上置身(计算机产生的)人造世界,不与真实外界接触而产生身临其境感觉,并能与其交流信息相互作用的综合应用技术。”可以看出,VR与仿真(模拟)的差别模糊而微妙。在讨论VR的发展时,往往把1982年美国空军启用的视景耦合机载系统模拟器(VCASS)作为典型应用实例,它那形同怪物的头盔显示器则成为VR的象征。这不仅说明VR与仿真的渊源关系,也说明从军用飞机头盔显示器演变出的VR头盔显示器作为实现临境性、交互性和想像(I3)的工具所占的重要地位。简言之,VR脱胎于仿真,仿真在向VR发展,二者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实际上很多完善的仿真系统似乎可以归类于VR,而从分类学角度考虑VR则应归类于仿真。由此我认为,VR译为“幻真”较好。幻真即“感觉和想像上像真实存在”之意,使人联想到仿真。“幻”字既有虚拟、非实在之意,也强调了想像和幻觉。真诚地讲,“幻真”与“灵境”“临境”“虚拟现实”“虚拟实在”和“虚真实”等译名并无当年把The milky way译为“牛奶路”与“银河”那样的错与对之别,只是觉得“虚拟现实”过于大白话,而“灵境”有点文气。有人担心“灵境”会使人联想到“灵学”甚至“迷信”,却不担心“虚拟现实”会使人联想到“制造假货”。科技术语是严肃的学术问题,只能依靠严格的定义来规范。应当指出,VR是一个集合概念。而集合概念是“把同类对象集合为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概念,它只适用于该整体,不适用于构成该整体的个体。”那种认为把VR译为“灵境”,就必须把virtual cockpit译为“灵座舱”的推论显然违反上述原则。换言之,把VR译为“幻真”甚至“灵境”,既可把Vx译为“幻真x”,也不排斥译为“虚拟x”。  相似文献   

8.
把virtual reality译为“灵境”似有不妥。第一个明显的缺点是与英文原意相距太远;第二不妥是有可能引起误解,以为现代科学技术里头已经产生了玄妙而神异的境界;第三不妥是无法应付大量“同族”的名词,例如virtual library,virtual manufacturing,virtual space,等等,总不好将它们中包含的virtual统统译作“灵”吧。然而我认为好的中译名应是规范的,同一字,在相同的科技领域中,应有确定的译法,使人在看到中译名时,容易理解其原文应是什么。我认为,本着翻译工作“信、达、美”的原则,最主要应考虑的还是尽可能忠实反映原文的意思。所以,我同意将“virtual”老老实实地译为“虚拟”。至于reality,译为“现实”,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现实”作为一个名词似乎比“实在”用作名词更普遍一些。当然,如果因为在其他已经被普遍承认的科技汉语译名中已经正式采用了“实在”(如何祚庥先生举出的“物理实在”),那么把virtual reality译作“虚拟实在”,以便规范“reality”的中译名,我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现在还有另一种建议是把reality译为“实境”,我觉得这也是很接近英文原意的,可能比“实在”更容易被接受。总之,我赞成“虚拟现实”或“虚拟实境”,我可以接受“虚拟实在”。这样,对于已有的和还将继续出现的大量“virtual XYZ”,也就都有了规范化的译名。至于cyberspace,我认为“电子空间”也不错,只是稍稍太“实”了一点,因为cyber究竟不同于“电子”。所以我赞成王可同志建议的“电象”,似乎同概括性较强的cyberspace这个词更为匹配。  相似文献   

9.
一、在通信方面,下面一些译名值得进一步探讨1.medium2.message3.E-mail4.transfer,transmission5.channel,path,circuit,line二、medium现用媒质、媒介、媒体,可否统一“媒体”目前transmission medium译为“传输媒质”(亦有用媒体)storage medium译为“存储媒体”communication media,mass media译为“传播媒介”,“大众媒介”multimedia译为“多媒体”现似有统一媒体的趋势。三、message现用消息、电文、电函1.在信息论中、信息源的输出为载荷信息的有序的符号的序列(an ordered series of characters intended to convey information)。2.在数据通信中,定义为字符与符号的组合从一点传输到另一点(A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s & symbols transmited from one point to another),因而译为报文、电文,如message switching译为“电文交换”、“报文交换”。3.在新业务中messaging service系指经存贮转发的电信业务,和寄信函相似,无确切译名(如电函业务)。message handling system后暂定为“消息处理系统”。四、E-mail目前有译电子信函、电子信箱、电子邮件、电子邮政查mail一词原义为“邮件”。但邮件有两类,一为“信函”、一为包裹,E-mail故以信函为宜,将来邮政方面为何电子化,恐会有新的概念,业务与产品。五、transfer与transmissiontransmission译为“传输”,propagation译为“传播”,已无异义,后出现transfer(如ATM,STM)有译“传递”、“传送”、“转移”,在电信中似以“传递”稍宜。transmission与transfer之区别似在“传输”(transmission)不计到达何处,“传递”(transfer)则明确到达目的地。transmission-The sending of data from one place for reception elsewhere.transfer-To send data from one place to receive the data at another place.data transfer-The result of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signals from any data source to a data sink.transfer译为“转移”,是不错的,但在通信中,似以“传递”为宜。六、channel,path,circuit,linechannel在信息论中译为“信道”、“通信”,计算机中有时为“通路”、“话路”(voice channel),“报路”(telegraph channel),数据中data channel则译为“数据信道”(当时即不统一)。path在无线中译为“路径”,有线中为“通道”。随着发展,transmission media又称为transmission path内含若干virtual path,而virtual path又含若干virtual channel,因此译名须进一步系列化。查通道与通路很难区分大小,因此须要确定。transmission path 传输路径 传输通道virtual path 虚路径 虚通道virtual channel 虚道路 虚道路另外circuit与line一般不会混用,但有时亦须加以区别。circuit电路是双向两条道路(channel)组成,line为线路。但有时把circuit switching称为线路交换——不妥。七、多媒体及B-ISDN中出现许多新译名,值得在明年集中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关于virtual reality如何定名,我已在《光明日报》1996年10月28日“关于Virtual Reality的翻译”一文中提出来了。我认为,该词最好译为“虚拟实在”。1997年1月16日《光明日报》针对我的意见组发了一组文章,公布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意见”:“临境(朱照宣等)”“虚实(关洪)”“电象(王可)”“虚拟境象(钱玉趾)”。认真阅读了他们的见解之后,我仍认为最好定名为“虚拟实在”。任何一个术语,从外文译成中文,最主要的有两条要求:一是要贴切地理解外文中表达的内在涵义;二是根据对其涵义的把握正确地寻找出中文的相应词语。按这样的要求来看“virtual reality”的翻译,用“灵境”固有弊端,用“临境”也不甚确切。仅就“境”而言就有如唐诗人王昌龄的《诗格》所说“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此处究指何境?抑或是“海市蜃楼”“瑶临仙境”?所以,“灵境”或“临境”都没有反映出或表达出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的本质。“virtual reality”中的virtual虽然沿用了中世纪逻辑学家邓斯·司各脱(John Duns Scotus)所创造的拉丁语词virtualiter,但它已成为任何一种计算机现象,从计算机网络上的虚拟函件到虚拟工作组,虚拟图书馆甚至虚拟大学、虚拟公司……每种情况下,virtual(虚拟的)强调了一种与过去不相同的当代新形式。计算机科学家用“虚拟内存”来代表计算机以这种方式设置的DRAM,这里无论如何无法与“灵境”或“临境”这样一些概念术语联系在一起。virtual reality中的virtual是用来表明由计算机造成的reality与其他reality的区别。virtual reality是reality的一种,它可能是一种real reality(真正的实在),也可能是一种irreal reality(非真实的实在)。对reality的理论研究,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算起也已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他们的主张,大致可分为实在论的和及实在论的。实在论有多种形式,及实在论(包括非实在论)也有多种形式。形形式式的实在论对实在(reality)的主张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潜在和显实在。以海森伯为代表 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认为,测量使潜实在变成显实在,变为现实。在这里,reality通常是在与phenomenon(现象)相对的意义上使用的,是指现象的本质。也就是说,实在比现象更本质。virtual reality概念的提出,是对实在论的一个发展,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新的突破。它使人们认识到,在realism和antirealism之间还有一种过去没有为人们认识到的reality。与人工实在(artificial reality)一起,virtual reality构成了一个有待人们去探索去开拓的实在的新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现实”更高远更宏大,也更普遍、更本质。最后,我想说明一点。科学技术术语关键在于精确,而不必诗化或美学化,朴实一点为好。更主要的是virtual reality定名为“虚拟实在”,才有可能顺理成章地为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词组命名,例如virtual corporation(虚拟公司)、virtual community(虚拟社群)、virtual library(虚拟图书馆)等等。在virtual reality之下将有一个族谱或系谱,祖宗的姓和名不正,系谱必将乱套。试想如用“灵境”或“临境”为virtual reality定名,则virtual corporation或virtual library是否将定名为“灵(临)公司”或“灵(临)图书馆”呢?这会使以后的术语定名工作太不好做了。看来,科技术语的命名也必须重视整体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过去我们在确定科技外文的译名时有一条经验,即不要过分意译,最好尽量直译。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一词的含义往往会扩展或转意,如果中文把意思翻译得太具体,将不得不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译,以致一外文词对应多种译名。基于以上想法,我认为virtual reality应直译为“虚拟真实”,简称“拟真”,不赞成“灵境”等译法。  相似文献   

12.
一、Space空间科学中最有争议的是space的译法。space在英文中有两种基本含义:(1)泛指在广义空间(包括时间和空间)中存在的范围或区域。它既可作为可数名词,也可作为不可数名词用。在一维空间中可译为“距离或间距”等,二维空间中可译为“面积”,三维空间中可译为“空间”,时间上可译为“之间”;(2)特指地球大气层之外的空间,只能作为不可数名词用,经常被译为“太空”或“空间”,有时也被译为“航天”。Space在空间科学中常常译为“空间”,例如space physics译为空间物理。优点是与英文完全对应,缺点是容易与其他意义上的空间相混淆。因为这里空间物理研究的是地球低层大气以外的空间中物理现象,而不是其他空间(例如细胞内的空间)的物理现象。为了区分这两种空间的含义,有很多人建议将这种涉及地球低层大气以外的space翻译成“太空”。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理由有三个:(1)可以与一般广义的空间区分开来;(2)可以较好地反映英文的原意。如果译为“航天”,等于将英文一个表示区域或范围的名词译为一个词义不完全相同的合成词;(3)有利于海峡两岸名词的统一。英文中还有一个合成词outer space,被译为外空或外层空间,其英文原意与space的英文原意几乎完全一样。例如在英国剑桥字典上,关于space和outer space的定义是这样:space是地球大气以外的区域(Space is the area beyond the atmosphere (=air) of the earth); outer space是地球大气以外的宇宙 (Outer space is the universe beyond the earth's atmosphere)。在美国学术出版社科学技术字典(Academic Press,Diction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space在天文学上有两层意思:(1) 在所有方向的三维扩展,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所有物质在其中存在,所有现象在其中发生(the three-dimensional expanse in which all matter is located and all events take place,extending in all directions and variously described as extending indefinitely or as finite but immeasurably large.)。(2)即外层空间,这种扩展在地球大气层外的那部分,这也是它在许多像太空技术、航天飞机、飞船等合成词里的意思(also,outer space,the portion of this expanse lying beyond the earth's atmosphere;this is the sense of the term space as it is used in compounds such as space technology,space shuttle,spacecraft,and so on.)。所以space和outer space两者几乎同一个意思。但我们美国同行告诉我们outer space在语气上有一种离地球较远的感觉。根据以上所述,在即将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space physics中文版一书中,我们对前面附有限定词的space仍按照它的第一种含义译为“空间”,如电荷的空间分布,行星际空间等。对于不带限定词的,表示外层空间的space,一律译为“太空”。如太空物理学,太空等离子体物理等。结果表明这种译法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达出英文原意。二、Bow Shock在空间物理学中,还有一个争议较大的英文词就是地球磁层中bow shock一词。这个词现在常常译为“弓激波”。可是英文bow一词既有“弓”的意思(这时读[bou]),又有“舷”的意思(这时读[bau]),根据英文的原意,bow shock应该译为“舷激波”。这一点在国际学术报告会上很容易得到证实,都将bow读成[bau]。以上是从英文原文来谈bow shock的命名问题。但是从科学上来讲,磁层向日面激波形状既不像“弓”这样一维结构,也不像舷这样二维结构,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结构。所以有人建议用“锅盖”来描述这个立体结构,把这个激波叫做“锅盖激波”。但锅盖这个词实在太俗,而且同英文不能对应。所以还是叫作“舷激波”为好。  相似文献   

13.
一种21世纪极为重要的新技术已经形成,并快速发展,这就是在某些文献中称之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技术。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按预定目的,连续产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觉等信息,以创造出与预期的实际场合极相似的人造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实现人与仿真环境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达到训练、学习、娱乐、侦查、演示等目的的一种技术。其核心内容是一种头盔式眼罩,利用电子光学技术可产生三维、动态、彩色、全景的仿真图象,再配以音响、姿态、位置、触觉等效果控制,使人恍若置身于真实世界,并且可按当事人的意愿对此一仿真世界加以控制和改变,实现双向交流。目前这种技术发展伊始,还没有一个成熟的名词,各种译法已日趋混乱,亟需及早订立规范词。目前主要的译法有:1.虚拟现实、虚拟实景、虚拟实境、虚拟实在等。而以第一种叫法最多。我认为这类叫法不太恰当,主要是:①“现实”二字不论作为哲学名词,还是日常用语,通常指抽象存在的客观事物,用作科技名词,过于空泛,使人费解。倒是实景、实境比较贴切,但也存在下述缺点。②突出了“虚拟”二字:拟是模仿之意,本身就有非真的含意,再用“虚”这个表示非真的副词形容它不但累赘,也是不合逻辑的。“拟”就是“拟”,是不能分“虚拟”或“实拟”的。③以上词汇都是四个字的动宾词组,作为术语不够简练,不易派生新词。而且每词中都含有相反含义的虚、实两字,表面上加重强调“实”和“景”的不同,实际上是用字不够精练。2.灵境(技术)。这种叫法属于意译,接近了概念的实质,较前一类叫法进了一步,但也存在问题,按《汉语大词典》,“灵境”意为:①庄严妙土,吉祥福地。②泛指风景名胜之地。无论那一个解释都与这里的意思相去甚远。实际上灵境,特别是“灵”字主要是宗教或文学用语,在科技文献中甚少应用,用它作术语会产生混淆或误导。我建议此词定为“拟境”或“临境”。因为①两者都表达了概念的本质内容。②都比较简练,易于派生新词。③都符合术语学的各项其它构词要求。相比之下临境可以和“身临其境”的成语联系起来,通俗易懂。而且“临境”是从受试人出发的,因而不排除和环境的双向交流和互动。缺点是读音不太顺口;而拟境是从研制人出发的,更直接一些,而且与虚拟现实等叫法相似,容易改过来。缺点是含意排除了人和环境相交流互动的含义,较片面一些。  相似文献   

14.
一、Telecommunication源于telegraph、telephone英语中的tele来自希腊语“远距离”,如telescope(望远镜),原无“电”的含义,按此概念,似应将telecommunication译为“远程通信”,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常用“电信”,至今时有争论。早期的英语词汇中只有communication,没有telecommunication,例如出版于1933年的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根本就没有telecommunication这一词汇。在稍后出版的英语词典中则认为telecommunication是telegraph和telephone的总称[1,2],因此telecommunication这一名词来源于telegraph与telephone,其释义也是telegraph与telephone。此后由于电信技术的发展,各词典才对telecommunication作出更为全面的释义。百年前成立的老牌电信公司AT&T(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Co.,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以“Telephone & Telegraph”作为公司名称,此后的NTT(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的名称也与之相类似,可见当时的“电话和电报”已涵盖了电信的全部内容。此后出现了数据、图像、计算机等多种通信形式,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进行电信体制改革,重新改组的各家公司普遍以telecommunication为公司名称,不再采用telephone & Telegraph,由于telecommunication这一名词较长,又常用telecom来取代,例如: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British Telecom(BT)英国电信,France Telecom法国电信。Telecoms的含义:电信业,电信行业,电信工业,电信产业,电信界[3]。由此可见,早期的telegraph & telephone相当于今日的telecommunication。国际电话咨询委员会(CCIF)成立于1924年,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成立于1927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成立于1932年,CCIF和CCIT均为ITU下属的常设机构,此后CCIF和CCIT合并成为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1993年3月CCITT改组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局(ITU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由此也可看出telecommunication与telegraph、telephone之间的渊源。二、Telegraph与telephone的译名如果按tele原来的含义进行死译、硬译,似应将telegraph和telephone分别译为“远距离书写记录”和“远距离声音”,但根据英文词典的释义进行推敲就可发现“电报”和“电话”的译名是极为恰当的[1]。telegraph:means of sending message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current along wires or by wireless.telephone:means of transmitting the human voice to a distance by electric current.由此可见,tele本身虽无“电”的含义,但在telegraph与telephone中隐含有“电”。“报”原指封建王朝时代抄传的官方文件和军政情报,如邸报、朝报、塘报、条报等,我国早期的官办电报是清廷应军政通信的需要而设立的,如1879年李鸿章架设大沽炮台至天津的军用电报线,1981年李鸿章架设天津至上海的“南北洋干线”。因此“电报”的译名既符合telegraph的原义又切合我国当时的国情,而“电话”的名称也远较“德律风”或“远距离声音”更为恰当。三、Tele、telecommunication与communication的译法如前所述,在通信领域中tele常可译为“电”。但由于专业的或商业的原因,有时不可拘泥,例如:Telco[AmE] 电话公司(telephone company的简写,美国的市内电话公司)[3]Teledensity 电话密度(每百人电话主线数)[3]Telefax 用户传真[3](该名词来自一项电信业务,即利用电话用户电话线传送传真,以区别于电信营业点经营的Bureaufax业务,因此不能译为“电传真”或“远距离传真”)如前所述,由于telecommunication这一名词较长,在许多技术或商业领域中常用telecom来取代。此外telecom已被世界各国广泛用来表示电信公司或电信行业,如果将以上的tele译为“远程”,将telecom译为“远程通信”就不伦不类了。在计算机系统中原已有communication bus、communication port等名词,有时为了与外部通信相区别,因而将telecommunication称为远程通信,这是可以理解的。又如telecontrol、telemetering等词应按照其专业惯例译为遥控、遥测。但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只能将telecommunication称之为电信。Communication的含义广泛,包括交际、传播、交通、通信,其中的通信又包含了面对面的对话、烽火台、旗语、灯语、信鸽传书、驿站……多种方式,而telecommunication仅仅是communication中的一部分,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邮政和电信部门隶属于交通部。但时至今日,在许多情况下telecommunication和communication几乎已成为同义词,例如:Communication carrier[AmE] 通信公司(实际上指电信公司,与telecommunication carrier是同义词,因此也可译为电信公司)[3]Communication helmet 通信头盔(指安置在头盔中的无线电台,因此应译为盔式电台)[3]FCC (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实际上负责管理美国的电信、电视等行业,并不管理交通运输,也不管理邮政,因而不能译为联邦交通委员会)美国陆军通信兵的军徽为两面交叉的信号旗,而今日的美军通信技术却以电信为主;现代广泛采用光通信,但其核心技术是光电子学,仍以“电”为主。因此,在考虑科技名词的译名时应吃透其含义,充分了解其背景,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并得出正确的译名。  相似文献   

15.
似真推理是一种以事物的表象为基础的认知推理,它给予人们表面理由去相信某个命题似然为真。然而,似真推理并不是无根基的,命题的似真性通常有可靠的和稳定的来源所支持。世界模型的方法能够用于解释命题如何从知识或信念确信过程中获得似真性。由于似真性与概然性不同,因而似真推理不能等同于概率推理。似真推理不只是可废止推理,它适用于解释任意推理形式并且要求结论或至少一个前提是似真的。似真推理本质上并不是与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相并列的第三种推理,而是一种独立的新推理类型。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数学家的译名相当混乱,同一个人有时竟有十几种译名。例如非欧几何创建者之一的Bolyai,就有“玻约伊”(《人民日报》1960.1.27)、“鲍耶”(《辞海》、《英汉数学词汇》等)、“波尔耶”(《西洋近世算学小史》1931)、“博莱”、“波里亚”(《古今数学思想》)、“波里埃”(斯科特《数学史》)、“鲍里埃”(叶非莫夫《高等几何学》)、“鲍亦尔”(段育华等《算学辞典》)、“波里耶”(章克标《算学的故事》)、“波约”(斯特洛伊克《数学简史》)、“柏利亚”(台湾《中山自然科学大辞典》)等译名。Fourier,de Moivre的译名也都有十种以上。由于译名不同,常常引起误会。有一本公开出版的书(1980.11)介绍“对数的产生”,说一个苏格兰人“耐普尔……得出对数的概念”,又说造出第一张对数表归功于“章·涅别尔”,而后者是芬兰人。作者显然将同一个John Napier的两种译名当作两个人了。这种情况在出版物中并不罕见,译名混乱带来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斑。在出版物日益增多的今天,为了便利读者、作者、编者,统一译名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了。为了统一译名,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发起,1984年8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举行了一次研讨会。参加的有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大百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高教出版社以及大百科数学卷数学史编写组等有关同志。初步审定了在大百科数学卷列有专条的180多个数学家的译名。会后在一定范围内征求了意见,经过修订,基本上确定了下来。以后又将人数扩充到1174,准备再扩充到两千。在讨论过程中,我们拟定了几条原则,作为确定译名的依据。以后在实践中又加以修改和补充。下面分别列出,以供进一步讨论的参考。(一)约定俗成。久已通行的译名,即使发音欠准或用字不佳,也不再改,否则会产生更多的分歧。如笛卡儿、丢番图、欧几里得、欧拉等都是。如果原有的译名不止一个,可考虑沿用大家已熟悉的字眼。例如de Moivre,译名有“代莫伏”、“隶模弗”、“棣美佛”、“棣美弗”、“棣梅弗”、“棣莫佛”、“棣莫弗”、“德·莫弗”、“莫瓦夫尔”等多种,第一个字有译成“棣”的习惯。又按Webster’s New Biographical Dictionary(以下简称WNBD)的注音d'mwa:v(原书使用一种独特的音标,现改为通用的国际音标,下同)译为“德莫瓦弗”较好,现兼顾习惯译为“棣莫弗”。有的译名虽由来已久,但流行面不广,又确实不好,要改过来。如Clavius,旧译“丁先生”(利玛窦、徐光启1607译《几何原本》时用此)。如不说明缘由,会令人大惑不解。原来Clavius在拉丁文中是钉子的意思,故谐音译成丁先生。现改“克拉维乌斯”。又Regiomontanus(WNBD注音、regimn'tanus)旧译“王·山若干”,现改音译为“雷格蒙塔努斯”。明、清之际,有大批西方传教士来中国,每人都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如汤若望(J.A.Schall von Bell)、南怀仁(F.Verbiest)等,现在只能沿用,不存在翻译问题。(二)尽量参照现有的译名。商务印书馆及新华出版社有一套英、俄、法、德、意、西、罗等语的《姓名译名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在没有颁布其他标准译名之前,宜尽量采用这套书的译名。不过仍然会遇到下列几个问题:(1)相当多的数学家没有收入这套书中。(2)有时与其他工具书(如英汉、法汉、德汉等词典)有矛盾。这时可根据别的原则来选取。(3)确实不好的要作适当的修改。例如Brillouin(法国人),《手册》译为“布里卢安”,按法语发音应译“布里尤安”。(三)查阅注音词典及《译音表》。《译音表》是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五十种外语汉字译音表》的简称。《手册》查不到的人名,可查阅有注音的词典(如WNBD)及《译音表》来译。如印度数学家Ramanujan,词典标明读音是ra:nudn(参照俄语译名РаМануджaн,日语译名ぅマヌジャこ),按《译音表》译为“拉马努金”。过去最后一个音节曾译“扬”,音不合。使用《译音表》所遇到的问题有:(1)有些文字不包括在这个表之中,如比利时的佛兰芒语(Flamand)。(2)希腊语古音与今音差别很大。现在所遇到的数学家多半是古代的,应按古音来译。罗念生先生制定一个《古希腊语、拉丁语译音表》(载《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3期)可参考。(四)名从主人。姓名的读音,一般应以本人所在国家的习惯为准。如H.B.Fine是美国人,英语发音fain,《手册》译为“法因”,而他所著的代数学在中国流行半个世纪以上,通称《范氏代数》,故译为“范因”较好。而O.Fine是法国人,法语发音为fin,宜译为“菲因”。这说明外文拼法相同,译名未必相同。使用这一原则遇到下列情况会发生困难:(1)不明国籍。外国人的国籍有时很难确定,许多书只标明某人的出生地而不是籍贯。这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加以分析。如G. Cantor,父母是犹太人,父亲生于丹麦,他本人在彼得堡出生,而长期居住在德国。好在他已有习惯译法“康托尔”,国籍就不必考虑了。(2)使用多种文字的国家,有时难以判断怎样发音。如Bernoulli是瑞士家族,瑞士本身没有文字,而是使用德、法、意等文字。德语发音ber′nuli,法语发音bernu:ji,这个家族的后人建议按法语译(曾译为“贝尔努意”),但在我国不通行,现按德语译成“伯努利”。(3)还有一种情况是某人原籍某国,但长期在另一国(或已改国籍)或实际使用另一种文字。如Viète是法国人,法语发音vjt,《法汉词典》译为“维埃特”,应该是合理的。但另一种译法“韦达”出现在中学教科书中,为多数人所熟知。考虑到他的著作用的是拉丁文,署名也用拉丁拼法Vieta(发音vai'i:t)和“韦达”相近,所以保留了“韦达”的译名。(五)人名本身最好不要有意义,尤其是不能含贬义。本世纪初某音乐理论家所用译名大多有意义,如Beethoven(贝多芬)译为“白提火粉”,Mozart(莫扎特)译为“摩擦耳提”。又有人将7个乐音do、re、mi、fa、so、la、si译作“独览梅花扫落雪”,倒是很有诗意,但用在科学家译名上就未必可取。抗美援朝时有一个美军统帅M.B. Ridgeway,国外同中国有对立情绪的人译作“李奇伟”,而国内译作“李奇微”,后来又有人译作“李奇危”,伟、微、危一字之差褒、贬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不过科学家的译名还少见这样极端的例子。Fourier译为“福里哀”,曾流行一时,仔细推敲一下,福里还有哀就不很好,Vieta曾译“肥乙大”(见黄钟骏《畴人传四编》),也不甚雅。物理学家Joule译为“焦耳”,容易联想起烧焦了的耳朵。Jordan译为“约当”、“若当”均不佳,因易与上下文连起来产生误解。如“约当1850年……”可能以为不是人名。《法汉词典》译为“若尔当”就不致引起误解了。r是否要译出,没有必要千篇一律。Marx译“马克思”,Ford译“福特”,都省去r,前面的例子不可省就不省。(六)用字要浅显、易写、文雅,字数要适中。Pythagoras曾译“闭他卧剌”,剌常被误为刺,最好改用拉,现译“毕达哥拉斯”。Napier旧译“讷白尔”,讷字较生僻,“内皮尔”与发音′neipi相近,但内皮二字不雅,现照顾习惯译为“纳皮尔”。Weierstrass的第一个音节过去译为“魏”、“维”,与发音′vair,tras不合。均不及“外”字简单且更接近原音,今译为“外尔施特拉斯”。姓名无非是一个约定的符号,只要大家公认就行。因此字数不宜太多,一般超过六个字用起来就不方便。如Juan Caramuel y Lobkowitz,这是西班牙复姓,连接词y不译,用短划表示,应译为“卡拉木埃尔-洛布科维奇”,字数太多。现根据C.C. Gillispie,Dictionary of Scientific Biography(简称DSB)行文中的简称译为“卡拉木埃尔”。阿拉伯人的姓名最长,11世纪生于巴格达的数学家al-Baghdādi,abū Mansūr cabd al-Qāhir ibn Tāhir ibn Muhammad ibn cAbdallah,al-Tamimi,al-shafi c i竟有七十多个字母。祖宗三代、儿子、籍贯全列了上去。在DSB中简称为al-Baghdādi,实际是他的籍贯,现按这简称译为“巴格达迪”(冠词al不译)。我国的习惯,姓名至少是两个字,单名叫起来也常加“阿”字,如阿福、阿桂等,还是两个字。照顾这个习惯,译名最好不要少于两个字。Young如按音译成“杨”即可,硬加一个“格”字,“杨格”读起来就较顺口。(七)照顾其他学科的习惯译法。如Thales,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译为“泰勒斯”,Bohr按《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译为“玻尔”。如确实不能统一,也不要勉强。如有的姓前面带有von(表示贵族),实在不必译出,但在数学界Von Neum ann已惯译为“冯·诺依曼”,虽与别的学科不一致,也只好沿用。(八)在可能情况下,适当注意反映人物的性别或民族特征。如“柯瓦列夫斯卡娅”显然是俄国(或苏联)的女性,“婆什迦罗”(Bhāskara)是印度人。但太生僻的字不予保留,如“摩诃毗罗”(Mahāvira)改为“马哈维拉”。  相似文献   

17.
1-virtual一词在意义上有两重性,virtual的事物指其功能、作用或效果上有其和“真实”相同的性质,但形式上或其他方面有其和“真实”相背的性质。virtual具有“真”的性质,但在真里面成分不纯,具有或多或少的反面性质,virtual≠real。当virtual和reality组成复合词时,对“virtual”应突出其反面性质,也就是突出其虚、假、拟、似等性质。所以virtualreality译作“虚拟实境”是可取的。“虚拟”和“实境”两者表面看来有些矛盾,但并不妨碍其共存一体。“实境”…  相似文献   

18.
谈原真性(Authentic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uthenticity是当前国际文化遗产领域中一个特别重要的术语,它出现在众多国际文化遗产文献当中,在文化遗产价值认证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际遗产界的重要文件《奈良文献》即指出:“原真性……看来是评审遗产价值的本质因素。对原真性的认识,在所有的文化遗产研究中,在保护与修复规划中,在《世界遗产公约》和其他文化遗产目录所采用的申报程序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因此,准确理解和翻译这个术语,对于中国遗产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国内对于authenticity的翻译仍然处于混乱状态,多种译法并存。在各种译法中,尤以将其译为“真实性”最为常见。该译法散见于各类学术研究中,并见诸官方文件,如2004年2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中使用的就是“真实性”提法。那么将authenticity一词译为“真实性”是否合适呢?下面从该词本身的意义着手,进行细致分析。authenticity一词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有“权威的”(authoritative)和“原初的”(original)含义。它并非是文化遗产领域的专用术语,早在现代文化遗产理论出现之前,就已应用于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在宗教占统治力量的中世纪,authenticity用来指宗教经本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1]。在英文词典Websters 9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的释义中,authenticity有original(原初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三层含义。英国文化遗产专家David Lowenthal认为,authenticity表示与“虚假”(false)相对应的“真正”(true),与“伪造”(fake)相对应的“真实”(real),与“复制”(copy)相对应的“原作”(original),与“欺骗”(corrupt)相对应的“诚实”(honest),与“世俗”(profane)相对应的“神圣”(sacred)。[1]当“authenticity”一词应用于文化遗产领域时,是指文化遗产本身和所有相关信息的“原初”“真实”和“可信”。如果将authenticity译为“真实性”,此种翻译只表达了其中的real(真实的)、trustworthy(可信的)两层含义,而original(原初的)这层含义,却没有体现出来。但这层含义对于遗产理论和实践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original(原初的),包含着时间维度上的“真”,其中original可理解为第一手的,非复制的。这层意思表明,authenticity中的“真”,是一个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即时间起点和整个时间序列上各个点对于起始状态的“真”的反映。举个简单的例子,当面对一只在今天制造的金手镯时,人们讨论其是否是“真”,一般是指其是否用纯金制成;而面对一只古代的金手镯,当讨论其是否是“真”,不仅指其材料,更是指向时间维度,即这只金手镯是否是制造于古代而不是现代;如果这是一只古代著名人物用过的金手镯,那这个“真”还指代特定历史年代和特定历史人物,而这些信息都是不能复制的,都是“原”的。所以,“原”和“真”在指向的内容上有一定的交集,但并不是完全重合。在文化遗产领域翻译authenticity时,“原”的含义是不可以省略的。不恰当的翻译容易导致意思的缺损,会造成对术语的片面理解,影响人们对文化遗产领域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判断,给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学者提出了更为恰当的译法,其中“原真性”就是其中之一。张松提出:“原真性(authenticity),又译原生性、真实性、确实性、可靠性,主要有原始的、原创的、第一手的、非复制、非仿造等意思。”[2]张成渝[3],阮仪三[4-5]等人都在文章中直接使用“原真性”作为“authenticity”一词的翻译。与其他译法相比,“原真性”一词中的“原”与“original”这层含义对应,“真”与“real”和“trustworthy”对应,完整得表达出了“authenticity”中所包含的三重含义,弥补了原译法的不足。这种译法能够与多样的文化遗产相适应,是对“authenticity”较为确切的中文翻译。  相似文献   

19.
所谓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就是在计算机软硬件及各种传感器(如高性能计算机、图形图象生成系统,以及特制服装、特制手套、特制眼镜等)的支持下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的、具有一定的视、听、触、嗅等感知能力的环境,使用户在这些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能以简捷、自然的方法与这一由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的世界中的对象进行交互的作用。它是现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立体影象、立体音响、测量控制、模拟仿真等技术综合集成的成果。目的是建立起一个更为和谐的人-机环境。传统计算机对数字化信息的处理已具有很强的功能,但传统计算机的可用性(即可计算性)又是很不合理的。传统计算机的可计算三前提使得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时在认识空间和方法空间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的根本障碍。为了减小人和计算机之间的隔阂,人们曾在软件上花费很大的精力,如研制各种便于用户使用计算机的工具、界面、可复用的软件库等,我们把它们称为“软件环境”。VR的最主要特点是为用户创建一个能沉浸其中、驾御其上,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的“环境”,它是建立在计算机软件环境之上,但又发展了“软件环境”、高于“软件环境”。因此,如果对VR一词进行直译,则可译为“虚拟现实”。港台地区的一些学者有译为“临境”的,这是强调了用户在由VR所创建的环境中能得到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但又未能表达出它是建立于“软件环境”和高于“软件环境”的含义。所以我们建议:在我国已把software environment译为软件环境的前提下,考虑到VR的实质,译为“灵境”更为合理,强调了是一个更“灵”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virtual reality (简称VR)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计算机图形之父Ivan Sutheland 1965年在IFIP会议上所作的题为“The Ultimate Display”的报告,他指出人们可以把显示屏当作一个窗口来观察一个虚拟世界,其挑战性在于窗口的图象必须看起来真实,听起来真实,而且其中物体的行为也很真实。这一思想奠定了VR研究的基础。VR技术到80年代后期才得以迅速发展。1987年VPL公司报道了data glove(数据手套),引起公众极大兴趣,VPL公司创始人之一Jaron Lanier正式提出了“virtual reality”这一名词。同义词还有: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人工现实(artificial reality),临场感虚拟环境(immerse virtual environment)。VR在学术界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说:VR是人处在由计算机产生的三维空间中,并能够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漫游,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观察由计算机产生的实体,抓住它,改变它的形状;也有人说:VR实现了全景立体显示,使用户能在虚拟环境内部以360度的角度与研究对象自然的交互。多年来人们往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与认识VR,并给出不同的定义,当然这些研究工作都在不断地丰富VR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VR是指人可以进入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由计算机产生的,具有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中,并可通过视、听、说、触等自然感官与之进行交互作用,从而获得自然感官的真实体验。所谓虚拟环境,则是基于计算机仿真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三维立体显示,三维声音合成,人体感觉模拟构成的可以是一个事实上并不存在的环境,也可以是模拟一个危险的或者是遥远的环境,它实际上是感觉模型数据库。由于人类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视觉和听觉,所以虚拟环境的数据空间也以视觉库和听觉库为主。当力反馈等技术有了突破,其他感觉库也会逐渐丰富起来,数据库可以描述具体真实的世界,也可以描述抽象世界。所谓交互作用,是指计算机软件根据人的反应,如:头、眼位置的变化,手势的变化,身体姿态的变化,语音口令等决定虚拟环境中事件的进程,实时变换图形、声音,实现人与虚拟空间的相互作用。关于VR的中文译法,我们认为:virtual译作“虚拟”是能够为人们所接受的;至于reality,本身具有“真实”“现实”“实在”等含义。但VR作为一种技术,从其所表达的含 义出发,VR与其他技术相比最显著的特征是临场感和真实感,参与者宛如沉浸在一种三维立体空间中(场景中),并能在该空间漫游。对参与者来说,他所进入的环境也是一种“客观现实(object reality)”,只不过是由计算机产生的,并非客观实际,故在前面冠以“虚拟”是恰当的,所以我们赞成VR译作“虚拟现实”,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VR的实质,这样采用VR技术生成虚拟车间、虚拟产品的虚拟装配,甚至虚拟战场,虚拟武器都容易理解了。至于把VR译作“灵境”,其关键是如何理解“灵”字,总感到有点抽象,不容易理解。若把VR译作“虚拟实境”,我们认为其含义与“虚拟环境”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