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本文论述的压力测试仪,可直接显示被测压力。它以单片机为核心,全部采用CMOSIC,硬件简单,功耗低,可靠性高。它同钢弦式传感器配套使用,采用测周期法对传感器输出的频率信号进行测量,速度快、误差小。采用一种新颖的方法处理传感器初频漂移问题。此外,因为数据处理以二进制浮点数进行,故对以十进制浮点数表示的传感器常数到二进制浮点数之间的转换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具有高性能价格比的单片机是开发智能仪表的理想器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造气炉内高温测量,研究了一种光纤测温装置.以普朗克辐射定理为理论基础,用光纤耦合并传输信号,使探头和光电转换装置分离,依据比色测温的原理,对单通道信号传输及光电变换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借助单片微机,用软、硬件结合的数字化处理方法对温度进行修正.信号处理系统具有多种功能,使装置实现了智能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单片机在水位和温度测量中的应用,及水位和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用实例说明了基于单片机测量频率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MSP430单片机相位连续的ZPW2000轨道电路移频信号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连续相位移频信号的时域与频域特性,并给出中心频率分量的相对幅度。为了设计出铁路专用连续相位的移频信号,利用美国德州仪器(TI)16位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系列单片机控制AD9832产生连续相位的FSK移频信号,并用铁路专用ZPW2000测试仪表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无论是载频还是低频,误差均不大于0.05 Hz,完全满足铁路移频误差不大于0.1 Hz的要求,为铁路运输提供理论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对被测线圈实行自动通电、自动检测通电线圈内部温升、自动计时、显示、打印测量结果和曲线的测量装置。避免了人工测试的繁杂操作及测量误差,从而改进了测试手段,提高了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传统机械指针式测力计读数不便、灵敏度低且稳定性差的不足,采用电阻应变片及等强度梁设计了一种电子应变式测力计,选择灵敏度高且具有温度自补偿功能的全桥电路作为测量电路,测量信号经滤波、放大处理后接入ADC0804进行A/D转换,最后通过单片机AT89C52将转化后的测力值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器上。所设计测力计测量范围为0~100 N,输出相关系数为99.8%,分度值可达0.1 N。该基于单片机的测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及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微小力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电动多旋翼无人机的能耗测试,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无人机转向能耗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主要由角速度传感器,功率测量模块,无线通讯模块以及单片机等部分组成,并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了上位机程序,以实现对测试过程数据的实时显示和保存。对系统进行试验表明:系统数据采集频率为100 Hz,电压测量精度为99.93 %,电流测量精度为99.87 %,转向角度测量精度为98.10 %,可见该系统测量精度较高,能满足电动多旋翼无人机转向能耗的测试及相关数据的获取。  相似文献   

8.
MCS-51单片机动态可视式模拟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要目的单片机模拟系统的开发特点,并以所开发的单片机微机模拟系统DD512.1为例,探讨了用微机模拟单片机运行的方法和应用范围。文中对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该系统首先实现了单片机源程序的动态可视化模拟运行。  相似文献   

9.
刘少刚  汪溢  王士成 《应用科技》2010,37(4):6-10,14
为了能更加准确地测量出高值电阻的阻值,文章设计了各硬件模块,给出了电路的计算算法.将普通的惠斯通电桥加以改进,使电桥臂形成等效、准确度高、能与待测电阻相匹配的电路,并运用单片机实现测试的智能化,对改进后的高值电阻测量电路进行了验证测试及分析,得出了电压差以及电阻误差.结果表明本设计的电路对高值电阻的测量误差较小,操作简便,可以方便地运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现代化、智能化学生公寓的兴建,学生公寓用电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学生公寓用电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以及对异常用电的自动处理;通过RS485串口实现上位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对学生公寓用电系统进行管理;采用电脑集中查询与LED自动显示相结合的查询方式,可方便地查询每个房间的用电量、剩余电量。目前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学生公寓用电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