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汤辉 《科技信息》2012,(25):52-53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需求在不断提高。运用BT融资模式对保障性住房进行建设是缓解政府资金压力的有效措施,但由于其存在诸多风险,若控制不好,将对政府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将运用WBS-RBS方法对重庆市某保障性住房BT项目进行风险辨识,将其危害量化,以便于有效的预防风险并提前制定控制措施,确保保障性住房BT项目优质优量的完成。  相似文献   

2.
伍从明 《科技信息》2011,(27):I0397-I0398
国家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政策前提下,央行货币政策却日行渐紧,在此经济形势下,天量的资金缺口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本文在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模式启发下,结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具有较好可行性的融资建设模式,采用重庆市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先租后买试点制度,为公共租赁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提供一种可操作性方案,是一次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2009年-2017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以土地为中心发展模式下中国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的空间分异特征异于其他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土地财政依赖和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地方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有负面影响,但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住房供应的影响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即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工业偏向的土地供给结构对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的抑制作用会更显著.该研究结论为如何有效推动保障性住房供给和差异化的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在快速城镇化与房价高企的双重作用之下,各地政府大量兴建保障房社区,动辄数千户保障房集聚,塑造了极具规模的均质化城市社会空间景观.相对于商品房,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包含廉租住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等几种类型.此类社区的"邻里互动"情况如何?是否与普通商品房社区有所差异?该文采用2013年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居民需求调查的580份问卷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及深度访谈法,对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相比其他类型的城市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具有较大的规模和较高的频率,但情感认同度低.同时,在居民邻里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回广州"、"一元一平方"、"洲民"等地方性文化符号,进而形成"回迁房居民阶层"、"经济适用房居民阶层"及"廉租房居民阶层"及其社会网络.研究发现,保障房社区的邻里互动主要受到"住房类型"和"社区因素"(社区及周边公服满意度、居民异质性)影响,与"居民自身个人家庭特征"及"社会经济条件"关系不大,说明保障房社区居民的邻里互动有其特殊性.建议在此类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充分考虑居民的异质化特征并针对性地提供配套设施,促进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邻里互动及社区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解咏平 《科技信息》2013,(18):74-74
多年来,河北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力度和规模持续加大,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本文结合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特点,探讨了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模式,进而提出合理的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少在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解咏平 《科技信息》2013,(16):24-24
多年来,河北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力度和规模持续加大,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但在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例如土地成本较高、房屋设计不合理、居住成本较高等新的问题。因此,本文对现阶段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何宏杰 《科技信息》2011,(7):372-373
本文以地方政府角色为研究视角,归纳总结了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积极探讨地方政府在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中的应然角色。地方政府在构建保障性住房体系中角色定位应当遵循系统性、适度性和绩效性的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底线,促进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的形成,完善制度体系,协调金融体系中各方的关系,扩大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渠道,设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部门,充分发挥社居委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8.
解咏平 《科技信息》2013,(16):35-35
多年来,河北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住房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设力度和规模持续加大,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但在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例如土地成本较高、房屋设计不合理、居住成本较高等新的问题。本文对现阶段河北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保障性住房政策是国家为促进社会稳定制定的一项国策,各地应当加强执行力度,确保城乡居民的需要。论文对长春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提升政策执行力。  相似文献   

10.
吴松 《工程与建设》2013,(4):446-447,525
文章分析当前中国住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了国际社会对住房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中国的保障性住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最后就保障房的产业化进行了探索,在造价控制和建筑规模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经济适应房合理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房价格不断上涨,宏观调控效果不甚理想,这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为稳定住房市场价格,实现住房市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着力增加供给、改善供给结构,抑制不合理需求,促进供求的基本平衡;致力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推进各类市场的协调发展;努力健全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住房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要素,关系着人们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等和低收入家庭数量多,土地资源有限,住房需求大于供应现象,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中等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因此,国家应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保障居民的住房权。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理应得到国家的尊重和保障。笔者对我国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旨在对我国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浅析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房地产价格全国性的迅速上升,以及空置率的提高,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认为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刺激内需的需要(GDP增长的需要),高额投资回报率与企业投资的低风险,个人投资需求的增长等因素.并且提出要调整住宅供给结构,规范政府行为,从严控制土地供应等措施,使住宅市场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国对外直接投资既与东道国的市场规模、汇率水平、工资水平、税收状况等因素相关,又会受到母国自身经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外汇储备等因素的制约。选取1986-2007年的统计数据对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口、GDP增长率和利率这三个因素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汇率这四个因素是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有多种因素影响着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我国应从拉动汽车、住房、教育等大数量级消费,大力发展精神消费、劳务消费,调整和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启动民间投资等方面使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上升,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商品住宅市场的供需视角,采用因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集成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商品住宅价格波动的供需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商品住宅市场的供需现状区域差异明显,房价调控应以区域调控为主。  相似文献   

17.
推进我国经济的供给侧改革是适应我国现实发展的应有之义,从供给、需求视角分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供给视角下,劳动力要素、政策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劳动力和政策要素是主要影响因素;需求视角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要素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视角下建立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得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均对高新技术产业有正向影响,供给侧弹性系数大于需求侧弹性系数,说明高新技术产业调整的重点应该放在供给侧一方,劳动力要素、政策要素和技术要素是改革的重点,需求侧市场要素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研究西安市住宅价格的波动特性及其产生原因,建立系统动力学中的因果回路图模型,分析住宅价格的因果反馈环.得出西安市住宅价格近年来处于上涨态势,但与一线城市和其它部分二线城市住宅价格波动幅度相比,波动幅度小并趋于稳定上升状态.为此提出,政府应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次合理地开发住宅产业,引导住宅需求的梯度消费,同时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元角色的存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经济学的供需角度来看,大学外语教师课堂角色定位主要受制于教师自身供给,而自身供给的程度又取决于自身素质。这体现了教师角色的时限性、多元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是政府管理和调控城市土地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绍兴市实施土地储备制度的需要,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城市住宅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需求进行了预测,研究了制定城市土地供应计划的因素、思路、方法和具体方案,并对影响土地供应计划的土地储备规模和储备周期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