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安徽省城市规划许可信息化管理现状,结合"安徽省城市规划许可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情况,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安徽省城市规划许可信息化管理的成效,并结合当前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对城市规划许可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智慧城市规划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进而分析了智慧城市与当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并基于此,研究了智慧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最后,论文从"智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体系"、"智慧城市协同规划设计"和"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创新"三个方面探讨了智慧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市文化视角的城市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文化是该系统的灵魂,城市规划是对该系统未来发展的谋划.当今,城市规划已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理性的综合规划模式",经20世纪中后期的修正与发展成为现今的"渐近主义规划模式、战略规划模式、生态规划模式"等多元化的城市规划模式.但在实践中仍难于避免"千城一面"的现象.为此提出应将城市文化作为城市规划的统帅,用城市文化主导城市规划的"神"和"形",以创新城市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4.
遥感技术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应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多种类、多时相、多波段,以及快速、准确且具有宏观性的特点亦适合城市规划研究的需要。本文探讨了以城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的方式获取城市工程地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绿化、城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我们认为,它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城市规划的科学依据和正确建议,并将成为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规划执行状况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刘来玉  周国艳 《工程与建设》2010,24(2):183-185,212
从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土地利用问题出发,分析当前城镇"节约用地"紧迫性与必要性,从城市规划编制的专业视角,探索小城镇"节地"的城市规划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兰州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停车空间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桂录 《甘肃科技》2003,19(6):86-89
私人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发过国家私人汽车的发展状况、中国私人汽车增长状况和兰州市私车拥有状况。私人汽车数量的不断增长加大了对停车的空问的需求并对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兰州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有关停车空间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是政府职能,是综合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职能。城市规划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的学科。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坚持"以人为本"施政纲领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严重不足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认为应加快我国城市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韦少港 《江西科学》2011,29(3):343-349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要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尤为重要。纵观中国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在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患上难以解决的"城市病";深入开展城市地质学研究,有助于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城市地质学的研究前沿和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基于城市地质学之上探讨了如何有效的解决"城市病"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坚持"以人为本"施政纲领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严重不足的现状,分析其原因,认为应加快我国城市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建立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渠道,提高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促进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遥感研究——以武汉,上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霞  赵俊华 《河南科学》1997,15(1):117-119
遥感技术在城市研究领域的应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多种类、多时相、多波段,以及快速、准确且具有宏观性的特点亦适合城市规划研究的需要。本文探讨了以城市航空遥感综合调查的方式获取城市工程地质、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绿化、地市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信息的方法与途径,我们认为,它可为政府部门提供城市规划的科学依据和正确建议,并将成为城市发展状况和城市规划执行状况监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祁媛 《世界博览》2016,(5):44-47
正近些日子,网上关于"推广街区制"的讨论,逐渐发酵出极大争议,这里对美、印、俄、日等国的城市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可见无论是开放的街区制还是封闭式的社区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对我们的城市规划都应该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关于"封闭住宅小区原则上不再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的初衷,显然是为了治疗"毛细血管不畅"等"城市病",但"打开"后社区治安管理、居民安全、生活质量等问题,又确实是民众实实在在的关切。美国:小区是否开放,业主投票决定欧美最早时的城市规划思路也是功能分离,如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33年8月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的  相似文献   

13.
徐秋实  陈萍 《科技信息》2011,(34):20-20
"城市化"运动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就如何提升教育质量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孙庆军 《科技信息》2012,(14):87-88
随着各种高新科技的不断飞速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正越来越多地引入建设当中。"3S"技术,即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作为支撑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手段,作为新兴的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信息科学技术在最近十余年的发展近乎神速,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城市规划与建设当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简要阐述了"3S"技术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概念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主要论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的发展趋势,并分别详细介绍了GIS、RS、GPS及"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前景。"3S"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中使城市建设信息化,使得规划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庄锐辉 《科技资讯》2009,(4):232-232
城市交通组织是城市规划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大中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人口密度也不断增大,使大中城市中心区原有的交通容量变得不堪重负。如何缓解当前大中城市中心区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状况,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需要迫切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智慧城市规划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内涵,进而分析了智慧城市与当前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此,研究了智慧城市空间组织和结构,最后,论文从"智慧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体系""智慧城市协同规划设计""智慧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创新"3个方面探讨了智慧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大量数据,城市规划地理信息平台通过对数据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本文采用先进的云GIS技术和MapGIS 10开发平台对属性数据和二三维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依托数据中心,采用TCV悬浮式三层体系架构,运用"框架+插件"开发技术,设计了对城市规划二三维信息的查询定位、统计量算、规划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对上海市杨浦区一些棚户区的调查,文章认为我国目前对所有棚户区都简单化地采取"铲除"这种"一刀切"的方法有所不妥.通过对现状的调查,对西方城市更新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援引以及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存在的某些问题的思考,提出要用"双重视觉"看待棚户区的处理问题,珍视"城市生命";并提醒一种"细致"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态度.  相似文献   

19.
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的形象和灵魂,是区域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文化的力量,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构成综合国力的软实力。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建设力争坚定不移的保留和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丰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避免走入"千城一面"的规划建设误区?笔者从事多年的城市规划一线工作,深刻的体会到城市规划建设要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就是要在充分挖掘城市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用多种手法和多样的方式把丰富、深厚的特色文化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建设有机巧妙地结合,展现出城市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0.
建成环境评价在多方参与型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辅助评价系统.在已有的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模型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程序完成数据分析与图形显示,将客观环境状况以及居民评价结果发布给规划部门、市民、研究人员等各参与方.此系统可作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操作平台,为更大规模、更高效率地多方参与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