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在其小说《孙行者》中,采用的最主要的语言策略之一就是在人物的话语中语码转换的运用。汤亭亭在《孙行者》中使用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策略,通过保存华裔群体语言的独特性以构建华裔群体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身份,同时表达作者的多元文化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安婧 《科技信息》2012,(33):449-449,471
《我们街区的孩子们》是埃及当代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笔下的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的书写有着深刻的现实根基。马哈福兹用神话的形式表达了对公正、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的多维度构建方式和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社会的不断认识和把握,同时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定位和伦理价值影响。《小妇人》和《嘉莉妹妹》中的女主人公们因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氛围,而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和成长追求。她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伦理价值观因为社会发展而进步,同时也受到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有收获,也有失去。  相似文献   

4.
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小说《女勇士》、《中国佬》、《孙行者》建立了华裔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促进了华裔文学近年来在美国的兴盛。这三部小说都关注华裔关国历史关照下的种族和文化身份问题。《女勇士》等反映出了华裔三代人乡土情结的变迁,及其冲突背后的社会文化渊源。小说运用"说故事"的形式和多声部的叙事手法表现了"离散族群"身份缺失的困惑,并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多元文化共生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长篇小说“三部曲”《两宫之间》(1956)、《向往宫》(1957)、《甘露街》(1957)的作者纳吉布·迈哈福兹(1912——)是当代埃及文坛颇负盛名的作家,经过半个世纪的幸勤耕坛,迄今已创作出二十多部长篇小说、二十多部短篇小说集和三十多部话剧、电影剧本。这些作品以宏阔的视野、出色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埃及的历史进程和社会风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埃及  相似文献   

6.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以不同种族、文化的冲突、沟通和融合为主题。在其小说《潜水鸟》中,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主流文化社会边缘挣扎的一位梅帝斯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重视"多元文化"的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今天,边缘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世说新语》的文体在以前都被视为小说,然而自清代以来就围绕《世说新语》的文体问题出现了各式各样说法,有人认为它是小说,有人认为它是历史,也有人认为它介于小说和历史之间,更有人说他是史料。不论人们对其文体的争论如何,但其小说的文体特征是很鲜明,本人认为《世说新语》是小说,同时它对研究魏晋时期的社会人文具有参考价值。《晋书》的编撰参考了《世说新语》,并且从中引用了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产生《金瓶梅》的时代只能是萌芽时的资本主义日益发展的时代 ,它不同于产生《三国》、《水浒》的时代。因为与其把后两者看作小说 ,还不如把它们视作长篇传奇故事更为合适。《金瓶梅》是以个人主义为内在动力的现实主义创作法、广泛的读者群、经济个人主义者社会出现后的产物。这一点 ;中外文学都遵循共同的发展规律。本文以美国当代小说理论家瓦特《小说的兴起》为鉴照对象 ,分析中外文学中真正意义的小说诞生的社会条件 ,确定《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发展中的坐标位置 ,并对《金瓶梅》后中国世情小说的流变及发展分期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塞缪尔·贝克特早期的小说创作也具有鲜明的后现代主义人文特征。他绝少涉及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致力于揭示人类生存的困惑、焦虑、孤独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们丧失自主意识后的悲哀。本文以贝克特早期的小说作品中,最重要的三部曲系列《莫洛伊》、《马隆之死》和《无名者》为例探讨与分析了小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受活》以对权力政治社会的反思与鞭挞完成了对理想的民间自治社会的期待与向往,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启迪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思考,同时,小说以返朴归真的美学尝试给欲望世界的人们以镇定从容的审美净化。  相似文献   

11.
江南的幻想小说主要有三种类型:以《此间的少年》、《中间人》与《光明皇帝·业火》为代表的武侠小说;以《九州·缥缈录》系列、《龙族》系列为代表的奇幻小说;以《上海堡垒》、《蝴蝶风暴》为代表的科幻小说。演进方向是从武侠到奇幻,在奇幻阶段风格发展成熟,同时兼有科幻创作。  相似文献   

12.
刘博 《科技信息》2013,(6):210-211
本文以《荒凉山庄》中的社会批判为着眼点展开描述。《荒凉山庄》中的社会批判以描写社会现实而展开,社会现实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外部表现与内在实际的分离方面。外部表象与内在实际的分离是《荒凉山庄》中的社会现实,也是各种社会弊病产生的根源。《荒凉山庄》这部小说的艺术特色在于社会现实的描写同社会批判的有机融合。本文意在以《荒凉山庄》中的社会现实描写为着眼点,着重探讨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现实,分析外部表象与内在现实的分离作为各种社会弊病所产生的根源,以此展示社会批评与小说艺术在作品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在编辑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起了《世界知识》曾在2000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将诞生一个“拉丁美国”吗?》和《多元文化主义:动摇美国基础?》。这两篇文章同时关注了美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现象及“多元文化主义”,用作者的话说也就是“从文化的视野来审视各种族的归属性,以及种族归属性与美国归属性的关系。本文以墨西哥移民为切入点,用纵向历史的叙述介绍了墨西哥移民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关系。———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4.
清代末期是川刻话本小说的繁荣期,出现了大量的川刻话本小说、宣讲小说,其中以《跻春台》为代表.《跻春台》中出现的大量孝子、孝妇形象折射出了当时社会孝文化的特点.而其中的孝文化呈现出父慈子孝、母贤子孝,因果报应,幼年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子为父补过四个特点.对其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折射出当时社会孝文化的特点,而且可以对构建适应当代社会的孝文化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明清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白话小说的天下。从“四大奇书”到《红楼梦》,长篇短制,蔚为大观,流派繁多,异采纷呈,充分显示了这种新兴文体的巨大生命力。相形之下,文言小说的发展却经过了一个较大的迂回。以唐代传奇为标志的繁荣局面过后,中国文言小说就转入低潮。宋元明三代江河日下,气息奄奄,间有佳篇不绝如缕。虽然明末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复兴  相似文献   

16.
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是一档大型演播室谈话类节目,观众定型为25岁-45岁都市女性,主持人杨澜和明星嘉宾一起关注都市女性的精神生活,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给女性以积极的影响。 自2008年2月2日起,玫琳凯公司冠名的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据说在播出第二期就达到“全国同时段收视率第二名”。3月29日晚,玫琳凯亚太区总裁蔡庆国走进《天下女人》演播室,道出了一个闯进“女儿国”的男人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7.
滕肖澜新著长篇小说《心居》与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美丽的日子》相比,在外来妹的上海梦、叙事模式及人物个人兴趣等方面有一脉相承之处;与《美丽的日子》相比,《心居》也更长,小说长度增加的同时,叙事时间更长,叙事空间也突进到更为开阔的社会领域,从而获得了时间上的漫长感和空间上经验的致密感,长度、广度和深度都有所提升的同时,小说还保留了滕肖澜小说中一贯的温度,即对普通人的理解与同情。  相似文献   

18.
端木蕻良对《红楼梦》艺术的反复品味研究,成为他1940年代桂林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艺术资源。细察此期小说文本,至少有三个方面体现出《红楼梦》对其创作的深刻影响。一是塑造了以"宝玉"为原型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二是在"真情主义"、幻灭主题的表达上呈现出鲜明的《红楼梦》式的悲剧结构和精神;三是在艺术上,神话和暗喻结构的运用、叠印手法和具体意象等方面都与《红楼梦》暗通款曲。1940年代端木蕻良桂林时期的创作可以看出《红楼梦》对后世创作的影响是开放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19.
刘震云的“故乡系列”包括《头人》、《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中长篇小说。通过对作家创作动机以及作品潜在主题意蕴的探讨,可以得知这一系列小说创作,在某种意义上表达出对于“意义”本身的刻意放逐。  相似文献   

20.
被埃及人称为慈母的尼罗河河水一刻不停地朝着浩瀚的大海奔流。清晨,一位衣着朴素、头发灰白、戴着墨镜的七旬老人沿尼罗河畔步入街头咖啡厅。他慢慢地品尝着咖啡的浓郁香味,静静地听着邻里们高声议论前一天开罗市、埃及、中东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各种消息和轶闻。老人时而掏出本子写着什么。一小时后他离开咖啡厅到埃及半官方的《金字塔报》办公室上班,为该报撰写文艺评论。这位老人就是被称为阿拉伯小说之父的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