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亮 《科技资讯》2009,(15):18-18
但是随着近几年的新发展,光纤通信的系统容量达到IOGbit/s及以上后,发现偏振模色散(PMD)又成为了光纤通信秉烷容量的新限制。因此。必须对PMD进行补偿,以提升光纤通信罔的传输容量,加大无电中继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2.
随着光放大器和色度色散补偿技术的不断提高,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已经成为限制超高速、超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40 Gb it/s或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必须考虑PMD的补偿问题。文章从PMD引起的脉冲展宽角度,对40 Gb it/s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PMD补偿技术的使用做了比较分析,指出自适应的主偏振态传输补偿技术比一阶后补偿技术和主偏振态传输补偿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偏振模色散效应严重制约着长距离高速光纤通信的发展,偏振模色散的自适应补偿成为光通信领域研究的焦点。在分析目前高速光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几种PMD补偿技术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二阶PMD补偿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推导。  相似文献   

4.
当光纤通信系统单信道速率升级到40Gbit/s以上时,偏振模色散(PMD)的影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波分复用(WDM)系统中PMD的影响,对WDM系统中现有的PMD补偿方法进行了评述,认为多信道PMD同时均衡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得出了由PMD导致的DGD(差分群时延)的机理。由于PMD是一个随机量而难以计算、测定,因而从谱域上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PMD的实验方法。通过统计学分析法给出了输入脉冲宽度、输出脉冲宽度与系统PMD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实际系统输入脉冲宽度的选择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均衡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随着WDM系统容量逐渐增大,色散已经成为影响光纤通信系统的制约因素之一。这就要求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加入色散补偿模块。均衡器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用做色散补偿的仪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光纤偏振模色散补偿的监测信号和反馈控制算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PMD)效应成为提高系统性能的严重阻碍,对偏振模色散进行动态补偿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析了偏振模色散补偿中不同的监测信号获取方法和反馈控制算法的优缺点,指出具有响应动态范围大、透明度高的偏振度法(DOP)是一种很具改进价值的反馈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就可能的新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的非线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由于各相邻射频信号的信道间隔非常窄,因而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系统的影响很严重.分析了光纤的偏振横色散PMD、交叉相位调制XPM、四波混频FWM在SCM/WDM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特点及其对系统影响,结果表明,FWM对SCM/WDM光纤通信系统的限制尤为突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抑制FWM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偏振模色散(PMD)补偿的方法对高速光通信系统的危害,对现有的PMD补偿方案原理进行了综述,得到结论:保偏光纤(PMF)补偿PMD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更有发展前途的补偿法应该是利用非线性光纤光栅。  相似文献   

10.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高阶偏振模色散对二种常用的码型的偏振度的影响,并分别考察了去偏振项和偏振相关色散对这二种码型的偏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二阶PMD的二项均对RZ码的DOP的影响较为严重,而对NRZ码而言,影响不明显。模拟结果对高阶PMD补偿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重要抽样法研究了偏振模式色散(PMD)和偏振相关损耗(PDL)对10Gbps OOK和DPSK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计算了在误码率为10-12时的功率代价和系统失效概率.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失效概率随偏振相关损耗成指数增长.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DPSK系统性能总是优于OOK系统.当设定功率余量为3 dB和失效概率为10-66时,在PMD=20 ps,DPSK和OOK系统对偏振相关损耗忍受度分别可达1.25dB和0.8dB左右.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光纤通信系统正在向大容量、高速率、长距离等方向发展,使得原本对低速率系统而言可以忽略不计的非线性效应和偏振模色散(PMD)等光纤性能缺陷成为限制系统升级和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因此,偏振模色散是目前国际上在光纤通信领域中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介绍了单模光纤中的偏振模色散及其产生的原因、偏振模色散的干涉法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利用偏振模色散测量保偏光纤的拍长。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中的自相位调制现象,对高速率、长距离光纤通信系统中自相位调制带来的性能劣化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光纤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的相互作用,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4.
冷君  邵钟浩 《科技信息》2008,(3):329-332
为了补偿在高速光纤传输系统中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偏振模色散 (PMD),经过对光域补偿法的研究,分析了平面波导均衡器(PLC)的工作原理,并数值模拟了PLC在40Gbit/s系统中对传输性能的改善.结果表明,PLC补偿器可以显著减小PMD对脉冲展宽的影响,降低误码率,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5.
张艳  许恒迎 《科技信息》2011,(30):282-283
本文首先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各种已有的PMD补偿算法,其次简要介绍了基本人工鱼群算法。为提高局部搜索能力和寻优精度,重点对基本人工鱼群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智能视野和步长的概念,并将这种改进型人工鱼群算法应用于自适应PMD补偿中。3个经典测试函数和PMD补偿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高的寻优精度和克服局部极值的能力,是一种适用于PMD补偿的优秀算法。  相似文献   

16.
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偏振模色散(PMD)已成为长距离传输0高速率数据和模拟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首先简单介 绍了PMD的原理及特性,然后对PMD的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各种补偿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得 出补偿方案的选择要根据补偿要求而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光纤通信系统中偏振模色散及其补偿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偏振模色散(PMD)已成为长距离传输、高速率数据和模拟系统的主要限制因素。首先简单介绍了PMD的原理及特性,然后对PMD的补偿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各种补偿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得出补偿方案的选择要根据补偿要求而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Internet网、数字电视、可视电话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信息传输量的要求日益增加,促使光纤通信系统的码速率不断提高。当传输码率提升到10Gb/s以上时,光纤偏振模色散已经变成限制光纤通信性能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19.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引起消光比严重恶化,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D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NOLM光纤环中内置保偏光纤以补偿PMD的方法,其补偿位置位于光纤环中点时对开关性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0.
徐伟  聂大德 《应用科技》2011,38(9):19-22
制约光纤通信最关键的因素是光纤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采用光域和电域相结合的补偿技术,即在传输链路中采用光纤光栅补偿技术,在接收端采用电色散补偿技术,成功补偿了10GB/sNRZ信号系统中1270kmG.652光纤的色散.在入纤光功率较高的情况下,光电补偿系统抵抗非线性作用的能力明显优于全光补偿系统,同时能保持较高的系统Q值,有利于实现对现有光纤通信系统的升级和扩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