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不是牛顿 有一次,所有的在天堂的科学家准备玩一次躲猫猫的游戏.很不幸轮到爱因斯坦找人.他打算数到100然后开始找.所有人都开始藏起来,除了牛顿.牛顿只是在爱因斯坦前面的地上画了一个1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站在中间.爱因斯坦数到97、98、99、100,然后睁开了眼睛,看见牛顿站在前面,就叫到:"牛顿出局,牛顿出局."  相似文献   

2.
在牛顿研究中,上帝与空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而持久的问题。柯瓦雷认为牛顿对上帝与空间的关系所持的观点与摩尔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一致性。牛顿手稿《论重力》的发现使这一观点需要得到重新考察,麦圭尔与卡列罗分别提出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然而他们的解释并未成功建立上帝与空间观念的融贯性。尽管如此,从牛顿本人哲学与神学方面的思想背景来看,《论重力》中两个关于空间的论题与其神学及上帝观念是一致的,空间并不在任何积极意义上规定甚至限制上帝的实存,因此在牛顿的语境中其论证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尽管在地理位置上斐济与我们相隔万里,但是历史却拉近了它与我们的距离。太平洋的波涛让我们想起了马龙·白兰度的波利尼西亚、雅克·布雷尔的专辑《侯爵夫人》……所以,当旅行社向我们推荐劳萨拉岛时,兴致勃勃的我们决定去看看这座天堂般的岛屿。在9月的一个美丽的清晨,我们的飞机终于停在了机场跑道上。  相似文献   

4.
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集大成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这位科学大师在他的三卷宏篇巨著中,把伽利略“地上的”物体运动规律与开普勒“天上的“星球运动规律天才地综合起来,建立了牛顿力学(也称经典力学或古典力学)的完整理论体系。牛顿力学的辉煌成就,使其得以决定后来物理学家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原理》主要处理的是质点力学问题,后来经过其他物理学家的努力,被顺利地推广到刚体和流  相似文献   

5.
一位叫小玲的小学生近来不愿出门,因为同学都说她是小偷。原来是几天前她和同学一起在网上做了一个心理测试,要他们在咖啡、奶茶、可乐等六种饮料中选出一种,小玲因为平时喜欢喝可乐就选了可乐,没想到测验结果说选可乐的人有成为小偷的倾向,弄得她抬不起头来。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都承认在网上做过占卜、心理测试等,其中竟有一位小学生称自己在网上算出过自己只能活到31岁,并说一想到这也不想上学了。接受采访的小学生大都认为网上的心理测验有时很准,也很有意思。而一些家长反映,孩子心里有事也不愿意和家长老师说,而倾向于到网上找答案。…  相似文献   

6.
举世瞩目的“南京猿人”1号头骨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揭开了面纱,原来她竟是一位年仅20多岁的美丽女子! 据《扬子晚报》报道,1993年3月,南京汤山葫芦洞内发现两枚猿人化石。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海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7.
自从英国朴茨茅斯家族在1936年拍卖牛顿的手稿和信件之后,牛顿热一再出现。五十年代以来,牛顿手迹被分门别类地相继出版,西方各国研究牛顿的专家和著作不断涌出。我国由于原始资料缺乏和语言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研究牛顿的学者和著作很少出现,这对于面向世界的大国而言是一大遗憾。作者由有兴趣到研究牛顿多年,发表过些文章,也在国  相似文献   

8.
李奇 《科学大观园》2011,(16):66-66
检查人员在曼谷新机场抓获了一名试图走私一只两个月大幼虎的妇女。这只小老虎被混杂在一个装满玩具的行李箱内并已经被麻醉。这名现年31岁的妇女是泰国公民,当时她正准备搭乘班机前往伊朗。但是当机场安检人员发现她带着一个大大的旅行箱时,他们决定对这个  相似文献   

9.
诺斯延德赫是名幼儿园教师和孩子母亲,来自印尼东加里曼丹省桑加塔市。17年来,她饱受一种举世罕见的怪病折磨。自从1991年起,她便开始出现一种奇怪的症状,一根根金属丝状异物从其胸部和腹部的皮肤"破土而出"。头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些金属丝纷纷自行脱落,消失得无影无踪。然而仅仅一个月之后,它们竟然卷土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一头黑熊狂喝了36瓶啤酒后,晕倒在一个野营地里。莉萨·布鲁克森是西雅图东北129千米一个旅游圣地的工作人员,当时她注意到公共草坪上趴着一头黑熊,纳闷之余发现熊的附近有30多个啤酒瓶。原来,这个“酒鬼”大约有两岁,闯进了露营者的冰箱,用脚爪和牙齿打开啤酒瓶,然后一饮而尽。看起来这只黑熊还挺挑剔,它先试了一瓶市场销量很大的布希啤酒,然后是雷尼尔啤酒,最后挑中了当地一种酒精含量较多的淡色啤酒,开始“一醉方休”。野生动物的工作人员把这只熊赶走后,第二天它又回来了。最后,他们只好用油炸面圈、蜂蜜和两瓶雷尼…  相似文献   

11.
牛顿“判决性实验”判决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决性实验是理解实验在理论构建和检验过程中作用的关键,本文通过重新检视牛顿三棱镜实验,指出:1)牛顿最初是在培根意义上提出其"判决性实验"的,重在说明其在牛顿个人内心的多种理解进路之间的一种"内部判决"作用;2)该实验在牛顿和胡克等人的光色理论之间同样做出了有效的判决:确立了牛顿的日光异质理论,否决了各种版本的修正理论;3)该实验并不直接判决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以实验"判决"形而上学假说是不当的,这只能导致对判决性实验这一概念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我去逛街.在回来的公共汽车上,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座位.于是,我坐下来,从包里取出了随身听,惬意地闭上双眼,很快便陶醉在萨克斯的飘逸旋律中.忽然,我觉出有人轻轻地触了触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她白皙健壮,头发微黄,眼睛清澈,微带一丝浅蓝,简直像一个可爱的卡通娃娃.她身后站着一个妇女,衣着简洁大方,看样子是她的妈妈.我连忙起身,想给她们让座.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7,(17):49
"每当我看到她,总有抑制不住的冲动","今天下午我又看到她了,她真漂亮,我真喜欢她","她冲我笑了一下,我整天都非常高兴,难道她也喜欢我吗?"看到这一段段日记中的文字,你也许会以为是一个初中或高中男生的日记,记述初恋的感觉,其实,这是一个刚刚高中一年级的女生小悦(化名)的日记。  相似文献   

14.
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的"哲学中的推理规则",不仅浓缩了牛顿时代有关科学方法论的许多内容,而且还蕴涵着在此之后有关"科学发现的逻辑"问题的历史变化的思想根源,甚至这一规则也可以作为今天"复活发现逻辑"的一个典型的科学史范例.  相似文献   

15.
牛顿炼金术:高贵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牛顿从事炼金术研究的历程给出一种修正解释.牛顿的炼金术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以波义耳微粒哲学为理论基础而展开的,不能认定牛顿到了1675年才开始尝试将炼金术与机械论哲学结合起来展开自然哲学研究.在牛顿而言,炼金术是其自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炼金术研究进路上,波义耳重视考察微粒的空间性质以及作用剂的渗透性,而牛顿于1675年后则认为物体的内聚性是因为有种种粒子力存在,因此,他重视考察作用剂的腐蚀性,加强了对酸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846年,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以一种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的规律偏离正常轨道“摆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重写牛顿的物理定律,要么“发现”一颗新的行星来解释这种奇怪的重力拖曳现象。结果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海王星”的存在。今天,科学家们又遇到了相同的难题。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天文学家约翰·  相似文献   

17.
牛顿环实验以其前所未有的技巧和精度为实验科学树立了光辉典范,然而,牛顿基于该实验而创立的光的阵发理论却历来为人所诟病,这一反差迄今未得到有效解释。本文剖析了牛顿环实验以及牛顿对该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与理论分析过程,揭示了光的微粒论思想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牛顿在观察牛顿环图像并对其作定性描述时即掉入了一种"微粒论陷阱",并通过后续的一系列逻辑传导过程,最终导致了光的阵发理论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在我家做清洁的钟点工,是个女的,这是我要求的;但长得不好看,这是我太太要求的。每周一早上8时20分她准时到,大约11点半结束收工。我们对她非常信任,她一来,家人该干吗干吗去,只留下她一个人在家。我不想给她压力,心想:让她呼吸自由空气,干活时心情舒畅了,干劲也就大了。有几回,小女奇怪地问我,她的软  相似文献   

19.
人生驿站     
自信的力量有一个女孩总觉得自己不受男生的关注。一天,她在商店看到了一个发夹,店员职业性地称赞她戴上发夹后会非常漂亮,于是她买下了它。第二天,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她感到同学们的目光里充满了热情,男生还约她出去玩……“都是因为我戴了一个美丽的发夹!”她伸手向头上摸去,然而发夹根本不在头上!她这才想起:早上梳头时把发夹忘在桌上了……自信就是力量。背女人从前,有一大一小两个和尚出门化缘。走到一条河边时,看见一个妙龄女子正被水围困着不能过河,于是大和尚毫不犹豫地将她背过了河。小和尚大为不解,晚上便忍不住问道:“师兄,出家人…  相似文献   

20.
俊峰 《科学大观园》2013,(18):53-54
荷兰人华士·胡博用他的两幅慈禧油画肖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百年谜题。这两幅肖像画中的慈禧容貌、细节不同,精神气质更是迥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哪幅画更接近晚年慈禧的真实面貌呢?如果慈禧知道这位画家还另外为她画了一幅肖像,她还会对他说"Good"吗?当一位荷兰画家把他绘制的肖像小样交给慈禧审阅的时候,太后出人意料地用英语评价道——"Good!"这是1905年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幕。慈禧讲出这句英语并不奇怪,此前,她曾多次问过当时担任外务部右侍郎的伍廷芳,英语中"好"字怎样说。慈禧也曾向伍博士问过其他一些英语词汇的发音。不过,也许由于潜意识的作用,她从来没有问过英语里用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