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利用Cr(Ⅲ)—鲁米诺—H_2O_2体系测定H_2O_2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极限是8×10~(-10)MH_2O_2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是1×10~(-9)-1×10~(-2)MH_2O_2。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由于试样溶液和所有试剂溶液中都含有较高浓度的EDTA,排除了大多数金属离子的干扰,所以方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此法试用于自来水中H_2O_2的回收试验,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 pH9.58 NH_4Cl-NH_3·H_2O缓冲体系中,氯化血红素(Hemin)呈现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有机染料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2,3,7-tirhydroxy-9(3,5-dihydroxy)phenylfluorone,DHPF)降解褪色.本文研究了Hemin-DHPF-H_2O_2催化体系的褪色反应条件,拟定了测定H_2O_2高灵敏度的光分析方法,测定H_2O_2的线性范围为 0~2.40 × 10-5mol/L,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06×10~3L·mol-1·cm-1,检测线为2.48×10~6mol·L-1.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验现象,探讨了酶催化反应的可能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Fe(Ⅲ)与meso-(四(4-磺基苯)卟啉(TPPS_4)的螯合物(Fe-TPPS_4)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催化H_2O_2氧化隐性结晶紫为结晶紫的显色体系。该体系用于测定H_2O_2时的摩尔吸光系数为3.8×10~4,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6。此体系可与葡萄糖氧化酶催化反应偶联,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人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在氨性介质中痕量Cu(Ⅱ)对H_2O_2氧化亮绿SF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其检出限为1.9×10~(-10)g/ml,线性范围为3.16×10~(-10)~1.15×10~(-8)g/ml。同时,测定了催化反应与非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研究了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用于铝合金和环境水样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作者把在 K_3Fe(CN)_6——鲁米诺(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中起催化和胁同氧化作用的 K_3Fe(CN)_6作为内充液,装于由光纤头与合适孔径的渗析膜所组成的小空隙中,制得了光纤化学发光 H_2O_2传感器。此传感器对H_2O_2的响应在6×10~(-4)~10~(-7)M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7)M,对4×10~(-7)MH_2O_211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2.1。用此传感器测量由萄葡糖——葡萄糖氧化酶酶促反应所产生的 H_2O_2,从而测定了葡萄糖的含量,对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和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Fe(Ⅲ)离子对H_2O_2氧化百里香酚蓝褪色反应的催化效应及其动力学条件,从而建立了痕量铁的催化光度法。本法测定范围为0-1.4μg/25cm~3,检出限为7.5×10~(-9)g/cm~3。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重现性,用该法测定了人发及水样中的痕量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树  张涵 《江西科学》1990,8(1):49-52
本文研究了硫酸介质中,Cu~(2+)催化H_2O_2-KIO_3-中性红的褪色反应及最佳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的新方法.本方法灵敏度为3.6×10~(-11)g Cu~(2+)/ml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铜(Ⅱ)催化H_2O_2氧化甲酚红褪色新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线性范围为2 8ng/25ml.检测限为7×10~(-11)g/ml.方法应用于地下水和生物样中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NH_3·H_2O—NH_4Cl介质中,痕量Cu~(2+)能强烈催化H_2O_2氧化溴甲酚紫褪色。据此建立了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u~(2+)的新方法,其灵敏度为1.1×10~(-11)g/ml,测定范围为0~12.0μg/L,该方法可直接用于动物血清中痕量铜的测定,分析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以Fe~(2+)—H_2O_2为引发体系,丙稀腈与亚麻纤维的接枝共聚反应,并探讨了接枝亚麻皂化物作为离子吸附纤维对汞离子的吸附率。[Fe~(2+)]为4×10~(-3)mol/L、[H_2O_2]为4×10~(-3)mol/L、[H~+]为6×10~(-2)mol/L,在40℃反应2小时,可以得到较高接枝率。皂化后的亚麻纤维50毫克以上在适宜的pH值条件下,可以去除溶液中85%以上的汞离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pH8.8的Na_2B_4O_7-HCl介质中,Fe(Ⅲ)催化H_2O_2氧化溴邻苯三酚红褪色,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20μg/mlFe(Ⅲ),检出限为8.0×10~(-10)g/ml.用于铝合金标样中Fe(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用二苯硫腙(H_2D_2)的四氯化碳溶液萃取Cu(Ⅱ)时,2,2'-联吡啶(dipy)活化Cu(Ⅱ)催化H_2D_2氧化褪色反应的机理;测定反应前后有机相H_2D_2的吸光度(620nm)的改变,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检出限为10~(-9)g/ml,测定范围为1.25×~(-9)10-1.0×10~(-7)g/ml.可应用于水样、高纯试剂中痕量铜的测定,方法可靠,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5-Br-PADAP在H_2SO_4介质中质子化,与Cr_2O_7~(2-)和SCN~-形成紫红色的三元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Cr_2O_7~(2-)在0.0~20.8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_(540)=6.20×10~4L·mol~(-1)。应用于水样和钢样中微量Cr_2O_7~(2-)的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以H_2O_2-硫脲(TU)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丙烯酰胺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H_2O_2〕=1.60×10~(-3)mol/L、〔TU〕=8.0×10~(-4)mol/L、〔AM〕=1.0 mol/L,pH=5,45℃反应5h,单体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都较高。  相似文献   

15.
对Luminol—H_2O_2化学发光体系中Zn(Ⅱ)、Cd(Ⅱ)抑制化学发光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Zn(Ⅱ)、Cd(Ⅱ)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检出限Zn(Ⅱ)为2.0×10~(-8)mol/L,Cd(Ⅱ)为1.6×10mol/L,线性范围均为10~(-7)~10~(-4)mol/L。  相似文献   

16.
以自制的铂电极为基础,制备了葡萄糖酶电极,并测试了淀粉-糖化酶水解液中的葡萄糖,测定的范围为2×10~(-6)~5×10~(-3)mol/L。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3,5—二溴—PADAP在酸性条件下与Cr_2O_7~(2-)和SCN~-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缔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1.44×10~5L·mol·cm~(-1),从而提供了测定微量Cr_2O_7~(2-)的新方法,可用于合金钢铬含量及饮用水Cr(vl)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目视比色法测定碘酸铜的溶度积常数,经过对试剂浓度、用量、操作方法等反复试验,测得K_(spcu(IO_3)_2)值能稳定在1.4× 10~(-7)—1.9×10~(-7)范围,比催化动力学测定值1.7×10~(-7)—3.6×10~(-7)更接近文献值1.4×10~(-7)。经大一无机实验课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荧光分析法研究抗氧化剂与单重态氧的反应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二苯基苯并呋喃为发荧光的单重态氧(~1O_2)接受体,并作为与抗氧化剂(X)竞争反应中的标准物质。根据它在反应时引起的荧光强度变化,利用类似的Stern-Volmer方程式作图,从中求得各X的β值(~1O_2自行失活为基态氧的速度常数和~1O_2与X反应的速度常数kx的比值)和kx值。在选用的五类X中,以色满类的kx为最大(kx=3.78×10~8m~(-1)s~(-1));双螺色满类次之(9—10×10~7m~(-1)s~(-1));再次为对苯二酚类(6—7×10~7m~(-1)s~(-1))和双酚类(2—3×10~7m~(-1)s~(-1));苯酚类最小(5×10~6m~(-1)s~(-1))。将上述各X加入彩色相纸的品红层乳剂中进行光退色试验时,所得结果亦相一致。即kx愈大,染料影像的密度变化愈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导数三波长光度法同时测定NO_3~--N和NO_2~--N显色化合物的新方法,并利用自编程序完成测定,操作简单快速。 NO_3~-和NO_2~-与间苯二酚在浓H_2SO_4介质中反应,生成的显色化合物均在0.00—14.00μgN/10ml范周内服从比耳定律,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8.28×10~2L·Mo_(-1)。cm~(-1)和3.83×10~3L·Mol~(-1)·cm~(-1)。 应用该法对饮用水和农灌井水进行了分析,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