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TNBG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1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情况,初步评估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采用裸鼠复制人肝癌移植瘤模型。实验分对照组和给药组,腹腔注射给药,持续5周。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裸鼠生存状况。实验结束时处死裸鼠,测量肿瘤体积计算抑瘤率;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脂、肝、肾功能;摘取裸鼠肿瘤及主要脏器组织作苏丹Ⅲ染色观察脂质沉积情况。结果TNBG对移植瘤的抑瘤率为60.1%;各实验组裸鼠血脂、肝、肾功检测与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丹Ⅲ染色显示给药组裸鼠主要脏器组织内无脂质沉积,而肿瘤组织中可见大量脂质沉积。结论TNBG对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小,抗肿瘤作用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青蒿水提液对肺癌A549细胞株增殖的影响和诱导凋亡的情况。方法不同浓度青蒿水提液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四甲基氮噻唑蓝(MTT)法检测吸光度值(A490nm)并计算增殖抑制率;AnnexinV-FITC/PI荧光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情况;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这。结果青蒿水提液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A549细胞增殖;荧光显微镜下A549细胞出现不同时期凋亡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A549细胞株的Bax蛋白表达量增多、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青蒿水提液促进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株增殖抑制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A549细胞Bax表达上调和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环磷酰胺抑瘤作用及含药血清对肿瘤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小鼠腋下接种瘤株的方法,建立肝癌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利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环磷酰胺(CTX)舍药血清体外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及调亡作用的研究.方法 :小鼠肝癌细胞混悬液用生理盐水按1:1进行稀释制成含瘤腹水混悬液,在给药前24 h,每只小鼠腋窝皮下接种0.2 ml.CTX对小鼠肝癌抑瘤实验连续给药10 d,测定肿瘤作用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表达.结果:(1)CTX能够明显抑制肝癌肿瘤的生长(P<0.01);(2)30%、20%和10%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含药血清对HepG2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Hochest染色肿瘤细胞出现凋亡形态;而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的促肿瘤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CTX能够明显升高肝癌荷瘤小鼠体内bc1-2的水平(P<0.01);(3)CTX能够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结论 :CTX具有抑制小鼠肝癌的作用;能够明显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CTX的抑瘤作用可能与升高动物体内的bcl-2水平及促进癌细胞的凋亡有关,从而表现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提取弓形虫体外细胞共培养上清,并研究上清对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以5X10^7/ml细胞浓度接种于不同培养瓶中,对照组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RPMll640,实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数量(2×10^7/ml、4X10^7/ml、8×10^7/m1)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采用四甲基氮噻唑蓝(MTY)法检测吸光度(A490值)并计算THP-1细胞增殖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Annexin-V-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变化,以Western印迹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或活性。结果MTY法检测结果弓形虫培养上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THP-1细胞株增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处理组细胞有发泡现象和凋亡小体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弓形虫感染后的THP-1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P〈0.05),呈量效依赖性,Westernblot检测刚地弓形虫培养上清作用于THP-l细胞48h后实验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的比值分别有明显的升高与降低(P〈0.05)。结论刚地弓形虫速殖子培养上清对体外培养THP-l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THP-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igarette smoking extract,CSE)对内皮细胞细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mme Coxidase,COX)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ECV304,分别给予0%、0.5%、1%、5%CSE刺激12h,及5%CSE刺激0h、6h、12h、24h后,生化法检测COX活性;投射电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CSE引起COX活性下降,且随着刺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电镜示CSE干预组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结果示不同浓度CSE分别作用12h后凋亡率依次增高,除O%CSE组和0.5%CSE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CSE作用不同时间后,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P〈0.05)。结论CSE抑制内皮细胞COX活性,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CSE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COX活性的下降可能在CSE所致的内皮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人肝癌细胞QGY增殖的作用及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关系。方法将浓度分别为40、80、100μg/ml齐墩果酸作用肝癌H细胞QGY24h后,DAPI染色,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以11组不同浓度齐墩果酸(5—400μg/ml)作用QGY细胞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yr)法检测QGY增殖情况;分别以不同浓度齐墩果酸(80、100、120μg/ml)作用QGY细胞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细胞凋亡率和[Ca2+]i。结果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发生凋亡:不同浓度齐墩果酸能够抑制QGY细胞株增殖,且在5—120μg/m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细胞24h、48的Ic50分别为76.27μg/mL和66.56μg/mL;处理组细胞周期在s期产生阻滞、细胞内[Ca2+]i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细胞凋亡率和[Ca2+]i与药物浓度存依赖关系。结论齐墩果酸能够抑制肝癌细胞QGY增殖和诱导其凋亡;诱导凋亡可能与细胞内[Ca2+]i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作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癌Tca811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药物,分别培养24 h、48 h后,SRB(磺酰罗丹明B)法检测surfactin对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生长能力的影响;Hochest/PI双染法观察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surfactin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调亡的影响;wound healing实验观察药物作用前后肿瘤细胞迁移距离的变化;免疫印迹法验证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情况。结果 SRB结果分析,surfactin能够有效抑制舌鳞癌细胞的增殖,并随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不断升高,呈时间-剂量依赖性,24 h、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4 ug/ml和53 ug/ml;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surfactin能够抑制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克隆形成,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ochest/PI双染法、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出surfactin能够诱导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wound healing实验观察得到,surfactin可明显阻碍舌鳞癌细胞划痕后的愈合能力;免疫印迹法结果得出surfactin可以通过下调MMPs蛋白表达抑制舌鳞癌Tca8113细胞迁移。结论 surfactin能够明显抑制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并有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肿瘤干细胞在体外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和干细胞相关标志物CD133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结直肠肿瘤干细胞分化走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来源于人结直肠癌的细胞系HCT116,无血清培养分离出CD133+细胞,加血清诱导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在未分化状态下无血清培养第7天和14天与血清诱导分化后收集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标志物CD133的表达量,采用激光共聚焦检测CD133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结果 1)细胞形态:无血清培养分离的CD133+细胞,在生长过程中聚集成规则的细胞球,血清诱导后即贴壁生长,贴壁形态与同来源细胞形态一致,且再次无血清悬浮培养后聚集成球稳定生长。2)标志物变化:结直肠肿瘤干细胞未分化时CD133表面标记分子高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分化细胞CD133第7天表达率为(20.4±0.52)%,第14天表达率为(78.5±2.80)%,分化后表达率为(0.50±0.17)%。结论细胞形态和标志物表达改变均表明高表达CD133+的HCT116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同源的结直肠癌细胞,CD133+细胞经血清诱导后表达下调而使细胞失去干细胞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解聚复肾宁(JJFSN)对高耱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M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以高糖诱导MC增殖,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浓度JJFSN舍药血清,加入培养液中,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MTT显示:JJFSN含药血清可抑制高糖诱导的MC过度增殖(P<0.05),并且这种作用具有药物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表明:JJFSN可逆转高糖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P<0.05) 在高浓度时还能促进MC细胞凋亡.结论 JJFSN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高糖诱导的MC过度增殖,这可能是JJFSN防治DN早期的作用杌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体外人宫颈癌SiHa细胞株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经氧化苦参碱处理的细胞组为实验组,未经处理组为对照组。采用MTT细胞存活实验检测氧化苦参碱对入宫颈鳞癌SiHa细胞的增殖影响,并计算IC50;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氧化苦参碱作用48h后SiHa细胞的形态改变;Hoechst33258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氧化苦参碱对SiHa细胞核及凋亡相关蛋白(P53、Bax及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氧化苦参碱剂量-时间依耐性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体外增殖(P0.05),计算24 h、48 h和72 h的IC50分别为(1 028.41±3.57)μg/ml、(701.72±6.01)μg/ml和(406.88±2.15)μg/ml;氧化苦参碱处理48 h后,SiHa细胞的形态特征及数目发生显著变化,且随氧化苦参碱浓度的增加而愈加明显;Hoechst33258染色证实氧化苦参碱处理后SiHa细胞发生凋亡,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Western blot结果证实氧化苦参碱(700μg/ml、1 600μg/ml)处理48 h后,和对照组比较,药物处理组细胞凋亡周期蛋白P53、Bax表达上调(P0.05),而Bcl-2表达下调(P0.05),Bax/Bcl-2的比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抑制体外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发挥其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诱导SiHa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鸟苷酸交换因子DOCK1对心肌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用重组真核质粒pCXN2-Flag-hDOCK1(人DOCK1过表达质粒),pCXN2-Flag(空质粒)及空白试剂分别转染大鼠源H9C2心肌细胞,并给予缺氧/复氧(H/R)干预.将心肌细胞分为空白组,空质粒组,DOCK1过表达组,空白+-H/R组,空质粒+H/R组,DOCK1过表达+H/R组.用RT-PCR测定DOCK1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MTT分别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结果 DOCK1过表达组(1.51 ±0.169)%,(2.49±0.442)%,(38.94±0.580)%,(P<0.05)较空白组(-),(3.61±0.334)%,(20.64±0.720)%,(P<0.05)和空质粒组(-),(3.66±0.373)%,(22.29±0.838)%,(P<0.05),DOCK1过表达+H/R组1.03±0.171,(5.38±0.431)%,(17.33±0.343)%,(P<0.05)较空白+H/R组[(-),(2.49±0.442)%,(7.95±0.322)%,(P<0.05)和空质粒+H/R组(-),(10.32±0.388)%,(7.92±0.351%,(P<0.05),人的DOCK1RNA分别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显著降低及增殖率分别显著增加.较DOCK1过表达组.DOCK1过表达+H/R组人的DOCK1 mRNA显著降低.较空白组(0.64±0.145),(P<0.05)、空质粒组(0.60±0.182),(P<0.05)及DOCK1过表达组(0.60±0.182),(P<0.05),空白+H/R组(0.30±0.115),(P<0.05)、空质粒+H/R组(0.36±0.101),(P<0.05)及DOCK1过表达+H/R组(1.03±0.171),(P<0.05)大鼠的DOCK1 mRNA分别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显著增加及增殖率分别显著降低.结论 DOCK1可抑制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促进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存活;且DOCK1可抑制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及增殖、存活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 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LBP处理 A549细胞,MTT法检测24、48、72h时间点 LBP对 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实验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2IC50作用48小时),MTT法绘制生长曲线、细胞计数计算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及其细胞周期、RT PCR检测 SurvivinmRNA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 CyclinB1蛋白的变化,transwell体外侵袭实验观察药物对细胞体外侵袭的影响.结果 MTT显示不同浓度的LBP均能明显抑制 A549细胞的增殖且成剂量 效应关系,实验组细胞的倍增时间、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P使细胞阻滞在 G2期,SurvivinmRNA表达和 CyclinB1蛋白的表达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BP可抑制 A549细胞的增殖,其机理可能与 LBP使 SurvivinmRNA表达下降引起细胞凋亡及 CyclinB1蛋白的表达降低造成细胞周期阻滞及抑制细胞的侵袭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的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1 mg/ml、1.5mg/ml、2mg/ml的姜黄素处理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细胞增殖抑制情况;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其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作用24 h后细胞中bcl-...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相互作用的几种免疫细胞上共同表达的抗原物质为标志,运用磁珠分选技术,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同时获得并建立体外多细胞共培养体系,体外观察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30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获得 CXCR5+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 CXCR5+细胞纯度和组成,并将 CXCR5+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分离得到的 CXCR5+细胞的基础上,将 CXCR5+细胞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实验组一:加入 IL 21刺激培养,实验组二:与人肝癌细胞系(HepG2)2215细胞混合培养.体外培养一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 B细胞数量变化,ELISA测定培养体系中上清液 HBe抗体的含量.结果1)用流式细胞仪鉴定 CXCR5+细胞的纯度和构成:CXCR5+细胞纯度为85.5±5.8%,其中 Tfh细胞占23.8±7.4%,B细胞占35.6±7.6%;2)培养7天后,IL 21刺激组 B细胞百分率为47.2±1.8%,与(HepG2)2215混合培养组 B细胞百分率为40.2±3.5%,空白对照组 B细胞百分率为36.6±7.5%,IL 21刺激组与对照组,(HepG2)2215混合培养组与对照组 B细胞百分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3)ELISA检测培养液上清 HBeAb定量,IL 21刺激组为0.668±0.094pg/ml,空白对照组为0.378±0.088pg/ml,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间接免疫磁珠分离法可成功建立 CXCR5+B淋巴细胞和 Tfh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为进一步体外研究细胞之间相互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软骨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兔原代软骨细胞培养及鉴定,用IL-1β10ng/ml和/或不同浓度川芎嗪共培养兔原代软骨细胞48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率;利用MTT法检测软骨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L-1β诱导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川芎嗪能明显降低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IL-1β诱导下软骨细胞被明显阻滞在G1期(P<0.01);加入川芎嗪能明显降低IL-1β对软骨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细胞增殖指数明显增加(P<0.05或P<0.01).结论 川芎嗪对IL-1β诱导的兔原代软骨细胞抑制凋亡并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6.
脂多糖致感染性脑水肿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活化及iNOS表达情况,探讨在LPS致脑水肿中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纽(C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纽(S组,n=12);感染性水肿组(L组,n=60)。感染性脑水肿组又按颈内动脉注射脂多糖后6h、12h、24h、48h、72h分为5个亚组(n=12)。向颈内动脉注射脂多糖LPS150μg(0.15ml)建立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采用HE染色、流式细胞检测和免疫纽化染色分别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iNOS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和S组比较,L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变大、突起增多;细胞内GFAP和iNOS表达增强,12h达高峰,除72h组,其余亚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多(P〈0.05),24h凋亡最显著。C组和S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脑水肿后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加,异常活化,分泌iNOS,参与感染性脑水肿的形成,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133基因表达、活化被阻断后对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从EpcAMhighCD44+结肠癌干细胞中流式分选获得CD133+细胞,感染LV-CD133shRNA载体慢病毒后观察CD133+结肠癌干细胞在生长方式、成球能力、克隆形成率、成瘤能力以及ABCC2mRNA的变化;Westernblot分析CD133-细胞中CD13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EpcAMhighCD44+结肠癌干细胞中CD133+细胞比例为89.2%。实验组经过LV-CD133shRNA载体病毒感染后,在干细胞养液中细胞改悬浮生长的方式为贴壁生长,不能形成细胞球。MTT法测定发现细胞增殖减慢,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将感染细胞移植在Balb/C裸鼠体内,在观察期间,感染LV—CD133shRNA载体病毒的CD133+细胞无肿瘤形成。ABCG2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从EpcAMhighCD44+结肠癌干细胞中流式分选获得CD133-细胞,其中也有CD133蛋白的表达。结论CD133维持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