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长沙市立交桥绿化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莎  彭尽辉 《科技信息》2009,(9):385-386
本文对长沙市内的24座立交桥绿化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植被特征及应用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立交桥绿化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应用形式较单一;季相变化明显,但花卉所占比例较少且花色较单调;绿化缺少地方特色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不同性质城市广场绿化率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广场的性质不同,活动内容和活动对象不同,绿化要求也不同,从而影响到广场的绿化率.广场性质是其绿化率指标的决定性因子之一.通过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广场,对不同性质广场的绿化率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针对已经出台的相关规范、条例和办法中有关城市广场绿化率的指标要求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绿化率和功能布局满意度的实地调查结果,探讨了建议指标和作用、绿量补偿、双重评价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立交桥桥下空间在城市生态网络中的作用,以天津市市区的26座立交桥为研究对象,对桥下空间的生态现状进行调查,运用GIS空间分析模块,构建天津市市区的潜在生态网络,并基于景观格局指数与结构指数对立交桥桥下空间的作用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天津市市区立交桥桥下空间的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市区立交桥的桥下空间生态适宜性整体为中等水平,其中Ⅰ级桥梁3座、Ⅱ级桥梁4座、Ⅲ级桥梁7座、Ⅳ级桥梁9座、Ⅴ级桥梁3座.生态适宜性较好的立交桥桥下空间对提高天津市的景观格局多样性与完整性具有明显作用.立交桥桥下空间能够有效提高天津市生态网络的闭合度与连通性,有效减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损耗.  相似文献   

4.
一座城市斜交叉口的三层互通式立交桥已在贵阳市花果园建成使用。本文就方案创作中立体交叉型式的确定,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比较论证。文中以花果园立交桥作为工程实例,介绍城市斜交叉中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的合理选择,为城市斜交叉口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兴建创造了一种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石河子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专业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石河子市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图像增强和非监督分类等处理,获取城市用地信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类型,评估城市用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大;(2)绿化率较高,但是区域分布差异大,表现为西部老城区绿化率高,而东部开发区绿化率低;(3)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绿化面积未能及时弥补,所以对市区的环境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未来的规划中,应该在保持耕地面积不再减少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绿化面积,尤其要增加开发区绿化率,为开发区的后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6.
王波文 《太原科技》2011,(10):77-79,81
以阳泉洪西小区为例,通过对现代洪西小区的绿化环境的调查,从洪西小区绿化面积和绿化率,植物种类、植物绿期,观花特性以及叶色等方面,分析小区的绿化发展现状,针对小区绿化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加物种多样性、注重植物配置、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州市主要街道绿化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徐州市三环路内65条主要街道的绿化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多样性、优势度等指标对绿化类型、树种结构等绿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主要街道的绿化率较高;绿化形式多样,景观变化明显;绿化树种多,树种配置多样;树种的空间配置方式多,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已占相当数量;但树种选择、配置不尽合理,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难以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沈阳城市公园绿化树种应用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沈阳市公园绿化树种的应用和配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化应用树种较丰富,部分公园树种比例搭配较为合理,生物多样性较高.南湖公园有树种136种,其树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高,分别达到9.981和4.614.公园树木使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占优势的只是少数几个种,按株数排在前10位的树种占公园树木总株数的42.5%;公园中常绿树比重较高,针阔比达1:3.根据公园绿化树种的应用情况,提出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确定树种应用比例、提高植物配置水平、加强乡土树种的引种驯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绿化树种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周新颖  魏松龄  高洁 《甘肃科技》2009,25(16):147-149
建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近几年绿化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绿化率越来越高。但是,绿地中有些植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却对人体有害。人们应善于识别,趋利避害。系统介绍了九种常见有毒植物的生长特性、园林用途、繁殖培育几个方面,并提出了两种防范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评估桥梁缺损状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现有桥梁评估方法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应用神经网络进行桥梁缺损状况评估的方法,并对几种常见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估效果进行了比较.利用广东省内1018座桥梁的养护数据,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发现使用神经网络对桥梁进行评估,能够取得比较好的评估效果.使用神经网络方法对桥梁“等级”进行评估,其;位确率超过60%.平均每座桥的评估误差为0.25个等级。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使园林绿化工程的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就得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实施在安全、质量、文明施工、工程进度等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从绿化植物的时令安排、苗木的选择、运输、栽植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绿化工程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及注意细节,以求绿化工程在园林工程中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12.
3种爬山虎属植物23个生态型的耐荫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爬山虎属植物的耐荫特性,设置了3个不同的遮光水平(遮光度分别为:0、37和78%)对异叶爬山虎、栓翅爬山虎和五叶爬山虎的23个不同生态型进行了耐荫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叶爬山虎具有良好的耐荫特性,其中尤以广州天河异叶爬山虎生态型耐荫性最强,所使用的各指标中,比叶面积最能反映爬山虎植物的耐阴性。  相似文献   

13.
弯箱梁桥由于其结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高架桥,但设计计算非常繁杂,工作量非常大.本文通过对两跨连续弯箱梁桥在偏心支承的影响下位移的分析,导出位移的经验公式,以供工程师在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I-69’杨(Populus deltoides ‘Lux’)×青杨(P. cathayana)F1代初选无性系苗期表型性状指标的分化,解析不同性状分化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并对无性系进行类型划分,综合考虑无性系性状以及对应的目标用途,为应对干旱等条件下杨树造林的适地适树(无性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马浪湖林场36个‘I-69’杨×青杨F1代无性系3根1干苗为材料,调查苗木的生长量、叶片形态、气孔特征、侧芽萌发情况和分枝特性等17个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异特征,并根据性状变化对无性系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F1代无性系的生长和表型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分化,总体上呈连续的正态分布特征,其中侧枝数与侧芽萌发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102.0%和93.5%。相关分析表明,苗木生长指标与叶片形态以及分枝特性指标显著正相关,但与叶片气孔特征无显著相关。叶面积以及叶干质量分别与叶片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宽比与叶柄相对长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也与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和叶干质量的异速生长指数为1.007 4,整体呈等速生长关系,与分枝特性等无相关关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表型性状可以把36个F1代无性系分为8类,不同类型具有独特的生长、分枝特性和潜在的抗旱性能。【结论】美洲黑杨和青杨杂交F1代无性系表型性状变异丰富,通过早期判断可以针对不同气候和立地条件造林提供无性系选择的初步信息,其中类型Ⅳ中的4个无性系生长量最大、侧枝少,叶型和气孔特性等表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耐旱特征,可以选择用于在偏干旱的平原地区或山地进行进一步的适应性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15.
金智庆 《山西科技》2007,(2):141-141
文章介绍了弹性支撑在低净空立交桥施工中的安装应用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林龄阶段人工林土壤腐殖质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差异,以云南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化学分组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研究手段,对土壤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造林时间增加,土壤p H呈下降趋势,造林年限增加27年,土壤p H下降0.6个单位.幼林阶段土壤C,C/H高于中龄林和成熟林阶段,而土壤N,H,C/N随造林年限增加变化不大.各林龄阶段表层土壤C,N,C/N,C/H普遍高于表层以下土壤.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云南松人工林土壤HA和FA具有相似的化学结构及官能团组成,主要含有酚羟基、芳香基、脂族烃基、羧基等基团.从造林年限变化趋势看,从幼林到成熟林阶段,土壤表层HA中小分子糖类物质减少,芳香类物质增加,说明造林年限增加土壤HA结构变得复杂.土壤FA随造林年限的变化特征与HA相似,但其表层(0~20 cm)土壤中羧基含量增加十分明显,说明表土羧酸类物质有随林龄增加的趋势,这可能是引起造林后期土壤p H下降的原因之一.从剖面深度看,随土层增加,土壤HA和FA中小分子糖类物质呈降低趋势,而芳香类物质含量增加,说明人工林深层土壤腐殖质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表土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封山育林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效果,为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样地调查的方法。对封山育林区的植被状况、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前植被总覆盖度为44%,植被种类仅为121种,且生长状况较差;封山育林后植被总覆盖度为85%,植被种类为194种,生长状况良好。封山育林后0~2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封山育前提高4.43g/kg,封山育林后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比封山育林前提高3.22g/kg,全N,全P,全K等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封山育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山育林是我国传统的育林方法之一,在林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中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各地封山育林现状及研究动态,提出在继承传统封山育林精华的基础上,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培育技术,实现封育技术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五叶地锦品种特性与应用的研究,测定其观赏期可达170天以上,适合在北方垂直绿化中应用。五叶地锦其年生长量可达2.0m,年覆盖面积可达3.0m2,稍耐荫。其攀爬特性为吸附、缠绕,攀爬方式多样,攀爬能力强。用五叶地锦进行垂直绿化时,对东南西三个朝向附着物降温效果明显,并随着覆盖厚度和光照强度的增加,降温效果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前长春市有20种园林绿化植物,其中藤本、木本植物共11种。对这11种藤本、木本植物在长春市主要公园的分布进行了调研,并对频度超过50%的5种植物——五叶地锦、火炬树、糖槭、紫穗槐和刺槐进行了定量研究,旨在为今后的外来生物入侵的研究工作、园林引种工作以及外来种入侵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