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公元一五六二至一六三三年),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徐汇人。他一生守正不阿,能识时务,为了适应当时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需要,为了解决国计民生的许多实际问题,他十分重视我国生产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在农业、天文和数学等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创造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对促进我国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是我国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第一期工程“农学编”所收农学家中237位专家集体传记的分析表明:近代中国农学家群体在出生时段的分布上与科学发展的趋势不合,这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与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有关;江苏、浙江出生的农学家所占比例极高,达44%,除与江浙两地人才辈出、近代文化教育发达这一总体趋势相关外,两省农业生产的发达也可能是重要的因素;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农学院对近代中国农学发展影响极大,两校毕业生占总人数的4l%,这与两校自身在人才培养上有独到之处分不开;美国对近代中国农学的发展影响甚巨,留关农学家人数占总留学人数的64%,其他国家在某些学科如日本在养殖与园艺学科上也有重要影响。这些都表明近代中国农业科学的发展是中国国情与中国农业科学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国情促使科学家们选择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但国情有时又限制了科学家们的选择与努力。  相似文献   

3.
明末科学家徐光启(1562—1633)生活的年代,正是近代科学在欧洲处于方兴未艾的时期。在我国由于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一度出现了科学繁荣的局面。一批自然科学家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考察活动。徐光启作为其中卓越的代表,他的科学业绩,特别是他的科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称他为我国“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科学技术在古代远远落后于我国,但在近代却后来居上,把我国甩在后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科学技术自身的原因.本文对中日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了初步比较和剖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著名科学家来中国讲学、访问、工作,对中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远方来的播火者——20世纪上半叶世界著名科学家入华记》通过研究个案,从史料和文化角度记述了20世纪20—30年代来中国的数理学科及相关技术领域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在中国的学术活动.该书主要依据这些世界著名科学技术专家来中国期间,中国各种报刊的报道、介绍和评论文章,以及这些科学家的传记和档案等资料.从国家图书馆、国家第二历史档案馆和一些大学档案馆的报纸、档案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厘清了他们来中国的缘起、在中国的行程、学术活动内容及组织,以及他们与中国学术界的交往等.20世纪上半叶来中国的20余位科学巨匠,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既有理论科学家,又有技术应用和实验科学家.他们都是在各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其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科研机构负责人、知名大学校长、主任、教授等.这些大师的到来不仅受到中国科学界和教育界的重视,而且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也都表现出一定的热情.该书希望从这一角度丰富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展示这个时期的中外科学技术传播和交流.本文对该书所述内容做一初步解读.  相似文献   

6.
新型纸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的纸张越来越神奇,可用各种原料制造。而且用途也越来越广。用花草造纸日本的科学家用普通的郁金香、百合花和水仙作原料,制造纸张。这种工艺可使大自然免遭工业废物的过度污染,帮助我们为后代保  相似文献   

7.
中国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就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科学著作,有灿如群星的科学家,有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工艺精品,更有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活动中心转移到了欧洲,而不是在中国.本文就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探讨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值此南京大学百年华诞之际 ,来自世界各地的 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及百余位著名科学家在这里欢聚一堂 ,隆重举行以“科学与社会进步”为主题的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一段时间以来 ,南京大学的全体师生一直以极大的热情期待和关注着诸位的到来和论坛的召开 ,请允许我首先代表南京大学对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尤其是远道而来的科学家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本次科学家论坛的主题是“科学与社会进步” ,众所周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近代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种作用在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表现得尤为…  相似文献   

9.
公众科学素养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动力。自近代实验科学产生以来,大众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对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就具有了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近代工业技术革命还是当代的信息科技革命.具有较高科技文化素养的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魏格纳在地学上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er Wegener 1880—1930年)在二十世纪初,大胆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曾轰动当时的科学界,并引起一场激烈的论争。那时候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他的学说还拿不出太多的确凿证据,特别是驱动力方面存在困难。终于在风行一时之后,又消声匿迹。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如古地磁学的研究成果,海洋调  相似文献   

11.
文章提出高科技实体的组建要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宗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体要由“四大基地”构成,以中科院为依托,由具有科学家头脑、企业家思维的人来运作。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陕西近代农业科技发展概况及特点进行研究,并重点论述了陕西在棉麦良种的引进和培育、近代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科学技术是促进近代陕西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从近代英国工业的兴衰看科学技术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生产空前高涨,1870年,其工业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32%。70年代之后发展缓慢,逐渐落后于美国德国、法国。近代英国工业兴衰,科学技术起到重要作用。重视科学技术、特别是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重视培养人才的教育事业,是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动力。近代英国工业生产的变化,从正反两方面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荣尔仁在194年9月创办的公益工商研究所,是荣家企业的一个专门研究机构。这个研究所,集工业、经济和科技于一体,在搜集、保存有关我国近代工业和经济发展资料、开展学术研究、出版刊物、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经济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为荣家企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恢复、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天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科学观察》2009,(6):38-44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国对科学技术投入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在各国对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进步贡献越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馈也越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论文,  相似文献   

16.
运用自组织理论剖析了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发生于中国的原因,笔者认为近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系统中的诸要素如哲学思想、方法论、数学工具等未能持续形成非线性作用机制,使系统走入循环、交叉作用并关联放大的循环圈之中,加之随机涨落又常常受到特定输入的干预而被平息,而环境又以特定指令的方式向科学技术系统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流,致使近代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自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产业技术发展缓慢,步履艰难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协调是其原因之一。我国科技管理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投资、奖励、舆论等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产业和企业技术需求,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之外,对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薄弱。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国家实行“科学家本位”。依靠科学家制订科技发展规划、计划、政策、法规及奖励办法,反映科学家的偏好,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观察》2010,(5):47-54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导致各国对科学技术投入水平参差不齐,而这种差异又具体体现在各国对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不同程度的贡献。事实证明,对科学进步贡献越大的国家,科学技术对该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回馈也越大。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还表明,尽管金世界每年有大量的科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科学论文,但是,真正对科学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研究成果少之又少,真正在引领世界科学潮流的领衔科学家也为数不多。为了观察世界各国对人类科学进步与发展所做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19.
高层建筑是近代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促使了近代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发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技术取得了迅猛发展。本文结合工程实际,论述了某超高层大厦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知识百页窗     
《科技潮》1998,(5)
社会的科学能力社会的科学能力,是指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力量。广义地讲,社会的科学能力是所有直接和间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狭义地讲,是指直接同发展科学技术有关的具体条件或基本要素。社会科学能力的基本要素有:(1)科学家队伍的集团研究能力。科学家队伍是社会科学能力的人才因素,其中包括科学家、实验家、工程师、教授、科技信息专家和科学管理专家,以及广大群众性科研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有一定的数量,才能从事大规模的社会协作,产生集团研究能力。此外,这支队伍还要有一定的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