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立了二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平衡千斤顶定位尺寸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选择复合形优化方法对QY200-14/13型掩护式支架的平衡千斤顶定位尺寸进行了实例优化分析,改善了支架的支撑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平衡千斤顶定位尺寸对二柱掩护式支架承载能力,顶梁与掩护梁间夹角和平衡千斤顶行程等支架性能的影响.并编写了相应的分析程序.为合理设计定位尺寸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条件下液压支架破损情况,对液压支架破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在已有的两柱掩护式支架受力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架耳座、掩护梁的受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采高顶板破碎条件下,平衡千斤顶受到支架位态的影响处于受拉状态,导致耳座与掩护梁焊接处开裂;掩护梁在上覆岩层产生的压应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应力,弯曲应力最大位置处布设的管孔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掩护梁产生裂纹并贯通.  相似文献   

4.
液压支架是用于煤矿井下采煤支护的主要设备,而立柱千斤顶及各种千斤顶是液压支架的主要支护部件,液压千斤顶缸底及柱头焊接好坏直接影响液压千斤顶的使用,设计自动焊接机,并在研究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通过实践,自动焊接机的设计满足了生产的需求及焊接质量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放顶煤液压支架后部放煤煤块较大时,插板千斤顶非常容易被划伤,最后导致插板千斤顶漏液,从而设计了插板千斤顶防护装置保护插板千斤顶,本文介绍了该防护装置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及拆装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陈耀文 《科技信息》2007,(19):139-140
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最主要的工序之一就是拱肋安装,安装的方法有无支架缆索吊装、少支架缆索吊装、整片拱肋或少支架浮吊安装、吊桥式缆索吊装、转体施工、支架上的组装、千斤顶斜拉扣挂悬拼等.以上方法除千斤顶斜拉扣挂悬拼施工外都与普通混凝土拱桥安装相似.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千斤顶斜拉扣挂悬拼法.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在推溜工况下推移千斤顶的力学特性,确定该工况下推移千斤顶及整个推移机构各承力点的受力情况,建立推移千斤顶在推溜过程中的的力学模型,推导出力、力矩与角度变化的关系;借助数值分析软件Matlab绘制随角度变化的力和力矩图像,确定各承力点的受力峰值.结果表明:推移千斤顶和推移杆的作用力并不总是沿着轴线方向,且角度变化越大,推移杆所受推力也越大;推移杆和千斤顶活塞杆的铰接处所受弯矩较大,容易发生弯曲破坏.该结果为液压支架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液压支架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8.
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腐蚀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管理上的麻烦.该文对液压支架立柱千斤顶镀层腐蚀的影响因素、原因及电镀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维护、保养方法和选择合适的电镀工艺,创造更多的价值,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苏伟  刘朋 《科技资讯》2013,(27):65-66
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液压的支架千斤顶密封结构和机械制连技术手段两方面出发,比较系统地详细分析了关于矿用工作中液压支架千斤顶在其实践的使用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内泄漏和外泄漏问题的具体产生原因,并且根据相应的实践经验提出密封的解决办法.那么矿用液压支架设备中千斤顶的可能产生内泄漏问题主要就发生于其活塞密封这个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就可采用更换其结构活塞密封圈的措施进行有效地预防,这其中就主要包括了更换其设备全套的活塞密封结构、导向环以及o型图等不同类别的手段;外泄漏问题的发生就主要在其导向的法兰静密封、活塞杆封与缸筒的焊接位置,那么在此笔者就建议实践中可采用更换其密封圈结构与对焊缝进行其焊接的手段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对比特大采高液压支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底板比压分布,首先建立支架在正常工作加载、柱窝上方横向(纵向)加载、顶梁两端加载、顶梁前方(后方)扭转加载和顶梁受偏载几种工况下的原始三维模型,利用HYPERMESH对支架顶梁、掩护梁和前后连杆进行柔性化预处理,最后由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支架的数值仿真模型。工作阻力由垂直施加于各种工况顶板的主动外载荷提供,并通过碰撞接触将外载传递给顶梁,然后经由弹簧阻尼系统等效替代的立柱及平衡千斤顶和由"旋转副"进行连接的支架各处铰接点传递到支架底座,最后由建立在底座底部的四排弹簧来平衡主动外载,使整个系统达到稳定。通过测取底座底部四排弹簧的力,可得支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底板比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支架在不同工况下的底板比压分布情况各有异同;但整体来看,底座前端底板比压较大。  相似文献   

11.
盾构智能化姿态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理论推导千斤顶推力的基础上,寻求工程历史数据的规律,得出地质条件与盾构推进千斤顶压力的关系.在控制器实时控制中,根据探地雷达探测得到的盾构前方的地质条件,控制器预设盾构各区千斤顶的压力值.引入模糊控制理论,根据自动测量系统测得的实时偏差量,通过模糊控制器得出千斤顶纠偏控制量.最后,综合推估推力和纠偏推力,最终实现盾构推进姿态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盾构推进时所受阻力和地质情况,建立盾构力学模型,推导出千斤顶各区推力和总推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利用盾构前向探测系统判别地质类型,获取相关参数进行推力计算;根据现场施工数据,寻找盾构处于不同运行模式时各区压力的比值规律;综合以上因素设计盾构智能辅助施工系统,为司机确定推力数值和各区压力分配提供参考,使盾构沿预设的隧道理论轴线推进,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大量盾构隧道工程实践表明,盾构姿态控制不良导致千斤顶对管片的偏心推力、盾壳对管片的挤压力、盾尾注浆对管片的不均匀压力等施工荷载是引起管片结构发生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为了阐明盾构姿态变化对管片受力的影响及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盾构姿态参数、测量方法及姿态变化过程,重点阐述了盾构姿态引起施工荷载的变化对管片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归纳施工各阶段盾构姿态的控制和纠偏技术措施,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尚需讨论的问题.建议研发高精度高智能化的自动导向系统,全面考虑姿态变化过程中的施工荷载,构建精细化管片模型和三维盾构姿态的动态模型,进一步探究姿态参数对盾构姿态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14.
泥水平衡盾构机在上软下硬的砂土-灰岩复合地层中掘进,掘进参数的确定难度较大。在均一地层中,砂土地层中掘进参数的计算包括泥水舱压力和总推力,灰岩层中由于岩体自稳性好,因此只需考虑总推力即可。基于太沙基松弛土压力理论推导均一地层中泥水舱压力和总推力的计算模型,以均一地层的计算模型为基础推导出砂土-灰岩复合地层泥水平衡盾构机泥水舱压力及总推力的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盾构机在复合地层的施工参数确定提供新思路,并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土压平衡盾构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隧道掘进机械,由于其安全、可靠等优势,在我国的城市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南方地区岩溶地层非常普遍,土压平衡盾构在岩溶地层中掘进容易产生“栽头”、刀具不均匀磨损等问题,因此评价岩溶地层条件下土压平衡盾构的适应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依托南宁地铁4号线2标相关盾构隧道工程,分析岩溶区各方面因素对土压平衡盾构适应性产生的影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的土压平衡盾构在岩溶地区的适应性评价指标,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模糊数学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构造了岩溶区土压平衡盾构适应性评价模型,提供了岩溶区土压平衡盾构适应性评价方法。以南宁地铁4号线2标“良良”、“体良”和“清龙”盾构区间所采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为应用实例,现场盾构施工情况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匹配较好。本文提出的岩溶区盾构适应性评价方法对类似地层盾构机评价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主研发了复杂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系统,可开展单向荷载、竖向-水平耦合荷载作用下桩基加载试验。由模型槽、竖向-水平耦合加载系统、测量系统三部分构成,子系统之间以螺栓连接,可拆解。模型槽由透明有机玻璃制作、角钢加箍,便于试验土体观察和模型桩埋深、仪器埋设控制;加载系统采用滑轮、配重块和微型千斤顶、液压泵施加竖向-水平耦合荷载,设置直线滑动导轨为荷载方向调节装置,以消除水平面内桩顶与微型千斤顶之间摩擦力对桩土的作用效应,维持竖向力始终作用在桩顶中心位置;测量系统除可测得桩顶水平位移、沉降等数据外,亦可多点测量桩身水平挠曲线。最后开展了单向荷载、竖向-水平耦合荷载作用下PCC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对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整个切桩过程房屋沉降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为今后越来越多的类似工程的理论分析、设计计算和施工参数调整提供依据,依托郑州地铁5号线隧道工程,对盾构切群桩复合地基全过程中的房屋沉降数据和施工参数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变形控制措施与建议.研究表明,在距离开始切桩位置约3.9倍隧道外径,以及盾尾脱离复合地基加固后约5...  相似文献   

18.
熊令芳  王睿 《太原科技》2014,(6):98-100
简要介绍了土压平衡盾构的排渣系统,指出了保持其土仓压力平衡的重要性。并以太重Φ6250土压平衡盾构机为考察依据,对该盾构机的螺旋输送机的排渣能力和皮带运输机的运输能力进行了设计核算。  相似文献   

19.
桩靴是自升式平台的基础,对整个自升式平台起到支撑和稳定的作用。在自升式钻井平台“踩脚印”的过程中,桩靴底部受到土体不均匀的承载力,可能会造成桩靴局部应力过大,进而导致桩靴损坏。鉴于自升式钻井平台“踩脚印”对桩靴结构的潜在危险,设计了三桩腿的自升式钻井平台“踩脚印”试验模型,获得了不同入泥深度时,桩靴底部的压力分布状况,通过分析发现,在入泥深度为5m时,桩靴两端产生最大的压力差,而在入泥深度为15m时,桩靴底部压力最大,根据不同入泥深度对应的桩靴底部压力分布值构造了二次多项式函数,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详细的方形桩靴有限元模型,将构造的压力分布函数按照分布规律分别施加到桩靴底部,计算出桩靴在不同深度以及不同偏心距时的桩靴应力结果。结果显示:在“踩脚印”过程中,应力最大位置出现在桩靴顶部圆管以及底部壳板位置,桩靴底部两侧受力不平衡对桩靴强度计算具有较大影响,相比直接将最大压载施加到桩靴底部的保守计算方式,该方法和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工程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