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贮存在DNA分子的螺旋链中的是制约着生命的遗传密码。缠绕于DNA双螺旋结构内的命运之绳使得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还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否会被遗传或染上多种多样的疾病。为了揭开DNA的秘密,科学家正在深入窥探这个双螺旋结构。他们所用的最有效的一个工具就是“基因探针”,即能结合在DNA分子的具体部位之上的带状化学物质。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2.
心里信箱     
老师:您好! 一直很关注“健康步道”这个栏目.它给我很多启示。今天写这封信。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的妹妹。妹妹今年初二.一直是个乖巧听话的女孩,学习也好。可是最近两个月.脾气变得非常不好,只要不能顺从她的心意.她就和妈妈吵架,还迷恋于网络、电视。  相似文献   

3.
克隆真的那么容易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年前,坦亚·多明戈博士抱着热切的希望踏入了设在奥瑞根的实验室。她希望自己能够很快地克隆出猴子来。这个实验室有足够的猴子可供研究和实验。实验室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既然已经成功地克隆了绵羊多莉,那么克隆猴子也不会是遥远的事。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多明戈博士却在一年前离开了实验室,当时她已经是担任这项研究工作的负责人了。事后,她称这3年多的实验下作简直就是一段令人恐怖的往事。在这3年里,他们进行了将近300次实验,而得到最好的一次实验结果是一个没有胚胎的胎盘。多数时候得到的要么是一些没有染色体的细胞构成的…  相似文献   

4.
“一个不知所措急待答案”的高二女孩给心理咨询工作室来信,说自己“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充满战争的家庭里”。父母亲长期的不和睦、经常的吵架,使她的内心十分痛苦。她想帮助他们,却无从着手;她想改变他们,又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也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即使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也无法安下心来学习,她不知该怎么办。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为此,我借这位女孩的个例作一个思维方式的提示,希望能对具有同样苦恼的同学能有所启发。在中国的佛教故事里,有这样一个传说:唐朝有一位著名禅师,有一次考问弟子说:“有一个悟道的…  相似文献   

5.
制造生命     
大家知道,生命的所有活动都受基因控制,目前科学家可以在细胞外对基因进行剪切或连接。假如科学家想按自己的意愿将生命必需的基因重新连接起来,他们能制造生命吗? 这里所说的制造生命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克隆动物或人,而是要制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命──最简单的生物,比如细菌。这不是天方夜谭。目前,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到处寻找世界上最简单的细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从最简单的细菌中分离出一些对生命组成必需的基因,然后把这些基因再用人工的方法连接起来,最终在实验室里创造出大自然中从未存在过的新生命。 听到这则消息…  相似文献   

6.
建立《太极基本粒子》学说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能互易宇宙生,粒表质时点点清,力起如波层层浪.人智经验科学兴。一、导言:“夸克非最小,还可向内剥”1996年2月7日笔者读到《纽约时报》的一则通讯,要旨如下;在芝加哥费米实验室庞大的粒子加速器工作的科学家报告说:“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原子里最简单的结构成分‘夸克’(quark),可能是由更小的物质构成,并有其自己的内部结构”。费米实验室的报告是大约450名物理学者、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操作该室中一台撞击探测器(ColliderDetector)所得的结果。该研究小组用了4年时间,收集并分析资料后,才于2月7日宣布上述发现的。如果未来…  相似文献   

7.
基因能指令细胞制造某些特殊的蛋白质,从而控制人类所有来自遗传的身体特性。据报道,在美国马里兰贝塞斯达市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医疗中心里,医生开始以滴注法将一种灰色的液体输入一名4岁的女孩左臂的静脉里,这种溶液含有这个孩子自己的白血球,但这些白血球都已经过改造——她从遗传得来的有缺陷的基因已被健康的基因所替代。这个过程只花了29分钟,但却标志着医学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实验已经开始。这名4岁的女孩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接受基因疗法的人。这个女孩的情况是:她由于基因缺陷,身体不能生产腺苷脱氨酶,削弱了她对疾病的抵抗力,自出生以来,几乎每天都受到感染的缠磨。输液以后所做的试验,证实这个女孩已经能产生这种酶,而且数量多至可以察觉的程度,自疗法开始以来,她只患过一次伤风。基因疗法是医学一个叫作分  相似文献   

8.
有一对夫妇为自己5岁的小女儿买了一个新的游戏软件。他们决定教小女儿玩。可是,当小女儿开始玩游戏时,太想让小女儿能尽快掌握玩法的父母,却成了妨碍。右边、左边,一系列矛盾的命令不停地飞进小女儿的耳朵。  相似文献   

9.
2001年,美国《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在进行一系列克隆人的报道中,刊发了一对夫妻坚决支持克隆人的意见,因为他们五岁的女儿鲁莎死于车祸:随同报道一起刊出的鲁莎的照片是一名金发碧眼的孩子,认识鲁莎的人都说鲁莎太可爱了。聪明漂亮、天真活泼,很有表演天赋,而且极富同情心。失去孩子的夫妻几乎没有再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他们迫切希望做克隆人研究的科学家拿他们的女儿做试验,克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鲁莎:  相似文献   

10.
中药里有一种名叫“王不留行”的药,这名字挺有趣的。可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叫吗? 有两种传说:一是据说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夫人生了个女孩,夫妻很高兴,但同时又犯愁,因夫人产后乳汁不下,小女儿挨饿.哇哇哭。在不知如何是好时,来了个走方郎中(即医生),了解了情况后,郎中告诉左思。乳汁不下.应服王不留行这种药。  相似文献   

11.
骨的锁链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4岁的小姑娘索菲亚醒来后高兴地在床上哼唱着儿歌,她那轻柔稚气的歌声在房间里飘荡着。她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准备早餐,已经煮好的咖啡散发出阵阵香气……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幕。但是令人难过的是,索菲亚不能转头,也不能抬起她的胳膊,她的身体正在慢慢地、不可避免地变为骨头…… 索菲亚得了进行性纤维骨化病(简称为FOP)。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500人得了这种病。 “这就好像是蓄意破坏的恐怖主义者放了一个定时炸弹在这些孩子身体里,但是我们却不能知道炸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将爆炸。”儿童正畸科医生弗雷德说。在美国费城的一个实验室里,弗雷德医生和实验室主任、分子生物学家爱伦正领导一个科研小组在研究这种奇怪的遗传难症,他们就像医学惊险小说中的侦探一样,争分夺秒地紧张工作着,以期尽快查明在索菲亚的肢体里究竟藏着什么奇怪的力量。 学会坚强 一天,小姑娘索菲到抱着她可爱的毛毛兔l。。J厨房奔去,她已经完全忘掉J-fFOPM定时炸弹一样在威胁着她。突然,她失去平衡向后倒z,幸好她姐姐在后面接住了她。索菲亚不满地咧咧嘴,眼里露出害怕的神情,但很快她就站了由,微笑着跑开了。最近一段时间,索菲亚经常会这样不能控制地跌倒。FOP最 开...  相似文献   

12.
揭秘催眠术     
“你是一块钢板,一块坚硬的钢板。……” 随着催眠师的话语,电视机里的一个女孩子被催眠师和助手横放在两把椅子上,头和脚部做支点,身体架空。一个男孩子站到了这个被催眠的女孩肚子上,女孩纹丝不动。台下观众惊叹声、掌声响成一片。  相似文献   

13.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有一个女孩因跳绳患上骨骺炎的消息曾登上了热搜.据当时媒体报道,事情起因是其母亲希望13岁的女儿能再长高一点,所以强迫她每天跳绳3000个.女儿坚持一段时间后感觉左膝疼痛,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胫骨结节骨骺炎.  相似文献   

14.
周祺 《世界科学》2012,(8):35-36,39
以“公正裁判”为大前提的体育裁判.正在积极酝酿引进“高科技之眼”.体育运动也许将迈入杜绝误判及漏判的时代。在网球国际比赛中,一旦运动员对裁判的判罚有异议,可要求摄像机确认球体是否处于界内或界外已被正式写入比赛规则。目前。通过判断球体是否越过球门线来决定胜负的足球.正在考虑引进长期以来招致各种非议的视频裁判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一日,回家,恰遇女儿与她的同学正在屋内,叽叽喳喳,谈兴正浓。我不便打搅,只打了一下招呼,例行地问了女儿一二件事便到了另外一个房间。想看点书,叵耐天光似亮不亮,开灯吧又有些浪费,便倒了一杯茶,深深地坐到沙发里,啜起了茶。片刻,突然想到,女儿的这个女同学,比她大一岁,又经常一路去学校,想到该生的一言一行有可能影响女儿的学习、观念及价值观,便想对这位女孩叨叨上几句,又怕造次,犹豫再三,还是进了  相似文献   

16.
个性,是指人们个体行为模式的总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由于他们的行为表现,有些人因此而成为“好人”,受到赞扬,为人所尊重,而另一些人则成了“坏人”,被人讨厌,被监禁,甚至被处决。 当然,人们面对社会这种公开的褒贬,可以设想他们会对他们的行为有一个总的约束,并对作出的一个好的或坏的行为反应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上个世纪70年代,文明的西方社会突然冒出了一个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长大、和人完全没有接触的“野孩子”。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美国洛杉矾。 1970年11月4日,洛杉矶警方在阿卡迪亚镇郊区解救出了一名被父母长期囚禁在家的13岁女孩。该女孩获救时,仍被绑在带尿壶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球气候的历史,就是寒冷期(冰期)和温暖期(间冰朝)互相交替的历史。在1万年前的上一个冰期里,冰川覆盖了地表的大部分地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星球最终逃过了被完全冻结的厄运?这对于气候学家来说是个谜.因为他们认为,在过去的2400万年里,气候的变化应该会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急降,使地球越来越冷,最后变成一个大“冰球”。  相似文献   

19.
可能不久我们就能从实验室无限地培育出完全健康、能够受精的人的卵子。当然,我们是否这样做,那是完全不同的问题。女人的卵巢,与其说是生的摇篮,毋宁说是死的坟墓。甚至还在娘胎里时,女胎卵巢里毁灭就已开始。人的一个女胎,约有700万叫做卵母细胞的前卵。在女胎快出世前,存活的前卵就不超过200万了,其余的,都被神秘的细胞自杀过程所吞噬。女婴出生,过程继续。到了青春期,存活的卵母细胞最多只剩25万。终女人一生,长成熟、能受精的卵子,约400枚,其余卵母细胞,则陆续死去,到绝经时,实际上已荡然无存了。“成熟的卵细胞”,…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将来可以仅仅敲破一个鸡蛋就能帮助病人治疗癌症。治疗癌症这类让人胆怯的险恶疾病将真的能这么轻松,这么方便吗? 曾经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第一个克隆哺乳动物“多莉羊”的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宣布了他们下一个课题计划:改变母鸡的遗传组成,使这种改造过的母鸡生下的鸡蛋蛋白中含有未来的新型药物成分。在这个著名的研究所里似乎又将诞生一个令人振奋的基因工程“明星”动物。罗斯林研究所的一个负责人海伦·尚在一个发布会上说:“这个研究项目的实质就是要创造出新型的‘超级鸡’,这种鸡能生下含有新药成分的鸡蛋,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