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丰富特区人民生活,集美区引进"荷兰百合",并进行反季节栽培试验.本文主要介绍"东方百合"、"亚洲百合"反季节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2.
刘华杰 《科技潮》2009,(9):44-44
当年我曾从科学社会学角度讲“伪科学也是科学”,令一些人颇不高兴,说我在搅混水。不过,今天说“假百合也是百合”,却是认真的。  相似文献   

3.
青岛百合     
刘冰 《科学世界》2007,(6):45-45
在山东半岛南部、青岛市区的东面,坐落着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的崂山。一种珍稀、美丽的植物——青岛百合就生长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两年的“百合不同种球规格与不同播种密度”、“低温处理与分期播种”试验研究,得出苍山百合优质高产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单个重30g的中号种球,经过低温处理,播种密度每m^2为36株,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鳞茎增长倍数大,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5.
百合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百合是世界名花,也是名的食品和中药材.对百合的命名、地理分布和栽培历史等作了简要的阐述,并对百合的分类学、繁殖生物学及育种学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6.
陈剑勇 《武夷科学》2009,25(1):88-92
以“索邦”百合的小鳞茎作为外植体,分别对外植体的表面消毒、茎尖脱毒、小鳞茎增殖与生根培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酒精(30s)+次氯酸钠(10min)+升汞(6min)交替消毒,外植体存活率达68.1%;热水处理30min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显著,脱毒率可达80%;小鳞茎在6-BA0.5mg·L^-1+IBA0.2mg·L^-1激素组合下,平均增殖系数达6.3;用1/2MS+NAA0.6mg·L^-1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100%,且根系粗壮。脱毒试管苗移栽应在防虫网室内进行,基质选用经过严格消毒的泥炭土和珍球岩混合基质(体积比为3:1),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种植百合的大国,分布着约55种百合属植物.百合是卫生部颁布的"药食兼用"的珍贵植物资源,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和食品工业领域.文章就目前学术界对百合深加工的研究成果和现状进行梳理,从百合深加工利用现状开始探究,研究了针对百合深加工相关的科研成果,主要为百合淀粉的制备技术,提取膳食纤维技术,百合果胶的提取技术,百合皂苷提取与纯化技术以及生物碱分离技术等.针对性地提出了百合利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对百合产业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马可"百合组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可”百合(Lilium bulbiferum cv.‘Marco Polo’)鳞片为起始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以不同激素成分及不同浓度水平来诱导“马可”百合产生小鳞茎。结果表明:“马可”百合的诱导可由外植体直接产生小鳞茎而分化成苗。诱导“马可”产生小鳞茎的最佳外植体为鳞茎内部的鳞片,将其作为不切开处理,并以鳞片远轴面紧贴培养基的方式进行接种,在MS+6-BA(1.0mg/L)+IBA(0.3mg/L)培养基上进行诱导培养,其平均分化系数达2.52。“马可”百合最佳扩繁增殖培养基为MS+6-BA(0.3mg/L)+IBA(0.3mg/L),小鳞茎的增殖系数可达2.60。采用1/2MS+6-BA(0.3mg/L)+IBA(0.7mg/L)的培养基对“马可”进行生根培养,根条数可达8.0,生根率为100%。“马可”生根苗应用质量分数为50%多菌灵800倍液进行消毒处理,移植于河泥和珍珠岩的体积比为7.3的基质中,成活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百合及百合田杂草生长习性的研究探讨,选用化学除草剂对防除百合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多点实验.结果表明:24%乙氧氟草醚和33%除草通防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保鲜剂对切花百合的保鲜效果和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保鲜剂配方对切花百合品种“阿卡普克”(Acapulco)的保鲜效果,主要测定了切花鲜重、cAT活性、花蕾长度、叶绿素。结果表明,D配方(30g/LS+400mg/L8-HQC+200mg/LGA)对延缓切花百合衰老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百合是集观赏、食用、药用价值于一身的作物。近年来,消费需求量迅猛增长,市场已供不应求。本文以调查总结百合种植大户的栽培经验,介绍了百合的经济价值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王国君 《甘肃科技》2003,19(12):146-147
兰州百合是出口创汇的优质农产品,现介绍了甘肃半干旱山区会宁县引种与示范栽培兰州百合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百合是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栽培植物,历年来在我市种植较为广泛。其鳞茎可作食用或药用,其花可作花卉观赏。百合高产栽培技术主要选择合适的种球,选好整好地块,适期播种,科学化田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昌地区栽培的亚洲切花百合品种“波莉安娜”鲜重变化的测定,筛选出了适于该品种的保鲜剂配方。对供试材料进行5种处理,即A、B、C、D、E五种保鲜剂,其中E为对照。测定结果表明,保鲜剂C、D、B对延缓切花百合的衰老有极显著的作用;保鲜剂A对延缓切花百合的衰老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几种百合引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引于昆明、五大连池等地的通江百合、丽江百合、毛百合、细叶百合、卷丹及兰丹几种百合在齐齐哈尔的引种试验效果进行了比较 ,特别对几种百合的物候期及株高生长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此 ,为百合属花卉在我国高寒地区的引种驯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郑颖 《甘肃科技》2012,28(19):79-80,132
从百合营养成分、化学成分等方面,对近年来百合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皆在为加强百合在化妆品中利用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百合子房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岷江百合的子房和叶片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用子房作外植体比叶片更易诱导成苗且诱导率较高。在诱导培养基上培养12d,即有芽点出现,3个月左右即可分化成苗,大大加快了百合生产化的进程。实验中还发现不同的NAA和BA浓度对芽的诱导影响较大,激素浓度为0.5mg/L NAA 1.0mg/L BA的培养基对促进子房膨大和芽的诱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紫斑百合居群核型变异式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研究云南3个紫斑百合居群核型变异,应用常规统计方法和巢式分析方法,在常规染色体水平上探讨紫斑百合居群间、个体间、细胞间和同源染色体间的变异式样。用巢式方差等级分析表明,紫斑百合染色体结构变异有4.5%左右来源于居群间,有95.5%左右来源于居群内个体间、细胞间和同源染色体间。  相似文献   

19.
安徽百合属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安徽产百合属(LiliumL.)2种和2变种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如下:野百合(L.browniiF.E.Brown)观察了2个居群。歙县居群观察到两种细胞型,细胞型Ⅰ:2n=26=1m+2Sm+10St+10t+3T;细胞型Ⅱ:2n=24+2Bs=2m+2Sm+8St(2sc)+12t+2Bs;石台居群核型公式为2n=24+1Bs=3m+1Bm+6St+12t+2T+1Bs。百合(L.browniiF.E.Brownvar.viridu-lumBaker)核型公式为2n=24+1Bs=4m(2sc)+14St(2sc)+6t+1Bs;药百合(L.speciosunThunb.var,gloriosoidesBaker)核型公式为2n=24=4m+9St(2sc)+10t+1T;条叶百合(L.callosumSieb.etZuce.)核型公式为2n=24=2m+2Sm+4St(2sc)+16t。以上的核型类别全部属于“3B”型,其中野百合2n=26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0.
百合品种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扫描电镜对东方百合(TheOrientalHybrids)、亚洲百合(TheAsiaticHybrids)、麝香百合(TheLongiflorumHybrids)杂种系10个品种及兰州百合(L davidiivar unicolor)、细叶百合(L pumilum)、新铁炮百合(L ×L formolongiHort,L formosanum×L longiflorum)的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种百合花粉形状皆呈椭球体,具单沟萌发孔,沟长达两端;不同品种花粉粒在大小、外壁纹饰等性状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区分某些品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品系内部百合品种的主要特征相似性较大,反映出较为紧密的亲缘关系和相同的杂交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