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较佳的合成条件下合成了十八碳醇磷酸酯(ODP)表面活性剂,并以其作为改性剂对碳酸钙进行原位表面改性.同时利用透射电镜TEM、XRD、红外光谱(IR)等测试手段对产品的形貌、晶型等方面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酯改性后的碳酸钙具有纺锤形,当其用量达到2%时,活化指数可达到0.99,这充分说明了改性碳酸钙表面由亲水变为疏水,达到了很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吸油率作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醚化法制备交联微孔淀粉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时间24 h,酶用量2.3%,淀粉乳浓度18%,pH值5.0,酶配比1∶8,所得交联微孔淀粉的吸水、吸油率分别为133.04%和124.27%.用电子显微镜、X-衍射仪对原淀粉、交联微孔淀粉的颗粒形态、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淀粉经交联、酶解处理后影响到颗粒表面及内部,但未影响到晶体结构,采用交联再微孔化的处理方法改善多孔淀粉的结构强度和吸附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胶束法制备掺铁(1%)的TiO2纳米溶胶,用浸渍提拉法在洁净的玻璃基底上形成不同条件下铁掺杂的TiO2(Fe-TiO2)纳米薄膜,分别在500℃和700℃温度下对陈化干燥的铁掺杂的TiO2凝胶进行热处理,得到不同粒径和不同堆积的铁掺杂TiO2纳米晶体.将不同制备条件下得到的(Fe-TiO2)纳米膜进行UV-可见光谱、SEM图像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经过700℃热处理的铁掺杂的TiO2纳米晶粒比500℃铁掺杂的TiO2纳米晶粒大,且薄膜不同涂覆次数对TiO2纳米晶粒的大小与堆积均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膜涂覆层数的增加,掺Fe-TiO2纳米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明显红移,吸光度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4.
锐钛型纳米二氧化钛去除水中Cu(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Cl4液相水解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用XRD、SEM、TEM对粉体进行表征.在避光/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将自制纳米TiO2用于处理水中Cu2 .考察了处理时间、pH值、有机物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量为1 g·L-1、溶液pH值为6、Cu2 初始浓度10 mg·L-1,去除时间分别为20 min和120 min时,Cu2 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4.4%和68.2%.另外,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还原性有机物(甲酸、甲醛、甲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u2 的光催化还原率,但对Cu2 的吸附有抑制作用.共存阳离子对去除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直接剪切的方法制备了SBS、废旧橡胶粉以及纳米SiO2三元复合改性沥青,研究了拌合时间、拌合温度及改性剂掺量对沥青形貌以及沥青软化点、针入度、延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拌和温度为180 ℃、拌和时间为6 h,SBS掺量为5%、橡胶粉掺量为25%、SiO2掺量为0.05%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改性沥青最优性能,与基质沥青相比,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提高了63%,5 ℃延度提高了600%.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性溶胶法制备了Fe3O4纳米粒子均匀弥散于TiO2中的TiO2-Fe3O4二元纳米复合物,再在不同pH条件下原位聚合生长聚苯胺(PAn),获得了三元包覆纳米复合物PAn/TiO2-Fe3O4.采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磁测量等手段对TiO2-Fe3O4和PAn/TiO2-Fe3O4的形貌、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TiO2溶胶形成及包覆过程温度、介质pH值,能获得Fe3O4纳米粒子均匀弥散于TiO2中的二元纳米复合物,且其中TiO2为锐钛矿结构,Fe3O4为立方晶系,而形成的三元复合物PAn/TiO2-Fe3O4则呈现微米纤维结构.当三元复合物中Fe3O4和TiO2的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4%和15.8%时,PAn/TiO2-Fe3O4在13.6 GHz处具有最大的反射损耗-36.4 dB,小于-10 dB的吸收带宽达到4.4 GHz,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容积法对二维三角形腔体内CuO-机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重点分析研究了液体纳米层厚度对CuO-机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瑞利数Ra、纳米颗粒体积分数φ以及腔体高宽比AR对CuO-机油纳米流体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液体纳米层的存在使纳米流体的自然对流增强,换热量增大;在相同纳米颗粒体积分数下,随着Ra数的增大,自然对流换热强度显著增强,且Ra数较小时,换热量随着腔体高宽比AR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技》2006,(10):28
油菜籽的出油率一般仅为30%,采用以下技巧,可使出油率提高25%. 筛去泥沙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降低油菜籽的出油率,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十四面体开孔泡沫铝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模型进行压缩有限元分析,求出了泡沫铝的吸能效率曲线和理想吸能效率曲线.通过改变泡沫铝相对密度和基体材料研究了其对泡沫铝压缩吸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密度对泡沫铝理想吸能效率最大值影响小,但会影响理想吸能效率最大值对应的应力值;基体材料既影响泡沫铝理想吸能效率的最大值,又影响其对应的应力值.  相似文献   

10.
一般加工方法,油菜籽的出油率仅为30%.采用以下技巧,可使出油率提高到37.5%. 1.筛去泥沙.菜籽中一般含泥沙,在加工过程中泥沙会吸油,降低出油率.因此,在加工前应先筛去泥沙.  相似文献   

11.
在模式耦合理论中,引入迁移数提出了一种新方法.LiPF6,LiCIO4,LiBF4,LiCF3SO3,Li(CF3SO3)2.N,LiC4F9SO3,和LiAsF6在PC(propylene carbonate),γ-GBL(γ-bntyrolactone),PC(propylene carbonate)/EMC(ethylmethyl carbonate),and PC(propylene carbonate)/DME(dimethoxyethane)中的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未引入任何调节参数用该法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上世纪90年代文献中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出的结果或根据电化学电池法得出的结果或本世纪初在更宽浓度范围内用平均球近似理论考虑离子大小及缔合情况之后的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发中微量元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元素铁、锌、钙、铜、镁。研究了用湿法消化样品和采用HNO3-HClO4溶样,相对标准偏差为1.5%-2.3%,回收率为99.5%-100.1%。  相似文献   

13.
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油溶性引发剂,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为主原料,通过系统实验,选择最佳配比,制得吸去离子水780(g/g) ,吸0 .9 % Na Cl 溶液75(g/g) 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皂化等条件与树脂吸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_2表面改性玄武岩纤维的性能研究及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玄武岩纤维与环氧树脂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把改性纳米SiO_2粒子均匀分散于浸润剂中对玄武岩纤维进行表面涂覆改性.这种方法有效地增加了玄武岩纤维表面粗糙度与亲油性,使玄武岩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相容性明显提高.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18.76%,改性纳米SiO_2粒子在玄武岩纤维及环氧树脂之间起架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YAE—2原子吸收解析仪自动萃取食品中的镉.结果表明,镉在PH8~9的氨缓冲溶液存在的条件下被EDTA富集柱富集,用 1mol/L硝酸溶液作洗脱载液,测定食品镉含量在 100~2000μg/kg之间时,线性关系成立.标准差为0.0042 mg/kg,均值为 0.217 mg/kg,变异系数 1.93%.检出限为 5 μg/L.本方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镉的分析,是一种在线高速解吸的分离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酶水解对芝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制备了不同水解度的芝麻水解蛋白(DH5%, 8%, 10%和 20% ),测定和比较了芝麻分离蛋白和水解蛋白的功能性质。结果表明,水解蛋白的溶解能力显著优于分离蛋白,水解蛋白在等电点pI为 4 5时溶解度均在 95%以上;水解度开始增加时,蛋白的乳化能力随之增加,DH5%时达到最大,随着水解的进一步进行,乳化能力降低;水解蛋白的乳化稳定性和发泡稳定性以及吸油性均略逊于分离蛋白。  相似文献   

17.
对复合催化剂催化重质松节油直接异构化合成异长叶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较为理想的催化剂及相应的反应条件:复合催化剂为占重油质量3%H2SO4,加上占重油质量10%的y,异构化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时间为3.5h,异长叶烯产率达到83.9%.  相似文献   

18.
通过蓖麻油(CO)改性酚醛树脂(PR),制得改性酚醛树脂(PRC),再与多羟基丙烯酸树脂(MPA)共混,制备了PRC/MPA涂膜;并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和其它理化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RC分子结构中引入了蓖麻油链段,接着热作用下PRC与MPA发生化学交联并形成网状结构的PRC/MPA涂膜,其干燥成膜性、物理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抗紫外性能都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炼油厂废水处理污泥热解制油技术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炼油厂废水处理污泥进行了催化热解产油实验,考察了温度(170-300℃)和反应时间(0-90min)对产油率的影响。温度越高,产油率越高,在300℃时,产油率达54.6%,经60min反应接近平衡。讨论了系统质量与能量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