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分析贵阳地区建筑采暖空调冷热源的基础上,结合贵阳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水资源状况,阐述了热泵空调技术在贵阳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由于具有高效节能、对环境影响小、运行稳定等特点,在贵阳地区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域热质平衡理论,建立适合于大空间建筑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模型,进行某大空间建筑夏季工况下的试验测试研究,验证室内垂直温度分布的计算结果,比较同步求解模型计算的分层空调冷负荷和实际大空间建筑空调供冷量,在此基础上,预测分层空调冷负荷在变工况下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实际空调最大供冷量与模型计算结果相差14%,变工况的负荷变化趋势符合实际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传统空调设计气象参数设计日对气象参数间的同时发生性考虑不足,导致空调系统的设计冷负荷与实际峰值冷负荷相差甚远. 为挑选出计算空调系统设计负荷的更合理的同时发生设计日,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日序数的空调设计同时发生设计日挑选方法. 该方法首先定义气象日序数的概念,用历史实测气象数据和动态负荷计算模型计算房间动态负荷,基于室内热环境风险水平挑选通用气象日序数集,提出多维多参数聚类分析方法,从通用气象日序数集中选取代表性的同时发生设计日. 运用该方法从香港和长沙的长年实测气象数据中挑选出两个地区的同时发生设计日. 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挑选出的同时发生设计日数量少,适合于工程设计应用. 与传统设计日对比表明,气象日序数方法给出的同时发生设计日计算设计冷负荷准确性更高,能满足工程设计准确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大型超市夏季空调冷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实例对夏季空调负荷的分布规律、不同的冷热源方案选择及空调负荷特点,提出了几种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适用性,可为超市空调冷热源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低温送风射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空调房间低温送风的射流特性进行了模拟 ,得到了空调房间的速度场和温度场 ,并计算了相同冷负荷条件下 ,采用不同的送风温度来满足空调负荷要求时房间的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ADPI) ,为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  相似文献   

6.
谭俊杰 《广东科技》2006,(10):111-112
1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两栋综合楼,两楼相距50米,均须设置空调。综合楼(一)为六层综合性建筑物,内设办公用房、厨房、餐厅、浴室、行车公寓、地下车库、跟随变电所及供电、机电检修间等。需空调的房间有餐厅、办公用房、主要检修车间、行车公寓,建筑面积18700平方米,空调面积9300平方米,计算冷负荷为1341kW,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7171w/m^2。综合楼(二)共四层,主要为办公、工艺用房和部分会议室,其中,一、二层为通信信号用房,三、四层为控制中心和系统用房,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空调面积5300平方米,计算冷负荷为816kW,建筑面积冷负荷指标为12554W/m^2。  相似文献   

7.
柴成香 《太原科技》1999,(A06):20-21
分析了综合商场空调冷负荷特点,影响商场客流密度取值的因素以及新风冷负荷等问题,并根据我国暖通规范提供的气象参数,给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商场空调冷负荷指标及各项冷负荷在总冷负荷中所占的比例。其内容可供商场空调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自动调节和控制客车室内温度,结合客车车身非稳定传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计算客车空调动态制冷负荷的方法。首先利用谐波反应法计算通过车身隔热壁和车窗玻璃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再将新风焓值作为1个周期性变量,计算车内通风换气形成的逐时冷负荷,然后按稳定传热原理计算人体和电气设备的散热量,上述各项计算值之和为客车空调逐时制冷负荷。对一大型客车的制冷负荷进行计算,发现其最大值时刻出现在14:00,且比运用稳态计算方法所得的计算结果小8.3%。  相似文献   

9.
双温冷源空调系统中高温冷源温度设定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3):5925-5928
以广州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dest模拟软件对该建筑的空调开启时间进行建筑逐时冷负荷模拟。以该逐时冷负荷为基础,分别计算冷水机组、水泵、风机在部分负荷率下的能耗,以及空调开启时间的全部能耗。综合三者能耗量,得到空调开启时间的总能耗变化趋势,最终得出最优化的高温冷源的节能温度。  相似文献   

10.
高大空间的空调系统存在能耗大、气流组织复杂及冬季室内温度梯度较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一直是设计难点。文章结合明光市某医院新院区门诊大楼的实际工程,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使用特征,从分层空调、负荷计算与分析、下送风系统及节能效果等方面,对入口门厅的空调和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选择位于深圳的一栋小面积办公建筑为例,建立了建筑空调系统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基于EES 和Matlab 软件计算模拟,研究了空调系统的室内设定温度、送风温差、冷冻水和冷却水温差参数对空调系统能效比(EER)、制冷系数(COP)、输送效率和功耗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设定温度每升高1℃,空调冷负荷减少5.6%,COP 和EER 分别升高7.2%和4.75%;送风温度每升高1℃,冷负荷下降4%,COP 和EER 分别降低5.2%和4.64%,以设备总功耗为单一指标,送风温差9.5℃为最佳值;冷冻水温差每升高1℃,冷冻水输送系数升高7.85%;冷却水温差每升高1℃,冷却水输送系数升高8.68%。该结果对空调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低温冷风射流对断屑影响的实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机械切削中采用低温冷风射流代替传统切削液不仅能起到有效的冷却和润滑作用,而且能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为了弄清冷风射流下切屑的出流方式及特征,通过对45钢的干式切削和低温冷风切削对比实验,探讨了低温冷风射流对切屑折断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有效冷风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冷风射流能有效地扩大断屑区域,而冷风的吹入角度对断屑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通过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射流吹入角度、冷风温度影响范围和冷风工作压力范围,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秋季典型气象条件对O3和PM10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传输模式(CMAQ)系统对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区2008年秋季的气象场、O3和PM10的污染状况进行模拟, 研究典型气象条件对O3和PM10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2008年秋季珠三角受冷空气过程影响, 污染特征具有周期性, 冷空气过境期间空气质量良好, 冷空气过境前期和回暖期污染严重。1) 过境前期如处于冷锋前部型天气控制下, 珠三角近地面形成逆温层, 混合层高度较低, 早晨累积前日夜间生成的PM10, 造成珠三角北部和中部污染; O3日间和PM10夜间污染区域分布在偏北风的下风向, 造成珠三角南部污染。2) 过境前期如处于高压底部型天气控制下, 将形成逆温层, 垂直输送较差, O3和PM10沿着东北风向水平传输, 造成珠三角西南部污染。3) 回暖期通常处于变性高压脊型天气控制下, 珠三角近地面形成逆温层, 受静小风影响, 水平输送较差, 导致O3和PM10的污染分布在珠三角西部、西北部和中部源排放区, 造成持续性局地污染。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冷却水温度、流量和扬程等因素对水源热泵系统能效比的影响.以空调冷负荷和冷冻水参数作为控制目标,提出了包含水源热泵机组能耗的冷却水系统能效比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地表水直接进入热泵机组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和以板式换热器间接换热的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能效.结果显示,冷却水温度变化对能效比的影响大于冷却水系统静扬程变化对能效比的影响.部分负荷工况下冷却水温度为23~24℃时系统能效比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一种应用在135柴油机上的新型燃烧系统TR(Three-Rapidity),是由收口深坑ω形燃烧室改进而成,在壁面设置导向圆弧,并与带中孔的多孔喷嘴相匹配.应用STAR-CD软件对TR燃烧系统在50%负荷下的工作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与原机燃烧系统相比较.结果表明,TR燃烧系统的着火点控制在上止点附近,增加了预混合燃烧的比重.采用导向圆弧、缩口燃烧室和中孔喷射,气流运动更加剧烈,燃油空间分布合理,空气利用充分,减少壁面散热损失,并具有良好的冷启动性能.在135单缸柴油机上进行试验研究,和原机相比TR燃烧系统具有良好的烟度排放特性,NOx排放在中小负荷低于原机排放,在高负荷则有所增加,可通过推迟喷油来解决.TR燃烧系统在降低柴油机排放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对原机结构改动较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抽灌同井运行特性的研究不足,利用单井循环地下换热系统砂箱实验台,以上海地区的采暖期和空调期的时间尺度为依据,开展了抽灌同井夏冬、冬夏两种运行模式下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砂箱实验台中的含水层热量流失较快,放热工况下热源井排放热量较容易,取热工况下热源井提取热量较困难。抽灌同井在冷负荷占优的地区运行时,需要采用辅助技术手段,分担地下含水层承担的供冷负荷,保证系统长期可靠运行。建议系统先进行冬季取热工况的运行,提取含水层储热量;继而进行夏季排热工况,保持热源井较低的抽水温度,提高热泵机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动态负荷计算的基础上,按实际运行的空气/水型户式空调机组的制热与制冷特性曲线,计算了该种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冬夏季耗电量与季节效率HSPF及SEER,并在此基础上与采用分体式空调器方案作了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在具有典型夏热冬冷气候特点的湖南衡阳地区,住宅建筑空调采用空气/水热泵型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几年中国用电空调和高耗能企业的数量剧增,全国大范围内拉闸限电的问题.提出节约电力资源优于开发电力资源的观点.结合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在有集中冷、热负荷的情况下,热电厂实行热电冷三联供;既节约了燃料和一定数量的电力,又可以有效控制用电空调的数量,减少夏季的空调用电负荷.同时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电力网互联,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对中国现有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05年3月9日至11日忻州市大范围的强降温和大风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横槽转竖并东移后,引导冷空气大举南下,是产生强降温天气的必要条件;高空横槽、地面冷锋和蒙古冷高压是寒潮过程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