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Ni─P为基质,SiC、WC为分散剂,镀液中加入混合稀土的两种耐磨复合镀层。结果表明:Ni─P─SiC和Ni─P─WC镀层的抗擦伤式磨损能力分别为Q235钢试件的5倍和4.5倍。还研究了颗粒浓度和镀时等因素对耐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耐磨性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制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Ni-P-SiC化学复合镀液中SiC微颗粒加入量,SiC粒度以及镀液的pH值,施镀温度和镀后热处理五个因素对化学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的影响趋势,并由此获得制备具有优异耐磨性能的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工艺方法,通过对比试验,所得复合镀层是完全可以替代电镀硬铬层的。  相似文献   

3.
化学复合镀Ni——P—SiC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Ni-P-SiC合金镀液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SiC微粒含量为10-15g.l^-1时,可得到性能较好、具有很高硬度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4.
化学复合镀Ni-P-SiC镀层耐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化学复合镀Ni-P-SiC层具有硬度高和耐磨性能好的特点。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注目。本研究在化学镀Ni-P工艺基础上添加不同粒径,不同浓度的SiC,对Ni-P-SiC镀层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用复合镀法制得Ni-W-WC-WO3复合电极,在0.5mol/LH2SO4中的氢超电势比软钢降低280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电极表面粗糙度为Ni电极的三倍。在300mA/cm^2的大电流密度下,进行的长期恒电流电解试验表明电极性能稳定。XPS分析证明电极表面主要成分为Ni,W,WC,WO3等。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制备SiC/Ni-P功能梯度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化学复合镀Ni-P-SiC复合镀层的研究,找到了制备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工艺方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仪、透射电镜等方法和手段对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组织、形貌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材料成分梯度分布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化学复合镀Ni-SiC复合镀层的研究,找到了制备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工艺方法。并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分析仪,透射电镜等方法和手段对SiC/Ni-P功能梯度材料的组织,形貌和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梯度材料的微观结构一材料成分梯度分布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制备(Ni-W)一SiC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研究了SiC固体微粒对于基质合金结构的影响,测试了复合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SiC微粒对于Ni一W合金有较强的晶化作用;SiC微粒的复合,明显增加了Ni一W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9.
镍—碳化硅复合电镀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瓦特型镍-碳化硅复合电沉积过程,研究了SiC微粒的表面活性剂处理,粒子浓度阴极电流密度,搅拌和pH值等因素对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复合镀层(9%~10%SiC含量)其硬度是纯Ni的4~5倍,耐磨性是纯Ni的5~6倍。  相似文献   

10.
镍-碳化硅复合电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瓦特型镍-碳化硅复合电沉积过程,研究了SiC微粒的表面活性剂处理、粒子浓度、阴极电流密度、搅拌和pH值等因素对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复合镀层(9%~10%SiC含量),其硬度是纯Ni的4~5倍,耐磨性是纯Ni的5~6倍.  相似文献   

11.
镍-钨-磷合金化学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对镀层成份和沉积速率的影响规律.用XRD、SEM、EDS和XPS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合金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成份及镀层中元素存在的价态.结果表明,用这种工艺可成功地制得Ni-W-P三元非晶态合金.非晶态合金中Ni、W、P均以零价态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对碱性条件下电沉积Ni-W-P的镀液组成及工艺进行了优选,对镀层性能结果进行了研究。经X射线衍射表明:Ni-W-P在镀态下和300℃以下热处理时,镀层为非晶态的,而在350℃以上热处理镀层转变为晶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3Ni5A钢铆钉头部Ni-Cr-B-Si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成分、显微硬度和在酸性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并进行了实地考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功率密度为1.3×104W/cm2、扫描速度为5mm/s的辐照工艺,获得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无裂纹的熔覆涂层,其组织由Ni-Cr-Fe固溶体、Ni3Si、Cr5B5及WC等相组成,显微硬度高出基体两倍多,并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抗蚀性能.激光熔覆处理的铆钉经3700h实际生产考验后.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铆钉.  相似文献   

14.
化学沉积Ni-Cu-P合金及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和硬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弱碱性化学镀溶液中化学沉积Ni-Cu-P合金,并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晶化处理对镀层结构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CuSO4.5H2O浓度对合金组成有显著影响。在化学沉积过程中,Cu的优先析出使镀层中Cu/Ni摩尔比远远高于镀液中Cu^2+/N^2+摩尔比。镀液中SuSO4.5H2O浓度低时,沉积速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但CuSO4.5H2O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Ni-P为基质,MoS2为分散剂的Ni-P-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P-MoS2复合镀层有较优异的减摩性能,MoS2颗粒的含量及镀时对其减摩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电沉积SiC颗粒增强抗磨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取Ni-W-Co/SiC颗粒增强抗磨复合材料,分析了SiC颗粒沉积量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磨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Ni-P为基质,MoS2为分散剂的Ni-P-MoS2自润滑复合镀层的摩擦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P-MoS2复合镀层有较优异的减摩性能,MoS2颗粒的含量及镀时对其减摩性有很大的影响。镀层经过400℃的热处理后,减摩性略有下降,但其抗胶合能力和寿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化学镀镍基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化学镀Ni-P及Ni-P-SiC非晶合金镀层的组织结构、成分、显微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及晶化规律等作了一系列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化学镀Ni-P非晶合金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和耐蚀性;(2)Ni-P非晶在加热过程中具有两个明显的放热峰,235℃为Ni3P相的形核孕育峰和391℃为Ni3P相的析出峰,因而使得Ni-P非晶合金在400℃×1h热处理后具有最大的显微硬度和最佳的耐磨性;(3)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显微硬度和更佳的耐磨性,尤其是在大载荷长时间下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采用氯化亚铁为主盐,悬浮Sic微粒的低温直流复合镀工艺.详细介绍了镀液中SiC浓度、镀液主盐浓度、镀液温度、镀液pH值、阴极电流密度及搅拌间歇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中SiC含量的影响,并以复合镀层性能,如结合强度、硬度、耐磨性等为考察参数,确定了Fe-SiC复合镀层中SiC的最佳含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化学镀Ni-Cu-P合金的工艺,对镀液的稳定性和镀层的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获得含Ni83.31%、Cu4.08%、P8.59%均匀无针孔的的镀层;镀层的结合力、耐蚀性良好;经热处理后镀层的硬镀达到993.4H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