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3 毫秒
1.
SET标准网络信息交互系统模型的改进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电子商务的思想出发,基于信息可看成数字化商品的特性,对安全电子交易SET标准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网络信息交互系统模型,并简述了它的操作过程.该模型立足于小交互额(要求交互费用尽可能低)大交互量的实际情况.并提供交互的保密性,安全性与公平性(即当且仅当支付后才能看到信息).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FoxPro2.5forDOS与TSR(中断驻留)程序之间的一种接口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方便地在FoxPro系统中完成一些后台处理工作;给出了一个在后台控制硬件系统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CS)结构和交叉连接技术的限制,传统的基于DCS的自愈网(SHN)技术不能达到2s的业务恢复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应用无源光开关的自愈网(SHNOS)结构和恢复策略,业务恢复是在光范畴内利用光纤代替传统的数字通道来实现的,而控制部分由目前的电方式的DCS系统完成。网络模拟表明,SHNOS可以在2s内完成网络自愈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电荷守恒原理和灵敏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开关电容网络(SCN)子网络级故障诊断的新算法,运用该算法,在诊断过程完成后,能确定出非故障网络(或非故障元件集合)和故障子网络(或故障元件集合)。  相似文献   

5.
1现场总线的产生传统的工业自动化测控系统一般是基于DOS(分散式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属于封闭式的控制系统。一个系统不经过网关等接口无法实现和其他系统的通信。由于控制器与现场设备的连接是点对点的,即一个I/O点对现场设备的一个测控点,这种连接需要铺设大量的线缆,成本高,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维护不方便。而且由于DCS不是开放系统,互操作性差,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应运而生。现场总线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发展的产物;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枝结构的通信网络,它的关键标志是支持全数字通信。它可以把所有的现场设备(仪表、传感器与执行器)与控制器通过一根线缆相连,形成现场设备级、车间级的数字化通信网络,可完成现场状态监测、控制、远传等功能。现场总线技术使企业网(Intranet)的信息采集延伸到了工业现场。它代表了当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工业现场级设备通信的一场数字化革命。由于现场总线技术明显的优越性,在国际上成为一个研究开发的热点。各大公司都开发出了自己的现场总线产品,形成了自己的标准。目前常见的标准有数十种...  相似文献   

6.
高速网络业务模型及数据流量反馈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高速通信网络不同业务类型的特点.根据不同业务对网络服务质量(QOS)的要求及动态占用带宽的优先度,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业务可在预定的范围改变其传输速率,另一类是被动的,网络根据可用带宽的大小动态地调节其传输速率.文中给出了一种业务流量控制模型,该模型把带宽的高效率利用归结为如何对被动业务流量进行控制.按充分利用信道容量的原则,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馈控制算法.模拟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现场总线的产生传统的工业自动化测控系统一般是基于DOS(分散式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属于封闭式的控制系统。一个系统不经过网关等接口无法实现和其他系统的通信。由于控制器与现场设备的连接是点对点的,即一个I/O点对现场设备的一个测控点,这种连接需要铺设大量的线缆,成本高,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维护不方便。而且由于DCS不是开放系统,互操作性差,难以实现数据共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应运而生。现场总线技术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发展的产物;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枝结构的通信网络,它的关键标志是支持全数字通信。它可以把所有的现场设备(仪表、传感器与执行器)与控制器通过一根线缆相连,形成现场设备级、车间级的数字化通信网络,可完成现场状态监测、控制、远传等功能。现场总线技术使企业网(Intranet)的信息采集延伸到了工业现场。它代表了当今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工业现场级设备通信的一场数字化革命。由于现场总线技术明显的优越性,在国际上成为一个研究开发的热点。各大公司都开发出了自己的现场总线产品,形成了自己的标准。目前常见的标准有数十种...  相似文献   

8.
稳定性是任何系统正常运作的必备条件.由于动态模糊系统缺乏通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工具,作者介绍了一类动态模糊系统──TakagiSugenoKang(TSK)模糊系统,并推导出被控对象和控制器均由TSK模糊系统描述的闭环控制系统的详尽表达式;然后针对该模糊闭环控制系统分析了其鲁棒稳定性;最后给出了鲁棒稳定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步骤.该分析和设计方法为动态模糊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将使动态模糊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总线网络的电梯控制教学实验系统,现场总线网络采用以太网(Ether Net)、设备网(Device Net)两层结构.该教学实验系统可用于学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相似文献   

10.
实现PS光学互连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应用散斑调制和在4f系统傅里叶平面引入适当的相移实现Perfect-Shufle(PS)的一种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得到满意的光互连,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型冷轧带钢表面缺陷在线检测系统的体系结构并说明其工作原理.采用多台面阵CCD成像、几何分段、数据合成的检测方法.选用先进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数字图像处理平台,构成了并行工作的多DSP的主从式信号处理系统.该系统已在线运行.  相似文献   

12.
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监管系统是特种设备网络化管理应用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本文叙述了特种设备动态信息监管系统实现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动态维护管理模块化操作的便捷应用,论述分析了该系统对本企业特种设备(起重机)安全管理的网络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分布式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远程智能终端(RTU)中的直流在线式UPS电源的设计方案,它具有交/直流掉电预警和过、欠压保护功能.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对预警电路输入端进行了改进,给出了改进后预警信号产生的原理图.设计电路已应用于水源井微机无线SCADA系统中,也适用于其它需要实时数据采集和监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时空守恒元和解元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美国NASA路易斯中心S.C.Chang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时空守恒元和解元方法(CE/SE)。与传统的数值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它可以在局部和全局都严格保证其物理意义上的守恒律。但是该方法推广到多维情形(尤其是三维)及更高阶格式时既困难又复杂。为此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把“CE/SE”方法与有限差分法结合起来,由此得到的新格式不仅保留了CE/SE方法的优点,而且格式更简单、计算量更小,通用性更好,对激波等间断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同时也很容易推广到高阶格式及多维情形。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边界的实用解析表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域(DSR)的性质,导出了DSR边界的一种实用解析表达式.大量的仿真计算表明该式合乎实际,具有可为工程接受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DMC-PID串级控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是一种基于对象阶跃响应的预测控制算法,它适用于渐进稳定的线性对象,但许多工业实际对象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文中探讨了把DMC与PID结合的实现方法,可有效地拓宽该算法的适用范围.由于实际对象与理论模型的差异,将动态矩阵控制这一先进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实际时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文中探讨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和数字信号处理器协同作业的高速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数据传输结构,该结构借助于单片双口RAM(将其内部等分两部分),利用乒乓技术完成对高速实时图像数据的缓冲.整个系统中所有工作,在FPGA和DSP间分工且形成流水,比使用单片DSP建立的处理系统性能提高25%左右.该系统具有可重构性,方便其它的算法于该系统上实现.  相似文献   

18.
对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在数据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应用于模式识别的动态RBF训练算法,该算法使用区域映射误差函数并结合资源分配网络(RAN)的“新性”(novelty)条件动态调整网络的隐层节点数,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模式识别.二分类样本和建筑材料CaO-Al2O3-SiO2系统仿真表明,该改进算法使误差下降更快,减少了训练次数,可以获得精简的网络结构,从而使网络具有较高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电流控制逆变器,给出了神经网络及逆变器的具体实现方法与设计.为了提高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速度,笔者采用具有较快收敛速度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RLS)用于网络权值的训练.应用研究表明该逆变器较传统逆变器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静态精度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MHS中MS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电作业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新通信业务。它可用于交换多种类型的信息,同时,还可以作为其它诸如电子数据交换等业务的通信支撑。CCITT为MHS制定了X.400系列建议也制定了相应的MOTIS标准,文电存贮器是X.400系列建议追加的MHS的可选功能单元,本文介绍了作者参与实现X.400系列建议MHS课题中的文电存贮器实现的工作,提出了一种在SUNUNIX系统中基于ISO开发环境的实现文电存贮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