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赣龙线山尾旗隧道施工为例,简要介绍了新奥法的施工程序,包括超前支护、初喷、安设中空注浆锚杆、注浆、挂钢筋网、立格栅拱架、喷射混凝土及监控量测。新奥法强调超前支护和监控量测,目前已普遍应用在各种公路和铁路等的隧道施工中。  相似文献   

2.
富溪隧道进口段穿越滑坡堆积体,围岩为土夹石结构,软弱松散,地下水极为丰富,采取自进式中空锚杆注浆对边仰坡加固,通过对自进式中空锚杆施工技术在富溪隧道进行分析的实施过程,总结自进式中空锚杆施工技术在处理隧道洞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的优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杆支护是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的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成都安吉洛克锚固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的优缺点,提出了IT25智能中空注浆锚杆的改进措施,使之更有利于施工和提高效率.和普通中空注浆锚杆做了对比分析,更加突出了本类型锚杆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施工期间为解决结构稳定和安全问题,初期支护施工方案的确定十分重要。作为永久性承载结构的一部分,常采用超前锚杆、喷射混凝土、注浆小导管等方法。本文从工程实例总结隧道施工初期支护方案,为相关施工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某铁路隧道口段浅埋,偏压及松散地层段运用超前预固结及柔性喷锚支护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对采用超前自进式中空锚杆预注浆,钢架网喷支护等工序做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隧道工程、地下工程、边坡等支护工程中,锚索、锚杆得到大量应用。锚杆在实际应用中,砂浆锚杆和中空锚杆占很大比例,中空锚杆与砂浆锚杆相比,中空锚杆具有较好的锚固性能,但在长度不足的情况下,抗拉强度反而不及砂浆锚杆,因此准确测试中空锚杆的长度,能够避免潜在隐患。目前,能对中空锚杆长度进行有效检测的手段很少。在基于冲击弹性波的声波反射法测试砂浆锚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模拟试验,对不同长度的中空锚杆进行试验研究,并将该方法应用在实际的工程中,通过实际应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对中空锚杆长度进行测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中空锚杆的锚固质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在软岩巷道中空注浆锚索支护原理,施工参数确定及施工方法,通过与锚喷支护、锚架支护分析对比,论述中空注浆锚索支护优点及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隧道岩爆地段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的锚固效果及其支护能力,依托中兰(中卫—兰州)铁路香山隧道工程,利用现场锚固试验,对比分析了涨壳式锚固和其他锚固形式在岩爆隧道中的锚固效果,同时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MIDAS/GTS NX,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隧道围岩压力、围岩变形及锚杆轴力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优化后的支护参数,并基于现场实测数据,对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与普通砂浆锚杆的现场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树脂锚固、水泥药卷以及水泥砂浆锚固形式,涨壳式锚固以其最大的锚固力、支护及时性以及较强的耐久性能,成为本次试验的最优锚固形式,并且能够满足岩爆隧道快速预应力锚固形式施加要求;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支护参数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锚杆间距、锚杆长度、预应力、锚杆直径,且直径25 mm、间距1.2 m、施加预应力80 kN、长度3.5 m为香山隧道岩爆段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支护参数的最优组合;相比于普通砂浆锚杆,现场采用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后,隧道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S1、S2线变形量减小了57.1%、61.9%和64.4%,收敛时间提前了3~...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某工程隧洞中的地层构造,分析了含水岩体中选择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施工的原因,详细介绍了自进式中空注浆锚杆的方案分析、设计、施工参数及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福勇 《科技信息》2008,(34):136-136
本文以佛山市顺番一级公路大金山隧道为例,阐述小净距三车道公路隧道中央岩加固技术,通过预应力中空注浆锚杆对中夹岩进行预加固,并采取弱爆破开挖技术,确保了中夹岩的稳定,保证了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山区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开挖对中夹岩力学特性的影响,以福建三明莆炎高速公路布盂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中隔壁法施工条件下中夹岩柱的力学特性,并提出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的中夹岩注浆加固技术。结果表明,隧道浅埋偏压条件下采用中隔壁法施工,围岩与初支变形相对较小,但拱腰位置中夹岩变形应加强监控;小净距隧道开挖施工,中夹岩柱会产生水平位移,拱腰位置左右线隧道平均水平位移为 4.25 mm;采用小导管注浆加固的中夹岩柱正应变和塑性区显著减小,左右线隧道拱腰位置中夹岩应变分别减小77%和81%,拱脚位置应变分别减小85%和80%;结合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和现场设计,采用 5 m长中空锚杆对小净距段中夹岩进行注浆加固,提高了中夹岩柱的整体稳定性,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为后期类似工程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膨胀性围岩具有吸水膨胀、地应力高、变形量大、易受扰动的特性,隧道施工时如措施不当,将对支护结构造成破坏;什字隧道膨胀性围岩施工时,采取了增大预留变形空间、长大锚杆拉锚、型钢钢架支护、深孔注浆以及科学的施工组织等措施,成功地克服了这一难题,对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浅埋黄土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拱顶过量沉降问题,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模拟了不同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影响,分析了6种工况的围岩压力分布和位移发展情况,讨论了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隧道拱肩和拱脚应力集中处水平位移较大,拱部和边墙开挖为黄土隧道留核心开挖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施工中宜及早支护避免隧道发生过大变形.浅埋黄土隧道拱顶下沉量远大于周边收敛;对于相同的支护形式,留核心土下部全断面开挖法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留核心土下半断面分部开挖法的1.2倍;对于相同的开挖方法,无超前注浆支护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有超前支护的1.5倍;而有无系统锚杆的隧道围岩变形量基本相同.研究表明,浅埋黄土隧道可采取超前导管注浆减小隧道开挖变形,而系统锚杆由于支护效果不明显可考虑取消.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解决孤岛工作面巷道支护难题,以常村S6-5轨顺为工程背景,研究该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的机理,并对锚杆支护进行分析/然后综合注浆加固机理、壁后充填加固技术以及裂隙充填与压密技术等围岩控制手段,提出全长预应力强力锚杆、中空注浆锚杆及强力锚索组合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锚杆锚索受力稳定,顶板下沉量控制在52 mm以内,两帮移近量控制在76 mm以内,围岩变形可控,支护方案可完全保证巷道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5.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隧道工程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环节,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衬砌支护,在施工过程中衬砌支护应尽可能地发挥好自身的实用价值,作为衬砌支护的核心技术的锚杆支护可以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本文对隧道锚杆支护机理的关键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锚杆支护是岩土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支护形式,锚杆支护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隧道围岩"咬合圈"或"松动咬合圈"自身的平衡,保证隧道空间的安全。本文根据瑞典北部Laisvall矿与斯德哥尔摩Atlas公司的现场资料,采用粘塑性边界元(模拟围岩),薄板弯曲边界元(模拟喷射混凝土层),新的锚杆单元(模拟描杆),粘塑性边界元与薄板弯曲边界元耦合(模拟围岩-喷层作用)以及时间-成本比较法,对岩土工程中两种类型的锚杆支护系统(水泥锚杆与Swellex锚杆支护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Swellex锚杆支护系统比水泥锚杆支护系统对于改善软岩隧道的支护质量及降低工程成本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花岗岩残积土隧道在不同围岩状况、超前支护情况下支护结构力学特性,通过建立室内模型试验,改变围岩软化程度、增设注浆锚杆后软化围岩等条件,进行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不同条件与围岩压力和沉降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注水软化围岩,随注水量的增加,隧道拱顶、拱腰及拱趾处围岩压力逐渐减小,而拱底处的围岩压力却明显增大,说明除拱底外其它部位的花岗岩残积土已出现局部崩解;(2)增加注浆锚杆支护后,即便围岩受到不同程度的软化,但围岩压力和各点处的沉降都比无支护时的低,说明增加注浆锚杆支护可以避免花岗岩残积土遇水崩解带来的部分危害。  相似文献   

18.
张建中 《科技资讯》2011,(2):106-106
介绍了锚杆、锚索、注浆联合支护优越性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开挖时,隧道围岩原有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若控制不当,可能会引起隧道大变形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研究注浆锚杆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支护作用机理,以圆形隧道开挖过程为例,对其围岩塑性变形区域、围岩潜在破裂面等进行了分析计算,同时对锚杆阵列布置、锚杆有效长度等进行了优化设计,推导出了对应的计算公式。结合一个圆形开挖隧道的锚杆布设方式实例,考虑三种锚杆加固方案,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隧道围岩的拉应力会通过注浆锚杆向周围进行转移,以增强其开挖隧道围岩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2)提高隧道围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地降低隧道的土压力和沿径向的变形,且可提高隧道开挖效率;(3)注浆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受到锚杆材质、长度、抗拉强度、直径以及布设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由于长期氯离子侵蚀及干湿交替环境作用,海底隧道锚固支护结构易于加筋锈蚀,造成支护结构强度的降低.结合某海底隧道Ⅲ级和Ⅳ级围岩锚固支护结构设计,基于前人研究理论及试验成果,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思想,探讨加筋锈蚀对锚固支护结构体系承载作用的劣化影响.研究表明,(1)锚杆锈蚀削弱了锚固支护结构的支护强度;随着加筋锈蚀的增加,隧道加锚围岩的变形逐渐增大;锈蚀对隧道加锚围岩起拱线处的收敛变形影响最明显,Ⅲ级围岩位移锈蚀影响度最大可达56.7%,Ⅳ级围岩位移锈蚀影响度最大可达62.98%.(2)锚杆锈蚀降低了锚固支护结构的锚固作用,锈蚀对锚固注浆体的黏结作用的损失影响比对锚杆应力作用的损失影响大;Ⅲ级围岩锚杆最大应力锈蚀影响度最大为11.6%,锚固注浆体最大剪应力锈蚀影响度最大达18.6%;Ⅳ级围岩锚杆最大应力锈蚀影响度最大为12.3%,锚固注浆体最大剪应力锈蚀影响度最大达20.1%;说明锈蚀对Ⅳ级围岩锚固支护结构影响比Ⅲ级围岩略大.研究结果可为海底隧道锚固支护结构运营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