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乐虹 《科技资讯》2007,(7):216-217
根据零陵话与普通话的差异,深入分析当地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的对应规律,比较零陵方言与普通话声调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操山东方言的人学说普通话,声调是关键,也是难点.因为两者语音上最大的差别是在声调上.表面看来,仅把方言四声转化为普通话四声,就可讲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但是,由于两者四声对应情况较为复杂,加之方音调值对所转调值的影响,致使山东人讲的普通话在声调上有许多发音错误和缺陷.由此,声调教学是普通话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那么,我校声调教学的效果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3.
豫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除了词汇、语法外 ,主要表现在语音 ,尤其表现在声调的差异上。这也是豫西学生说普通话的最大障碍。我们将这些已经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 ,却仍保留着地方语音特色的“普通话”称为“方言普通话”。本文试图找出豫西地区“偃师‘方言普通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差异及对应关系 ,从而达到辨正及推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萍乡(城关)方言语音研究系列论文之一,通过研究萍乡城关话与普通话在声调调值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为萍乡城关地区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有效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5.
贵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区.贵州话和普通话虽然语法结构基本上一致,词汇方面也大同小异,语音方面也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仍然是明显的,尤其是声调的高低升降的具体读法区别较大.如果要问:贵州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不少人以为是区分翘舌和平舌,前鼻音与后鼻音…….我认为主要是声调.什么是声调?声调是指一个音节高低升降变化的调子.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买烟和实盐”、“看书和砍树”、“大家和打架’、“颜色和眼色”,每对字的声母、韵母都是相同的,但意义不同,就是由…  相似文献   

6.
平顶山人学习普通话声调规律初探李静平顶山话和普通话最大的差异在于语音,语音方面最大的差异在于声调,声调是平顶山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平顶山话和普通话调值调类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把握其间的对应关系,是学好普通话声调的捷径。本文试在对平顶山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凡不带“县”字的“咸宁”一词,单提时皆指湖北省咸宁地区;与其它县名并提时则专指咸宁县。咸宁地区位于湖北省东南角,包括咸宁、通山、阳新、崇阳、通城、蒲圻、加鱼、鄂城等鄂东南除武昌、大冶以外的八个县。 “咸宁话声调与古话、普通话声调的关系”是一个大题目。我们只能在这个题目下就咸宁话的声调以及利用咸宁话声调(以各县城关话为据)辨析古平仄和普通话四声的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由此获得关心者的指教。 有同志曾就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的问题提出要“知已知彼”以便能“百战不殆”。我们于此深有同感。下面就先从我们咸宁话声调说起。  相似文献   

8.
中原官话汾河片方言声调的类型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声调类型进行了描写,并对其演变过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推断。从汾河片方言的声调类型和演变的情况来看,古全浊声母的清化使声调产生了分化,方言间的互相影响与方言自发的演变使声调发生了归并。  相似文献   

9.
汉语语音是区别方言和普通话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研究宜昌方言语音特点入手,分析了宜昌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基本对应规律,提出了相应的正音方法,可对提高宜昌人的普通话口语水平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山东省志.方言志》选取的36个方言点,将其用于音系对比的800个基础字,增加到3000个,以提高精确度,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山东方言的声调进行内部比较。认为山东方言古四声的演变是分区、分片的重要或主要依据;莱州、平度等方言点声调的变化的时间顺序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共时比较和历时追溯表明:屯堡方言与周边方言声调的区别特征主要体现在调值及入声的归并上.屯堡方言阴平调值是中平调33,是明代汉移民语音的底层;周边方言的高平调55,是清代汉移民语音叠置覆盖的结果;其余方言的次高平调44,则大多是中平调受到高平调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过渡状态.入声归并上,屯堡方言全浊入声归阳平是填补舒声空位的结果,这与周边方言显示出很强的一致性;而其次浊声母和清声母入声字归阴平,这属于明代汉移民语音中的底层成分;周边方言乃至西南官话中这些字归阳平,则是清代汉移民语言对该方言进行重叠覆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以南宁市白话九个声调 :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中阴入、阳入为纲 ,系统分析了南宁市白话九个声调与普通话四个声调、中古音四个声调的主要对应关系及非主要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郭春霞 《科技信息》2013,(18):195-198
本文按《山东省志·方言志》选取的36个方言点,将其用于音系对比的800个基础字,增加到3000个,以提高精确度,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山东方言的声调进行内部比较。认为山东方言古四声的演变是分区、分片的重要或主要依据;莱州、平度等方言点声调的变化的时间顺序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4.
音乐的音调在一定程度上受语音声调制约,三峡库区地域性的民歌与当地方言语音声调的联系不可忽视。方言中字、词、词组的语音声调对民歌典型音调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汉语是声调语言,相同的音节带上不同的声调所代表的语义就很不相同.为了便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或用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系统,准确地检测出声调的发音错误,该文采用精细的上下文相关的声调建模(contextdependent tone model,CDTM),并通过度量与实际发音最相符合的声调模型与预期的声调模型问的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D)来检测声调发音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控制错误接受率和错误拒绝率相等的前提下,错误接受率约为6.7%.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声调在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的重要性,结合声调的发音特征,探讨了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发现的声调发音时常见的错误和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归纳出一些便于操作和模仿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现代方言比较、连读变调、古文献资料等的处理和分析,运用方言地理学、现代音系学等方法,构拟了安徽南部宣城片吴语的早期声调形式.我们把利用各种方法得到的构拟结果加以对比,发现有很大的一致之处;最后又通过对比周围方言声调的情况,排除了横向影响的可能性,所以结论基本可信.我们为宣州片吴语构拟的早期声调是:阴平33、阳平11、上声55、去声53、入声5.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声调在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的重要性,结合声调的发音特征,探讨了普通话教学和测试中发现的声调发音时常见的错误和缺陷,并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归纳出一些便于操作和模仿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为编写云南方言志作准备,读了谢树忠同志的《曲靖话和普通话语音差异初探》和王石景同志《也谈曲靖话和普通话语音差异》。两篇文章各有侧重,对曲靖人学习普通话和语文教学是有帮助的。但是,两篇文章对曲靖方言声调的分析结论很不相同。谢文认为“曲靖话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声,和普通话的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四声不同。普通话的阴平声,曲靖话里有读上、去、入的情况;普通话的去  相似文献   

20.
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博爱方言的声调演化规律,总结其单字音声调格局。结果发现:清入字保持入声调,全浊和次浊入声分别归入阳平和去声;博爱方言的入声消失途径依次为浊入为先、全浊入次之、清入最后;在本地人的语感中,去声升降调的升调部分是调位感知的主要特征,降调部分是次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