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一、前言科技英语在现代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科技英语的掌握和应用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学习任务。例如:科技英语的翻译,科技英语惯用结构,科技英语写作,以及科技英语数量表达等等。本文将对科技英语数量表达中有关“倍数”的表示法做一个简单介绍。由于英美人在倍数表达上的特有思维方式,科技英语中关于“倍数”的增加或倍数的减少有多种表示法,不同的语言结构可表达相同的倍数意义,因此,对于英语倍数的增加或减少在理解上要特别注意,以避免理解和翻译上的错误。二、讨论倍数(multiple)可以表示两个事物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科技英语中times和汉语中"倍"的不同含义,并对"A is n times…B"这个表倍数增加结构的汉译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3.
英语倍数增减常出现在科技英语中。汉英两种语言表达倍数增减的方式差异很大。英语在表述或比较倍数时,无论使用什么句型,都包括基础倍数在内,因此都不是净增或净减n倍,而是净增或净减n-1倍。我们在理解和翻译英语倍数增减表达结构时,一定要清楚英汉之间的差异,切不可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4.
科技英语中有关倍数的表达与翻译方法争议颇多。其中有英汉语言差异的误导问题,也存在着传统的以讹、由此将讹扶正之说。本文旨在排除一切干扰,从语言结构本身,分析归纳了倍数的三种表达与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5.
英语…times more than…到底是几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外语界,对英语A is three times more than B的确切含义说法不一,大有令人莫衷一是之感。请看例子:例1 Your house is three times larger than mine.你的房子比我的房子大三倍(就是我的房子的四倍大小)此例句见于葛传椝先生编著的《英语惯用法词典》。葛先生强调:“只可以说‘Twenty-one is three times as much as seven.’不可以说Twenty one is three times morethan seven.”显而易见,他认为“…times mose than”是“多几倍”也即:“是n+1倍”。  相似文献   

6.
翻译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信息加工过程,图式理论为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提供了认知基础。英语中大量的名词给学习者理解文本造成了障碍,本文从翻译图式加工的角度,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英语名词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翻译过程是一个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加工再到语言产出的信息加工过程,图式理论为翻译理解和翻译表达提供了认知基础。英语中大量的名词给学习者理解文本造成了障碍,本文从翻译图式加工的角度,帮助学习者增强对英语名词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李元 《科技信息》2011,(18):I0136-I0136
旅游英语讲解是一种跨文化的即时翻译,它需要导游人员根据当时的语言环境和翻译目的迅速选择翻译的策略。导游给游客的英语讲解过程中,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策略都有可能用到,以求达到既让游客听了讲解觉得他们的游览不虚此行、有所收获,同时又能够理解导游讲解的源语的文化内涵的效果。随着汉语言文化学习热在世界各国的兴起,“归化”将不再主导汉英翻译,“归化”和“异化”策略将被共同辩证统一地运用在翻译实践里。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有一种类似汉语歇后语、能表达双关和幽默的语言形式:Tom Swifties。它的语义建构机制与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采用谐音法、语义双关法、拆字法以及典故法等基本语义建构模式。由于它和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可以将其翻译为“英式歇后语”。对Tom Swifties语义建构机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这种幽默手法。  相似文献   

10.
英语的翻译实际上就是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如何提高对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 ,培养学生的翻译应试能力 ,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未VP"结构包括"未VP"、"没VP"、"未曾VP"、"不曾VP"等4种表达时间意义的句式。4种句式在《儿女英雄传》中出现的频率各不相同。由"未VP"、"没VP"发展到"未曾VP"、"不曾VP",这是"未VP"结构历史发展的一种选择。4种句式在作品中的用例呈递增趋势。"未VP"句式形成的时代早于"不曾VP"。时代越早,"未VP……先……"的用例越多,而"未VP……早……"的用例则越少。叠合结构"没有VP之前"在《儿女英雄传》中包括5种形式:未VP之前、未VP以前、不曾VP之前、不曾VP以前、没VP以前。叠合结构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比"未VP时"、"VP时"或"VP之前"等时间格式突出。这与《儿女英雄传》大量使用"未VP"结构表达时间概念的语言习惯有关。表达时间概念的"未VP"结构孕育了叠合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语用和篇章的角度考察“A。就是说,B”这类句式中A和B的表达差异及其成因和对B的表达方式与内容的理解问题。先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表达角度即肯定和否定的表现形式对句式进行分类。然后,又根据A和B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别或两者之间的关系分出各种小类。通过分析,认为肯定和否定形式使用的原因,与句式的使用意图和使用缘由直接相关。对于B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理解,必须联系上文语境和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13.
中英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环式与线性"、"整体与分析"、"感性与理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中英文化形态、民族心理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不同,这种差异也导致中英语言在语句、结构、词义上的不同。为此,要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在英语语言认知中应注意其文化性、本源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语义焦点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差点没"句式分为焦点型"差点没"句式和非焦点型"差点没"句式。前者会发生肯定意义与否定意义间的分化,而后者不会。  相似文献   

15.
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是当今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类,主谓句的逻辑分析无疑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在宏观描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力求综合运用语言逻辑的工具探讨汉语主谓句的句法生成和语义表达规则,以期有助于汉语信息处理的其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长阳南曲曲牌[南曲尾]曲词在句式上有自己的特点,传统观点所界定的“十字句”句式除去衬字后,其实可以更进一步细分为由两个“四字句”组成的“八字句”,而“八字句”加衬字则是[南曲尾]最重要的基本句式。另外本文还对[南曲尾]曲词基本句式构成的多样化、衬字使用规律以及从押韵角度予以重新分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8.
中文句子和欧洲语言的句子,在视点的安排上有很大的差异,集中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中文句子的视点,相对于欧洲语言句子的静态视点,是具有流动性的动态视点。中文句子的流动,依托自然的声气单位——句读段,既在流动的顺次中体现事理逻辑,又在流动的局势中体现表达功能。这种局势体现为三个向度,即在表面上流水潺潺的句读段铺排中,因句子表达功能的不同,而有动向、名向和关系向三种不同的铺排格局。  相似文献   

19.
对"令AB的是C"这类句式作了较为细致的考察。主要结论是:一、充当句式中B的词语,绝大多数都是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或动词词语。二、从C的句法形式考察,存在着"复杂式"和"简单式"两种类型。但在出现频率上,"复杂式"比"简单式"高得多。其原因与绝大多数的C属于新信息,特别是与说话人的表达需要直接相关;三、以廖秋忠所提供的几种手段为依据来确定"是"的管界。结果表明,几种手段在适用频率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语中肯定式的测度问句“莫VP?”和否定式的测度问句“莫不VP?”句末均不排斥用否定词neg,“莫VP—neg?”、“莫不VP.neg?”句末的neg均是否定词,并未虚化为语气词。“莫VP.neg?”是测度问句“莫VP?”与正反问句“VP—neg?”糅合的产物,“莫不VP—neg?”是测度问句“莫不VP?”与正反问句“不VP—neg?”糅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