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丙酮酸脱氢酶系是生物体有氧代谢关键酶之一,它催化植物体中由丙酮酸氧化脱羧转化为乙酰辅酶A的代谢过程.在这一代谢过程的第一步反应中,由于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化,丙酮酸的酮羰基与脱质子化硫胺素焦磷酸酯(TTP)加成结合,形成中间体,然后脱羧产生烃乙基TPP,之后进一步转化为乙酰辅酶A.  相似文献   

2.
<正>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在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氨基酸的新陈代谢中,乙酰辅酶 A的作用,至今还很少单独讨论。笔者认为无论在合成代谢还是分解代谢中,乙酰辅酶 A 都是一个很活跃的化合物,在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联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乙酰辅酶 A 是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分解代谢的共同中间产物。糖类,脂类和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在分解代谢中,都要经过乙酰辅酶 A 的阶段,即乙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多功能蛋白酶,芳氧苯氧类和环己二酮类为其主要的抑制剂类型.但是由于这两类除草剂的长期以及火面积使用.杂草很快产生了抗性.该文对乙酰辅酶A的性质、羧基转移酶的晶体结构及其与除草剂分子盖草能的结合方式作了简单的讲述,同时重点讨论了杂草对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产生抗性的原因,为合理药物设计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首次研究了超声波辐射和相转移催化相结合的技术在Reimer-Timann反应合成香兰素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影响反应的各因素。实验表明:在固-液相条件下以PEG-6000为相转移催化剂,超声波辐射2h,所合成的香兰素产率可达39.2%。这与研究同类反应报道的最好结果比较,香兰素产率提高7.2%,合成反应时间缩短一半.  相似文献   

5.
提出并研究了浓馥香兰素的一条新的合成路线.合成出该路线的重要中间体(即邻氨基苯乙醚C——烷基化产物),对有关反应条件进行了分析和优化.为最终合成浓馥香兰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丙酰辅酶A(丙酰-CoA)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中间物,可以用来生产丙烯酸、3-羟基丙酸、β-羟基戊酸和聚酮化合物。将天然的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甲基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过表达,采用这3种纯化的酶体外催化合成丙酰-CoA,评价了琥珀酸生产丙酰-CoA代谢途径。琥珀酸可经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催化生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再由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催化生成甲基丙二酰-CoA,最后甲基丙二酰-CoA经甲基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催化生成丙酰-CoA。反应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到目标产物丙酰-CoA,结果证明了从琥珀酸体外合成丙酰-CoA的代谢途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醇与4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的实验结果,扼要说明亚硝基法合成香兰素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加速氧化取代苄醇是提高该法生产香兰素的产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8.
木质素制备香兰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造纸废液分离的木质素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木质素磺酸盐,该盐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高压催化氧化,经革取精制后得到香兰素。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木质素磺化、木质素磺化盐氧化及香兰素的革取过程中,各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对香兰素收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木质素经磺化,磺酸盐经氧化后,生成的香兰素收率最高可达10.8%。  相似文献   

9.
制备一系列硅胶(SiO2)负载的磷钨酸铯盐催化剂,将其用于香兰素与1,2-丙二醇的缩合反应,合成香兰素丙二醇缩醛,考察催化剂中Cs+取代数、磷钨酸铯盐负载量、催化剂用量、1,2-丙二醇与香兰素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缩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铯盐的Cs+取代数为2.5、负载量为40%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反应温度368 K、n(1,2-丙二醇)/n(香兰素)=2.4、催化剂用量占反应体系质量分数1.5%、带水剂苯的用量30 mL、回流反应3 h的条件下,香兰素的转化率达到86.6%,香兰素丙二醇缩醛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毕氏酵母(Pichia pastoris)以甘油和甲醇为碳源时的代谢途径,建立了胞内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平衡方程-结构模型。经过适当的降维,解得比碳源消耗速率,比氧消耗速率,比乙酰辅酶A生成速率,细胞比生长速率等关键反应速率。结合反应器模型获得操作变量与过程状态变量间的关系。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细胞生长和重组蛋白合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香草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是广泛用作食品,饮料,化妆品和医药中调味剂的香草提取物。由于香草醛的化学合成方法不够绿色环保, 生物合成技术已被开发为合成香草醛的新方法。这项可商业化的技术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使用并避免了生产香草醛的苛刻反应条件。本文简要评述了香草醛的化学和生物技术合成方法,其中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法,微生物生物转化法和分子生物学合成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可溶性糖浓度、pH值变化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细胞生长与香兰素产生的影响.发现细胞悬浮培养生长周期以14d为宜,NAA比2,4-D更适合细胞生长及香兰素形成.  相似文献   

13.
香兰素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以各种原料生产香兰素的合成工艺和萃取分离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甜、糯玉米生产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我国甜、糯玉米育种现状、生产加工现状和市场现状及其生产前景分析,提出我国甜、糯玉米产业的形成关键要以加强育种研究;因势利导,重点发展,提高产量,扩大面积;制定甜、糯玉米质量标准,加快品种审定;发展订单农业,形成良性循环;引导消费,开拓和培育市场等为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国内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阐述了当前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攀枝花市平菇生产中培养料发展现状及其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拓展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利用草醛能够增敏NaOH介质中高锰酸钾—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信号的特点,建立了化学发光测定香草醛的方法。文中考察了介质浓度、发光试剂浓度等因素对发光体系信号的影响,确定了测定香草醛的最佳条件:介质NaOH浓度为0.20 mol/L,高锰酸钾浓度为3.0×10-5mol/L,鲁米诺浓度为7.0×10-5mol/L。在优化实验条件下,体系的发光强度与香草醛浓度在5.0×10-8~3.0×10-6 g/mL内呈线性关系,标准曲线:ΔI=7.188 3×108C(g/mL)+71.767 4(r=0.994 2)。对5.0×10-7g/mL的香草醛平行测定11次,相对偏差为1.3%,其检出限为1.1×10-8g/mL。建立了测定香草醛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新方法,并成功地测定了片剂中香草醛的含量,回收率为98%~104%。  相似文献   

18.
以苯甲醛、多硫化铵及水合肼为原料合成苯硫酰肼,研究苯硫酰肼与香草醛的反应,合成出新型的,含"NCS"基团的非缩氨基硫脲化合物--香草醛-苯硫羰基腙.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苯硫酰腙化合物结构中硫羰腙基团的存在,表明苯甲醛硫酰肼与香草醛的合成反应是成功的;通过质谱分析得出香草醛苯硫羰基腙化合物出现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的质荷比(m·z-1)分别为286,284,163,150,137,121,103,78等,而基峰质荷比为137,数据与预期的目标化合物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我省饮用天然矿泉水生产企业生产现状及工艺流程选择、生产管材选择、生产过程中关键环节存在的普遍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