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韧性剪切带是地壳中深层次呈带状展布的高应变的韧性断层.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以卡拉麦里断裂带附近发现的与韧性剪切带型相关的金矿床(金矿点)为研究对象,解剖了韧性剪切带的成矿特征研究,主要从剪切带的构造成因机制、组构特征、剪切带的变形与成矿的关系、金矿与剪切带的关系、成矿模式与成矿预测做了一个深入的分析.大型深剪切断裂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构造叠加和区域构造转换在剪切带长期演化过程中,使得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性和复杂性,多种有利累加效应使得成矿作用规模不断提高,从而形成大型剪切金矿带或金矿集中区.  相似文献   

2.
位于大别造山带北部的晓天—磨子潭断裂带分隔了北大别高级变质带和北淮阳浅变质带.该断裂带由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正断层组成,两者具有基本一致的NW—SE向走向.脆性正断层叠加在韧性剪切带之上,控制了其北侧的早白垩世火山岩盆地的发育,为大别造山带早白垩世穹窿过程中的伸展断层.晓天—磨子潭韧性剪切带叠加在北大别灰色片麻岩之上.糜棱岩中的矿物变形温度估计(600—650℃)、基质多硅白云母探电子针分析及压力计算(约1.1GPa),指示韧性剪切带形成于高角闪岩相的下地壳深度,为造山带同碰撞折返边界.韧性剪切带糜棱面理上的矿物拉伸线理侧伏角自东向西逐渐由水平过渡到近倾向.露头构造、显微构造及石英C轴组构皆指示该韧性剪切带具有上盘向北西的运动方向.韧性剪切带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指示,大别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岩片的折返是向南东的斜向挤出,并兼有折返岩片以东端为枢纽的逆时针旋转.  相似文献   

3.
吴川-四会断裂带是广东省境内的一条主要构造带,走向北东,长约350km,宽约10至15km。许多证据表明这断裂带的早期阶段是一条韧性剪切带。本文讨论了这带的宏观和微观构造并在研究区内进行初步的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4.
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北部的泸定断裂带内发育糜棱面理、拉伸线理、"A"型褶皱、鞘褶皱、糜棱岩系列的断层构造岩等,它们是原岩和矿物在地壳较深处,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经过晶格位错滑移、位错蠕变、动态重结晶等方式发生强烈韧性变形而形成.该断裂带属于一条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发育的旋转碎斑系、不对称显微揉皱以及书斜构造等指示剪切带上盘下滑移的运动学特征.该韧性剪切带仅发育在古元古界康定群之中,而未见其影响上覆的古生代-新生代的地层,可能形成于元古代的晋宁期-澄江期.泸定韧性剪切带在几何学特征、断层岩类型、变形环境、变形层次、变形机制、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以及形成时期上与该区发育的其他南北向脆性断层迥然不同,它们不属于同一构造成分.  相似文献   

5.
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川西甘孜—理塘断裂带构造演化与金矿床成矿作用的关系,总结了区内金矿化的特征和金矿床类型。研究表明,甘孜—理塘断裂带是由韧性剪切带、逆冲断裂带、断陷盆地带、推覆构造带、脆性破碎带和平移走滑带相互叠加、改造而形成的复杂断裂带。其演化历史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卡尼期-诺利早期的洋壳俯冲、晚三叠世诺利晚期-瑞替期弧-陆碰撞、侏罗-白垩纪陆内会聚和喜马拉雅期断陷、推覆和平移剪切构造发育演化阶段。区内金矿化、金矿床(点)和金矿体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受断裂带的控制。金矿的成矿作用与该断裂带构造发展演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商南-商城断裂带中段的韧性剪切带是由多条糜棱岩带及其所夹的变质岩块体组成的大型韧性剪切带。它是以简单剪切为主要变形机制的、于绿片岩相温压条件下形成的韧性剪切带。剪切带内糜棱岩的塑性变形和恢复重结晶作用强烈。糜棱叶理产状多较陡倾,a线理近水平,表明为走滑断裂。大量不对称旋转构造指示该剪切带早期为左行剪切,后期在不同地段又叠加上程度不同的右行剪切  相似文献   

7.
常克明  许红艺 《科技资讯》2009,(22):102-103
小秦岭地区的金矿床与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剪切带如同一个黄金的“天然生产车间”,其应变特征和构造演化控制着金的成矿作用,不同方向的断裂中元素富集规律不同,构造带中流体是十分活跃的。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太华群,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客矿构造和找矿标志。小秦岭的构造格架为复合型间隔式脆韧性剪切带,由一系列大体平行,近于等间距分部的二级脆韧性剪切断裂所组成,这些二级脆韧性剪切断裂带及其派生的三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容矿构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肥东低角度韧性剪切带紧邻郯庐断裂带巨大的近直立的左行平移韧性剪切带发育,其岩石变质变形特征具有韧性剪切带的一般特征,即越靠近剪切带内侧,岩石变质变形程度越强,远离韧性剪切带,岩石变质变形强度越弱。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内超糜棱岩变形强烈,变质相可达到角闪岩相,其变质变形程度与直立的郯庐断裂带内超糜棱变质变形程度类似,两者在形成环境和成因类型上统一,具有大陆岩石圈被高角度韧性剪切带切割并沿低角度韧性剪切带逆冲推覆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该文认为,阿尔金山走滑断裂构造是一巨型左行左列走滑断裂兼逆冲推覆和韧性剪切性质的断裂构造带。走滑断裂带叠覆区发育拉分盆地。走滑断裂带旁侧拉张区形成火山岩带、拉张盆地及相应的弧形构造;挤压区形成弧形构造及相应的挤压-拉张盆地。中新生代以来,走滑断裂带最大水平位移量为550km。  相似文献   

10.
年龄的解释强烈依靠于构造热事件的发生温度和矿物的封闭温度,在缺少构造热事件的温度资料的情况下,很难对年龄数据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利用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计算了大别山东缘郯庐早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温度,获得了350~450℃的温度区间,并且多数温度值位于430~450℃之间.该温度值大于40Ar/39Ar法中自云母的封闭温度,从而由主要以残斑形式存在的白云母获得的年龄值记录了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时间,190 Ma左右的白云母年龄值为接近于韧性剪切带变形年龄的冷却年龄.并由此年龄和温度数据得出郯庐断裂带形成于大别造山带造山作用后期.该韧性剪切带形成温度明显低于所叠加的造山带高角闪岩相变质岩,也指示为造山后期走滑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大别山东缘郯庐断裂带早期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龄的解释强烈依靠于构造热事件的发生温度和矿物的封闭温度,在缺少构造热事件的温度资料的情况下,很难对年龄数据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文章利用白云母-绿泥石地质温度计,计算了大别山东缘郯庐早期左旋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温度,获得了350~450℃的温度区间,并且多数温度值位于430~450℃之间。该温度值大于40Ar/39Ar法中白云母的封闭温度,从而由主要以残斑形式存在的白云母获得的年龄值记录了郯庐断裂带的活动时间,190Ma左右的白云母年龄值为接近于韧性剪切带变形年龄的冷却年龄。并由此年龄和温度数据得出郯庐断裂带形成于大别造山带造山作用后期。该韧性剪切带形成温度明显低于所叠加的造山带高角闪岩相变质岩,也指示为造山后期走滑运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夹皮沟主剪切带基本地质特征及资源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夹皮沟主剪切带位于太古宙中朝古陆板块与元古宙蒙古海板块之间的缝合线上,受北西向的富尔河—古洞河岩石圈断裂带控制。金矿床多数产在主剪切带中,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多为深熔花岗岩浆产物,容矿构造往往为韧性剪切带或脆性构造破碎带内的片理化带。金矿床为少硫化物石英脉型。该带具有优异的成矿条件,是吉林省金矿主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郯庐断裂带南段安徽肥东西韦地区糜棱岩广泛发育,地表出露良好。通过对该地区进行细致的宏观和微观分析研究发现,韧性剪切带具有典型的左行平移特征;断裂带的持续走滑使糜棱岩带抬升并在浅层形成正花状构造;新生代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近EW向的强烈挤压,左行平移逆断层形成,并叠加于早期构造之上,从而形成当今地表所见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4.
湖北青峰断裂为一韧性剪切带。对其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系统研究表明,变形机制为简单剪切机制,形成时的构造差异应力平均值为137.92MPa,应变速率为6.713×10-15s-1。文章还讨论了断裂带的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从基性岩墙群区域形态差异、韧性剪切带产状特点、构造岩类型与矿物变形特征、区域褶皱样式差异等方面初步论证了走滑韧性剪切带的存在。认为南秦岭武当地区的构造格局不是前人认定的以推覆构造为主,而确实有走滑韧性剪切带存在。  相似文献   

16.
四川西部安宁河断裂带是南北向长达600km的深断裂带,属岩石圈断裂,具长期发育的历史。断裂带的构造岩以糜棱岩和碎裂岩为主。构造岩中石英和云母塑性变形清楚,绝大多数长石表现为脆性变形。断裂显示了压性和压扭性特征。透射电镜研究,其差应力为110~130MPa,应变速率在10~(-13)s~(-1)数量级。该断裂属脆-韧性剪切带。  相似文献   

17.
广东河台金矿的区域、矿田和矿床构造都是属于不同规模、级次及不同变形域类型的韧性剪切带,特别是控制矿床和矿体的是发育良好的深层韧性剪切带。河台金矿是典型的剪切带型金矿,所谓“剪切带型金矿”是受多级韧性剪切带构造控制,并以剪切作用为主要成矿机制的金矿床,可划分为剪切带糜棱岩型和剪切带脉型金矿,这两类是剪切带递进变形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滑坡等地质灾害往往受控于区域构造.狗磨湾滑坡隶属南秦岭印支褶皱系安康逆冲推覆构造带内庙岭村—长沙河区域韧性剪切带之中.该剪切带经历了多期活动,后期演化为脆性断层.对该韧性剪切带的研究是了解滑坡形成机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对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石英c轴组构及后期脆性构造的应力等变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庙岭村—长沙河区...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野外详细地质路线调查,结合各种尺度的构造研究和变形分析,确定了秦岭群南缘及丹凤群内韧性剪切带的存在及其分布范围。提出了该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及变形机制,估算了韧性剪切带形成时古差应力值,并对该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及形成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韧性剪切带的研究现状及金矿成矿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韧性剪切带的成矿理论研究,发展极为迅速,至今已具有较完善的理论和较成熟的研究方法。韧性剪切带在生产实践中获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更多地了解和掌握韧性剪切带构造与成矿的关系,运用了韧性剪切带的成矿理论去从事金矿的找矿勘察工作,发现了大批新的矿床,大规模地扩大了原有矿床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