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奥陶系储层是塔河油田主要目的储层之一,埋藏深,过去主要以直井开发,Φ177.8 mm套管多下至奥陶系目的层顶部。随着开发的进行,多数油井进入高含水和低产低效期。利用长期停产无潜力井、低产低效井进行侧钻,可以实现与周边储集体的定向沟通,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是实现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有效手段。为满足避水要求,侧钻时需上提造斜点至石炭、泥盆系地层,致使斜井段钻遇巴楚组和桑塔木组大段不稳定泥岩。  相似文献   

2.
注水吞吐采油技术是改善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裂缝水淹油水井数比失调和油井低产低效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其开发特征,从室内渗吸实验和矿场实际两种方法,建立注水吞吐井的产量递减测模型,并应用于油田实际,为注水吞吐采油技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高尚堡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低产低效井不断增多,而油田新增储量越来越少,老区油层后备接替层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油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对低产低效井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台肇地区低产低效井进行分类,成因分析,并制定实施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对措施效果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性认识,相信对低渗透区块低效井综合治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志强 《科技资讯》2011,(16):93-94
柯克亚凝析气田在勘探初期,遭受三口井无控井喷破坏,使得压力变化和流体分布复杂,开发调整与控制困难;尤其近年来,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采,主力油气藏已进入快速递减阶段,低产、低压、低效井大量产生,针对这种情况,柯克亚作业区对部分低产、低效井实施措施作业,但效果欠佳;为此,柯克亚作业区科研、技术人员在总结前期措施作业效果的基础上,重新对低产、低效及部分躺井进行了再分析、研究,以其动、静态资料为基础,将储层物性、平面连通性以及生产动态资料有机结合的方法,确定增产措施作业井,实施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白成玉 《科技资讯》2010,(20):121-121
针对欢127西莲花油层进入蒸汽吞吐开发末期,低压、低产井多,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进行水平井"2+3"开发模式研究,开展区块油藏地质研究、油层动用状况分析、油层水淹状况分析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在区块剩余油富集区域利用水平井技术在实施二次开发,改善区块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2008年结合靖安油田技术开发政策,分区块、分油藏选取有代表性的油井进行现场实验,通过采用低压试井仪器对低产低效油井生产时动液面下降速度和停机时动液面上升速度的连续监测,分析研究示功图和动液面变化规律,绘制沉没度上升和下降曲线,确定油井流入动态关系,间抽生产时的合理沉没度范围和启停机时间,达到供采协调、挖掘油井生产潜力和提高开发效益的效果。低产低效油井间开规律的研究,最终形成“方便、可靠、有效”的实用性软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抽油机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从油井间开机理分析入手,在确保油井不减产的前提下,摸索油井间开规律,经过现场与理论论证,准确确定了不同产量油井间开周期,解决了低产低效井能耗高、泵效低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抽油机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从油井间开机理分析入手,在确保油井不减产的前提下,摸索油井间开规律,经过现场与理论论证,准确确定了不同产量油井间开周期,解决了低产低效井能耗高、泵效低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10.
低产低效林改造是通过改善树种结构、提升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改善林木生长状况,使林分结构逐步趋向合理,生态系统更加完善.该文浅述了低产低效林改造的意义,并提出了改造措施,与林业工作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园园 《科技资讯》2014,(6):105-106
目前中国东部断陷盆地普遍已经进入了开发后期,综合含水率达80%以上,措施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本文通过深化认识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油藏基本特征以及剩余油分布情况,对其进行动态分析。通过对低效井实施堵炮眼补孔改层,转注水井,实施水井注聚调驱试验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断块的注采井网,协调注采关系,改善开发状况,提高储量动用程度。针对目前开发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调整原则并制定相应的调整意见及下步措施,以期对断块今后的稳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大庆长垣外围低产低效水平井比例较高,亟待开展水平井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研究等问题,开展了水平井、直井联合开发注采井网流线和压力分布特征研究。应用源汇理论及压力叠加原理,建立直井、水平井、压裂水平井以及直井与水平井联合开发压力场模型,采用Euler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模拟了二注、三注和四注3种井网形式的压力场和流线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完井方式水平井组压力场和流线分布特征主要规律一致;水井位于正对水平井的边井位置处,水井与水平井之间易形成线性推进;水井位于非正对水平井的角井位置处,不易形成线性推进,形成大面积的低压力区域;压裂水平井特别之处在于,水井非正对水平井时外侧裂缝压力梯度场大于内侧裂缝。通过与实际井组数值模拟研究的剩余油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最终达到指导水平井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开发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挤封质量,试验采用WPD新型复合高强度封堵技术进行挤封射孔段,挤封后达到了预期目的,钻塞后套管试压符合要求,WPD新型复合高强度封堵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今后低产低效井及水淹井封堵创作了条件,提高了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14.
自能热洗技术在长庆油田低产低效油井是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的一种,它主要是利用油井井口热源,用本井套管气或伴生气的天然气为燃料给原油加温后进行热洗井筒,这样不但节约成本,而且油井洗后效果显著。目前自能热洗技术在长庆采油厂应用以来,技术日趋成熟,同时在低产低效油井措施挖潜利用过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长庆油田在清蜡技术措施效果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对塔河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缝洞分布规律、储层的非均质性和连通性研究是提高该油田开发效果的基础.针对该储层的特点,提出了双重介质径向复合油藏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分析了模型油藏的压力恢复曲线的特征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对塔河油田试井资料进行了解释与分析.试井解释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集空间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所测试井压力导数诊断曲线形态的多样性,只有结合钻井、测井、地质及该井与其邻井的生产史才能对试井曲线做出较合理的解释;储层存在多种类型,但以径向复合类型为主;近井区物性好的井生产初期产量高,但递减快,而钻遇差物性储层的井可能是低产井或干井;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层非均质强,横向连通性有待深入研究.这些认识对该储层开发中后期的井网调整、措施实施及最终提高采收率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水平井漂浮下套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水平井钻井技术对剩余油挖潜举足轻重,是提高原油采收率及开发低渗透油层的重要手段,可降低综合成本、环境污染风险,减少生产占地,有效开发低效储量,提升油气田的产能和开发效益。目前大庆油田水平井随着水平段加长,导致套管下入困难,施工时被迫减少套管扶正器的数量,使套管居中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固井质量差。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研制配套了系列工具并形成了一套适合大庆油田水平井漂浮下套管工艺技术,目前现场应用115口井,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套管下入时效及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17.
川口油田主力油层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水淹井数量增多的现象。针对这些矛盾和技术难题,在精细油藏地质研究及开发动态分析的基础上,细分注采单元,制定了以细分调参为主的治理工艺技术。现场实施5口,对应的水淹井见效率100%,平均含水率降低22%,产油量明显上升,措施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多元热流体解堵增产工艺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渤海稠油油田冷采低产低效井,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增产引效工艺在非热采完井稠油油田解堵及增产效果。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解堵后,采油指数可恢复到初始采油指数的35%左右;同时多元热流体对稠油冷采井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多元热流体吞吐周期内采油速度较冷采有明显提高,平均采油速度由4.65 mL/min提高至8.37 mL/min,累计增油量220 mL。  相似文献   

19.
姬黄37区长6油藏属于低孔、低渗、低产的油藏,针对其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含水上升快、高含水油井增多、单井产量递减严重的情况,从地质、开发两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注水时机不当、单砂层注采关系不完善、个别井区注入水单向突进严重及地层堵塞等,对此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有压裂改变渗流方式、超前注水增加地层能量、精细注水改善水驱、化学堵水治理裂缝、改善注水水质防止污染、化堵调剖进行解堵等,达到了降低产量递减的目的.措施井平均单井日增油达1.35 t.  相似文献   

20.
川西坳陷高庙子地区沙溪庙组是典型的低渗致密砂岩气藏,该研究区地质条件复杂,储量难动用,采速低,稳产差,面临提高综合开采效益困难等问题。本文主要是对研究区气藏动态特征进行综合研究,为研究区气藏高效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本文首先建立了生产井类型划分标准将生产井类型划分为四大类,即高效井、中高效井、中效井及低效井。结合研究区生产井采气曲线、产量递减曲线等,分井组、区块对研究区气藏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区气藏产量递减、含水等现象,解释不同现象的主控因素,并结合地质特征和地层能量分析等,对研究区气藏开发的动态特征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对研究区气藏可采储量进行了预测,对其生产潜力进行了评价,并针对生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研究区下一步地高效开发提供方向及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