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家族区域的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现存实物的稀少和零散,使大量的研究仅局限于对实物个案的描述,而缺少对木雕艺术研究中史学视野上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土家族区域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实物遗存,以及同时期姊妹艺术、工具使用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历史分期,分析了其在起源期、发展期、高峰期、衰落期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分析了清代“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的特点,以及这一时期在大区域下的各个地方性风格,阐明了土家族区域木雕艺术发展史同时是一部经济发展史,更是一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黄杨木雕,因取材于黄杨木而得名,它创始于宋元,流行于明清,北京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展览中的《清代陈列室》存藏着元代的黄杨木雕《李铁拐》,距今已有660多年。1995年台北“敝帚斋95年展”展出的古代美术中,有10来件明末清初时期的黄杨木雕作品,这些珍品以雕工推之,当出福建、苏州的雕工之手,其中有一件小不  相似文献   

3.
木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呈现,很多时候这种艺术被普遍应用在室内空间设计领域。将我国木雕艺术与当代居室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我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流行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可以让大家深刻记忆我国传统文化,同时还可以增强室内空间的艺术内涵,所以它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喜爱。该文全面概述木雕文化的内容,通过多个层面实施剖析,同时探讨怎样把木雕文化与居室空间的布局有机联系起来,继而探讨中国木雕艺术在当代室内空间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4.
唐宋时期文人的漫游和宦游现象对人文山水名胜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其形成因素主要有:第一,文人的题诗咏叹;第二,文人的石刻墨宝;第三,文人的游历故事与传说;第四,文人的寓居之地。唐宋时期之所以成为人文山水名胜形成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有:第一,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最辉煌时期,各个艺术门类都达到了极高的地位;第二,文人有艺术审美的眼光,善于发现自然的美;第三,文人在漫游和宦游中体验的自然往往浸润着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使自然山水具有了人文的内涵;第四,著名文人有明星效应,引领众人去模仿体验。  相似文献   

5.
谈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槐松 《科技信息》2011,(28):252-252
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本文试图对传统木雕艺术的发展状况及其在古代室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湖北通山木雕为研究对象,以其传统木雕工艺特征作为研究的重点,引入现代需求和现代审美概念展开讨论,以期将传统木雕工艺与“现代”理念结合,拓宽木雕艺术市场,为通山木雕工艺的发展寻找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杨飞飞 《科技信息》2013,(22):152-15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兴盛繁荣的时代。秦汉四百多年的历史,国力强盛、疆土统一,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统治者们不仅加强对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而且还比较重视艺术的发展,尤其是把雕塑艺术作为统一功业,显示王权的宣扬手段,由此出现了大量的陵园雕塑和纪念功臣将帅的纪念碑性质的雕塑作品。在陶塑、石雕、木雕、青铜工艺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成就,创造了中国雕塑史上第一个艺术高峰,其意义极为深远,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彩陶装饰及非洲的木雕艺术的造型规律和艺术风格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做雕刻材料的民间工艺品,它历史悠久,风格淳朴,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广大收藏者的喜爱.该文简述了黄杨木雕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福建木雕艺术的特色,图文并茂地评析了福州、莆田两地黄杨木雕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0.
木雕艺术是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特色”课程。本文就木雕中的一般技法,(构思、选材、工具、雕刻步骤、表面处理)作了阐述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山水画是传统画中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自新石器时代产生到魏晋时期山水画都是作为人物背景出现的;六朝以后逐渐独立出来,到唐中叶产生了水墨山水画,两宋时期水墨山水画达到高潮,元代在着色上又出现浅峰山水,明清时期传统山水画在对前人成就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得以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本期《科技与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民间工艺“和雕塑艺术的重视,黄杨木雕.紫砂陶雕.陶瓷艺术.等等,这些传统而又创新的“工艺”,理应吸引着我们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一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一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一个是各路诸侯争霸的时代,一个是中国大一统的时代;一个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奠基时期,一个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成型的时期。所以研究这两个时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联系及其升华对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数学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态,结合历史发展,把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古代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的萌芽时期,从课程标准的产生至鸦片战争前夕(1840年);第二个时期从1840年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一时期西方数学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初步发展;第三时期是从1912年至1949年的中华民国时期,这一时期是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转折时期;第四个时期是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数学课程标准的探索时期;第五个时期是从1976年至现在,是我国现代数学课程标准的迅速发展时期。同时介绍了各个时期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情况,旨在理清我国数学教育的发展思路,使我们对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日佛教交流源远流长,公元6世纪左右,中国佛教便传向了日本,并在日本发扬光大。中国佛教交流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根据两国间的佛教交流中的内容、形式及其特点,大致可以把两国佛教交流划分为四个时期:中国佛教在日本的传入和传播;中国佛教在日本的发展;中国佛教的日本化;近代中日佛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具有徽派建筑风格与特色的黟县古建筑,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艺术宝库.黟县古建筑有三绝:民居庭院、宗族祠堂、石塔石坊.黟县古建筑最驰名的有三雕:砖雕、木雕、石雕.黟县古建筑最具文化特色的有两雅:楹联、题额.  相似文献   

17.
神幻之影——拉萨大昭寺吐蕃木雕的艺术风格与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分析了拉萨大昭寺内现存的吐蕃时期木雕,认为这些木雕以往学者们较多注意到其受到印度、尼泊尔等地古代文化影响,而较少留意其中受到中原唐代建筑影响的因素。而近年来我国考古学者在对大昭寺所作的实地勘测工作当中已经注意到,大昭寺的总体木构建筑明显的也受到内地风格的影响,融合有南亚与中原唐文化不同文化因素,成为吐蕃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有力物证。  相似文献   

18.
徽州古民居木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从早期的平面浅浮雕到多层透雕期间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拙朴粗犷到精美绝伦,凸显其审美观的衍变。徽州木雕寓意平安、吉祥、富贵、升迁等,艺术形式雕刻手法多样而丰富,是研究徽派地域文化的活证物,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天南地北     
木头雕像的公园在匈牙利的■吉奥塔德镇,有一座独特的木雕像公园,里面都是些用木头刻成的千姿百态的人和物的雕像。10年前,为参加在这个镇举行的国际木雕艺术比赛,许多国家的民间艺人和专家来到这里,他们一边构思、一边雕刻,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木雕艺术品。比赛期间,还举行了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吉祥物在当代社会有其独特的价值。为了使传统吉祥物在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焕发活力,我们应该设立吉祥物艺术研究所和吉祥物艺术家协会;积极研究、整理、开发吉祥物艺术,赋予传统图形新的内涵;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使吉祥物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