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淮河流域水质发展状况出发,采用模糊聚类法,利用环境、社会、经济的相关指标,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进行分类,指出:对沿淮第二产业发展的管理控制是当前淮河治污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频繁的水旱灾害和严重的水污染是治理淮河的两大难题,入洪泽湖口以上的淮河干流区尤其突出。通过分析近年来淮河干流区的水质情况,对淮河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从总体上看,淮河流域的水污染仍十分严重,防污治污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原因,提出消除水污染的建议。方法用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和产权理论进行分析。结果淮河流域水污染产生和更加严重的原因是淮河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广泛的外部性和产权不明晰。结论建立统一的淮河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机构是防止淮河流域水污染更加严重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以淮河安徽流域为研究对象,论述淮河安徽流域水环境现状和水污染主要原因,分析各行政区域在合作治理跨界水污染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成果,从5个方面提出淮河安徽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的建议: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推进淮河流域水权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跨界联合督察管理机制,完善水污染合作治理的激励机制以及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跨界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分析莆田南北洋河网水污染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莆田防治水污染实践,提出了宣教污染、节水减污、管道截污、绿化蓝拦污、清淤除污、依法治污、监管止等8个防治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污染团”事件折射出淮河治污的失败。淮河治污凸现了刑法的相对虚化、行政处罚的相对弱化和民法救济的 困惑。要避免类似的悲剧事件再次发生,法律在治理淮河中应当及时修正,完善刑法关于破坏环境行为的规定,加大违 法的处罚金额,强化行政处罚的监督和建立行政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流域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多部门具有涉水管理权限,跨行政区界河又涉及多区域利益,跨部门、跨区域的诸多利益冲突汇聚于流域,需要跨越行政区界、部门权界的合力.本文列举淮河治污缺失工业、建设、水利合力的经验教训,阐述了流域治污的和谐愿景,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体现合力的3个突破点为立论,论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先行建立4项制度、解决6项关键技术、明确流域治污两级首长负责制,彰显流域治污规划的和合目标,才有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流域污染治理效果不理想的多年实践,表明我国多部门具有涉水管理权限,跨行政区界河又涉及多区域利益,跨部门、跨区域的诸多利益冲突汇聚于流域.需要跨越行政区界、部门权界的合力.本文列举淮河治污缺失工业、建设、水利合力的经验教训,阐述了流域治污的和谐愿景,以<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体现合力的3个突破点为立论,论述中国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通过先行建立4项制度、解决6项关键技术、明确流域治污两级首长负责制,彰显流域治污规划的和合目标,才有科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倾力治理流域水污染,但是收效甚微,水污染状况仍在加剧。笔者认为,水污染的治理措施能否得到自上而下、自始至终的有力执行,是影响治污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最重要原因。流域内各地区利益不同,他们的利益具有"此消彼长"的特点,任何一方都不允许他方利益膨胀,为此,我国应该通过流域内各地区制衡的方式增加地方政府贯彻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的动力,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环境补偿的理念,提出了建立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理论依据,探讨了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补偿主体和补偿模式等相关问题,并结合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建立国家层面的水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具体建议。缓解三峡库区及其上游地区水污染治理资金短缺的矛盾,调动上下游合力治污的积极性,对流域水质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淮河水污染及其治理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提出应用流域生态系统的理论促进淮河水污染治理 ,并提出当前宜先行研究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淮河及洪泽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的成效及目前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洪泽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尹明锐  李汉平  汪苹 《科技咨询导报》2009,(34):116-116,118
淮河是我国九五计划中第一条进行水污染综合整治的大河。经过多年的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恶化的势头已得到初步控制,入河排污量明显下降,水质逐步得到改善,部分河段水体功能已得到一定的恢复,但其治理效果与国务院确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4.
嘉兴市地处太湖流域下游,水污染状况十分严重,必须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对策,集中治理截污排海和采用分散治污等多种措施来恢复河流自净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水污染的现状以及相关立法建议和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新的调查监测表明,尽管长江流域总体水质尚可,但干流及一些较大支流岸边水域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突出,水污染事故频繁,污染有向城市下游转移的趋势。专家坦言:长江流域水污染发展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流域各省市也相应了一些水资源保护措施。但由于立法和监管工作滞后,水污染治理投入不足,长江水环境恶化未得到根本的好转,流域水污染呈发展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专家呼吁针对长江水污染状况,除采取治污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利用立法和加强监管等预防性措施,以保护长江的水资源。本文通过对长江流域水污染的分析,结合实际,认为制定统一立法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并对立法的可操作性进行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视角,针对珠江流域水系发达,跨区域河流众多,区域各省生态状况、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具有相当的异质性特点,提出流域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构建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从流域生态补偿的主体、补偿的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生态补偿金管理、政府支持等具体制度方面提出了设想,以建立适应本区域的生态补偿长效法律机制。认为流域水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水污染防治体系中的突出环节,生态补偿机制是控制流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水污染设施运行进行监督管理,是为了提高水污染设施运行的效率,也是为了达到减少水污染目的,使民众生活在水质较安全的环境里。该文根据实际情况,浅谈了水污染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现状,对水污染设施运行的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略分析,提出几点个人的建议仅供环保工作人员借鉴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污染规划管理在现代化城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防止和治理城市水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使防止和治理城市水污染走向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轨道.本文将GIS技术应用于城市水污染规划管理,通过对水污染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水环境数学模型计算,对水污染物扩散、运移进行模拟,并详细的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在理论上作了一定的探讨,为城市水污染规划管理提供丰富的空间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水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水污染问题已经变得日趋严重。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水资源遭到污染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保护水资源就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从城市水污染的概况入手,分析了水污染带来的危害,探讨了水污染防治的现状及其特点,并通过对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的研究得出了城市水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水污染问题是无法绕开的话题,合理地开展水污染防治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该文首先对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控制技术的优化进行了探讨,力求为水环境质量改善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