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向东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237-237,239
铁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应高度重视大宗货物的重载运输,并积极采取技术措施,解决目前重载运输中的问题,努力提高铁路的总体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进铁路现代物流的发展势在必行,有利于体现铁路运输在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该文结合实际对我国铁路物流运输的市场环境做了分析,并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力进行探讨,并提出了铁路物流运输产品设计思路,进而提出了对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创新办法,以供相关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新形势下协调、健康发展是铁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分析铁路发展的各种矛盾入手,从政府支持、投融资改革、综合交通协调发展、铁路体系内部整合及改革等方面,对我国铁路优化运输结构,实现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出政策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兰保威 《科技资讯》2013,(34):20-20,22
作为一种现在已知的最有效的路上交通方式,铁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而铁路通信技术则是铁路运输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现状、影响铁路通信技术及铁路专网发展因素等方面的角度入手,提出对于铁路通信技术及铁通专网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现代铁路通信技术及铁通专网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现价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地的交流与沟通,这就直接导各种物资运输以及客流运输的不断增加.进而给我国的公路以及铁路等交通运输带来较大压力,所以国家为了有效的缓解这种运输压力,加大了对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工程概预算作为项目工程建设中工程造价以及施工作业的指导性文件,在实现降低工程成本以及控制工程造价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结合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如何提高项目工程建设中概预算的编制质量进行详细的探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铁路是国家一项重要的公共设施,是几大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与铁路运输安全密切相关的铁路电力是一个由多种设备组成的完善系统,也是一个由电网供电和铁路交通部门进行独立管理和协调的电力网络。铁路交通运输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连接作用,而与铁路运行密切相关的铁力电路系统在铁路正常安全运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电力系统部门已经开始意识到:要利用各种高科技术,特备是要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将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在铁路建设中,以此增加铁路安全运行的可靠性。本文主要是从铁路电力自动化出发,重点分析探寻了其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杜涛 《广东科技》2004,(6):68-69
我国河流众多,特别是南方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一带,因此船舶运输在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如何提高船舶运输的效能,节省运输时间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发展高速船舶将是船舶运输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周旻 《科技资讯》2014,(7):240-240
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对国内旅客以及货物的运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运输方式,铁路在近年来有着巨大的发展和变化。本文从交通运输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出发,主要通过对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以及高速铁路提速历程等的简单研究,谈谈对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感悟。  相似文献   

9.
1 对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作用的再认识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它既为工农业生产流通服务,又为地区间的物资交流和人民生活做贡献.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人口众多,资源布局分散.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情况下,交通运输,特别是铁路运输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仅是由于它在经济领域表现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而且表现为它除完成国家指令性运输计划外,并在商品经济中作为国家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手段而具有的特殊职能.除此而外,铁路运输的作用不仅限于经济活动的  相似文献   

10.
“先通后备、分期投资”是现阶段发展铁路事业的手段,其目的是“分流补白、速成路网”,以便“四个现代化”这件全民族的伟业能在运输畅通的情况下如期在本世纪末实现。本文主要论述:在尽量节约初期投资的情况下把铁路设计并建设成这样一种工程,即既能满足初期运量要求,又有发展余地,保证运营不留病害;相运量逐渐增长之机,分期逐步加强。尽量节约初期投资是我国具体国情所决定的:国家建设、资源开发急需铁路,而既有铁路远未成网,不敷使用,急待发展,但是资金有限、材料不多。因此,“先通后备、分期投资、分流补白、速成路网”是解决我国当前及中、远期运输问题的最捷途径。为大量节约初期投资,建议考虑牵引动力的发展和车辆结构的现代化情况按自然条件采用较陡的限制坡度,较小的曲线半径;某些运量发展较小的铁路在特别困难地区可采用米轨。我国多山,丘陵和山区占65%以上。在山区内限坡6‰与12‰工程造价相差30%~50%,工期也相差甚远。作为先行来说,铁路的工期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铁路的复苏1989年11月,日本运输省召开“面向21世纪,90年代日本交通运输政策审议会”.会议把日本铁路新干线整备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再利用作为重大课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很多专家和有识之士回顾了日本铁路发展的历程,一致认为“80年代是日本铁路运输走出低谷向复苏迈进的激动人心的时代”,并结合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提出“国家不能把铁路仅视为单一的运输手段,而应当从国土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铁路的功能,充分发挥铁路的优势,并与其他运输方式进行有机结合,面向21世纪进行90年代铁路的再开发”.  相似文献   

12.
运输化理论的提出为从经济上解释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基本理论框架,也推动这一领域近年取得一系列新成果,“脉冲式发展”的研究为运输化阶段内部各种运输方式演进和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阀值理论则从成本角度说明了人类社会经济为什么会以运输化为开端进入全新的现代发展时期。铁路货运需求增长变化的四阶段模型通过准确刻划铁路的历史发展轨迹,从又一个角度验证了运输化有关阶段的演变过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运输化的阶段性也决定了该国运输发展战略的基本选择。  相似文献   

13.
倪兰亭 《甘肃科技》1998,14(5):27-2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给交通运输的各行各业提供了改革、发展的宽松环境,使交通运输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相比之下,高速公路的大量兴建,国有公路干线的拓宽改建,民航线网的大幅扩展以及水运的掘起,使铁路运输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发挥自身的优势,市场占有份额日益下滑。如何充分发挥铁路货运优势,重塑货物运输的“大动脉”、“主力军”形象,是铁路企业当前急需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铁路货运及其它运输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拟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l铁…  相似文献   

14.
铁路在我国货物运输中的骨干地位,纵然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我国交通发展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形成相互衔接、互相补充、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统一完整的交通体系。因此,铁路虽然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但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垄断、包办货物运输的所有领域,应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序竞争、联合协作、协调发展。在我国货物运输中,铁路应正确定位、找准重点发展方向,以便集中全力,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能力,分层次、有重点地发挥铁路货运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铁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国家交通体系的骨干和人民群众出行的大众化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具有运输能力大、成本低、占地少及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许多优势。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大众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对铁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成为铁路部门的主要努力方向。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京津冀交通运输系统协同发展问题,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协同发展效度评价模型,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从业人员和基础设施投资额作为输入项、货运量和客运量作为输出量,基于2003-2012年相关数据,对京津冀交通运输系统铁路、公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中各系统内部、两两子系统、三子系统之间协同发展程度的协同效度、发展效度和综合效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各运输方式协同发展度较低,在发展规模上比例不适当,运输系统协同发展能力未能达到最优.要实现京津冀交通运输系统各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需要平衡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不同运输方式网络衔接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政策促使铁路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尤为明显,随着交通运输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铁路行业货运发展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铁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如何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有效的策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铁路行业货运发展未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该文将结合铁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对货运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使运输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对于我国来说,当前阶段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为铁路,不管是人们的日常出行或者为货物的运输都需要得到铁路的支持,铁路对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铁路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铁路工程的高效化以及便捷化,促使我国铁路通信工程的质量在逐渐上升。本论文通过对铁路通信工程常用无线通信技术的以及主要特征进行论述,对铁路通信工程无线接入网的现状进行研究,最后分析了铁路通信工程中无线接入网的发展趋势,旨在为铁路通信工程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中国交通运输碳排放总量层次和强度层次影响因素模型, 使用Johansen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交通运输碳排放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结构、运输装备能效水平、运输组织水平和基础设施密度等因素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国内生产总值、铁路运输占比、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百人电话拥有量和公路路网长度对交通运输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74%, -2.60%, 2.01%, -0.68%和0.17%。因此, 在经济正常发展情景下, 提升铁路等低碳运输方式的比例, 推进降低传统汽车燃油消耗水平, 推广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加快智慧交通发展, 有助于控制交通运输碳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铁路运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居骨干地位。目前,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其地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仍有所下降,存在着很多问题。1存在的问题1.1铁路运输业属性不确定在市场经济体系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基本属性都应明确,这样该行业才能根据自己的行业属性来确定自身在这一体制中的行为。在中国的运输市场中,公路、民航都已经以市场主体的身份来参与市场活动。但铁路运输业的属性一直没有明确,即铁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究竟是纯粹公益性行业还是市场主体是不明确的,其属性处于模糊状态。当国家要求铁路无条件或部分有条件的满足国家的社会经济目标时,国家似乎将铁路当成纯粹公益性的行业,使铁路无法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获取应有的经济收益。当国家要求铁路尽可能多的为国家上缴利税时,国家似乎又将铁路等同于其它市场化经营部门,要求其在市场中获取较高的收益。国家对铁路不予明确定位,以双重目标要求铁路,导致铁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没有很大竞争力。1.2企业运行体制落后首先,我们的运输企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铁路运输企业产权关系尚未理清,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问题还没有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