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力之友     
陕西华阴市一位新读者的信 我在校图书馆看到了一本97.2的《知识就是力量》,精彩的内容让我对贵社的这本杂志爱不释手,在这里我要说句实话:“贵社的此刊物是我读过的所有中学生刊物中最优秀的一类!”(编者:感谢您的鼓励,我们要继续努力。) 可是我在书店里买不到此刊,去邮局也错过了订阅时间,所以想询问您如何购到98年的《知识就是力量》,望您能成吾之美。  相似文献   

2.
犯了罪的同学可否获得“社区矫正”待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 最近,我在报纸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犯了罪的人可以不关在监狱接受改造。而让他们回家,在社区里进行“社区矫正”,参加公益劳动。接受教育。我的一位同学读高一时因盗窃被判刑4年,到现在已经服刑2年了。请问,他是否很快就可以回家进行“社区矫正”了?  相似文献   

3.
路内的新作《云中人》终于来了. “成长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还未尘埃落定,据说《云中人》又是另一个三部曲的开端.对于许久没有新作出版的路内,《云中人》很重要,因为他既不能继续流连于青春的骚动和哀愁之中,却也不敢轻易地改变方向.可以说,《云中人》是路内的转型之作.我是在忐忑中打开书的,我害怕读到的是另一个“阿乙”.然而,当合上书的时候,我承认,它击到我了,并不是好的击到了我,而是古怪的击到了我,就好像书里写的一柄木榔头,钝重又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认为量子物理是普适的真理,那你就应该相信有平行宇宙-- 尽管我的同事都知道它,但却几乎没有人真正读过它--2007年为了庆祝其问世50周年.休·埃弗雷特(Hugh Everett)博士的论文手稿被刊登在新书<多重世界解释下的量子力学>中.我依然记得,当我在伯克利研究生院后面的小书店里找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多么的兴奋,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这是我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书之一.--马克斯·蒂格马克  相似文献   

5.
淘书的乐趣     
尽管时下的电子出版物风起云涌,大有纸出版物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传言,但我仍然改不掉在旧书堆里寻觅过时的古旧书籍的积习。有此同好的藏书家把觅旧书称之为“淘书”,这个“淘”字生动之极,意思大概是找旧书譬著“沙里淘金”,从浩若烟海杂乱无章的书堆里谋一本梦里寻它千百度的好书实属不易。然而窃以为,淘书之乐在于“淘”之过程,“淘”了半天终于有了意外  相似文献   

6.
我有一个靠床夜读的习惯。这天晚上,我枕着靠垫斜躺在床上,就着床头灯的柔和光线,在舒适地读报。忽然,一篇叫做《人类进化罩疑云》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读着读着,我被文章引出的一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住了:“人类停止进化了吗?”一时间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睡。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现代人类的进化,曾经有着令人惊叹的发展过程。早在1871年,达尔文就在其出版的《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已为我们提供了人类起源于低等动物的证据,用解剖学和胚胎学的材料,说明人类同高等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和个体发育基本相似,并且还在书中进一…  相似文献   

7.
正杨绛先生曾说:"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一本书,就是一道门,带你通往未知领域。对于个人来说,读书也是成本最低的投资。2020年伊始,一场疫情给原本正常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许多人不得不宅在家中,也因此有了更多时间静下来读书思考。在宅家的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和书"相处"。我之前的阅读都是碎片式的,可能十几天,甚至一个月才读完一本书。但宅家的时间可能是因为心比较安定,阅读的速度变得非常地快,有的时候一天就可以读一本书。读了各式各样的书,也让我明白了各式各样的道理。  相似文献   

8.
震旦鸦雀,初闻此名被“震旦”二字吸引。尝于学生时代读沈括《梦溪笔谈》,其中在《雁荡山》一文中云:“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荚蓉峰龙湫”,虽不识这阿罗汉诺矩罗何许人也,却从此方知“震旦”乃中国的古称。后来又知道了一段距今约8亿~5.7亿年的地质年代,被称为震旦纪。  相似文献   

9.
知力之友     
我是在校的一名大二的学生。去年来到大学校园,我在学校阅览室认识了《知力》。当时吸引我的栏目是“古文明巡礼”系列,世界各国那不同的历史,风俗文化,风景名胜,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我的心。另外,我是一名科幻迷,“科幻世界”这一栏目,更加拉近了我和《知力》的距离。 在一年的阅读中,我发现《知力》的质量在提高。今年的前几期,书中介绍纯科学的文章篇幅较长了些,读起来有些枯燥。后几期同样是介绍科学知识,短小精悍的内容却非常吸引人,慢慢地,我对其他栏目兴趣也大了起来。每一期通常要读好几遍。真心希望增加篇幅后的《知力》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0.
知力之友     
“知力”给我带来了力量 我是一名高二学生,去年在学校阅览室认识“知力”,便被它深深吸引。它内容丰富,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读后令我大开眼界,我觉得它是我们青少年不可多得的优秀科普杂志。今年订阅了贵刊后,我认真读了6期,觉得扩版后贵刊办得更好了。我尤其喜欢其中的“特辑”、“本刊专栏”、“大视野”,还有中间精美的彩插。  相似文献   

11.
我那天正在书店里独自翻寻着井上靖的全集和雷马克的另一部作品《里斯本之夜》。忽然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清脆的高跟鞋声从书库外面传来。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人的声音了,我立刻从书库里跑了出去,想在那些玫瑰来临之前看一眼我的同胞。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单位资料室看到了《世界科学》。打开第一页时,我就被丰富多彩的目录内容深深吸引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空间科学”、“科学评论”、“今日启明星”……所有这些,是我一直渴望了解又难以在其他杂志获得的崭新领域。我继续翻开后面的内容,仔细地阅读着,每篇文章流利的文笔、严密的逻辑和精益求精的学风,再次打动着我、吸引着我。我如饥似渴地读着、看着,仿佛进入了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王国。在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之舟里,我懂得了大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真谛,大至宇宙天体、中至人体生…  相似文献   

13.
悖论消失     
数学中某些最有争议性的问题与逻辑悖论有关。最深奥的悖论是一些自相矛盾的陈述,其中最有名的是下面这样一个陈述:“此旬是谎言。”为了分析这样一些陈述,数理逻辑学家们在定义它们的各项时必须非常谨慎某些悖论经严密推敲仍然站得住脚而如果它们真是如此的话,它们就揭示了逻辑思维的局限性。其它某些悖论一经仔细分析就不攻自破了。下面我将提出我对这样一些悖论的看法读者们可以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
知力之友     
我认识贵刊是在那令我们这一代人终身难忘的年代——1968年。当时我正在上小学四年级,上课已不正常。一天,无意中看见和哥哥正在看一本“画报”,我随手拿起一本看了起来,立刻,就被其中“点点滴滴”的一些科普小栏目所吸引,不自觉地就一篇篇、一本本看了下去,直至全部看完30几本。后来才知道叫《知识就是力量》,是我当工人的父亲从一位大学教师那儿得到的,因为老师怕被烧,就送给我父亲,说是让孩子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位老师惨死在文革中,至今我们也不知他的姓  相似文献   

15.
都是机箱惹的祸前段时间拆爱机做了一次清洁,可重新装配好后我却发现软驱竟然“罢工”了———每次读盘都说“磁盘未被格式化”,用清洁盘清洁磁头后依然如故。我反复检查了软驱的连接和设置,甚至把软驱线都换了,仍没有解决问题,看来软驱真的“牺牲”了?我找了一只新的软驱照原样上好,竟然还是一样毫无动静。后来在拆装中我却偶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机箱里不行的软驱,在被拿出机箱后却能读盘了!这证明软驱是好的,但为什么在机箱里就用不了呢?我把软驱重新装回机箱里,希望能找到原因。这时软驱奇怪的读盘声提醒了我:软驱正常读盘时发出的…  相似文献   

16.
电子化阅读已成为时尚。上网读书去———读书人的一片新天地!然而有许多“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比如,你在某个网站惊喜地发现一部好作品,它常常被标榜为“独家”、“最新”的,这没错,但由于商业性原因它是“连载”的,被故意分装在数十甚至上百个网页里。激动地打开网页,只见各种广告如闪烁的霓虹,友情链接琳琅满目通向四面八方,而你真正想看的东东只是中间一块小豆腐干。你必须有足够的耐性频频点动鼠标看下去。假如你一时看不完,或看了还想再“复习”,或想节省一点上网费,一页页好不容易将它载进硬盘,却发现它是个庞然大物,且脱机阅读常…  相似文献   

17.
神人鬼     
我这篇评论用这个标题,自有道理。因为最近读了一本书感受颇深,书名叫《神之谜》。天地之间,到底有没有“神”和“鬼”呢?这本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如今却被《神之谜》的作者搅混了,因为作者的“研究”证明了“神”和“鬼”是“实在物”,也就是说,神与鬼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这就不能不议一议、评一评神与鬼了。 什么是神?“神也叫神仙、神灵、神道。它是宗教和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物质世界。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存在。神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人们不能理解和驾驭自然力量以及社会力量时,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  相似文献   

18.
197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库斯奇对所谓的“魔鬼三角”提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结论,并写在了自己的《百慕大三角解密》一书中.当时,他调查了有关百慕大三角的书籍和文章里的说法,仔细挖掘被其他作者忽略的记录,由此发现在百慕大三角发生的许多“离奇”事件其实一点都不离奇.  相似文献   

19.
心理咨询室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一学生,近来遇到一件烦恼的事,令我坐立不安。进入新的学校已经一个学期了,期间还进行了7天的军训,同学之间都已经比较熟悉。同学们在一起常有说有笑,非常开心。可我不知为什么,总插不上话,有时我想让大家开心,说几句俏皮话,不但没人笑,反而弄得大家都很尴尬。我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会被同学们看作“另类”。我真的很想与他们一起享受轻松、快乐和融洽的学习氛围。老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教教我吗?独行者“独行者”:我能理解你的心情,无法融入群体生活,不被同伴接纳,确实是件令人难受的事,但绝不是一件不可改变…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体育锻炼、合理膳食等都是获取健康的有益途径.读有益的书,也是一种保持身心健康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