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从管理知识的新视角出现的背景与原因分析入手,认为传统的主流管理知识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然后对管理知识的基本类型及特征作了介绍,着重分析了管理知识新视角获取的有效途径。指出这种管理知识可以有助于企业管理者领导其企业不断变革进入更高层次的,焕发生命活力的动态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知识的转移导源于知识资源的稀缺以及分散的知识与决策权的不匹配,它涉及到知识的增量过程和知识存量的应用两个方面。基于对知识与信息内涵的理解,知识的转移可分为发送知识、管理和传递信息、接收知识三个过程。本文详细分析了这三个过程,并进而以企业组织的成长和组织结构的历史演进为例解释了知识转移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知识网络已成为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对知识网络的兴起背景、定义、类型、成因及过程、治理机制与运作模型等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知识网络的局限性,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以期为中国企业等各种组织间网络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豫 《今日科技》2001,(9):27-28
知识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彼得·德鲁克早在1965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互联网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件系统等工具,迅速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他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积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一、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二、增加企业利润;三、降低企业成本;四、提高企业效率;五、建立企业新文化。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研究文献进行概述。进一步,对12部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著作进行批判性评论,并对国内与企业知识管理直接相关的5篇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按主题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认可的知识管理及企业知识管理定义,并给出了OEM企业知识管理的定义及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6.
佟宝同  程建钧 《科技信息》2009,(26):178-178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逐渐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资源。作者研究和分析了在企业信息门户上实施新型的知识管理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可行性,借助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和PDCA循环机制,创新性地提出统一知识管理模型的技术解决方法和理论框架,并指出统一知识管理模型是对一般信息和数据的提升和智能化应用,建立起企业的“人与内容及沟通场所”的关联.提升企业用户的体验效能、增强企业内容管理的能力,促使企业员工间的协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决策得以改善,发挥企业知识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7.
知识获取一直是知识工程的难点之一,是专家系统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管理专家知识的特点,提出了管理专家知识的获取过程、方法及方法学。我们认为,管理专家知识的获取方法和技术目前还不成熟,有待深入研究,才能逐步解决知识获取这一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8.
客户知识管理是将客户知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从而创造和维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客户知识的管理主要是研究客户知识的获取、共享及创新等。而客户知识的获取则是客户知识管理的开端,本文从客户知识获取的角度探讨了企业应该获取哪些客户知识并如何获取这些客户知识。  相似文献   

9.
企业危机管理、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战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企业危机管理的动态发展模型,分析后认为组织学习和知识的供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次,提出为了确保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效果的落实,应该采用三环学习的模式;最后,建立了在三环学习模式下的知识管理执行过程和战略,以保证企业危机管理的知识供给。  相似文献   

10.
李直 《科技智囊》2003,(12):72-75
知识管理:“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一向高举知识管理大旗的中国惠普公司在母公司与康柏的合并过程中,以其首席知识官(CKO)离职作为标志,暂时将知识管理搁置起来。这给关注和从事知识管理工作的人士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人们再次溯本求源:知识管理究竟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是“雪中送炭”,抑或是“锦上添花”?两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管理专家高建华和邓文彪各自阐明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甚至多少有交锋的味道。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同样坚信,新经济时代中,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并且是与业务工作紧密联系的核心部分,只要从影响业务工作的实际问题出发,就能容易地找到知识管理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从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知识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挑战、知识创新的定义、实施以及信息网络的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对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知识管理是对人和人产生知识过程的管理,以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运营为目的。知识管理已成为技术和组织的基础构件。知识管理对于解决企业核心业务运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因此,知识管理对于企业革新观念和调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晟宇 《科技资讯》2023,(2):219-222
企业知识是影响企业运营状态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社会时代,企业知识与企业内部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了企业管理的热点话题。为了更好地认识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性,该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内的1997—2021年企业知识管理1 772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根据标题、摘要、关键词、作者构建可视化知识图谱。通过分析得出,我国20多年的研究分别以知识管理和企业知识管理为主构建双核心研究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引用重点从知识经济逐步发展到知识管理体系,近年来的国内对企业知识的研究逐渐与档案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加深了企业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研究层次。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如何进行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促进企业利润增长的因素中,知识因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发展,知识管理在当代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现代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库、设立知识管理组织体系、建立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设施、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定鼓励知识创造和转移的激励措施、建立知识管理实施评估体系来有效实施知识管理。  相似文献   

15.
面向ERP系统实施的知识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管理可以从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有力地支持ERP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从选型、安装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的实施工作。笔者通过较为广泛的调查分析 ,并结合亲自参加过的我国若干机械制造企业ERP项目的实施经验 ,根据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 ,探讨了ERP系统实施中的知识管理问题 ,从系统选型、安装到使用三个阶段 ,以及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设计两个方面 ,初步构建了支持ERP系统实施的知识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组织知识需求的诱发与知识需求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组织的任何事务都会需要知识指导 ,如果组织现有知识储备不能满足需要 ,就会诱发新的知识需求。本文通过对组织的调研分析 ,认为组织知识需求的管理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捕捉知识需求诱发、知识需求分析、知识缺口分析、选择融知途径、融知管理。组织知识需求诱发因素可分为四个大类 :发展性诱发、治疗性诱发、环境机会诱发和环境威胁诱发。组织的某项事务的整个过程会对知识需求有着五个层次的诱发 :先兆诱发、轻度诱发、明显诱发、持续诱发和诱发终止。根据知识管理者介入知识需求管理的时机将组织知识需求管理分为卓越、有效、平庸、失败、空缺五个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企业集成化知识管理系统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企业管理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 ,如何在庞杂的外部与内部信息中提炼企业所需要的知识 ,并有效管理企业各类知识的获取、生产及扩散等过程 ,提升企业基于知识的能力 ,是企业生存的关键。该文在分析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并提出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结构 ,然后分析企业知识层次的结构与特点。最后 ,文章给出一个集装箱码头工程建设的集成化知识管理系统的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力资源视角对目前有关高校与私营企业之间知识转移渠道的学术研究成果予以述评,给出了文献分析的一般框架,明确了在面向高校一企业知识转移的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认识缺陷。分析表明:具有最高“关系强度”的知识转移渠道最受企业重视,而大多数知识转移渠道目前并未制度化和正规化。结论认为,在高校.企业的知识转移方面存在显著的管理挑战,这要求对个体参与知识转移的性质和程度有深入的了解。但是,现有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知识转移的结果而非过程,因此,未来研究需要重视对个人和组织层面知识转移过程的分析,从而为更优决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凡是知道知识管理概念的人都知道知识的共享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所以许多机构把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实施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在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让员工共享已有的信息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员工为什么不共享知识?除了受整个社会的文化影响和个人生活与发展的环境作用外,在组织内造成员工不共享知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和制造业知识管理的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制造业知识管理体系中的层次结构,指出智能化制造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利用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