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单制造商通过单零售商销售品牌产品的供应链中,建立制造商有权开通直销渠道与零售渠道竞争、零售商有权提供自有产品与品牌产品竞争的供应链竞争模型.在双方进行Nash定价博弈的框架下,研究了开通直销渠道和提供自有产品的条件、双方的定价策略和供应链的均衡结构问题.结果表明:当直销渠道的操作成本和自有产品的单位成本较低时,双方的竞争可以降低因双方独立决策而引起的"双边际效应"的负面影响,实现"双赢".制造商应提高顾客对直销渠道忠诚度,零售商应提高顾客对自有产品忠诚度,同时缩小两种产品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质量的制造商品牌相比低质量的零售商自有品牌更易遭受供应中断的现象,构建一个零售商“订购+销售”的两阶段博弈模型,考虑产品质量、采购成本及供应稳定的三维异质性,探究制造商品牌+自有品牌产品组合的定价与采购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品牌无法交付时,若产品质量差异较大,与两种产品均交付的情况相比,零售商通常会降低自有品牌的销售价格,采购更多的自有品牌与更少的制造商品牌从而减轻供应中断风险的负面影响.随着供应不确定性的升高,零售商对自有品牌的订购量进一步增大,可能会出现自有品牌的库存现象;有趣的是,当产品质量差异较小时,零售商会围绕制造商品牌制定销售策略,面对更高的供应中断风险反而会增加制造商品牌的订购,通过提高自有品牌的销售价格,诱导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制造商品牌.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租赁商三者组成的且面临外部C2C转售平台入侵的租售混合渠道供应链,考虑消费者对购买和租赁产品的价值感知存在差异,研究消费者价值感知差异系数对C2C转售平台入侵和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消费者价值感知差异系数(下称“感知差异系数”)较大时,C2C转售平台不会入侵;当感知差异系数为中等或较小且入侵固定成本和单位生产成本均较小时,C2C转售平台则会入侵,该入侵使得零售商和租赁商均减少订购数量,从而对零售商、租赁商和制造商均产生不利影响;但当感知差异系数中等偏大时,入侵能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  相似文献   

4.
双渠道竞争环境下的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双销售渠道和双回收渠道并存下的闭环供应链中,分别以制造商和零售商为博弈领导者建立闭环供应链定价模型;研究和对比了两种不同市场力量结构对均衡产品零售价、产品批发价、制造商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零售商利润和第三方利润的影响;分析了再制造成本、双销售渠道竞争系数和双回收渠道竞争系数对渠道成员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主导市场时,产品零售价、直销渠道产品零售价和产品批发价往往低于零售商主导市场情况下的各种价格;而废旧产品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制造商直接回收渠道回收价和制造商给第三方回购价不仅取决于市场力量结构还取决于消费者对第三方回收渠道回收价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存在网上直销以及实体店的双渠道供应链中,只有实体销售商有进一步体验以及披露产品信息的情况下,制造商的两种"搭便车"效应对信息披露决策和定价决策的影响.建模描述了供应链两个渠道的终端消费者效益,得出纳入消费者关注度和信息搜索成本的渠道需求,分别得到单一和双重"搭便车"效应模式下供应链的定价策略和零售商的信息披露条件,分析了信息搜索成本、消费者关注度以及渠道间产品质量差异对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通过两种模式的对比,得到终端搭便车效应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决策影响.研究发现:考虑搭便车时,零售商只有在产品质量处于一定区间且批发价足够低时,才会披露质量信息;信息搜索成本增加、渠道间产品差异缩小以及消费者对渠道产品关注度提升,都将一定程度地抑制零售商披露信息的意愿;终端搭便车使得零售商更不愿意披露信息,但消费者关注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双重模式下零售商披露的信息将多于仅有批发价搭便车时的情况;终端搭便车效果系数足够高时,终端搭便车效果越好,制造商更愿意付出一定代价引诱零售商披露信息.  相似文献   

6.
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开辟在线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研究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定价策略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三种定价决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解.分析了渠道权力结构、零售商的在线渠道选择以及消费者渠道忠诚度对最优定价策略和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开辟在线渠道时,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情形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不利的;不论在哪种博弈情形下,零售商开辟在线渠道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品牌制造商NB产品感知质量的提升策略,即选择是否披露NB产品增值功能以及披露格式,建立了零售商只销售NB产品与同时销售NB和SB产品两种情形下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逆向递推法求解两情形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研究发现,零售商引入SB产品会改变制造商感知质量提升策略的选择,并降低制造商的利润,但制造商通过提升NB产品感知质量可以降低零售商自有产品引入对其造成的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8.
由于产品绿色水平受制造商绿色投入努力的影响,考虑供应链成员均采取风险规避行为,建立了双渠道绿色供应链集中与分散式决策动态策略模型,通过二部定价成本共担契约协调供应链成员合作,并采用数值分析验证结果。研究表明:随时间推移,线上销量较高时,制造商绿色投入努力与消费者绿色偏好、制造商容忍度、协调契约下零售商容忍度正相关,与分散决策下零售商容忍度负相关;集中决策下产品绿色水平、制造商绿色投入努力、制造商直销价格、系统总利润均高于分散决策,零售商销售价格低于分散决策;当分担成本比例与固定费用满足一定条件时,二部定价成本共担契约能够完美协调供应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品牌制造商NB产品感知质量的提升策略,即选择是否披露NB产品增值功能以及披露格式,建立了零售商只销售NB产品与同时销售NB和SB产品两种情形下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逆向递推法求解两情形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研究发现,零售商引入SB产品会改变制造商感知质量提升策略的选择,并降低制造商的利润,但制造商通过提升NB产品感知质量可以降低零售商自有产品引入对其造成的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10.
自有品牌质量定位是自有品牌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在考虑自有品牌相对制造商品牌成本差异的条件下,探讨不同质量定位的自有品牌引入策略及其渠道效应.研究表明:当低质量制造商品牌的批发价格足够高时,适合引入廉价自有品牌;当高质量制造商品牌的批发价格足够高时,适合引入溢价自有品牌.无论引入何种自有品牌,不同制造商品牌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均下降,但下降程度会随着自有品牌相对成本优势下降而减少;引入廉价自有品牌时,制造商品牌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下降程度均会随着自有品牌质量提高而增加;引入溢价自有品牌时,制造商品牌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下降程度均会随着自有品牌质量提高而减少.无论引入何种自有品牌,制造商品牌的利润均会下降,但其下降幅度会随着自有品牌相对成本优势下降而降低;无论引入何种自有品牌,零售商利润均会提升,引入廉价自有品牌和溢价自有品牌,其提升幅度会随着自有品牌相对成本优势下降或自有品牌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三类自有品牌中,引入溢价自有品牌对零售商利润的提升更显著.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引入何种质量的自有品牌,渠道的整体利润均会增加.  相似文献   

11.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launching a new private label produc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ith the buyer's market strengthening, retailers have begun to lead in product development by introducing their own private label products. The success of such a new product launch relies on transmission of demand information along a supply chain, yet this new phenomenon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ddress such an issue by modeling vertica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a supply chain consisting of a retailer and a manufacturer. The retailer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a new private label product and knows the demand of the product to be either high or low, while the manufacturer only knows the prior distribution of the demand typ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whether a wholesale-price contract or a two-part tariff contract can facilitate the manufacturer to identify the demand typ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part tariff contract is always effective in realiz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s long as the retailer's reserve profit remains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建立存在质量不确定与检查错误下的报童模型,比较分析全检、抽检、分批抽检以及组合策略在分散式与集中式供应链中对零售商订购决策与质量控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次品率的增加会降低零售商订购产品的动因,但会增加组合策略下零售商的订购量与利润,同时对集中式供应链中全检策略下的零售商有利;比较策略可知,在分散式供应链中,若次品率较低,则分批抽检策略最优,而随着次品率的提高,组合策略会更优,而在集中式供应链中,全检策略最优;此外零售商质量控制策略的选择受到检查精度、责任成本、次品率阈值、抽检数量以及分批次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最优策略不尽相同,但不会改变零售商利润随次品率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公平参数的供应链柔性合同优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从公平的角度研究了供应链柔性合同(收益共享合同和回购合同), 以公平作为参与人的私有信息为出发点, 在市场需求随机的情况下, 就供应商强势、零售商弱势和零售商强势、供应商弱势两种市场占有率情形, 分别探讨了公平对收益共享合同和回购合同的影响. 研究表明, 公平对零售商的订购数量并没有影响, 即在完全理性条件下, 零售商不会因为个体的公平而去选择偏离市场需求的订购量, 但是在公平参数的影响下供应商(零售商)对收益共享合同和回购合同参数的选择范围将大为缩小.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在既定的订购量下供应商将倾向于收益共享合同还是回购合同.  相似文献   

14.
在碳交易政策下的两级低碳供应链中,针对供应商可能利用私有成本信息增加自身利润损害零售商和供应链绩效的问题,探讨供应商投资减排后不同主导力量下供应商的成本信息谎报行为和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发现,供应链主导力量对供应链利润在供应链成员间的分配、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和供应商的最优成本谎报策略均有影响。供应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供应商不会谎报其成本信息;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中,供应商在一定条件下会采取相应的谎报策略以使自身利润最大化,影响减排量、低碳产品零售价格以及零售商和供应链的绩效等。因此,设计一种固定减排量下依赖于批发价格的线性补贴惩罚机制进行协调。在合适的契约参数设置下,此机制在激励供应商反馈真实成本信息的同时能够实现低碳供应链的完美协调,且能将供应链利润在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进行自由划分。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进行验证并探讨了谎报因子与零售商和供应商利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收益共享协调机制下两阶段供应链提前期压缩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前期压缩可以使供应链柔性增大、库存成本减少和供应链收益增加.提前期压缩所增加收益的合理分配对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和加强起着关键性作用.建立了基于收益共享协调机制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制造商投资柔性设备压缩订货提前期给零售商带来的额外效益在供应链上下游间分享的情形下,分析了提前期压缩和零售商库存管理的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在收益共享协调方式下,零售商先行动公布收益分享比例激励制造商进行合理的订货提前期压缩,供应链整体及上下游的收益均要高于订货提前期压缩前;提前期压缩比例和收益共享比例与零售商的终端需求、订货批量等库存管理参数等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个由制造商、线上零售商和线下零售商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对品牌危机预期下的动态质量和营销决策进行研究。为此,构建了随机危机冲击下的动态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利用贝尔曼动态规划原理分别求解了供应链成员危机前后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研究发现:与没有危机时的情形相比,危机前后制造商的质量投入和线上零售商的广告投入均低于没有危机时的情形,而危机前后线下零售商的促销决策与没有危机时的情形相同;如果危机的长期影响大于其所产生的短期影响,那么,在危机发生后制造商和线上零售商应该降低其投入水平,反之,双方在决定危机后的投入水平时还应考虑危机发生率的大小;制造商的成本分担决策不仅能够增加线上零售商的广告投入,还能促使自身增加质量投入,最终实现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进。研究利用随机到达过程刻画了危机的发生,并放松了商誉在计划期内总是连续的假设。在此基础上,针对双渠道供应链中的品牌危机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探索在市场价格随机条件下,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零售商风险厌恶时,采用回购契约协调二级供应链的内在规律.构建新的条件下的回购契约模型并求解,分析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厌恶对供应链上各决策变量的影响.通过算例仿真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市场价格随机条件下,不管生产成本信息是否对称,只要零售商存在风险厌恶,供应链上各决策变量都会发生分岔突变的现象;不管零售商是否风险厌恶,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都会给供应商带来额外的收益,但会损害零售商与整个供应链的收益;信息越不对称,供应链上的各种决策变量在分岔突变区域的振幅越大.结论是:分岔突变现象是价格随机条件下,参与者风险厌恶时存在的一种特有现象;供应商能够通过隐瞒私人信息带来额外的收益,但损害零售商和供应链的利益;零售商应对生产成本信息不对称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最低的成本使生产成本信息透明;零售商以平稳的心态面对各种外部风险,更有利于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8.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和具有低碳环保意识的消费者组成的供应链,其中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并在纯实体渠道、纯网络渠道和双渠道三种策略中进行选择.本文建立考虑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和销售成本差异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零售商的最优渠道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差异是影响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地,给定其他因素,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的单位碳排放水平增加,零售商应依次选择纯实体渠道、双渠道、纯网络渠道.而渠道间碳排放差异对零售商渠道选择策略的影响也会受到渠道间销售成本差异的调节.进一步分析零售商最优定价决策发现:当零售商选择双渠道策略时,随着实体渠道相对于网络渠道单位碳排放水平的增加,零售商应降低实体渠道销售价格,而最优网络渠道销售价格依赖于渠道间碳排放差异的大小.同时,零售商可通过开通新渠道来影响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从而增加零售商自身的利润.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二级供应链的利润分配策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针对二级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基于协商定价的利润分配模型.根据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如价格和广告等)确定制贩双方的利润分配因子的取值,并在合作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双方的重复性博弈结果,指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长期合作以达到“双赢”目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坚持合作对双方的长期利润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