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来研究β羟基酮热分解反应机理为了研究4羟基3甲基2戊酮,4羟基2戊酮和4羟基4甲基2戊酮的热分解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计算了反应中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的平衡构型和能量结果表明:在反应中存在六元环过渡态,甲基对反应影响不大,并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以间二甲苯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硝基还原、重氮化反应、选择性氧化合成了4-氟-3-甲基苯甲酸.研究了在中压条件下,用稀硝酸选择性氧化4-氟间二甲苯,考察了硝酸浓度、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110℃下,硝酸浓度为30%、反应压力为1.0 MPa时反应2 h,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82.67%和68.02%,4-氟-3-甲基苯甲酸的产率可达56.23%.在氟原子取代基对位的甲基比其邻位的甲基更容易被氧化,氟原子取代基对甲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和位阻效应是4-氟间二甲苯能选择性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Fe2O3-ZrO2催化合成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已烷甲醇的工艺条件.以香茅醛为原料,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Fe2O3-ZrO2催化剂用量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固体超强酸用量为1.5 g,反应时间6 h,60℃的选择性和催化性能比较好,其中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已烷甲醇含量为32.87%.  相似文献   

4.
应用密度泛函方法对1-亚甲基-2-乙烯基环丙烷、3-亚甲基环戊烯、1-亚环丙基-2-乙烯基环丙烷和4-亚甲基螺[2,4]庚-5-烯四个体系的环应力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已有实验环应力值的模型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泛函方法下,采用hyperhom odesmotic反应计算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正确的环应力值。采用这种模型和方法,对所研究的四种环状分子环应力的计算结果表明,三元环的分子应力能已经使1-亚甲基-2-乙烯基环丙烷和1-亚环丙基-2-乙烯基环丙烷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经过一步重排就可以生成3-亚甲基环戊烯和4-亚甲基螺[2,4]庚-5-烯,而且反应放热较多,环应力较大的反应物反应变成环应力较小的生成物的过程对反应放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把计算机模拟引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了Gaussian03程序模拟1,1′-联萘-2,2′-二酚的外消旋作用的反应历程,寻找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和过渡态,预测反应产物并探究反应机理,从而激发学生对有机实验的兴趣,完成现实有机实验操作较难控制完成的一些实验.引导学生主动设计反应过程,探究反应机理,寻找实验无法得到的反应信息,加强学生对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借助Gaussian03程序.首先,对R型手性α-丙氨酸分子羧基上的氢转移过程进行了过渡态的探索,计算了反应能垒.而后对过渡态沿着虚频振动模式的两个方向的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过渡态的反应物与产物.最后对得到的过渡态进行了IRC路径探测,验证了过渡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通过Diels-Alder(DA)环化加成反应,把生物小分子,即醌的甲基化合物,吸附到单壁碳硅纳米管表面的反应机理。文中列出了四条可能的反应路径,通过计算得到了所有物质的最优化几何结构,包括反应物、产物、过渡态和中间体。通过结果分析,找出了一条在能量上占优势的路径,即最佳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8.
以间苯二酚和苯乙酸为原料,通过Friedel-Craftes酰化反应和碱性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合成得到2-甲基-7-羟基异黄酮(化合物1),将1在VDMF∶V丙酮=3∶2的混合溶剂中,以K2CO3为碱性缩合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分别与α-溴代乙酰葡萄糖、α-溴代乙酰半乳糖和α-溴代乙酰麦芽糖发生糖苷化反应,随后在氨水存在下发生脱乙酰基反应,合成得到了3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甲基-7-O-β-D-异黄酮苷化合物2~4 .所合成的产物通过MS、1HNMR和IR等波谱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 该合成方法同其他异黄酮苷合成方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较高和立体选择性强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度泛函和耦合簇方法对最稳定的2种[Si,N,C,O12+异构体结构与振动频率进行了计算研究,并预示了它们的成键情况.优化得到了这2种异构体之间转化的过渡态,内禀反应坐标计算证明这2种异构体通过过渡态的异构化过程是一个直接的Si转移反应.异构体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异构化势垒证明在相关的质谱实验中产生的应该是线型异构体SiNCO2+.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按照White介绍的方法,确定了S_2O_8~(2-)+2I~-→I_2+2SO_4~(2-)的反应级数,并得到反应比速与温度的关系式(?)计算出过渡态热力学参数△H~(0≠)、△G~(0≠)、△S~(0≠)及K~≠之值,考察了离子强度对反应的影响,得到lnK_I=-6.26+2.21I~(1/2),符合Brǒnstde方程,具有正盐效应。对反应机理作了验证性的简略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3,4,5-三甲氧基甲苯(Ⅰ)为原料,经过Vilsmeier-Haack反应台成6-甲基-2,3,4-三甲氧基苯甲醛(Ⅱ)(收率94.1%).Ⅱ经过Dakin反应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酚(Ⅲ)(收率96.2%).用溴化苄对(Ⅲ)进行酚羟基保护得到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苄基醚(Ⅳ)(收率95.0%).Ⅳ与1-苯磺酰基-2-甲基-4-羟基-2-丁烯(Ⅴ)在Lewis酸溴化锌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得到3-(4-苯磺酰基-3-甲基-2-丁烯)-基-4,5,6-三甲氧基-2-甲基苯苄基醚(Ⅵ)(收率68.9%).Ⅵ与茄呢基澳(Ⅶ)偶联得到接砜产物(Ⅷ )(收率51.0%).Ⅷ经乙醇钠脱砜、硝酸铈铵氧化得辅酶Q10(Ⅸ)(收率45%).产物经熔点测定、1H NMR和FTIR分析鉴定和确证结构.  相似文献   

1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HF与HOBO的反应通道和反应机理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利用研方法对所获得的主要反应通道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HF分子对HOBO分子的进攻反应以生成中间体然后再断键而生成产物FBO+H2O的过程为主要通道,而经过四元环过渡态进行的一步反应是一个次要反应通道.结果也提供了拟合后随温度变化三个反应通道的Arrhenius速率常数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CP与C2H2+的反应机理做了详细的理论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动力学有利的反应通道生成的主要产物是HCCCP+.反应是以CP分子的碳原子以无势垒的方式进攻C2H2+的π电子开始的,直接生成l - phosphorous - cyclopropylene阳离子.这个阳离子最后通过C-H键断裂反应生...  相似文献   

14.
以热重法和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计算方法,进行了微胶囊热降解动力学的研究,获得了热分解活化能与反应机理函数.结果表明全部微胶囊热分解过程属于二级反应和一级反应的范畴,有时会产生二级反应过渡到一级反应的情况.释放动力学的研究以甲醇为溶出介质,在290 nm时辣素产生特征羰基吸收峰.结果表明,多孔性、低结晶度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在表观上比较符合零级规律,突释效应明显;无孔、高结晶度微胶囊的释放动力学在表观上比较符合Higuchi或一级释放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以4-羟基联苯为原料,在β-环糊精存在下通过Keimer-Tiemann反应一步合成了4'-羟基联苯4-羧酸.4-羟基联苯可以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包合物的形成是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硼酸、葡萄糖胺盐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烷基羟基吡嗪:2-(1′,2′,3′,4′-四羟基丁基)-5-(2″,3″,4″-三羟基丁基)-吡嗪,用LC-MS和^13CNMR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测定.将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按万分之一的比例加入混合型卷烟,发现其对卷烟有很好的增香作用,能使香气饱满厚实,余味改善.卷烟烟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到卷烟中的目标化合物能在卷烟燃吸时发生裂解反应,向卷烟烟气释放2,5-二甲基吡嗪和-甲基吡嗪等吡嗪类致香成分.  相似文献   

17.
以间二甲苯为原料,通过硝化反应、硝基还原、重氮化反应、选择性氧化合成了4氟3甲基苯甲酸研究了在中压条件下,用稀硝酸选择性氧化4氟间二甲苯,考察了硝酸浓度、反应压力、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110 ℃下,硝酸浓度为30%、反应压力为10 MPa时反应2 h,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分别为8267%和6802%,4氟3甲基苯甲酸的产率可达5623%在氟原子取代基对位的甲基比其邻位的甲基更容易被氧化,氟原子取代基对甲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和位阻效应是4氟间二甲苯能选择性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从CF2HCl裂解制备C2F4已有很久历史.七十年代以来不少作者从热分解[1]、分子束技术[2]、以及多光子解离[3~7]等方面对反应机理作了详尽的研究.本文利用连续CO2激光为热源,研究了CF2HCl的非均相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以白杨素、多聚甲醛为原料,ZnCl2为催化剂,经氯甲基化反应合成8-氯甲基-5,7-二羟基黄酮。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原料比等因素对白杨素氯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4 h,催化剂ZnCl2与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0.8∶1,白杨素与多聚甲醛的摩尔比为3∶1,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为59.6%。  相似文献   

20.
由2-甲基呋喃、三氯氧磷、氯丙烯等为原料经四步反应合成丙烯菊酯.其关键中间体烯丙醇酮是由2-(1-羟基-3-丁烯基)-5-甲基呋喃催化异构合成,并将传统的两步反应简化为一步反应,简化了工艺流程,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烯丙醇酮的产率.该中间体产率由文献报道的最大值83.0%提高到88.0%.确定了该中间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以水为反应介质,m催化剂:m反应物=3:100,反应时间23 h.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合成路线相比,该工艺有利于丙烯菊酯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