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充填式浮选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处理能力高、能耗低,尤其是对细粒物料的分选效果明显.通过充填式浮选柱与常规浮选机的对比,阐述了充填式浮选柱的优越性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XZWXJ20浮选柱浮选石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XZWXJ20浮选柱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参数;主要性能特点;分析了影响浮选柱工效的因素、浮选石墨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浮选柱的分进原理出发,指出影响浮选柱分进效果的各种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了浮选柱分选煤泥时的最佳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4.
浮选柱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浮选柱的结构、原理、理论依据、优点和应用前景,介绍了浮选柱在国内外铁矿、煤矿及其他工业矿物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LHJ浮选柱中的气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电探针法对LHJ浮选柱下导管内气泡尺寸及局部含气率进行了测定,考察了浮选柱结构参数及流物化参数各固素对浮选柱气泡直径及局部含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压力,径向和轴向位置,PH值及起泡剂对气泡直径和含气率都有影响,而起泡剂的加入能明显降低气泡直径,同时提高含气率。  相似文献   

6.
谢向阳  汤秋林 《科技信息》2007,(36):306-306,332
该文介绍了国内外浮选柱的发展现状及不同类型浮选柱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结果表明,浮选柱工艺指标先进、动力消耗小、节能明显、维护方便,是细粒煤浮选脱硫降灰有效而经济的工艺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浮选柱的内部流场分布,建立了浮选柱的单相湍流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浮选柱具有多出入口的结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Microcel浮选柱和实验室双射流浮选柱的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室双射流浮选柱还是Microcel浮选柱,其入料位置和尾矿口的位置对浮选柱的内部流场分布都有较大影响,入料或尾矿口的不对称布置将引起流场分布不均,导致流体流动发生偏流现象,必然对分选产生不利影响.该成果对浮选柱设计和结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泡浮选柱从浮选尾矿中回收微细粒级白钨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安化湘安钨业公司白钨浮选尾矿中微细粒级未能在浮选机中有效分选的特点,研究开发一种微泡浮选柱,该浮选柱采用微孔材质发泡,并利用专家系统控制浮选柱关键工作参数.半工业试验获得了较适宜的柱浮选工作参数:表观矿浆速率为0.27 cm/s,表观气体速率为1.35 cm/s.工业试验获得的精矿品位可达24.52%,回收率为43.41%,富集比达35.03.水析试验结果表明:5~10,10~19和19~38 μm 3个粒级的回收率均达到65%以上.试验测得的浮选柱内气泡的Sauter直径为400 μm,仅为机械搅拌浮选机气泡的1/3,气泡直径减小促使浮选速率常数k显著增大,这是浮选柱能有效回收微细粒级白钨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高炉瓦斯泥微泡浮选柱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新型气升式微泡浮选柱和简单浮选税碳、反浮选脱硅的工艺流程,可从高炉瓦斯泥中分选出碳精矿、铁精矿和另一中间产品,产品均有相应用途,从而使废弃的高炉瓦斯泥得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浮选柱中气泡参数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TPM-2型气液两相流特征参数测量装置测量了浮选柱中的气泡参数,清水中气泡较均匀,气泡直径较小;含油污水中气泡显著增大,均匀性显著降低,浮选药剂UP-30的加入对于改善气泡参数和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加入填料可以有效地改善浮选柱中的气泡大小及均匀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由NaLS制成的胶体泡沫对水溶液中的亚甲基蓝进行离子浮选,以吸附动力学为基础建立了CGA浮选动力学模型,并研究了基动力学规律,计算了浮选速度常数,讨论了被浮洗液的pH,中性盐浓度,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CGA流量对浮选速度常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黄铜矿和镍黄铁矿单矿物、混合矿和金川二矿区铜镍硫化矿矿石三产品浮选分离试验,证明在碱性矿浆中,用Z-200作捕收剂,HA和石灰作组合抑制剂,可有效地浮选分离黄铜矿和镍黄铁矿。  相似文献   

13.
制备了3种以煤油为基底的复合捕收剂MR-1,MR-2,MR-3,并与煤油捕收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捕收剂的较大幅度提高精度产率和可燃体抽出率,并能较大幅度加快浮选速率,其中以MR-2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选矿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选矿药剂、悬浮物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引起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废水、蒸馏水、废水处理水三种体系中,丁黄药、丁铵黑药及乙硫氮对黄铁矿的浮选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废水体系中加与不加捕收剂,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均比蒸馏水体系中低;在废水处理水体系中,无论加或不加捕收剂,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均比废水体系中高.  相似文献   

15.
泡沫浮选技术从20世纪初开始规模工业应用,是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浮选药剂是这一技术的科学基础和关键。文章介绍并讨论了浮选药剂的结构-性能定量关系及药剂分子设计的研究历程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吸附量和ζ-电位测定,以及单矿物浮选试验等手段,并结合捕收剂使用机理研究的一些结果,对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六偏磷酸钠的作用主要在于对矿物表面的阴离子捕收剂进行解吸并吸附在表面使之亲水,从而达到对矿物的抑制。研究还发现pH对六偏磷酸钠的作用效果有明显影响。pH超过一定值后抑制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浮选药剂对单矿物浮选的影响、磁铁矿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单矿物浮选研究表明,pH〉10时,NaOH的用量的对石英矿的浮选影响大于磁铁矿、赤铁矿的浮选。随着淀粉用量的增加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回收率逐渐增加,当淀粉用量为10mg/L时,赤铁矿的浮选几乎受到完全的抑制。CaO对磁铁矿、赤铁矿的浮选几乎没有影响,然而对石英的浮选确有很大的影响,石英的回收率随着CaO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磁铁矿、赤铁矿以及石英的回收率随着捕收剂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表明,赤铁矿浮选品位随着磁铁矿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强化气浮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压力溶气、分布板分散气体及旋流-充气3种气浮方法分别研究了Cu~(2 )、Ni~(2 )、Cr~(3 )3种重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的气浮作用。红外光谱和吸附热结果说明Cu~(2 )和Ni~(2 )的氢氧化物沉淀对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的吸附作用为化学吸附,而Cr~(3 )的氢氧化物沉淀对SLS的吸附为物理吸附。ζ电位对Cu(OH)_2和Ni(OH)_2沉淀的气浮分离效率影响不大,但对Cr(OH)_3沉淀的影响显著,当ζ电位在等电点附近时Cr(OH)_3沉淀的气浮分离率最高。对影响沉淀气浮分离效率的主要因素及其相应的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3种金属的氢氧化物沉淀的气浮动力学均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发现气泡与氢氧化物沉淀颗粒碰撞粘附过程的表现活化能,可作为衡量气浮过程分离效率的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19.
浮选过程是选矿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其液位要求严格控制以保证金属回收率.采用一种基于内模控制(IMC)设计的PID控制器(IMC-PID)来实现选矿浮选矿浆液位的自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整定参数少、鲁棒性强等优点.介绍了IMC-PID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给出了液位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应用表明,基于IMC-PID的浮选液位控制系统提高了浮选的金属回收率,保证了精矿品位,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进行了组合抑制剂CCSL分离方铅矿、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浮选研究.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浮选过程添加该组合抑制剂时,磁黄铁矿基本不浮,而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可浮性很好.方铅矿与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该组合抑制剂时,方铅矿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0%以上,而磁黄铁矿基本不浮,从而很好地实现两种矿物的分离;闪锌矿与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该抑制剂时也能实现两种矿物的分离,但分离效果不及方铅矿与磁黄铁矿.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Zeta电位测试表明,CCSL处理后的磁黄铁矿表面的醋酸根吸附不是单纯的物理吸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结果表明,CCSL中的醋酸根并没有阻碍磁黄铁矿表面双黄药的生成,磁黄铁矿可浮性下降仅仅是由于醋酸根对其造成的亲水性大于双黄药造成的疏水性.CCSL中的醋酸根既与磁黄铁矿中的Fe3+发生亲合,又与水中的H+形成氢键,最终增强了磁黄铁矿的亲水性;而醋酸根对方铅矿和闪锌矿基本没有影响,这是组合抑制剂CCSL能够分离方铅矿、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