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固相反应制备的Pt/C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用固相反应法制备的碳载Pt(Pt/C(s))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XRD和TEM的测量表明,Pt/C(s)催化剂中Pt的平均粒径和结晶度远小于用传统的液相反应法制备的碳载Pt(Pt/C(1))催化剂,因此,Pt/C(s)催化剂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活性远高于Pt/C(1)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在硫酸溶液中利用循环伏安法在燃料电池的支持电极碳纸上,电聚合导电高分子聚苯胺用于催化剂Pt的负载.聚苯胺载铂电极(Pt/PAni/C)的制备,提高了Pt的分散度,增加了Pt在电催化体系中的利用率.扫描电镜表征的结果,Pt/PAni/C上的Pt颗粒大小为0.4μm左右.通过比较乙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可知,Pt/PAni/C催化氧化乙醇的最大电流为16.7mA/cm^2,为直接碳载铂电极(Pt/C)最大氧化电流5.2mA/cm^2的3.2倍。  相似文献   

3.
用预沉淀法制备了炭载Pt—Fe(Pt—Fe/C)和炭载Pt(Pt/C)催化剂.发现Pt—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比Pt/C催化剂高,但对甲醇氧化的电催化活性比Pt/C催化剂差.即使在电解液中有甲醇存在时,Pt—Fe/C催化剂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活性仍比Pt/C催化剂高.所以,Pt—Fe/C催化剂适合于用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中的阴极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促进型Pt/C类催化剂对甲醇的电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硅钼酸、磷钨酸促进型Pt/C类催化剂对甲醇的电氧化作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伏安法考察了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添加剂、甲醇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用XRD和EDS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含量(质量分数)为7.87%的Pt—Ru—Mo/C催化剂的活性为Pt—Ru/C商品催化剂(E—TEK)活性的1.65倍;添加硅钼酸和磷钨酸可以使得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高,从而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抗毒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浸渍还原法,优化碳载体热处理条件,制备出具有高分散性、平均粒径为3.3nm的Pt/C电催化剂.通过TEM、XRD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结构表征;利用Pt/C薄膜电极结合CV法评价了电催化剂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VulcanXC 72碳黑,在600℃下、氮气(或氩气)中进行热处理,所制得的Pt/C电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Pt和Co羰基簇合物途径制备了碳载Pt—Co(Pt-Co/C)复合催化剂.其金属粒子的平均粒径小.相对结晶度很低.与商业化的E-TEK Pt/C催化剂相比,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甲醇性能和电催化氧还原活性.  相似文献   

7.
碳载纳米Pt及纳米Pt—WO3电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电化学方法,在碳载体表面沉积了纳米Pt及纳米Pt—WO3表面电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催化剂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电沉积的碳载Pt电催化材料是粒度均匀的纳米颗粒。碳载Pt—WO3电催化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组成的柱状结构,直径均匀,定向平行排列,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8.
Pt羰基簇合物途径制备的Pt/C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Pt羰基簇合物在N2气氛下于150℃热分解制得了无定形的碳载纳米Pt催化剂。发现甲醇在这种催化剂上氧化的起始电位和峰电位均比在传统的液相还原法制得的Pt/C催化剂上发生了,负移,峰电流也有明显的增加,且稳定性好。表明通过Pt羰基簇合物热分解制备Pt/C催化剂是一种较好的制备甲醇氧化电催化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PtSn/C阳极催化剂,采用XRD、TEM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固相反应法制备的PtSn/C催化剂和Pt/C催化剂均表现为Pt的fcc晶体结构;Sn的加入导致Pt的晶胞参数增大;与同法所制Pt/C催化剂相比较,PtSn/C催化剂中金属Pt在碳载体上分布较均匀,金属粒子的粒径较小,平均粒径约为4.8 nm,从而具有更大的反应表面积. 电化学测试表明,对于甲醇电氧化,PtSn/C催化剂具有比Pt/C催化剂更强的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Ag纳米颗粒部分置换预先吸附在活性碳表面的PdCl4^2-及PtCl4^2离子,制备了碳载型Pd—Pt—Ag空壳纳米催化剂.催化剂中不同Pd和Pt比例可通过控制前驱体溶液中的金属浓度方便实现.将得到的二元及三元空壳纳米催化剂用于甲酸电氧化,发现pd2.6Pt0.4Ag/C表现出了最佳的电催化活性,初步归因于表面活性位的增加及合金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1.
张红飞  王博  王新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29(12):1241-1245,1253
利用亚锡酸对氯铂酸的弱的多步骤还原制备新型Pt/C催化剂. 用XRD、HRTEM、EDS、DSC以及氢吸附电化学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和恒电位极化对其进行了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应用亚锡酸法合成的Pt/C催化剂具有很高的甲醇电氧化催化活性,在0.5V (SCE)电位下,其质量活性约为亚硫酸路线合成的Pt/C催化剂的2倍. 亚锡酸法可在纳米尺度范围内生成金属Pt和Pt氧化物共存的复合型碳载催化剂,这种含氧复合型催化剂可以促进Pt在甲醇电氧化过程中双功能作用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t/C电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浸渍还原法,用H2[PtCl6]制备了高分散的纳米级碳载铂(Pt/C)电催化剂。探讨了搅拌方式、H2[PtCl6]浓度、反应温度、碳的热处理等因素对电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较适宜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电化学方法 ,在碳载体表面沉积了纳米Pt及纳米Pt WO3 表面电催化剂。运用循环伏安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催化剂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电沉积的碳载Pt电催化材料是粒度均匀的纳米颗粒。碳载Pt WO3 电催化材料是由纳米颗粒组成的柱状结构 ,直径均匀 ,定向平行排列 ,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4.
采用浸渍还原法 ,用H2 [PtCl6]制备了高分散的纳米级碳载铂 (Pt/C)电催化剂 .探讨了搅拌方式、H2 [PtCl6]浓度、反应温度、碳的热处理等因素对电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较适宜的制备工艺 .  相似文献   

15.
电沉积法制备PtRuNi、PtRuMo催化剂及甲醇电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恒电位法在玻碳电极上沉积PtRu、PtRuN i和PtRuMo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在硫酸溶液中对甲醇的电氧化性能;采用EDS-SEM观察催化剂的形态和测试催化剂的整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的组成(原子比)分别为Pt/Ru/Mo=3/1/1,Pt/Ru/N i=5/1/0.13,Pt/Ru=3/1,沉积的粒子为球形,粒径在100~600 nm.三种催化剂对甲醇的电氧化活性依次为PtRuMo>PtRuN i>PtRu.  相似文献   

16.
对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阳极电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Pt基催化剂上,而提高Pt基催化剂对乙醇的电化学氧化活性是目前DEFC研究的最重要的任务。本文采用乙二醇还原法制备Pt Sn O2/C二元催化剂。ICP-AES表征结果表明,Pt:Sn比是3∶1;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t和Sn O2晶体的存在;采用透射电镜(TEM)、循环伏安扫描(CV)和电化学线性扫描(LSV)等对催化剂的形态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计算其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CSA)。实验结果表明,低合金度的Pt Sn O2/C催化剂具有与Pt/C电催化剂相近的Pt晶格常数,这有利于乙醇分子在Pt表面的吸附解离,Sn O2物种通过解离水提供(OH)物种促进Pt表面中间物种的氧化,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抗中毒能力和乙醇电化学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负载Pt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常压、303K反应条件下,γ—Al2O3、TiO2和ZrO2上负载的铂催化剂在卤代硝基苯的氢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同时考察了过渡金属(Cr,Mn,Fe,Co,Ni和Cu)改性Pt/ZrO2的催化性能.不同负载的铂催化剂加氢活性次序为:Pt/TiO2>Pt/γ—Al2O3>Pt/ZrO2,相应的对氯苯胺(p—CAN)选择性次序为:Pt/TiO2>Pt/ZrO2>Pt/γ—Al2O3.KBH4处理过的催化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Mn、Fe和Co的引入同时提高了Pt/Zr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p—CAN选择性.PtNi/ZrO2催化剂随着Ni含量的增加,催化活性降低,但产物p—CAN的选择性都超过99%.  相似文献   

18.
关注环保、降低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趋势.芳烃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已成为清洁柴油研究的热点。本文采用乙二醇化学还原法和沉淀法制备了Pt/MCM-41、Pt-0.4PVP/MCM-41和Pt-5PVP/MCM-41催化剂。通过BEI、、XRI)、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对萘加氢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勺Pt/MCM-41和Pt-0.4PVP/MCM-41催化剂相比,Pt-5PVP/MCM-41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这归因于适量PVP的加入导致催化剂Pt粒子的平均粒径较小和高度分散在载体上。  相似文献   

19.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得到纳米碳微球(CS),采用浸渍还原法合成了Pt/CS纳米颗粒。电镜观察表明颗粒具有光滑的表面,其平均粒径在300nm左右,同时在产物中没有观察到纳米管和其它杂质。从HRTEM表征结果得出CS上的Pt颗粒分散均匀,直径分布在3~4nm之间。表明在溶液中使用Pt/CS催化剂时Pt颗粒可以均匀的分散于CS表面。在催化剂中Pt的含量为18%。这种较为理想的Pt/CS颗粒分布结果有利于其在燃料电池电极中的电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C60基纳米结构膜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甲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透电极(OTE)为基底,首次通过滴加涂覆C60溶胶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结构的C60/OTE薄膜,再电沉积Pt制得修饰电极Pt/C60/OTE,并经扫描电镜表征。该修饰电极对甲醇氧化表现出显著的催化作用。催化效果随Pt和C60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存在最佳值。表明C60纳米簇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碳基材料并在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