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月亮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在中国文化里,月亮一开始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体.她伴随着神话的世界飘然而至,负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凝聚着古老民族的生命情感和审美情感.从追述月亮神话的起源入手,着重从月亮的原始意象、审美内涵、文化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古代诗歌中月亮意象的丰富内涵,以期对人与自然,自然与文学这一重大课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抒情诗的情感特性、思想题材、审美意象、创作手法受到古代道德文化的规定,其写作表现为从属于古代道德文化的本体论形态。这种本体论形态导致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主流偏重于诗歌的教化功能和功利性审美情感,并且使个人化抒写表现为异质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3.
月亮这一深邃神秘而又美丽多情的自然物象,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天空中同样是一轮光焰夺目的明珠。人们喜欢月亮,崇拜月亮,给月亮编织了许许多多的美丽神话,形成了与月有关的很多风俗;人们梦月、咏月、赏月……中国月亮已成为一个文化了有月亮,早已超出了她纯自然物象的一般意义。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特别是在灿若星河的古代诗歌中,形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文学涉月诗词甚多,并形成一个关于月亮的意象群,而这些意象大都或多少的濡染着几许孤寂和衰悉,本文将借助神话资料,通过对月亮原型的考察,探求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先秦文学中的饮水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早期神话中的饮水意象常常蕴含着长生不老的愿望,因此饮水贯穿着人们的欢乐和喜悦的情感,而无水饮用则给人带来无限痛楚和伤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出现的饮水意象,从先民的实际生活出发,饱含深情,是对母爱和君恩的歌颂。  相似文献   

6.
先秦文学中的饮水意象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话时代,早期神话中的饮水意象常常蕴含着长生不老的愿望,因此饮水贯穿着人们的欢乐和喜悦的情感,而无水饮用则给人带来无限痛楚和伤感。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其中出现的饮水意象,从先民的实际生活出发,饱含深情,是对母爱和君恩的歌颂。  相似文献   

7.
桃花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种常见的意象类型.<诗·周南·桃夭>的桃花意象原型,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及其审美意蕴.在唐代诗歌中,桃花意象亦得到丰富和发展.明代世风、士风的变化,导致诗歌桃花意象呈现出与前代不同的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8.
"眉"是中国古代关于美的一个象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作为一种意象已经被沉淀为固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也逐渐被人们接纳成为共同的意蕴。"眉"意象作为单象意象,虽然只是一个词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却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意蕴、审美情结和文化内涵,取得了别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象。中国新诗作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异质文化,在呈现纷繁意象的同时,缺失了古典诗歌天人合一的意境美。朦胧诗在将意象化语体进行到底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反意境化倾向,但艺术上的反意境并不能阻止他们心灵上对意境的深深缅怀。  相似文献   

10.
海子以他的诗歌才能,创造了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个神话。他的诗歌,离不开一系列普通而又神秘的意象,麦地、太阳、土地、月亮以及水等。而水在他的诗歌中又占着无比重要的地位。“水”这一意象,可以理解为三:一,象征着故乡,海子把对故乡深深的记忆幻化为麦地、平原和水;二,象征着爱情;三,象征着历史和时光流淌的河流。  相似文献   

11.
滥觞生成超越——古代诗歌月亮意象的流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亮意象是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诗人最乐意创作的题材之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从滥觞生成到超越,月亮意象实现了时空的跨越、意义的增值。探究它的流变过程和传承体制,乃是对中华月亮文化的重新解读与体认,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对话、思维对语言的超越、意对象的超越。同时也可以丰富我们的前理解,加深对于涉月作品的意义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李广田散文的朴素美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朴素的审美追求在重视主体情感的纯真表达和文学语言的本色自然及艺术形式的质朴无华却蕴藉丰厚等方面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这一契合是李广田受到传统文学影响的产物。他散文的这一特色客观上使传统朴素的艺术精神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得到了潜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言志与缘情是中国古典文艺本质的双重规定.金庸武侠小说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借武侠刻画人生.以人性人情融合凸显作品生命意识,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学言志与缘情的哲理思想,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内涵与底蕴.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影响中国数千年的景点设立原则,即:只有瑰伟奇特的自然物和对族群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物才能成为景点纪念内涵并得到开发和保护。文章还根据古代文献提炼出中国古代景点设计的四大要领,即:重视景点所在环境的整体美,非名胜不宜选址;重视建筑与所在环境的协调美,非建筑不足显胜;重视建筑文化氛围营造的意境美,非文字不能醒目;重视诗词书法艺术境界的装饰美,非名篇不能垂远。文章认为当代中国旅游景点营造应该减少模仿,彰显地方文化特色;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营造意境,突出诗情画意韵味。  相似文献   

15.
古人膜拜天体自然,并演绎了不少神话传说,对月亮的崇拜也是如此。古代月神话与月崇拜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古人月神观念产生的原因,认为月神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早期农牧业生产和农牧业社会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几种月神形象:月母常羲,月神西王母,嫦娥奔月等;月神话的寓意。  相似文献   

16.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北盘江两岸,自古就居住着布依族,在与汉民族等各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交往中,创造了灿烂的布依族审美文化。布依族以"和"为美、关注生态的审美文化,承载和激发了使生命充满美好与欢乐的审美情感,表现出天人亲和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这有助于当代社会"人性分裂"的温暖与弥合,有助于审美文化的自然宁静与整体美丽,也有助于布依族审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酒广告语言具有语言美的一切特征,它们不仅仅满足于用字规范、词语搭配准确、语法使用规范,还继承和发展了古代优良的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了当代流行的文化元素,把古今文化因素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融人其中,使得这些酒广告语言变得家喻户晓,成为广告语言中的经典之作。该论文主要从酒广告语言的形式美、风格美、情感美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中国古代诗歌、词曲中具哲理艺术趣味作品的分析,归纳出其独特的艺术审美特征:哲理的诗性美,哲理的情感美,哲理的趣味美。认为这些作品是人类对自然、宇宙、人生理性感悟与思索的审美化呈现,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对理趣诗审美特征的探讨,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古代先民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思维特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是一个由古老的传统画种逐渐变革形成的。它的艺术性是通过笔墨技巧、形式美和创造意境来体现,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是时代与作者个人情感的凝聚,在世界艺林独树一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的格律文学倾倒了古今中外的无数读者.而以阴阳上去入声划分平仄的音韵体系则展示了格律文学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美.研究和探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的古入声字现象,对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