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解解放军总医院三个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合理性,随机抽取普外科、肝胆外科、骨科三个临床科室2006年10月408例住院患者的药疗医嘱,统计抗菌药物的应用例数、联合用药及使用品种。三个科室抗菌药物应用各有特点,肝胆外科联合用药较多。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应加强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管理,以防止少数药物的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右丙亚胺注射液单用、参麦注射液单用及两药联合使用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105例已明确诊断为急性白血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5例,每组患者均应用含有蒽环类药物的化疗方案.A组(右丙亚胺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30 min将右丙亚胺注射液快速静脉滴注;B组(参麦注射液组)对化疗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液保护心脏治疗,用法为50 mg/d静脉滴注;C组(联合用药组)在化疗同时联合应用右丙亚胺及参麦注射液保护心脏,每组药物均在化疗期间使用,化疗结束后停止使用.结果比较3组患者化疗前后的心电图、心肌酶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观察其心脏损害的程度.结果表明:C组患者各种心脏损害的指标均低于A,B两组.结论右丙亚胺及参麦注射液联合应用对于接受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患者能明显减轻其心脏毒性作用,可作为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社区医院对口服降压药的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社区医院的门诊抗高压药处方,共计146 052张,分别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用量、联合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医院就诊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明显多于男性,一般以60~69岁老年人为主体,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常用的口服降压药以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和钙通道拮抗剂(CCB)为主,其中酒石酸美托洛尔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分散片、美托洛尔片使用较多。结论基层医院高血压治疗不足的现象明显改善,联合用药措施得到进一步重视,开始呈现类似三甲大医院的口服高血压药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分析抗菌药物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7月收治的953例妇科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统计单一及联合用药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一般情况及不合理使用情况。953例妇科疾病患者中85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14%。平均使用时间为(4.26±1.08)d;两药联合使用率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率及三药联合使用率(P0.05);抗菌药物使用量较多的为克拉霉素、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青霉素;本研究859例使用抗生素患者中,不合理用药患者为257例,占比为29.92%;其中,用药时间不当、用法用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为主要不合理使用类型。妇科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且用药量大,多为联合用药,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临床医师应重视这一问题,加强干预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β受体阻滞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但其有效治疗剂量、不良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研究资料表明20%~95%的个体差异归因于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文中通过综述药物基因组学对β受体阻滞剂疗效的影响,以期达到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参考的目的.以多年来国内外研究文献为基础,根据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时,药物疗效差异与基因型差异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CYP2D6*10等位基因型、β1-AR389位基因型和G蛋白α亚基CC基因型可以提高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β2受体多态性与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其他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如β3受体基因多态性、α1D受体多态性和ACE基因多态性等对β受体阻滞剂疗效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提取我院2006年1-10月住院患者药疗医嘱279307条,采用限定日剂量(DDD)的分析方法,并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中含抗菌药物的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药物医嘱条数占总医嘱数的44.30%,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48.57%;头孢菌素类药物用药金额居第一;在DDDs排序中口服类药物的总DDDs高于注射类,分别以美爱克片、可乐必妥片最高;大部分抗菌药物DUI接近1。说明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用药比例过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控制用药比例,防止抗菌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佛山市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7年所有抗菌药不合理处方的具体类型,为该院今后改进药师审方和医生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规定,对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的不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版软件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7年该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所有抗菌药不合理处方中:浓度不当724例、用法不当550例、其他不当479例。结论分析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2017年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类型,有助于提高药师审方及加强医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王敏  王晖 《甘肃科技》2022,(18):124-127
调查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近三年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按照限定日剂量法统计医院近三年抗生素排序前20位的药物使用频度及销售金额,将前5位药物进行分析,了解抗生素总体使用情况。收集近三年医嘱处方资料,结合处方说明其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其原因并给予建议。用药频度前5位的抗生素为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地红霉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阿奇霉素肠溶胶囊,按照使用金额排序前20种抗生素药物前5位为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药物;近三年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时机不当、重复用药、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无适应症用药等情况,其中遴选的药品不适宜及用法用量不适宜分别占比36.12%、23.17%。近三年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应通过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及药师干预等措施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针对不良反应原因提出几点对策,以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静宁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该院)2010年6月到2014年6月收集的178例发生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本组178例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为过敏反应,占33.71%,其次是药物原因,占23.03%,然后是患者用药后饮酒,占12.36%;涉及的药物种类主要有8种药物,其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的药物为头孢替唑钠,占29.77%,其次为头孢哌酮,占25.84%.其中在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第三代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里较高,占87.64%.本组178例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变态反应,其次为恶心、呕吐等;其中累及系统——器官最多的为全身性损伤,占35.96%,其次为消化系统,占23.60%.结论:临床在对患者实施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中,应根据患者个体因素有针对性用药,同时还应该严格掌握药物适应症,严格控制用药方法和用量,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合理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药源性精神障碍的发生时间、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预后所用药物品种、剂量等关系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患者的药源性精神障碍发生在用药后1-2个月左右,以高效价含氟类药物,长时间大剂量用药,突然停药及躯体合并症者较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